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4400000011

第11章 苏轼——豁达执拗的一代词宗(2)

他在被发配岭南的时候,没有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终日愁眉苦脸,他还是能够发现生活之美,爱吃爱喝,从不掩饰。我们的苏大文豪不仅仅在琴棋书画上造诣极高,在美食上也是毫不含糊,绝对堪称当时的专家级美食大师。他在岭南时作的《食荔枝》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看看,这就是苏轼,在那被贬谪的境遇下,还能有这份闲情逸致来品赏荔枝的滋味,并颇乐观洒脱地说“不辞长作岭南人”。而提到吃,跟我们苏大文豪有关联的更有名的东西必定是“东坡肉”了,依然是在谪居的时光里,他创造出了这项美食,并且跟《食荔枝》一样,也赋诗一首:“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看到这里,我想大家是不是都会笑了。这就是苏轼,这才是苏轼。虽然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他不会让一时的失落影响他生命的质量和境界,不会食之无味,也不会借酒消愁。他的豁达从来不需要伪装,“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态度也绝对不是故作高雅,而是真真切切发自内心的。

在他上面这首《水调歌头》里,虽然在上片多处用典,隐隐透露出从自己的厄运联想到当年恩师欧阳修的受挫,不过在下片中还是自信满满。“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一句不止写出了一个勇敢的老船工,也恰恰是他自己的写照。他也是这样一个勇敢面对生活的勇士,所以我们才能看见他的狂笑,他的快意。“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是他的依仗,坦然面对所有,笑看人生风云。这一态度在他的《定风波》中就表现的更为突出了。词人路途中遭遇了大雨,狼狈不堪,而这如果在一般词人一定会由此联想到自己那崎岖不平的人生际遇吧,就算不痛哭流涕,想必也会黯然心伤。可苏轼是什么态度呢?他在这么狼狈的时候都不会忘记欣赏美景,是一个真正的懂生活的人,是一个真正有大境界的人。挫折在人生的路途中算得了什么呢?他会静听那“穿林打叶声”,虽然劝着别人“莫听”,他自己却可以长啸缓行,享受每一刻的自然之美,踏破芒鞋,任由风雨。在下片中依然不失希望,他知道,春风总会驱走风雨,总会还有那山边耀眼的夕阳。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人生态度。这一直是苏轼对于人生的态度,无论多么绝望都不会使他的希望泯灭,他能够在逆境之中保持乐观情绪,解脱自己的苦闷,充分表现出他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飘洒如风,悠忽如电,这一曲终了,悲欣交集,却望见那夕阳之外的天外之天。苏轼的人生就是在这峰回路转的旅程中铺开的。他每每遭遇绝境,却从不迷惘,因为他有信仰,坚信生命的真诚力量,他始终热爱着,从未疏忽也从未远离。

在苏轼之前或在苏轼之后,再无苏轼这样的词人,他对宋词的影响是最大的。“以诗为词”有利有弊,暂不说曲调和谐,且不谈语句优美,苏轼的词格局很大,这或是提升宋词品质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词作不再局限词的表现力,而将自己的理念和精神注入到词作之中,使得词作更添许多骨力,男儿在直上云霄的豪情跃然纸上。

豪情之外,还有感情

苏轼的词作中除了那些充满豪情的作品,还涉猎了许多词人很少尝试的题材,那就是在词作中描写友情和亲情,当然描写爱情的也有。不过出自苏轼笔下的这些感情,都少了一些悲戚,多了一分自然,因为这些真挚的感情一直是支持苏轼前行的动力,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屡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亲情,苏轼一直都很在意,这与他从小的教育有关。他们父子兄弟三人并称“三苏”,而且都属“唐宋八大家”,是当时举足轻重的文坛重将,而身为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对他们的教导当然非常规范和系统,这种教导对苏轼兄弟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苏洵一直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为国为民,学以致用,所以苏轼兄弟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很严肃和正统的。苏洵提倡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这些观点我们都可以从苏轼那里看到延伸和升级。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苏轼会反对柳永那些“俚俗”曲子了,柳永那种直白的甚至带着一点颓废气息的样子,在苏轼这样比较传统的文人眼中都是大逆不道甚或下三滥的。要知道,在苏轼的心里,父亲就像一座高山,永远在远处激励着他,永远用严苛的眼神审视着他。苏轼写过这样的诗句来赞美父亲:“先君昔未仕,杜门皇佑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父亲的推崇,对父亲的学识发自内心的尊敬。苏洵在苏轼人生中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父亲,也是老师和偶像。

在这样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里,苏轼的母亲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如果说苏洵教导苏轼的是为人和为学的大境界,那么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就是细腻的性格培养以及人品上的引导。据史料记载,他的母亲程氏孝恭勤俭又乐于助人,因此苏轼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自然受到很大的熏陶。苏轼的一生极重感情,这都归功于他父母的良好教导,使他比一般人更加重视这些为人的基本需要。

在苏轼所关注的亲情中,他最重视的还是与他弟弟苏辙的感情。这一对兄弟不仅是一对骨肉至亲,也是一对知音良友。苏轼的最有名气的《水调歌头》就是一首思念苏辙的作品。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这首名篇的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怀子由”的字眼,而子由正是指苏辙。这是一年的中秋,人们都希望能够一家团聚,可是因为苏轼政治上的污点牵连了苏辙的仕途,致使兄弟二人都被流放外地,至此中秋,二人已有七年未见。

于是苏轼在此情此景下不禁浮想联翩,感怀颇多。在这首《水调歌头》中,苏轼不只是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甚至写出了对天上地下宇宙万物的思考,字字珠玑,句句禅机。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骨肉分离,生活残酷,而苏轼在此时全部遭遇了。理想得不到实现,亲人不能佳节相伴,于是他只能对月宿醉。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这从侧面反应了他的孤单。他怀人却未用一个怀人的字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气氛来感受到他的孤单和思念。我们知道苏轼的性格,既然有风有月有酒,虽不一定非要有歌姬唱和,但是他一定会在刹那间有些许的恍惚,那一刻的他就好似梦蝶的庄周。苏轼也不再是苏轼,他是一个迷失在宇宙之中的蜉蝣,是月亮投在地上的倒影。

对着一轮皎洁的明月,苏轼不禁对月豪气纵横,呐喊着“我欲乘风归去”。整个上片传达的意思也没有脱离这个主题。苏轼在明月夜里不止是一个旁观者,也是一个融入者。他不似旁人一样享受,而是希望自己与月儿的灵魂共鸣。他在这里上天入地,把酒言欢,人间路虽坎坷,却是精彩,因此他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苏轼在怀恋亲人动情时,依然没有失了他一贯的生活情趣和他那豁达开朗的本性。

在下片中他心潮澎湃,感情上的迸发越来越不可遏止,虽是皓月当空,虽是骨肉千里,却不能虚度这时光。苏轼喜欢写月色,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遗世独立恰恰与月亮相似吧,它是自己那远远飞舞的知己。这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可是苏轼的不满却不是来源于自己的霉运,而是亲人的远离和国运的衰败。他不会因为自身的苦厄来借酒消愁,他看重的永远是那个存在于这个世间的关于国家命运的切身感受和人生存在必要的感情寄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千古传诵的美句,人生无常,动若参商。“此事古难全”又是苏轼看得开的地方,他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了这个平衡点,他会因为现实而落寞,却又不会因为现实而消沉,因为他知道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人生总会有更大的境界,月亮既然都有这样圆满的时候,人又怎能没有再次重逢的时刻呢?最后一句把整篇的主题和意义全部升华,如果说我们在序文中没有看到“兼怀子由”的字眼,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为普天下有情人所写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仅是苏氏兄弟的愿望,也是苏轼为人间所许下的美好愿望。婵娟即明月也,分离的亲友即使相隔千里,也会在这月圆的时候共同沐浴在这片月光之下,这里很有张九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虽然身处天涯海角,可是我相信此刻的我们都在彼此惦念着对方,神交如故,想到如此,还有什么好遗憾和悲伤的呢?人生还要继续坚持,生活还要继续奔走,天下间的每一份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值得珍惜的,如果不能相聚,那就对着明月尽情思念吧。

这首词苏轼写得飘渺如仙,潇洒有神,千年之后,每至中秋,都有人吟诵此词。这首《水调歌头》,狂放不羁,浪漫自由,在用典上不着痕迹,许多名句信手拈来,转而成为独具特色的苏式语言,而又更加精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后人心中的怀人绝句,难有匹敌者。

宋词中书写亲情的作品很少见,能够写成苏轼这样精品的就更是少见。在这篇作品中,我们不止能看到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和关爱,也可以看出苏轼对人生和宇宙苍生的思考。虽然切入点平实,却把这份感情描摹得细致入微,这也是这首词引起多人共鸣的原因。据史料记载,苏轼兄弟二人性格完全不同,我们也可以通过二人唱和寄诗看出,苏轼旷达固执,苏辙则内敛沉静;苏轼喜欢不拘小节的纵酒狂歌,而苏辙则专注于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孜孜不倦,力求完美。这兄弟二人的性格完全互补,苏轼缺的就是严谨,而苏辙少的也正是那份恣肆的情怀。苏轼像是一个文能定国、武可安邦的侠士,苏辙则更像一个多愁善感、沉默柔弱的书生。所以,他们都在对方的身上找到自己所希冀的样子,也可以说他们是上天恩赐的另一个自己。正因如此,二人的感情才会如此之深。

在入世的生活方面,苏辙往往表现的比苏轼要练达。虽然二人对于政治的观点相同,但是表现方式完全不同。苏轼常常在写诗时口无遮拦,总会在诗句中针砭时弊,刺痛统治者的颜面,这就致使他越来越被统治者排挤。作为弟弟的苏辙就经常给予兄长忠告,比如在苏轼被贬蛮荒、二人分手时,苏辙要哥哥答应他一不再写诗,二不再喝酒(因为苏轼经常以诗获罪,不让他喝酒是因为苏轼当时身体不好)。这种口吻反倒完全像是兄长对弟弟的劝导,这是苏辙比苏轼要高明的地方。苏轼也对此份感情很珍重,他曾夸赞过苏辙“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人无完人,苏轼的才华再高,却改不了自己的性格,那就是执拗,既然我不能接受你王安石的变法“谬论”,宁愿被你排挤出朝,也不愿与你为伍。苏轼有着自己执拗的一面,人人都认为他不肯接受新法的进步,他应该算是旧党一派,其实并非如此,相反的,他支持新法,只是支持循序渐进的进行改革,所以他在新旧党争中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屡屡遭到贬斥也就可以理解了。虽然苏轼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但在出世的生活态度上,苏轼却是许多人的导师。笔者说过最爱苏轼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潇洒风姿才使得他有许多亦徒亦友的崇拜者,苏辙当然是其中之一。除他之外,还有秦观、黄庭坚、佛印、陈季常等良友。他们就像那个时代“在路上”的旅行者,唱和着、嬉闹着,而他们的核心正是苏轼。为何他们愿意与苏轼交朋友?甚至才华横溢的秦观和黄庭坚还与苏轼有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这都是因为苏轼身上有他们没有的特质,这无关外貌,无关官阶地位,仅是那股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就让他们喜欢上了这个东坡居士。大概有苏轼的时候就会有欢笑,他成了朋友圈里的世外桃源,在他们郁闷的时候都爱找苏轼,或许也不需要干什么,哪怕跟随着苏轼泛舟赏月,都会品出一番别有的味道,他们能轻易地在苏轼身上感受到到那种乐天知命的豁达和内心充盈的自信。

这就是为何苏轼有着如此人格魅力的原因。他和佛印的故事,他和秦观的故事都充满嬉笑怒骂。但是不要以为他不把这些朋友放在心上,恰恰相反,他常常把对友人的思念写进自己的词作里,如“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南乡子》)、“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浣溪沙》)等,都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同类推荐
  • 迎面而来都江堰

    迎面而来都江堰

    《迎面而来都江堰》是诗人文佳君以都江堰元素创作的一部诗集,分为三辑,共收录七十余首诗作。整部诗集充满着对故土、亲情的讴歌和眷恋,以此展现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情感方面较为用力,青城山、五龙沟、龙池湖、三星村……这些地名要素俯仰皆是,具有地方性文化探索意味。
  •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本书分为“中国西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中国东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以及“世纪之交对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三编内容。
  • 想出名的乌龟

    想出名的乌龟

    本文作者林华玉,其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举个例子,2010年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他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
  • 散生漫笔

    散生漫笔

    近几年我的视力突然衰退,医生诊断是老年性白内障,而且是“老双白”:两只眼都被“白”蒙上了,这一点儿不冤枉我。几十年来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跟着我受够了罪,伤眼的事儿看得太多了。
  • 神曲:炼狱篇(英文版)

    神曲:炼狱篇(英文版)

    《神曲》是但丁1307年至1321在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全诗分为三部《地狱篇》(已经收录并出版在“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一辑里)、《炼狱篇》(本辑已收录)和《天堂篇》。每部33首,最前面增加一首序诗,共100首,描绘了诗人但丁在维吉尔和贝阿特丽采的指引下,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写出《神曲·地狱篇》的但丁是个战士。说但丁是“战士”,是由于他早年积极参加反封建贵族的政治斗争,并为此被判处终身流放,拒绝屈服,直至客死他乡。说《神曲》是“梦幻现实巨著”,是因为它不仅借助了梦幻中神游三界的文学形式,而且极其广泛地包含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情况,描写了诗人幻游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对政治党争、教会罪恶、哲学、神学、科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堪称欧洲中世纪的百科全书。此次,“最经典英语文库”出版的是第二部分《炼狱篇》,也是《地狱篇》改恶从善历程的继续。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通过精确的理解,将《神曲》翻译成英语,现在这个英译本已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精品。法国19世纪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古斯塔夫·多雷,通过精确的理解,为其作了充实饱满、质感强烈、精美异常的插图。通过阅读这部《神曲》,我们可以了解但丁,了解“地狱”,了解“炼狱”,也可以了解“天堂”(将出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弃天道尊

    弃天道尊

    他,本是皇室公子,原本应该地位显赫,可是却阴差阳错的了流落尘世,在生存的路上挣扎,可是命运不打算放过这个可怜的人,他失去了所有。他要拿回来属于自己的一切,一步步走出来,打遍诸天万界,只为追逐飘渺的希望。一路走上了绝巅!
  • 星空下的美好祝福

    星空下的美好祝福

    她是豪门千金大小姐,可是在外人看来,真正的千金大小姐只有她的妹妹“芸允莉”,她抢走了属于她的一切,包括男朋友,还怀了孕,芸甜蜜知道后,进了酒吧........当芸甜蜜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衣服凌乱在地上,浴室中传来了“哗哗哗哗”声.............。
  • 禅国

    禅国

    这天空是禅师描绘的,他们用术施鬼,用术搏杀,后六祖定藏于至高天之庙,座下五子授术于众,觉众生体能
  • 土地公公嫁女记

    土地公公嫁女记

    尚小萝最近连连受打击,突然知道自己不是妖精而是凡人不说,爹爹还非要到凡尘去给自己寻个如意郎君。都说凡人花花肠子多,可她遇到的怎么都是呆头鹅。就连爹爹似乎都要被同化了,不但给她禁了足,还请了人来管教。尚小萝不得不做出妥协,打算挑个软柿子捏一辈子。谁想软柿子没捏到,却捏到了块硬石头。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她以后可以作威作福的舒服日子,也要把这石头捏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Green Mansions

    Green Mans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闭嘴我才不是什么坏人

    闭嘴我才不是什么坏人

    超短的快穿。女主:锦戏不要想了就是她。锦戏:“......”
  • 传说地球

    传说地球

    地球是什么?沸洛想过很多次,也在寻找,直到自己卷入这场噩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