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60200000013

第13章 魏晋南北朝,一笔风花雪月的烂账(2)

不过接下来就该刘禅丢脸了,诸葛亮的继承人们多次伐魏不胜,景耀六年(263),曹魏大兴讨伐。魏军主力由镇西将军钟会率领,由汉中趋成都。蜀汉方面由大将军姜维率军抵抗,两军在剑阁险关形成僵持。此时魏征西将军邓艾“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偷渡阴平小道,在荒无人烟的高山深谷中连续行军700余里,直抵成都北门锁阴绵竹。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与邓艾大战于绵竹,以身殉国。诸葛氏祖孙三代殉身沙场,无愧为满门忠烈。邓艾快速兵至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通知前线的姜维向钟会投降,自己绑了自己,抬着棺材去向邓艾投降。至此蜀汉灭亡,蜀汉后主刘禅共在位41年。

投降虽是迫于形势,但不战而降毕竟令人不齿,这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丑化刘禅的重要原因。刘禅第五子北地王刘谌(chén)强烈反对投降,被拒后哭告于昭烈帝灵前,率妻儿自刎殉国。刘谌这种忠烈气概与其父的软弱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深为后人感动,还创作了《国破山河在》《北地王》等戏剧作品颂扬他的忠烈。

刘禅降后被封为安乐县公,洛阳居住。魏国的晋王、大将军司马昭宴请刘禅,特意表演蜀地乐舞。出席的蜀汉故吏看到故国歌舞都难免伤感,唯独刘禅一人不为所动,依然嬉笑自若。司马昭悄悄对身旁的散骑常侍贾充说:“人之无情,竟能到如此地步?就算诸葛亮还在,也不能辅佐他周全,更何况姜维?”贾充说:“他不是这样,殿下怎能吞并他?”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随他来的蜀汉故吏郤正听了很伤心,下来告诉他:“如果晋王再问,你一定要哭着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然后闭上眼睛作悲伤状。”果然司马昭又问,刘禅照郤正教的做了,司马昭却说:“怎么有点像是郤正的话呢?”刘禅大惊:“诚如晋王所说呀!”左右听到都忍不住爆笑。这一段怎么看都像是小说场景,但确系正史所载,不得不信。《三国演义》更添油加醋的说刘禅是因为哭不出来,所以只好闭上眼睛。不过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智力水平,而是一个弱者在险恶环境中保全自己的一个办法,他不是真傻而是在委曲求全。但这又确实不符合儒家宁折不弯、自强不息的传统审美观,所以后来刘禅惨遭历代文学作品丑化戏谑也不足为奇了。

晋武帝泰始七年(271),晋安乐公刘禅薨于洛阳,享年65岁。

3.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大帝孙权

三国中的第三国便是占据江南、湖广的东吴,东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二世主成功典范——孙权。当时的曹操和宋朝的辛弃疾都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句,足见有一位优秀的二世主多么令人羡慕。

孙权之父孙坚、兄孙策都是三国著名猛将,不同于曹大太监的孙子和刘皇叔,孙氏完全是白手起家,虽自称是兵圣孙武之后,但在汉末没有任何政治基础。孙坚、孙策父子相继在军阀袁术帐下效力,袁术曾感叹:“要是我有孙策这样的儿子,死复何恨?”但他没有,有也用不上,因为他一世而亡,都不用等二世主来败家。袁术这人心胸狭隘,孙策为他攻占了不少地盘,却始终捞不到一个太守当,很不高兴。袁术派孙策带兵攻打会稽(今浙江绍兴),孙策又圆满完成任务。按惯例,他又可以空手而回了,但这次袁术脑子发了毛病,居然称帝了!这下袁术遭到全天下唾弃,孙策趁机倒戈,曹操任命孙策为吴侯、讨逆将军,共讨袁贼。孙策趁机以会稽为起点,开创了独立的势力。

当时江南还很不发达,会稽周边的割据势力也都不强,孙策很快就拓展势力,成为江南霸主。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形成僵持。孙策集结兵马,自称大司马,准备北伐许昌,抢夺汉献帝的监护权,不幸在临行前被仇人刺杀。由于孙策的儿子还很小,他很清楚不可能在乱世中自立,于是传位于15岁的弟弟孙权,表请朝廷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孙权虽然年幼,但很早熟,生下来就“方颐大口,目有精光”。有的资料还说孙权紫髯碧睛,相貌奇异,此说为《三国演义》所采纳。30多岁时孙权生擒(而不仅仅是拍摄)华南虎一只,可见确实天赋异禀。在他的带领下,孙策旧部张昭、周瑜、程普等尽心辅佐,虽然没能实现孙策奇袭许昌这样宏大的目标,但毕竟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建安十三年(208),荆州牧刘表病卒,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现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这个“四战之地”,可以向南方任何一个地方用兵,一时人情震恐,许多人建议孙权赶紧向曹操投降,以求曹公宽大处理。不过部将周瑜、鲁肃坚决要求抵抗,而且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盟军——刘备。刘皇叔也不愿束手就范,希望能和孙权一同抵抗曹操,并遣诸葛亮前来游说。最终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表明孙刘同盟的坚定立场,东吴诸将也终于统一了认识,紧密团结在以孙权为核心的孙吴政权周围,抵抗操贼。

大战展开后,孙权遣周瑜、程普各率水军万人,与刘备水军和曹军相遇于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附近),联军三路夹击,大破曹军。曹操为了不把战舰留给敌方的战利品,忍痛烧掉大量新建战舰。刘备、周瑜不依不饶,一直追杀至南郡(今湖北江陵),曹操狼狈逃回北方。是的,这就是赤壁之战。《三国演义》吹得超级精彩,其实并不复杂,没有连环计,没有群英会,没有蒋干盗书,没有草船借箭,甚至连火烧赤壁都没有——船是操贼败退时自己烧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罗贯中在逗你玩儿。事实上也不需要有这些妙计,孙刘联军的水战本来就比曹军强得多,只要下定决心抵抗,于是仗就打赢了。

赤壁战后,周瑜还经过非常艰苦的战斗才打败曹仁,攻占南郡。为防曹操再度南下,孙权在今安徽无为县以北建设了濡须口战略基地。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又率大军攻打濡须,首战不利后坚守不出。孙权夜间乘船前往探视曹操水营,在船上放了许多草人虚张声势。黑暗中曹军不辨虚实,向孙船射箭。草人受了很多箭,箭的重量使得孙权座船严重倾斜。孙权毫不慌张,令调转船头,让船身另外一侧受箭,待船身再度平衡后从容驶回。这显然正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曹操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刘表的儿子像猪狗一样)!”当然,后世也有很多人质疑草船借箭时操贼为何不射火箭……这个嘛……也不太好跟您解释,只能说:诸葛亮草船借箭是罗贯中吹的,但孙权这事儿确系正史所载,至于你信不信,作者反正信了。

尽管如此,孙吴却没能占领荆州,因为被刘备抢了先。赤壁之战前为了争取孙刘同盟,孙权允诺战胜后刘备“暂借”荆州。当然,领土这东西,承诺了要借不一定真给,但人家借去了自然也不会还,所以孙刘联盟的蜜月期就到头了。在处理与刘备势力的关系上,其实孙权非常大度,不但没强行索取,还非常客气的提出与刘备势力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结为儿女亲家,表现出维持孙刘联盟的极大诚意。但关羽是著名的丹凤眼,眼光非常独特,人人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盛赞孙氏遗传基因,唯独关羽要说“虎女岂能嫁犬子”,竟然看不上孙家儿郎,让孙权大丢面子,造成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关羽这人很奇怪,又要去进攻曹魏,又不跟东吴搞好关系,主动腹背受敌。关羽虽一度水淹七军,大败曹军,但孙权趁机从背后出兵,攻占不少州郡,并派陆逊率军穿插到后方,把守住峡口,阻断刘备主力从四川来援,很快将关羽逼入绝境,最后在麦城(今湖北当阳两河镇)附近生擒这位后世的“武圣”,夺取荆州。

此时,曹魏占据北方,刘备占据四川,孙吴占据江南,基本形成三足鼎立。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篡汉称帝。两年后,刘备在四川称帝。那么孙权怎么办?有人劝孙权合情合理的跟着称帝,但孙权很冷静,他知道还没到时候,选择了向曹魏称臣,魏文帝加封孙权为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孙权抢了刘备的荆州,又向汉贼称臣,刘备当然很气愤,点集大军来伐,可惜输得很惨,孤身一人逃回白帝城。孙权清楚孙刘两家势弱,必须联合才能抵抗曹魏,所以没有拿出胜利者的姿态,而是非常有礼貌的派人到白帝城去与刘备讲和,两家又恢复联盟。

魏黄初七年(226),魏文帝驾崩,又有许多人催孙权当皇帝。魏明帝黄龙元年(229),经过多次推辞,47岁的孙权终于登上帝位,国号吴,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值得一提的是,孙权庙号太祖,谥号大皇帝。话说西方有许多凯撒大帝、彼得大帝、腓特烈大帝之类,听起来非常拉风,于是国人不甘落后,“册封”了汉武大帝、洪武大帝、李毅大帝等,以示我天朝上国不输西洋蛮夷。这些同志显然没有领会西方“大帝”称号的本质,而是执着于其“伟大(TheGreat)”的字面意义,但这些大帝称呼在正史中都是找不到依据的,只能算后人送的诨名,要说名副其实的大帝还真的只有孙权一位。诸位不管再伟大,文帝、武帝的谥号您总改不了吧,就只有吴大帝是唯一一位板上钉钉、绝无争议的大帝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名称上的巧合,这唯一的吴大帝本身还是很有功绩的。东吴除了开发江南,对交州(岭南)、南洋的拓殖都颇有成效,尤其是率先派人占领当时还是荒岛的夷洲(今台湾省),最早确定了中国对台湾岛的主权。东吴舰队还对南洋进行了早期探索,促进了东南亚海上交流,但他也做了一件糊涂事——接受公孙渊的投降。

公孙氏在汉末担任辽东太守,曹丕篡汉后归附曹魏,但保持事实独立。吴大帝即位后公孙渊打起了歪主意,偷偷向吴大帝称臣,邀吴大帝夹攻曹魏。说实话这种策略毫无建设性可言,公孙渊远在辽东,虽然可以泛海交通,但以当时的条件夹攻中原就太不现实了。不过吴大帝立功心切,力排众议,册封公孙渊为燕王,而且派使者带着大量珍宝不远万里去辽东册封。

公孙渊这种人本质上就是一土匪头子,别说行为逻辑,要死要活都不一定有什么理由。他见有这么多珍宝,居然又另起歹意,杀了使者,抢夺珍宝,重新投降曹魏。孙权勃然大怒,准备起兵跨海征伐辽东。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在百官的一致反对中被否决。吴大帝遇到公孙渊这种人,也只好认栽吃瘪。公孙渊这位轻度精神病患者后来又在魏吴之间反复叛降,把别人当傻子唬弄,到后来纠结北方鲜卑部族袭扰魏境。曹魏实在受不了这个疯子,派太尉司马懿率军去把他灭了。虽然这一次大家都被疯子耍了,沦为笑柄,但孙权派船从江南航海至辽东,是最早的北中国海航道开拓者,也还不无现实意义。

以公孙渊事件为标志,步入老年的孙权略显昏聩,尤其是太子孙登夭折后孙权的子女表现都很不好,不但儿子们抢位置,连女儿们都以淫乱著称。可见一个家族的优秀基因也并一定始终传承,莫非关羽当年的选择是真的很有眼光?

太元二年(252),吴大帝驾崩,享年71岁,在位24年。不同于魏蜀两国每天都跳着喊着要统一天下,东吴的组织目标导向更倾向于安守江南。孙权执掌江南后,在魏蜀之争中始终保持相对中立。诸葛亮北伐和曹魏攻蜀每次都力邀东吴加盟,东吴都分别只响应了一次,而且都是出工不出力。或许这看起来很没志气,但大陆均势其实是很现实的选择。

曹魏灭蜀汉后,晋王司马昭病薨,其子司马炎袭爵,很快篡魏建立晋朝,即为晋世祖武皇帝。晋武帝咸宁六年(280),晋军大举讨伐,孙权之孙孙皓出降。至此三国归晋,中国暂时回到一个统一王朝的状态,但很难说乱世就此终结,很多人认为晋朝比汉朝不但没什么进步,甚至还有退步。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按本书的理论,很可能就是因为晋朝的太宗太差劲了等。那晋太宗是谁?

三、被当了坏太宗的好丞相——晋太宗司马昱

在写到本章时,突然发现——自己竟不知道晋太宗是谁,各种资料都找不到有这么个人,而就当自己准备放弃这一章时,突然又在《晋书》帝纪部分的倒数第二卷发现一句“庙号太宗”,当时简直有一种泪流满面的冲动。而当看完相关资料后,自己已经震惊得泪都流不出来了,此人在太宗系列内部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生于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崩于咸安二年(372),于咸安元年(371)至咸安二年(372)在位——是的,您没有看错,在位只有两年(其实是跨年,累计不足12个月)——是晋朝第13任皇帝。是的,您又没有看错,是第13任!13任为什么还能叫太宗?难道是有人把13看成B,第B任就是第二任吗?不,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庙号规制的严格,13绝不可能装B。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前文所说,必须要建功立德的人才能有庙号,“太宗”这个顶级庙号岂能轻易授人?晋武帝身后的几位继任者都是轻度智障,根本没有庙号,直到第14任皇帝上台,觉得再不把太宗庙号派送出去恐怕就没机会了,于是硬塞给了老爹。这种行为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向后人证明:他能选出比弱智青年太甲更可笑的太宗。

太宗是一个伟大的称号,本书中多位主角从小受汉文帝、吴大帝熏陶,立定志向,不畏艰辛甚至冒着全家死绝的风险才登上帝位,再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建立不朽功勋,光耀青书,最终才能获得一个太宗庙号。但他们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庙号是司马昱用过的。这种感觉就好比您在海明威、肖伯纳等前辈的激励下,闭门谢客,杜绝一切娱乐,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终于完成一部旷世奇书并籍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当你站在奖台上接受上届得主为您颁奖时,你纯洁的45度俯视对方,却发现他是——郭敬明。是的,李二哥、赵三哥和朱四哥翻到《晋书》第九卷时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或许已经有正义感爆发的读者忍不住要扇作者几个耳光了——就因为这个老糊涂的儿子不负责任的给他上了个太宗庙号,你就要以他为主角立一篇传记?你以为中国人民还停留在撕书擦鼻涕或者包烧饼的年代?原谅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把鼻涕和烧饼这么不协调的两件事相提并论,不过我想作者不一定介意,就像他并不介意将司马昱这种货色和伟大的汉文帝、唐太宗相提并论一样。不过尽管司马昱侮辱了唐太宗,但如果把他从本书剔出去就又会侮辱历史。不管他本人多么令人作呕,他儿子给他上这个庙号多么不合适,总归他已经获得这个庙号,那我们就必须承认他是中华帝国历届太宗之一这个事实。就算再看他不顺眼,那也只是自己的好恶,任何人无论史学造诣多高,也不能将自身好恶凌驾于史实之上,这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希望您在明白这个道理后,能稍稍克制撕掉本页去干某事的冲动。

同类推荐
  • 有神通

    有神通

    博览武学书籍,又写得一手好字的张直,来到了一个与历史上不尽相同的大明朝!这里虽然同样有个皇帝叫万历,虽然太监还是满拉风,暗探番子遍地走,可锦衣卫却成了金衣卫,而历史上他所熟知的万历名臣,竟然一个也没有!想要活下去,还想活得舒服些的张直,不得不在这个即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里,周旋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当中,一笔笔地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故事!神通,佛家语,指本领广大无边,无所不能!《楞严经》中有释义六种:天眼通:能见极远方事物。天耳通:能听极远方声音。他心通:能知众生心念造作。神足通:能随心游历极远处。宿命通:能知众生的过去宿业。漏尽通:“漏”即烦恼,能破除执著烦恼,脱离轮回。
  • 孔子何人

    孔子何人

    要问孔子何人,国人谁不知道,孔子那是圣人,是万世师表的圣人,连外国人也知道孔子是历史名人,对于这样一个大家熟悉的人,如果要真正认识不容易,因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有二千五百多年,时间的久远会模糊对人的印象,我们对孔子的认知只能通过书籍与后人的评价,而后人的评价也多依赖于书籍,很重要的书籍就是《论语》,这是后人的一贯做法,今天我们要说孔子何人主要依于《论语》,因我们也是后人,只是时间间隔更长而已,历史上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孔子,每个人眼中也有不一样的孔子,因他是圣人,如一座高山,故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今天要认识的孔子,以档案形式介绍,如果跟您雷同纯属巧合。
  • 黄沙行

    黄沙行

    西风过,黄沙盖满英雄骨,独留豪杰悲作赋。浪淘尽,秦风汉血已去兮,辉煌庙堂尽朽木。本欲报国安天下,哪堪陷马入江湖。既弃绿林从戎马,又与佳人会草庐。结冠听琴诉余生,但为一梦不作醒。哪知白日惊雷起,残芳难留泪难停。江东去,客西行,孤雁飞,花飘零。轻刀恶业未斩尽,重恨存心意难平。背雕弓,提斩风,他日若踏凌霄殿,定斩明月碎群星!
  • 三国锋狼之签到成功

    三国锋狼之签到成功

    三国历史上,苏双,张世平成了谜一样的存在,想知道他们去哪里了吗?想知道苏双的儿子苏锋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他何以专坑刘备,又如何吊打诸侯的吗?来来来!签个到先!
  • 宋政

    宋政

    无论韩琦、范仲淹,不管司马光、王安石。只是政见不一,但都为国为民。在这里没有靖康之耻、没有丧权辱国。有的只是歌舞升平的安详之气。这是我梦中的大宋...........
热门推荐
  • 唯有梵鱼入世间

    唯有梵鱼入世间

    母慈父爱,家世雄厚,她本该一世无忧。废材之躯,嘲笑侮辱,她逐渐软弱可欺。突发异变,屠尽满门,她死于血泊之中。梵鱼孤注一掷,愿用一切换得仇人血债血偿,随后强大灵魂入驻身体。自此,绝世废材摇身一变成了绝世天才。性情大变,睚眦必报又恩怨分明,曾经的的软柿子浅笑着把灭她满门的人一点点折磨致死。她一双桃花眼看人总是专注认真,可偏偏她那双眸子从未把人映在眼底。有人问她到底是谁。梵鱼浅笑淡然,她是梵语,也是梵鱼,一直都是……(正经的简介,正经的内容,升级流,女主有点逗比气质,有剧情,有搞笑,有友情,还没准有爱情,有聊天打屁,也有生离死别。作者文笔不好话还多,各位见谅。[鞠躬])
  • 守着温暖阳光守着你

    守着温暖阳光守着你

    嗯咳,原谅我词穷。写的不好不怪我!-------------------阳光温暖,就如同她的性格一样,温柔,活泼。他想永远守护着她,但是命运是多变的。他和她,最后会有怎样的结局?是茫茫人海中互不相识,还是在一起幸福生活?
  • 花落花开: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花落花开: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他是一个纨绔的贵公子,而她是见不得人的私生女,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心生厌恶}在爱情面前,谁不是一个白痴呢,可是为了爱情,不惜飞蛾扑火,只为抓住这份卑微的爱情。在他身得绝症时,他也可以轻松的说:感谢你在我生命中来过。
  • 我有无数皮肤

    我有无数皮肤

    “你对重伤‘刚鬣猪’使用技能,获得唯一皮肤(永久)。效果:防御力+5%,特技:封肛指(必中)。”“你对‘剑神’使用技能,获得限定皮肤(三次)。效果:攻击力+1000%,特技:剑刃风暴。”自幼被剑神师父地狱式训练的叶非凡,终于觉醒技能,自此踏上人生巅峰。(每天三章万字更新,恳请支持。)
  • 冰刀上的烙印

    冰刀上的烙印

    八岁时盛伍离家出走,遭遇人贩子,被一对母女救回,从此多了个妈妈和妹妹。★灯红酒绿的娱乐街上热烈讨论着街尽头的古宅里,盛少突然改了性,连续两周没现身,身边突然多出个妹妹,瞬间变身二十四孝好哥哥。陪出陪进,拎包开路,不外宿不夜嗨,街上影子见不着一下。有人堵到古宅前约趴,盛少笑盈盈直言,“以后这些乱七八糟的派对别找我,现在不是一个人了,要给芮芮立榜样,言传身教懂不懂。”“盛少,晚上一起酒吧喝酒。”“我要陪芮芮跑步。”“盛总,许小姐约您晚上吃饭,地点......”“我要陪芮芮听歌。”“盛少,我家新开了度假村,一起去玩玩。”“我要陪芮芮训练。”狐朋狗友无奈,盛少的生活只剩下妹妹。“把芮芮妹妹叫上一起呀!”盛伍犹豫的想了想,芮芮生活太平淡,这倒是个好主意。从此盛少出入各种场合,身边形影不随带了个女孩,一刻不分开。★意外接二连三来袭,转动小指白玉尾戒,触碰红痣,打开时光旋涡,回溯时间改变过去。“哥哥你怎么在这?”芮芮一脸茫然的问着,没有看到身后疾驶的车子险险擦过。确定怀里的人完好无损,松了口气,“当然是来救你了!”芮芮:“哥哥你怎么来了?”盛伍;“水里有药不能喝……”芮芮;“哥哥你为什么会跟来?”盛伍:“不要靠近水池边……”芮芮:“哥哥你怎么又来了?”盛伍;“鞋里有针不能穿……”盛伍总是突然出现,芮芮已经习惯了,无奈一叹,“又是来救我的对吧!”★1.头脑简单运动员VS温柔张扬大总裁2.本文一对一甜宠,伪兄妹,伪悬疑,伪励志,谈谈情说说爱,无误会小三。本文又名《暖心哥哥拯救妹妹系列》、《二十四孝哥哥》、《哥哥快救我》……欢迎入坑
  • 极怖

    极怖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鬼,其实还有更可怕的事。这一切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以及某种颠覆性观念。就像故事里,以为仅是一个纯粹的恶作剧,到梦的缠身,到底谋杀还是另有目的?或者,都不是。在一切事情的背后,也许还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秘密,而在“我”知道这个秘密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好了,不要说话,关灯,让我带您走进极限恐怖的世界。
  • 妃常嚣张:染指帝王心

    妃常嚣张:染指帝王心

    “小捏子册封为太监总管,搬入焰乾宫!”她含愤接旨。“小捏子,我会对你好的。”“狐媚妖孽,淫贱下作形容你,再贴切不过!”他在她光裸的胸前刺字。“你给的一切,我不会忘!”“潋月,退下皇位!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他痛苦跪拜在她的身前。她傲佞地笑着,一身皇袍,君临天下。
  • 向北重生

    向北重生

    临安皇家画院的年轻才子唐慎言因为一手“龙凤双舞”的绘画绝技而闻名于世,可深受皇帝喜爱的他却被自己的好朋友齐封给坑了,并因此无奈卷入进朝廷的内斗中,还毁掉了自己与未婚妻李秀容的婚约。可极富野心,睿智果敢的李秀容不愿意错过唐慎言这个深受皇帝器重的绘画天才,就在她设法挽回两人的婚约时,唐慎言却对好友齐封的未婚妻,来自北方的丽人王心兰一见倾心!可就在三人情感纠葛愈演愈烈时,最严酷的事情发生了,北方金国国主完颜亮正在筹备战事,妄图一举南下吞并大宋河山,这时满腹才气的唐慎言陷入了有生以来最迷茫的时期……
  • 非晴

    非晴

    十年又青梅,十年又竹马他君临天下,她却家破人亡来时花开,走时花谢她的一生啊
  • 杨玉环之前缘难续

    杨玉环之前缘难续

    上一世贵为唐玄宗贵妃的杨玉环,自缢在马嵬坡下,人们都说,唐朝的衰败就是因为杨家兄妹,杨玉环更是红颜祸水,他们只看到了杨家兄妹的繁花似锦,却没有看到杨玉环被公公抢夺,和恋人分开;为了在深宫中生存下去强颜欢笑;更看不到将战乱都强加在一个弱女子身上的毫无人性可言。也许是上天怜悯,也许是杨玉环死时心有不甘,她始终不能忘怀那年榕树下赠自己手花的李瑁,就这样杨玉环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到了21世纪成了杨晨曦。在大学终于见到了转世的李浩宸,可是对方已经佳人在抱,本以为缘分就此结束,周周转转两人又走到了一起,谁料好事多磨,门第之见又拦在他们面前。等到知道真相,李瑁的记忆也苏醒,前世被父亲抢夺、妻子抛弃,他集聚了深深的怨念,他把这些怨恨都强加在杨晨曦身上明明两个有情人,被命运的折磨越行越远,他们还有没有机会把前世未了情缘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