登陆注册
29222400000031

第31章 三教论衡与佛道争胜

唐政府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使得它们能够自由发展,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行发展的宏观景象和各种思想、信仰竞相传播的微观社会状态。

三教并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宗教发展最充分的一个时期。儒家思想之外,佛、道二教也空前繁荣。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消化、吸收和广泛传播,到隋唐时期已经中国化了,成为中国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是形成了诸如天台、华严、禅宗等中国佛教宗派。其中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禅宗认为人性即佛性,只要明心见性,直指本心,即使在砍柴、担水的平凡生活中,也一样能成佛。这种简易明快的成佛途径,由于和中国传统的心性说结合而得到了广泛传播。禅宗的哲学,是唐代哲学的最高成就之一,成为宋、明理学的源头活水之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神仙谱系和宗教仪轨体系。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南北道教各派的大融合,形成了以茅山道为主流,楼观、天师道各派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他们援佛、儒入道,把老庄哲学和佛教哲理以及儒家的心性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唐代出现了道教哲学的高峰,涌现了一大批道教理论家。

唐代宗教的发展局面是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也是统治者精心推行的政策导致的结果。由于国力强盛和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与宗教政策,唐代的各种宗教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并往往能够彼此和平相处。三教并行政策从一开始就被定为国策,而与皇帝个人兴趣不相关涉。从个人信仰来说,太宗笃信儒学,而不信佛教、道教。贞观二年(628),他对侍臣说:“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认为“神仙事本虚无,空有其名”。“至于佛教,非意所遵。虽有国之常经,固弊俗之虚术。”但是太宗却大力褒扬佛、道二教,礼敬玄奘,撰《大唐三藏圣教序》;推尊老子,抬高道士的社会地位。他不为反佛、反道言论所动,皆是从国家政治需要出发,把佛道看成安定社会、统治百姓的有力手段,故同时奖掖儒、释、道三教,而不以个人好恶定政策。太宗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宗教政策上,表现得十分成熟和老练。事实上,不仅是儒学和佛、道教,唐代前中期的政府对于各种外来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祆教等,也表现出相当宽容的态度,尊重外国商人、使者、侨民的不同宗教信仰,允许教士在内地立寺传教。臣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政府一般不加干涉。太宗以后诸帝,除武宗外,大都继续了三教并重、多教共存的政策。武则天偏重佛教,但明白宣示,三教任务相同,令人撰写《三教珠英》;朝廷遇有大典,常令三教代表人物上殿宣讲各自的经典。德宗生辰,令三教讲论,其程式是:“初若矛盾相向,后类江海同归。”政府明令禁止佛、道互相攻击,推动了三教合流的趋势和三教兼习的风气。因此各种宗教信仰在唐代得以自由发展。

青云直上的道教

道教在唐代有特殊的地位。由于道教的祖师李耳(即老子)与李唐王朝姓氏相同,而且道教在李唐王朝建立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大唐建国以后把道教奉为国教。道教也因受到唐代帝王的重视而兴盛起来。武德八年(625),高祖李渊下诏宣布三教中道教第一,儒次释后。贞观十年(637),太宗颁布《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诏书明确表示要提倡“尊祖之风”,也就是要尊崇道教。翌年又颁布《氏族志》,为显示李姓门第、血统之高贵,接受吉善行传太上老君为唐室李氏族祖的说法。从此,道教便春风得意,青云直上,至玄宗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老子其人被奉为真人,《老子》其书被定为真经。开元二十五年(737),玄宗立玄学博士,每岁依明经举,为奉道之人提供官位,奉道便成了做官的“终南捷径”。玄宗甚至还召见道教名士司马承祯,亲受法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道士皇帝。唐朝统治者崇信道教,宠幸方士,仅玄宗一朝就召见著名道士达7人9次之多。这些被召见的道士在朝廷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们以道教界领袖自居,编撰神仙故事,整理道教经典,传播道教思想,使崇道之风盛极一时。

由于环境适逢其会,唐代一朝涌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荃、张万福等,他们对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方面作了全面地研究和深入地探讨。当时王公大臣及儒生、道士等纷纷研究和注疏《老子》、《庄子》。据不完全统计,隋唐时代注疏笺解《老子》近30家;其他受老庄思想影响的理论著作也很多,如通玄先生的《体道论》、司马承祯的《坐忘论》等等。特别是以成玄英、李荣为代表的崇玄学派,对当时和以后的道教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天宝七年(748)玄宗诏令撰写刊布的《开元道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指道教经籍的总集)。道教科仪在唐代有较为系统的发展。张万福、张继先和唐末五代的杜光庭等对道教科仪、经戒法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增删,使其更加丰富和完备。他们所制定的道门科范,大多为后世道教所沿用。

自南朝道教宫观制度形成后,道教宫观逐渐增多。唐代,道教宫观几乎遍及名山都邑。据杜光庭中和四年(884)的记载,唐代自开国以来,“所造宫观约1900余(座),所度道士计1.5万余人,其亲王贵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庄为观,并不在其数”。其中,如太清宫、太微宫、紫微宫等主要供奉老子的宫观,规模可与皇家的殿堂相比拟,对唐以后道教宫观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都有直接的影响。

整个唐代社会充溢着浓厚的崇道之风,上至帝王将相、皇室家族,下至庶民百姓、凡夫俗子,或出家入道,或舍宅为观,或遁入林泉,或养生修仙,无不对道教抱以极大的热情。“帝王虔求斋玉京,王公百辟咸致诚。云旗彩杖森列出,日月晏温颢气晶,真容来兮受天庆”,这是写上层统治者的一次盛大的道教活动。“金天高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这是描写民间招揽信徒入观烧香祈福的热闹场面。在唐代,道教宫观、洞天福地遍布天下,大都小邑、名山幽谷,到处都弥漫着仙风道气。“灵山水府,俱为炼玉之场;甲第离宫,多入空歌之地”,道教像一个巨大的网络笼罩着社会各阶层,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宗派林立的佛教

在唐代,全国各地的寺庙和僧侣已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各种寺庙建造不绝,规模日益恢宏。史书载,中宗时,“造寺不止,费财货者数百亿”,“比者营造寺观,其数极多,皆务取宏博,竞崇环丽,大则耗费百十万,小则尚用三五万余,略计都用资财,动至千万以上”。太宗时,五台山上造的金阁寺极为华丽,史书称“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所费巨亿”。武宗于会昌五年(845)灭佛,据记载,“天下所拆寺四百六十余所,还俗僧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若兰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从另一角度说明当时佛教发展的程度。

佛经翻译事业的发达,是唐代佛教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德宗时圆照所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称,当时已有佛经2447部,7399卷。唐代佛经翻译事业的发达,主要得力于像玄奘这样的人物。他一生中,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几占唐代新译经书总数的半数以上。与玄奘同时代,还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著名翻译大家。当时的翻译制度已趋完善。朝廷设的译馆,名手云集,并有专职官员协助工作,“时为看阅,有不稳便处,即随事润色。”

唐代佛教发展的最突出标志,是若干佛教宗派的出现,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这些佛教宗派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改以往对外来佛经仅做文本的会通工作,而是倾注于对经典教义的新理解,作适合中国本土心理的新阐释。例如禅宗,相传是5世纪初的菩提达摩由印度传来的。唐代的神秀、惠能等予以改造。惠能认为人皆有佛性,不论地区与民族;人心中一旦有妄念覆盖真如本性,自己本有的佛性便不能认识。这时需要自己觉悟,“自性自度”。一旦顿悟,便可成佛。所以求佛不必诉诸外界,只要到自己心中求即可。惠能的说法,大大简化了求佛的过程,大开了求佛的方便之门。因而也深为中下层平民所欢迎。唐代诸家宗派的发展,说明佛教已经汉化了。

唐代佛教汉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当时佛学研究专家在阐释佛教教义时,竭力认同中国的儒家学说。忠孝观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伦理观的核心,为了争取民众的信任,佛教徒们尽力宣传有关的佛经教义。唐代密宗所写《盂兰盆经疏》就这样提到:释迦牟尼和目连出家都是为了救济父母,“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竭力说明佛家的忠孝观和儒家伦理亲密无间。又如《父母恩重经》,强调父母养育之恩当报,提倡造经烧香、礼佛斋僧、供养三宝,为父母造福,因此流传甚广。在印度,原始佛教严格区分佛道和王道,出世僧人高于在家僧人,僧人不应向世俗王者行礼,王者应尊重僧人。这些观念,在唐代的中国一一被打破,趋向传统的忠君观念。

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已是唐代文化的一种新走向。很多学者文人,如王维、王勃、李白、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裴休等,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新思维影响下展开新的诗歌创造活动。特别是王维以禅入诗,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境界。他以禅宗态度对待人世一切,对宇宙、人生有一种任道自在的恬淡心境。佛教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唐的壁画,大抵都与佛教有关,吴道子和周画派的最重要成果即是寺观壁画,堪称“满壁风动”,载誉史册。究其原因,也在于西域佛画艺术与中唐传统画法的交流和统一。

唐代佛教的发展也在国外发生影响。当时新罗和日本的学问僧很多来中国得到各宗大师的传承,归国开宗;中国高僧也有去日本传教的,如此相承不绝。新罗的义湘学法于智俨,在国内传播贤首宗;太贤、道伦受学于玄奘之门,学成归国传播慈恩宗;后来惠日又师从惠果传胎藏密法,把密宗传入新罗;法朗得法于禅师道信,禅宗从此传入新罗,使得禅宗在新罗国内极一时之盛。日本学问僧入唐求学之风尤盛。唐初,道昭、智达、智通来从法相宗大师玄奘受学。其后又有智凤、玄来中国从大师智周学法相。他们归国后分为南寺、北寺两传法相之学,而成立专宗。日僧道光入唐学南山律,后来鉴真法师亲赴日本传戒,成立了律宗。此后最澄入唐从天台宗道邃、行满学法,归国后创立天台宗。经过一番学习、宏法,日本的佛教便备具规模了。

其他宗教

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初。随着大批大食商人陆续来到中国,伊斯兰教也传播到中国。但是这些商人不在中国居民中传教,伊斯兰教也多存在于大食商人聚居的地区。大食商人多居于广州、泉州、扬州和洪州(今江西南昌)等地,也大批留住在长安。唐朝皇帝任命伊斯兰教官员兼管政事与宗教,就是后来所谓的“蕃长”,每逢节日举行礼拜。广州大食商人区(所谓蕃坊)或已有清真寺建立。

祆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所创,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始大盛行。其教谓世界上有光明和黑暗,伊斯兰圣墓别为善恶之源,故敬拜火光与日、月、星辰,故称为火祆教,简称祆教,俗称拜火教。唐代时,随着西域各族人来到长安,祆教在长安日益流行。唐朝政府中有萨宝府,专司祆教的组织。萨宝(回鹘语,原义为商队首领)即是管理祆教的专官。高祖武德时,在长安布政坊西南隅建胡祆祠,太宗贞观时在崇化坊立祆寺。

3世纪中期,波斯人摩尼创摩尼教,以“二宗三际”为教义。二宗是光明和黑暗,三际是初、中、后三个阶段,经过3个阶段,光明就能战胜黑暗。武后年间摩尼教已在长安、洛阳等地传播,后来又传入回纥,大行于其地。开元年间摩尼教遭到禁止。安史之乱,回纥助唐平乱有功,得到特殊待遇,摩尼教恃势,在唐地得到很大发展。摩尼僧甚至伴随或充当回纥的使臣往来于长安。大历三年(786),唐政府准许回纥在长安建摩尼教寺,“赐额大云光明寺”。武宗时回鹘(788年后回纥在书面上改写为“回鹘”)破亡,摩尼教失去凭依。会昌三年(843),“天下摩尼寺并令罢废”,“有司收摩尼书若像烧于道,产赀入之官”,此后,摩尼教多在民间秘密传布。

景教是天主教的一个支派。5世纪时创始于叙利亚人聂思脱里,又称聂思脱里派。此派在东罗马遭到排斥后,即传布于波斯。太宗贞观九年(635),波斯景教僧阿罗本来长安。贞观十二年(638),唐太宗下诏准其传教,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21人。明天启时,在西安城外崇仁寺出土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中说,高宗时准于诸州各置景寺。景教寺院原称波斯寺,天宝时改称大秦寺。诏书说:“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府郡置者亦准此。”可以想见当时景教的传布,早已不限于长安。武宗会昌灭佛时,景教也被禁止。

同类推荐
  • 烟起玄天

    烟起玄天

    景祯三十年,大玄边境烽烟四起,玄帝被迫降低了募兵年龄。萧天泽,药商庶子,本和青梅竹马的恋人慕含烟生活在富庶的渔阳镇,为建功立业、护卫大玄,毅然踏上征程,从军入伍。。。一起盗墓案掀起了后宫风云。。。
  • 汉魂志

    汉魂志

    忠肝义胆铸豪侠,铁血柔情造英杰。东西两汉四百载,黄昏尽是英雄决。文笔也许不好,所以请宽容的对待我;打字速度不快,所以请包容的对待我;小心脏的不好,所以请多多的支持我;脑袋也许还好,所以请努力的支持我。
  • 三国之友尽天下

    三国之友尽天下

    带着情谊系统穿三国,提升好感度以获取属性点,好感度达到一定值还能收获技能点,。交好赵云,对着‘百鸟朝凤枪’点一个技能点。秦天:赵云,我又充满力量了,来战吧!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6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6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初回盛唐

    初回盛唐

    意外穿越到盛世唐朝,且看主角凭着聪明才智,如何混得风生水起,好一个风流倜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游戏与规则

    游戏与规则

    她说——我是一个病人,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我生活在两个极端,我的人生没有单一的规则;他说——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我找回了属于我的人生规则,撇去浮躁,沉静在心底的依然是这段感情,这场被游戏了的爱情,我渴望她依然美丽;她说——既然我们都仍然相爱着,又何须去介意当初的分手和分手的理由,这就是我的游戏规则。规则究竟为何物?世间真有操控者么?虚虚实实间,我们隐约察觉到,只要我们凭着真心,那些偏离了轨道被游戏了的爱情依然可以是美好的,若一定要有规则,那么我想呵~那规则也许就是你我的真心。
  • 倒霉王爷遇见我

    倒霉王爷遇见我

    月入深夜,房间里渐渐响起了鼻鼾声,她看着身边的人儿,“唉”!随即一jio过去,只听见哼哧一声,某人又被踹到了床底……
  • 无风无月无暖阳

    无风无月无暖阳

    我这一生,没有如沐春风,没有明月照人,没有暖阳入怀,只有无穷无尽的悲。
  • 异界之全职战神

    异界之全职战神

    已经碌碌无为了一生,这一世我不愿再重蹈覆辙!
  • 从相亲开始重生

    从相亲开始重生

    我叫胡说!胡说八道的胡说!……重生的骚样人生从相亲开始!(书友Q群:864905208)
  • 公主前妻:我们复婚吧!

    公主前妻:我们复婚吧!

    我们离婚吧!昊,我以为只要我坚持做好你的妻子,你总有一天会爱上我。没想到,我做了怎么多,你还要和我离婚。我爱你,也是我最后一次说我爱你了。从此以后我们就当陌生人吧。冷惜蓉,哽咽着强忍不流泪。在离婚协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头也不回上楼收拾东西,明天,我就搬出去。看着,她的背影,是那么孤独无助,我,真的爱上她了吗……
  • 在回忆里的他

    在回忆里的他

    或许后悔了就可以让我永远记住,可以游荡在回忆里寻找他,哪怕他不会属于我。
  • 快乐心灵的哲理故事

    快乐心灵的哲理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嘿那个竹马是我的

    嘿那个竹马是我的

    那一年,你呱呱坠地,从此你便是我的全部?
  • 你的温柔是我的药

    你的温柔是我的药

    陆珣阳与苏蜜相识七天,见第二面时,就已在民政局的窗口领证结婚了,并不是浪漫的一见钟情,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爱情。他需要一个能摆脱奶奶纠缠的妻子,而她需要他承诺的三百万救急,他们之间只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婚姻罢了。苏蜜以为这段婚姻,只要在外人面前装装样子就好了,谁知道陆珣阳的温柔让她认了真。更让她想不到的事,她与陆珣阳十七年前就认识,而他早就认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