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8100000023

第23章 治国平天下(2)

吕蒙正胸襟宽阔,豁达大度。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吕蒙正因政声清廉升任参知政事后,有一位官员对他很不服气,故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配当参知政事?”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平静地走了过去。吕蒙正的同事却感到受了侮辱,十分愤怒,下令追查但被吕蒙正制止了。下朝以后,同事们仍然愤愤不平,坚持要彻底查问。吕蒙正说:“何必在意一句话的责难呢?如果真的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那么双方必然都很为难,终身心存芥蒂,相互猜忌,还不如不知道为好。何况,就这么一句话,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和影响。”人们听了后,都从心里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吕蒙正为官、做人、处事的态度是“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宋太宗年老后喜欢听歌功颂德之词。一次盛宴之后,很怡然地对吕蒙正夸耀说:“京城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啊!”吕蒙正当即正色说:“我常见都城外不过数里,因饥寒而死的百姓很多,京城的繁盛只是表面的,实际并不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那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啊!”太宗当即命令有关官员救助穷人,赈济饥民,从而使很多处在饥困之中濒死的灾民得以保全性命。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大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他想: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

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三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是落叶满地。

一位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惟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智慧金言

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一个人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任务和使命,惟有认真地活在当下,努力做好今天的事。完成今天的任务和使命。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历代论引

朱子说:“能絜矩而以民心为己心,则是爱民如子,而民爱之如父母矣。”

解读

是民之父母还是民为父母

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官员总是以民之父母自居,“爱民如子”是他们奉行的官箴。于是“父母官”的遗风数千年来盛传不息,以至于在当今社会依然能够感受得到。细想一下,古代社会的历史更替直至最后的消亡,其关键就在于为政者本末倒置,颠倒了自身与老百姓的关系。

其实,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为民众服务,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儿子,竭诚为民谋利,体现的是一片赤子之心。

活学活用

忠义报国,为民请命

石抹元毅,名神思,金代咸平(今辽宁省开源东北)人。以荫补吏部令史。历任景州宁津令、同知毫州防御使事、汾阳军节度副使、同知武胜军节度使事军职。因边境冲突,局势剧变,出任抚州刺史。赴任之时正逢边将失守,粮草殆尽,元毅率吏卒三十多人出城筹办,与敌意外相遇,交战中殉职。

石抹元毅任景州宁津令时,有强盗白天大肆劫掠,为害百姓。元毅组织吏卒百姓设防,几经相持,盗贼终无所获,自行解散逃走。明昌初年,石、岚之间贼党啸聚山林,肆行剽掠,朝廷命令元毅剿捕,山贼听到元毅大名。畏惧远逃。元毅追剿奔袭,全部消灭,于是境内安定。

河东北路地区,山岳连绵。农田多在山坂之上,土地贫瘠,条件艰苦。以前,由于未做实地调查,情况不清,朝廷只以耕地数量确定这里的百姓按最多的数额缴纳赋税,致使百姓生活特别贫困。石抹元毅上任后,将情况上书朝廷,要求降低税赋,朝廷予以批准,让他根据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赋税数额。元毅就把土地质量分为三等,然后根据土地的不同等级让百姓交纳相应的赋税,百姓因此受益,生活得到改善。

元毅性情沉稳忠厚,勇武过人,“每读书见古人忠义事,未尝不嗟叹赏慕,喜动颜色,故临难能死所事云”。授任抚州刺史。会边将失守,粮草马牛焚剽殆尽,元毅奉命率领吏卒三十余人出城筹办军饷,中途突然与敌军相遇。随从兵吏建议退守,以待时机。元毅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守卫边境,遇到敌军就逃跑,那么谁来保护老百姓?纵使得以自身安全,又有何面目向朝廷述职!”于是举着弓箭身先士卒,号令杀敌。随从被其忠勇感召,奋勇杀敌,前仆后继,争先死战。元毅奋力争战,箭无虚发。敌军退去,调集更多的援兵包围了元毅。元毅斗志更加坚定,双方鏖战不息,终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后赠信武将军。

随缘而行,随遇而安

有一次,正在云游宣扬佛法的憨山大师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中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请求借宿。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后,立刻板着脸拒绝。

“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是旅店!”憨山大师笑着说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说服我,我就让你进门。”屋主也爽快回答。

“在你以前谁住在此处?”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谁当主人?”

“我祖父!”

“如果施主过世,它又是谁的呀?”

“我儿子!”

“这不就结了!”憨山大师笑道,“你不过是暂时居住在这儿,也像我一样是旅客。”当晚他就在屋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智慧金言

在生活中。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好好珍惜现在,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把握住这些美好时光吧。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历代论引

朱子说:“在上者人所瞻仰,不可不谨。若不能絜矩而好恶徇于一己之偏,则身弑国亡,为天下之大戮矣。”

解读

周公谨慎治国

周公,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四弟。因“周”地为其采邑,所以世称周公。与姜太公一起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立下了汗马功劳。商朝灭亡后,武王封周公于少吴之墟曲阜,国号鲁。由于周王朝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周公就留相王室,辅佐武王。周武王去世后,立十三岁的太子即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少,尚不能理政,周公恐怕天下发生动乱,于是决定“摄政当国”,协助成王治理天下。后来前朝王公贵族发动“武庚叛乱”,周公率军东征,经过三年征战,彻底摧毁了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

“礼为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周公为了政权的巩固,根据夏、商两代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周人先祖以德治国的方略,“制作礼乐”,修订了礼法,制订了各项制度,完善、确定了繁盛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世袭制等,被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从而将周朝的统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后人效法的成例。

活学活用

治家不力国衰败

开方、竖刁、易牙是齐国有名的权谋小人。他们相与为党,蛊惑桓公,排挤管仲、鲍叔牙等人。桓公死后,竖刁、易牙为专断朝政,尽杀群臣,立公子无诡,齐国因此而大乱。

齐桓公本也是一代雄杰,早期他在贤相管仲和鲍叔牙、隰明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的第一个霸主。他有6个儿子,其中长子为长卫姬所生,三子为郑姬所生。在6个儿子中,以三子昭最贤,在管仲的建议下立为太子。而竖刁、易牙却勾结长卫姬谋立无诡为太子,并对管仲极为不满,利用近臣的身份多方毁谤管仲。管仲病危时,桓公曾问管仲:“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没有正面回答。桓公问易牙怎么样?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意思是说人情莫过于爱子,易牙杀儿子做肉羹以取宠,这种人靠不住的。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说:“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意谓人情莫大于爱父母,开方以卫国公子来齐国,父母去世也不回国奔丧。

管仲死后,桓公先是任隰明为相,但隰明在位仅一个月就死去。桓公又任鲍叔牙,鲍却坚持要斥逐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才能居相位,但是,桓公最后还是召回一度被驱逐的竖刁等人,致使鲍叔牙忧愤而死。打这以后,竖刁他们便把持朝政大权,齐国也从此日益衰败。

桓公由于年事已高,又多内宠,身体越发难支。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桓公终于一病不起,当时名医扁鹊见桓公病入膏肓,也只好摇头告辞。易牙即与竖刁狼狈为奸,原来又与长卫姬有私,便合谋趁机改立无诡为太子。他们先是假传圣旨,不准桓公诸子和大臣入宫探视桓公的病,继而掐断了桓公的饮食,然后派出宫廷卫卒去东宫除掉太子昭。宫门虽多有卫卒把守,但朝中仍然一片混乱,百僚议论纷纷,宫里宫外杀气腾腾,太子昭也匆匆逃至宋国。

桓公被饿死之后,易牙他们秘不发丧,然后对云集在宫门的朝廷官员大下毒手,顿时,血肉横飞,尸首遍地,一场宫廷政变终于发生了。接着,长公子无诡即位,其他诸公子亦各自拥兵对抗,争相占据了左宫、右宫和其他重要据点,刀光剑影,兵刃相见,使整个临淄城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而桓公的尸体却一直在床上停放了67天,没人理睬,弄得腐臭不堪,从尸体上滋生的蛆虫,竟爬出宫门之外。

转年三月,宋襄公以支持太子昭复国名义,联合卫、曹、邾诸国出兵伐齐,易牙奉无诡之命出城迎战。这时,高虎与国懿仲两位老臣商议,暗中在城楼上埋伏兵卒,置酒宴请竖刁。竖刁不知是计,终于当场被杀。易牙得到消息,连忙带了数名心腹逃入鲁国。长卫姬和开方等一批党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太子昭继位为王,这就是历史上的齐孝公。然而,齐国由于经过竖刁、易牙为首的一场动乱,虽然国祚仍然绵长,但其国力已远非桓公为霸主时可比,奸臣结党乱围,其害可谓大矣!

三言两语:齐桓公早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明君贤相共谋社稷,曾使诸侯各国谁也不敢小视。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后,权奸小儿却伺机出动,好端端一个强国,从此江河日下。其实当初开创基业、同甘苦、共患难的开国元勋还在职,然而,少了艰苦守业的打算,也没有了迎着困难而上的决心和斗志,根基越牢,反而越易麻痹大意,所以漏洞也越来越多了。

加强修养,以弥补品德上的“破绽”

有一师父,凡遇徒弟第一天进门,必要安排徒弟做一例行功课——扫地。过了些时辰,徒弟来禀报,地扫好了。

师父问:“扫干净了?”

徒弟回答:“扫干净了。”

师父不放心,再问:“真的扫干净了?”

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扫干净了。”

这时,师父会沉下脸,说:“好了,你可以回家了。”

徒弟很奇怪,怎么刚来就让回家?不收我了?是的,是真不收了。

师父摆摆手,徒弟只好走人,不明白这师父怎么也不去查验查验就不要自己了。

原来,这位师父事先在屋子犄角旮旯处悄悄丢下了几枚铜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扫地时发现。大凡那些心浮气躁,或偷奸耍滑的后生,都只会做表面文章,才不会认认真真地去扫那些犄角旮旯处的。因此,也不会捡到铜板交给师父的。师父正是这样“看破”了徒弟,或者说,看出了徒弟的“破绽”——如果他藏匿了铜板不交师父,那破绽就更大了。

智慧金言

衣服上的破绽需要缝补,而一个人品德上的”破绽”需要通过加强修养来克服。在为人处世中。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完善,才能成为一个容易被别人接受的人。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历代论引

朱子说:“其为天下君,而对乎上帝也。”又说:“有天下者,能存此心而不失,则所以絮矩而与民同欲者,自不能已矣。”

解读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古之圣贤,必敬天,必畏民。敬天是敬畏天命变换,畏民是敬畏民心向背。

在人类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悠悠中华文明,传承五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帝玄烨,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他们统治的时代不同,但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项羽都是名载史册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伟业,后者却无奈自刎乌江,这难道真如项羽所言“此乃天意”吗?并非如此。考校刘邦、项羽二人的德能,不难发现,项羽比刘邦更有才能,但项羽恃才傲物,胸怀器度促狭,一意孤行,只逞匹夫之勇,行妇人之仁,最终走向了灭亡。相反,刘邦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个人才能,但他善于听取良言,以德帅众,身边谋士云聚,豁达坦荡,有着超常杰出的人格魅力,能与天下才德之士共谋善举。因此,他最终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

活学活用

任人唯贤终成大业

曹操破山东黄巾军,领兖州牧后,第一件事,就是招贤纳士。先是颍川颍阴人荀彧、荀攸叔侄来投曹操,曹操与荀彧交谈,十分投机,曹操说:“此吾之子房也!”遂委任荀彧为行军司马,委任荀攸为行军教授。

荀彧又推荐程昱,曹操令人寻访,访得他在山中读书,曹操也将他请到军中,程昱又推荐了郭嘉,郭嘉又推荐了刘晔,刘晔又推荐了满宠和吕虔,满、吕二人又推荐了毛玠,曹操一一录用。

武将方面,除随曹操起兵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亲戚子弟外,又有于禁、典韦来投。曹操任于禁为点军司马,任典韦为帐前都尉,并脱身上棉袄,及骏马雕鞍赐于典韦。于禁、典韦后来都成为曹操的著名勇将。典韦在濮阳大战中,为救曹操三进三出,英勇无比。后来,曹操中张绣计,兵败南阳,典韦救曹操,战死沙场。曹操后来亲祭典韦,对诸将说:

“吾折长子、爱侄无痛泪,独号泣典韦也!”

由此可见曹操的爱才之心。

曹操用人,除了不论资历,门第外,还表现出宽广胸怀。

官渡之战,曹操取得胜利,在清理战场时,从缴获袁绍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这一措施,使那些十分恐惧的人,放下了包袱,对于安定人心,笼络部下,十分有利。

张绣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第一次攻南阳,张绣被迫投降了曹操,不久,张绣又反叛。宛城之战中,曹操中张绣计,儿子曹昂,亲侄曹安民和爱将典韦战死,曹操也被射伤。旧后来,张绣又投曹操时,曹操不记前仇,为了使张绣安心,又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自此,张绣死心塌地跟随曹操。

同类推荐
  • 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本书提供了对待浮躁社会的100条智慧“活法”,也就是告诉你如何去战胜诱惑和寂寞这两个“敌人”。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地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关于谦虚的格言

    关于谦虚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本书的名人名言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
  • 做个说话有心眼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做个说话有心眼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女性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爱情、生活、家庭、职场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只要女性朋友遵循书中简单有效的原则,认真领悟并不断实践,就一定可以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女人,从而处处逢源,魅力四射,大受欢迎!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热门推荐
  • 极乐邪神

    极乐邪神

    阴阳双修三梵功,入世武魂途双修。群花落叶桃花悟,邪欲红颜入室修!(恩,双修嘛,很简单的...)极乐魔功,良宵必修!邪神之名,神魔荡号,名乾坤,破苍穹!
  • 化孤霜

    化孤霜

    一个村庄的师兄弟,就这样踏上了成长旅程。
  • 知青路

    知青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通过接受带队革命干部和广大工人、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汲取了许许多多的正能量:革命干部艰苦朴素、无私奉献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精神;工人阶级吃苦耐劳、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贫下中农勤劳勇敢、诚实善良、勇于拼搏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主人公,使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积攒了无穷的力量,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 望仙台

    望仙台

    文案:我是一朵花,一朵名叫莺歌的花,三千年不开花也不结果。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我为何不开花也不归根。直到有一天一个女人向我诉说她的故事,而我因此第一次尝到了痛。一个采药的老头对我说,世上一切皆因缘而生,逃不出因果二字。说什么于情惘然,待我开花之日,便是取走我之时。情,到底是什么?竟令世人这般烦恼。我不明白,不明白~~
  • 符法降临平安京

    符法降临平安京

    被笼罩在诡暗下的风雅时代,幽影妖魅张牙舞爪,古灵精怪逐一登场,行走在夹缝中的生灵,跃动于黑夜下的亡魂。是妖吃人,还是人吃妖,亦或是?阴阳师的封禁,鬼道的通灵,自然神教的修体......都不如和我学画符吧,川夏笑着说。一个隐宗符门一脉弟子,穿越在平安时代降妖诛邪,顺便忽悠信众的故事。祈福、清心、摄魂、诛灭、役妖,此为符门!Ps:由于存在妖怪等,所以时期和部分人物寿命会被拉长,不必考究。
  • 枫华龙帝

    枫华龙帝

    一个少年的奇遇。偶遇龙神与其合体。在漫长的岁月里,修炼,战斗!为的只是击杀魔将守护平安。一发不可收拾的战斗!最后的一统异能界。
  • 落闲

    落闲

    落秋城没有夏日,因为秋天从这里落下,冬日主宰一切。
  • 纪元璀璨

    纪元璀璨

    我心有猛虎。谁敢言渺小。一个青年闯荡星河的故事。
  • 你又把天聊死了

    你又把天聊死了

    【日常生活流】这是一个轻松有趣且充满温馨的故事,主角江小寒有一个比自己小十一岁的妹妹,有一对喜欢秀恩爱的父母,有一个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女朋友,还有一个整天被家里逼着相亲的舅舅……【书友群:756378980】
  • 江有忆时

    江有忆时

    据说a市发生多起案件,作为专业的悬疑小说的大佬,咳,网文作者。江忆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洪荒之力辣。(咳咳,本文纯属虚构,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