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6100000044

第44章 心中的大山

--怀念作家巴波

当人们在哀乐声中向巴波先生告别的时候,我正陪北京的客人住在完达山中的一间别墅里。

那一天,云雾迷蒙,山林阴郁。早晨天上飘下蒙蒙细雨,一阵紧似一阵。那雨丝在窗上滚过,像一串串的泪珠。雨越下越大,如瓢泼一般,山林也呼啸起来。云层低垂,天地一片昏暗。中午时分,雨停了,云雾也淡了。透过窗子,我向如云中飘过的山路上望去,只见一位银发老者,远远向我走来。他一身青色中山装,拄一竹制手杖,步履蹒跚,微微含笑。那分明就是巴波先生。

记得五年前,我和巴老第一次见面时,他就是这身打扮。那一天我到省作协报到,巴老身体还很硬朗,那手杖好像是一种装饰。他身材高大,灰白的头发直立着,说话朗朗的,一举一动,有板有眼,好像一位退役的将军。他边有力地和我握手边说:“宏图同志,我们欢迎你!”那颇有魅力的四川韵味长久地留在我的心里。当时我虽然在哈尔滨日报已担任领导多年,但在文学界只是个业余作者,巴老毕竟是全省最资深的作家,他的热情,让我增强了来作协工作的勇气。

我最后一次见到巴老,是今年春节,在巴老的书房里。那时他走动已十分困难,手杖真成了他的助手,家人还为他准备了轮椅。他挺挺地坐在沙发上,眼神还是那么亲切。我问他最近又写了些什么。他用手指着头说,脑子里还有东西,就是写不动了。他无奈地笑了笑,脸上掠过一丝悲凉。我看到他的写字台上,报刊架上堆满了报纸和书刊,有的书正翻开着。那支老笔,跟随他几十年的老笔,静静地躺在台灯下。巴老说过:“我生命的源泉在于:每天要吃三顿饭,每天必看报读书。”

沉默了片刻,巴老向我打听几位中青年作家的情况。他说,阿成已成气候,小说很有味道,对哈尔滨地域文化琢磨得很透。迟子建势头不错,前景不可限量。孙少山到东宁挂职后的几篇新作,又有进步。他还说,张雅文写的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很好看,拍外景的地方肯定是门头沟,五九年干部下放劳动时,我就下放到那里的,还是老样子。他还说,你们要想办法培养比他们还年轻的作家。办好文学院,发现了好苗子,集中到省里学习一段时间,引导他们多读书。然后再回到生活中去,多写多练。还要办好《北方文学》,多发业余作者的东西。迟子建发作品时,还不到二十岁吗!孙少山,是老编辑鲁秀珍发现的,当时还在东宁的小煤窑里挖煤,后来老鲁请他来改稿,写出了《八百米深处》这样在全国获奖的小说。他还严肃地对我说,你搞行政工作,可千万不能放下手中的笔,一旦放下,再拿起就难了。在作协当领导,自己不写东西,难服众望。另外自己常写东西,也知道作家的心理,就容易沟通,工作也方便。你当了那么多年知青,生活底子很厚,不写很可惜。写报告文学是你的长项,也可写散文。只要不停笔写什么都好。他说的是那样恳切,句句都说到我的心上。

巴老让人扶着,艰难地走着,一直把我送到门口。在他缓缓地挥手那一刻,我心里沉沉的。我把他韵味绵长的话语刻在了心里。我回头对他说:“请回吧!过几天我再来看你!”

巴波没有熬过酷热的七月。6月17日,巴老和自己的家人悄悄地过了他80岁的农历生日。7月17日上午吃过早饭,他呼唤女儿小黑:“快把电视机打开,看体育台!”他记得今天上午有一场足球赛。这场球赛还没看完,他就发病了。在医院的急救室,他离开了他依恋的世界。他没想到死,他没有遗嘱。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热爱的文学、热爱的体育、热爱的生活。

巴波先生一辈子风雨兼程。他1916年出生在四川巴县,是从那片大山里走出又走上文坛的。文学是他的旗帜,文学是他的生命。而高扬文学的旗帜是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为了追求光明和进步。1933年,17岁的印刷厂徒工巴波发表了那篇处女作小说《代价》,那是他为民族发出的第一声呐喊。他因此失去了工作,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6年他参加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重庆文艺界救国会”,开始在党的领导下从事爱国救亡的宣传活动。当时他在四川的许多进步报刊当过记者编辑,还主编了《自由画报》。1944年他又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救亡协会成都分会,并被选为理事。1945年他又成为中国民盟最早的盟员,义无反顾地投身民主进步运动。1848年为逃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他逃亡香港,继续从事爱国文化活动。1949年巴波扑奔光明,迎着新中国的曙光,回到北京,参加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建国后,他是《光明日报》著名的记者编辑,曾任国内政治部主任。1961年在风雨中他来到黑龙江省,无怨无悔地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三十多年如一日,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期间,北京要他回去落实政策,家乡也呼唤着他。他说,黑龙江就是我的家,我哪也不去了。巴波是抗战时期的文艺战士,是新中国第一批文艺家。巴山蜀水养育了他,他把最宝贵的年华和最多的心血倾注在这片他爱恋的黑土地上。黑龙江人民不会忘记他,黑龙江文学界的朋友会永远想着他。

巴波先生是以笔为生的,他的笔下滚着雷,闪着电,喷涌着激情。他的爱和恨留在他数百万字的作品中。巴波的名字写在四川的抗日救亡文学史上。四十年代,他在上海的《人世间》、《文艺春秋》,香港的《文艺生活》、《文汇报》、《大公报》、《华侨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小说《王洪顺进城》、《王参议员》、《奸细》、《民心》等,深刻地揭露和鞭笞了旧社会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五十年代,他热情地歌颂人民的新生活,那时创作的《放洪》、《火线来去》、《三峡工地上》,现在读来还让人激动。六十年代,他经受了种种磨难,可他对生活还充满希望,对人民一片赤诚。那个时期的小说《林姐》、《医道》、《老队长》、《冰冰在想》,赢得许多读者。当中国文学走出泥泞走出风雪的时候,巴波又燃起了青春激情,《巴波小说选》和散文《风雨兼程》是他献给人民最新的答卷。

战士毕竟是战士。晚年的巴波腿走不动了,但是他的眼睛还在注视着社会,注视着文坛。他没有放下手中战斗的武器。那一年,一本有着赤裸裸色情内容的小说被炒得很热。巴老用颤抖的手给《文艺报》写了一篇杂文《炒和“口口口”……》,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批评。针对文学评奖的不公正不透明,他写了评论《岂止文学评奖》。《黑龙江日报》讨论黑龙江人的精神状态,他又写了《也谈“紧张不起来”》。巴老以敏锐的视觉、高度的责任感和犀利的文笔,保持着自己对社会的发言权,不时发出震撼人心的强音。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襟怀坦白,是黑龙江文坛永久的人格雕像。

大山又飘雨了。在朦胧中我向大山走去,寻找巴老的身影。带着深深的愧疚,我在把他寻找。巴波先生,你是我们省有影响的民主爱国人士,可你从没为个人的事向组织伸过手。评定专业作家职称的工作开始后,许多人为此争执不休,你却主动放弃一级作家的评选资格。在那间破旧的老屋里,你默默地住了许多年。那年春节省领导来看你,要拨专款维修,他谢绝了。现在动迁有望了,你却永远地走了。我曾对你说,安排一台小车,让你全城转一转,看一看你久居的城市新修的路桥和建筑,你总是说,不忙!我知道,你还有许多作品没能出版,你却不肯为自己出书去求任何人。

巴波真的走了,永远地走了。我在苍茫的大山里寻找,呼唤着你的再天之灵。巴老你放心吧!你钟爱的文学事业将像大山一样永存。

巴波先生,你是我们心中的大山。

(1996、7)

同类推荐
  •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本专著是一部以叙事为主干的民族志,主要叙述一个边远苗族社区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惧感进行的文化再生产,意在展示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基层微观社区的文化动态。作者以对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西北部的山江苗寨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参照该苗寨进行旅游开发而建的苗族博物馆和周边苗寨旅游开发考察苗区内部的原生文化与展演文化,把该地苗族人对惧感的表达作为研究分析的核心内容,着重描述和分析了该苗区传统的巫蛊之风和它们在当下兴盛的旅游背景下的变化。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 背包中国

    背包中国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本书专为以下人群准备:不愿受旅行团的约束,但又对陌生的地方无所适从;追求灵魂自由,只为放逐一下自己仍然拥有的那一点点不羁之心;只能利用节假日外出,又不想所到之处都人满为患;厌倦了远远地眺望,希望置身其中静静地行走,寻找一种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安慰:总之,这是一本为真正渴望发现旅游乐趣的人准备的圣经。当你在寻找启程目的地时,它详尽的内容是个绝佳的出行指南针;在旅途中失去头绪时,它又成了一位指导吃喝住行的店小二,厚实的身板甚至还能在夜里客串当个枕头;当苦于没时间旅行时,它又化身为让人解闷神游的高手,让一个人的旅行也可以很省心、很安心、很精彩。一本书,一场旅行,一种人生。
  • 全球最美的度假天堂TOP100

    全球最美的度假天堂TOP100

    本书精选了全球最美的100个度假天堂,内容包括:上帝的伊甸园——零距离接触人间仙境、世界魅力之城——点燃激情的时尚之旅、顶级休闲胜地——尽享黄金假期的欢乐游、异国风情小镇——最适合邂逅的迷人之地。
  • 跟随勇敢的心

    跟随勇敢的心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热门推荐
  • 我是你的不二之臣

    我是你的不二之臣

    “他们说我天煞孤星,命里克夫。” “我不怕。”“说我水性杨花,勾三搭四。” “我不信。”“狼心狗肺,爱上我会很苦。” “我不苦,”男人薄唇轻掀,神色认真,“其他人怎么说,我不在乎,因为那是别人。我只在乎你,因为你是顾长欢。” 后来,她浑身浴血,拉着他的手:“薄慕寒,我病了,控制不住我的手,你救救我好不好。” 他说:“欢欢别怕,我帮你擦干净。” 你是我的光明,亦是我的天上人间。
  • 我好像梦里见过你

    我好像梦里见过你

    一场车祸,意外让快递员叶一凡获得了“幻梦之王”梦魇的传承,独特的功法让他得以在其他人的梦里自在逍遥。
  •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紫荆花开》当当网有售,请搜“小说紫荆花开”谢谢支持。这是一个关于军人,军嫂,军婚的故事。某师范大学女生肖雪,清纯美丽,是无数男儿追逐追求的对象,可肖雪心心念念要嫁的是解放军。因缘巧合,与年轻军官何奈相识。何奈不走寻常路,肖雪亦是不知瞻前顾后考虑的人,二人先结婚后恋爱,开始了二十年的婚姻:拈酸吃醋;意气风发;家庭遭遇灾难时,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二十年间,草根夫妻从一无所有走向人生繁华,但生活也有不如意:强悍的公婆,若有似无的对自己婚姻的觊觎者,夫妻间越来越多的争执与不理解......婚姻,除了爱情,其实还需要一点夫妻之间肝胆相照的义气,刻骨铭心、不离不弃的恩情。《紫荆花开》由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43-3345-9
  • 作为死神转世的那些年

    作为死神转世的那些年

    身为孤儿的洛小槐,洛小灵兄妹,却幸运的遇到了灵气觉醒时代,成功觉醒了异能,但他们的身世却想象不到的可怕……
  • 末世之时空魔女

    末世之时空魔女

    2087年春节前的一场巨大的灾难席卷全球整整近百亿人口的蓝星其中的十分之八被天空中突然降下的黑雨感染成了丧尸全球所剩人类不足十亿随着异能的觉醒人们能否继续生存在这片大地亦或者在这废土中苟延残喘...女主前期小白兔中后期大魔王前期虐主剧情需要文笔渣随性码字自己看
  • 重生之小康农家

    重生之小康农家

    重生古代贫穷农家 上能经商种田,下能智斗各类极品 看她如何带领一家人致富奔小康顺便嫁个如意郎君 女主不圣母不白莲,当然也不完美,不喜误入 (新人新文,有些慢热,求推荐)
  • 乘鹤西辞修仙去

    乘鹤西辞修仙去

    夜色浓重的竹林深处,空闻幽幽琴声肆虐,却不见抚弦之人,抬首望,只影御剑,独奔蟾宫去。
  • 腹黑帝夫之女相权谋

    腹黑帝夫之女相权谋

    侃侃许一愿,历四世磨难。处处受限,深陷囹圄,危机四伏,在权谋的海洋辗转漂浮。四世终结,归于现实,以为逃脱束缚,没想到一切才刚刚开始。五世重启,阴谋的幕布开始一点点被掀开。受限的局面被打破,离奇事件频发,国仇私怨渐起,野心贪婪失信,情感背离,后知后觉...前生怨,轻别离,惟愿盼得今生结缘。他曾言:我从不亏待自己,亏待那颗想要得到你的心和想法,那么便只能亏待你了。可当现实无情冲击,她与他情感又将归向何处?信仰相左,又将如何抉择?
  • 我做神仙的那几年

    我做神仙的那几年

    【天条法律第一条:不准私自下凡求欢!】【天条法律第二条:不准私自下凡求欢!】【天条法律第三条:不准私自下凡求欢!】【天条法律第四条:玉帝的亲戚一众不准私自下凡求欢!】以上内容来自《天条规定,神仙必看》(玉帝修改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