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8900000025

第25章 玩的就是生意 (2)

默多克之所以能够闷声发大财而且一跃成为媒体行业的重要一员,其秘诀就在于他自己的人际关系手腕。其他商人经营企业注重的是数字,而默多克的注意力则放在研究人的性格上。和别人从商最看重的经验不同,他的从商之道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生意本身。

在纽约,默多克最先迎合并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就是《纽约杂志》的总编辑兼发行人克雷·费尔克,不论是有心相助还是无心插柳,克雷·费尔克都促成了默多克第一笔重要的收购。在大家津津乐道的贬低默多克的故事中,克雷·费尔克与默多克成了对比分明的两类人,一个代表着诚实奋斗的创业者,另一个则代表着愤世嫉俗的收购者。默多克的长项就在于找到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之间的共性。

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有一些媒体界人士利用收购其他媒体的资产而获得的声望来收购更多的媒体资产。

通过接触,默多克马上就发现克雷·费尔克同自己想要讨好的另一个纽约媒体巨鳄小爱德华·唐恩截然不同。小爱德华·唐恩是唐恩通讯集团的老板,后来和名媛夏洛特·福特结婚。20世纪70年代早期,小爱德华·唐恩拥有的杂志全美国发行量最大,其中旗舰杂志是《妇女家庭杂志》,后来他被控涉嫌内幕交易和逃税。唐恩通讯集团的产业还包括有线电视、广播台、直邮公司和杂志征订服务公司等。无独有偶,后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业务也同样多元化,只不过小爱德华·唐恩同默多克和克雷·费尔克不同,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掌握品牌资源,只是觉得自己投资了一些业务罢了。

小爱德华·唐恩和克雷·费尔克都觉得默多克是一个容易上当的人,于是都想吸引默多克投资他们的公司。不过,默多克不太喜欢小爱德华·唐恩,认为他是一个自由散漫、懒惰成性的势利小人。况且,默多克也没有足够多的钱成为唐恩通讯集团的重要股东,他也无法成为控股股东,他真正想做的是买下一份报纸。

1973年,在默多克买下了圣安东尼奥的报纸后不久(圣安东尼奥的报纸既有晚报也有晨报,默多克把它们合并为一份报纸),他在《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为他举办的一次晚餐聚会上认识了克雷·费尔克。凯瑟琳·格雷厄姆为默多克在美国媒体界铺路搭桥出了很多力,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父亲尤金·梅耶(Eugene Meyer)同默多克的父亲是朋友。当默多克还是小孩的时候,两家人就曾互相拜访过。在美国定居后没多久,默多克就觊觎《华盛顿邮报》,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影响力有限,就转而考虑买下《华盛顿星报》,以和《华盛顿邮报》竞争。默多克觉得华盛顿是一块很理想的办报市场,能够让他的影响力迅速蹿升。不过,他也开始犹豫了。考虑再三,默多克决定不能和凯瑟琳·格雷厄姆竞争,他心中涌起了一阵紧张和恐惧,觉得凯瑟琳·格雷厄姆是一个让人害怕的对手。而且,自己能拿出的钱远远不够收购《华盛顿星报》,他总是胃口很大,但是却没有太留意自己的口袋里到底有多少钱。

和默多克的友好关系并没有能够拯救克雷·费尔克(尽管默多克在买下克雷·费尔克的公司并阻止这位冉冉升起的媒体明星上升势头的30年后,也为失去克雷·费尔克这位好朋友而感到惋惜)。

和默多克一样,克雷·费尔克也不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他来自中西部的密苏里州。和纽约州名流交往的过程中,费尔克要么巴结他们,要么大家各走各路。在《纽约杂志》中,克雷·费尔克曾经表达过纽约原来的名流正处于转型期的观点,他也认为自己的杂志是这些名流的对手。

克雷·费尔克是纽约最成功的媒体新锐,颇有些像一个出现在纽约的颠覆者,不论是在《纽约杂志》的文章里,还是在他参加的社交活动中,他都想创立一些和现存上流社会叫板的新权力中心。

在这一方面,克雷·费尔克不知不觉成了默多克的导师。

在克雷·费尔克的建议下,1974年夏天,默多克在纽约东汉普顿费尔克家隔壁买下了一处房子。当年夏天,费尔克又花了好多时间给默多克“开小灶”,告诉他在媒体圈子里谁的地位在上升,谁的地位在下降,谁想买下谁的资产。也许正是因为费尔克的这次“小灶”让默多克意识到,东汉普顿的某处房子里可能蕴藏着很大的危机,这里太透明了,关于曼哈顿媒体巨头的流言蜚语太多了,而且人们在聊一些小道消息的时候根本不设防。默多克在纽约州的老查塔姆买下了一处农场搬去居住,这让费尔克感到有些寒心。但是,费尔克觉得自己是默多克的伯乐(至少他自己觉得他是伯乐,而不是起到了反作用),费尔克认为是自己发掘了默多克,默多克当年在纽约结识的很多人确实是费尔克引荐的。

费尔克向默多克建议孩子应该上什么学校。默多克的女儿伊丽莎白6岁时进了曼哈顿上东部著名的南丁格尔–班夫德私立学校,一年后又转学到东83街的布里尔利女子中学。默多克的女儿普鲁登斯和儿子拉克伦都进了东91街的道尔顿中学。

如果非要说出曼哈顿一个雄心勃勃、意志坚定而又大富大贵的精英最集中的地方,那自然要属上东部的几所私立学校了。读这些名校的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有世袭家业的名门望族、名噪一时的商界巨贾、为这些有钱人服务的律师和银行家以及各类明星。结识得力的朋友是孩子们念这些名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父母让孩子们读这些学校的主要原因。这样的一个世界对默多克来说很有吸引力,这些名校并非默多克小时候憎恨的吉隆文法学校。这些名校中的人际关系更复杂,整体感觉也更商业化。在这里,精英们能够相聚,当然是为了做生意。在这里大家并不用遮遮掩掩,目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施展拳脚。在这些学校里,不仅聪明的孩子们能够结识一生都受用的朋友,聪明的家长也能在这里找到商机。在纽约这些名校的历史上,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于艾伦公司的银行家斯坦·舒曼和默多克在道尔顿中学的家长会上相识的经历。斯坦·舒曼的孩子当年5岁,和拉克伦同年,两人是幼儿园的伙伴。

默多克本能地就很适应这种纽约市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喜欢它的高效率、不加掩饰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在伦敦,如果你随随便便给别人打电话会让人起疑心,怀疑你想要攀附权贵。而在纽约,你和任何人联系都不会有矫揉造作的感觉。默多克虽然不愿意主动去结交他人,但他却是一个编织人际关系网的高手。这种人际关系并不需要太多的心计去经营,也摒弃了那种低效率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且带来了价值的增值。默多克之所以能在纽约大展拳脚,关键就在于他能够高效地吸收各种信息。

起初,纽约的这些成功人士还真没有搞明白到底是谁在占谁的便宜。克雷·费尔克和其他的纽约人一样,都认为默多克是个富有的外国佬,容易上当受骗。他们急切地给默多克介绍机会并不是真心想帮他,而是想要占他的便宜。对他们而言,如果不抓住机会痛宰这些外来客一笔,那真就划不来了。

当克雷·费尔克把默多克介绍给《纽约邮报》的老板多萝西·舒芙时,克雷·费尔克明白他是在把一个疯狂想要买报纸和想要卖掉报纸的两个老板拉到了一块(73岁的多萝西·舒芙很喜欢51岁的克雷·费尔克)。费尔克和舒芙都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绝佳机会。在圣安东尼奥,只要有报纸可以买,默多克就会买下来,他也有过创立的《星报》与《国家问询者报》竞争的失败经历,因此在外人看来他的钱很好赚。

当默多克来到艾伦公司的办公室让斯坦·舒曼代表他处理收购《纽约邮报》的事宜时,斯坦·舒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舒曼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在默多克即将组织的一次聚会上坐在舒芙旁边)。不过对于投行而言,能拿到佣金自然是充满诱惑力的事。

没有人知道默多克做生意的风格就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外来者的形象,以让别人掉以轻心,这是他有意为之的策略。一直努力向前冲正是骗子的优势,因为人们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对别人有所了解。

现在,默多克会把在伦敦取得成功的做法移植到纽约来。

走向衰退的报业给默多克带来了一些机遇(电视的兴起和劳工问题的困扰让报业遭遇了有史以来的再一次衰退,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陷入了困境)。他既能拥有曝光度(拥有一份报纸就能让你成为公众人物),也能给自己带来他迫切想要的现金流(你有更多的“弹药”,就能卖出更多的报纸)。到1976年为止,纽约市三份日报《纽约邮报》、《每日新闻报》和《纽约时报》。《纽约邮报》自创办后历经两代人的经营以来,一直很受工薪阶层的犹太人喜欢,但后来就成了三份日报中相对边缘化的一份了,因为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工薪阶层的犹太人了。报纸遭遇的第一波衰亡危机已经接近尾声(这波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是在1962~1963年以及1966年期间,当年纽约的各大报纸掀起了罢工热潮,导致纽约市7家日报中有4家破产)。在全美范围内,晚报(《纽约邮报》在20世纪70年代时也是一份晚报)要么关门大吉,要么和早报合并。大多数城市的报业市场日趋集中。

《纽约时报》拥有高品质、以曼哈顿群体为核心读者的办报风格。《每日新闻报》注重的是工薪阶层读者和郊区市场。除非这两家报纸中有某一家想要买下《纽约邮报》,否则很难想象有谁会出手买下这份报纸。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默多克是一个在购买报纸方面观念陈旧的报商,他是有表现欲的人,认为拥有一份报纸后可以更好地扮演类似嘉年华主持人一样的角色。不仅如此,他还算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报纸收购爱好者,他是一个富人,也想要得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他似乎都已经忘了自己当年还算不上富甲一方)。默多克的这两个特点使得他在报刊收购市场上很受欢迎。

尽管多萝西·舒芙有着维持《纽约邮报》现金流的需求,但是能有一个对报业感兴趣而且富有魅力的买家来接手自己的报纸,她还是感到很欣慰的,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舒芙向来以喜欢有魅力的男人而闻名)。纽约新闻界和政界的很多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深感欣慰,因为他们认为萎靡不振的《纽约邮报》将会重新焕发活力了。

在一夜之间,默多克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宠,各种溢美之词向他涌来。谈妥《纽约邮报》生意的那个晚上,默多克和他的团队、聘请的律师、艾伦公司的银行家们从签约的“21俱乐部”乘豪华轿车前往伊莲餐吧庆祝,这是一家很多媒体和政界人士经常光顾的餐吧。当晚,餐吧也作好了准备欢迎默多克一行,餐吧的老板伊莲·克曼亲自在门口迎接,当默多克走进大门的时候,伊莲·克曼大声朝他呼喊道:“你成功了!你总算成功了!”

默多克就这样一蹴而就地打入了纽约的精英圈。这是像默多克的那些人(尽管不包括默多克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拥有权力、认可和更成功的社交生活,成为了为数甚少而且自视甚高的精英阶层。对于每一个有志向的人而言,这种吸引力都是难以阻挡的,对于一个外来者而言这就更具诱惑力了。

但是,在伊莲餐吧气氛和睦的庆祝似乎一次就足矣。

默多克很快就把这种和睦的气氛丢到一旁,野心勃勃地开始准备收购《纽约杂志》了。

早在正式成为《纽约邮报》的老板之前,默多克就有了对《纽约杂志》的收购意向。《纽约邮报》正式归入默多克名下是在1976年12月30日。仅仅过了一天,默多克想要收购《纽约杂志》的消息让《纽约时报》大为震惊。当别人在庆祝他成为《纽约邮报》的新东家之时,默多克并没有多少心情庆祝,他正在准备发起一场偷袭战(很像30年后他对《华尔街日报》将要发动的偷袭)。

《华尔街日报》作为仅次于《纽约时报》的美国第二大报,代表的是一种权威的声音;1976年的《纽约杂志》也代表了在伊莲餐吧里交谈者的权威声音。

《纽约杂志》在1968年由《先驱论坛报》演变而来的(它最初是《先驱日报》凹版印刷的杂志副刊),也是这个城市大报风范的继承者,这些大报包括《美国日报》、《世界电讯报》和《太阳报》,这些报纸都在20世纪60年代的罢工潮期间倒闭了。《纽约杂志》在80年代影响力日益提高,成为纽约新金钱文化的代表者,象征着传统报刊文化的终站,新报刊文化的起点。这也是它之所以引起默多克关注的原因:它代表着一种硬朗的浮华气质,真实的新闻故事和浪漫主义风格(后来,该杂志的硬汉派新闻工作人员和默多克对着干,而在默多克的统治下,《纽约杂志》成了很出众的一本雅皮士杂志,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这是对时局变幻更进一步的讽刺)。

同类推荐
  • 理念决定成败

    理念决定成败

    本书包括42条管理法则,有目标合适法则、信息法则、非结构性工作问题法则、可接受性优先法则、冲突法则、猴子大象法则、沃尔森法则、生态位法则、松下水坝经营法则、杰亨利法则等。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本书以如何管理好公司为出发点,分别从领导艺术、团队组、企业战略、决策制定、执行推进、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方面介绍了管理者的各种事务,内容全面、系统、丰富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份简单、实用的管理指导书。
  • 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

    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随着我国企业走向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企业进入我国,各种各样的经济成分不断深入发展,各种各样的观念不断相互影响,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地掌握工会的有关知识。
  • 勤脑的懒蚂蚁

    勤脑的懒蚂蚁

    把握人生的机遇,认识生存的环境,实现美好的理想,这一切不仅仅要靠行动,靠奋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靠思想,靠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懒蚂蚁理论对每一个渴求成长、进步、成熟与成功的人士而言都有重大的启迪价值。《勤脑的懒蚂蚁:中国企业家学理论解析》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是一套我们真正需要的教科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今天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也是一个人创造卓越人生、实现远大理想的必备素质。做有思想的懒蚂蚁,不仅仅是对企业家的要求,而且也是对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士的人生要求。
  • 做最好的班组长

    做最好的班组长

    《做最好的班组长》针对班组长工作的特,详尽地向你介绍成为好的班组长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以及如何展班组工作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对广大班组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终极系列风时空的彼岸花

    终极系列风时空的彼岸花

    在这个浩瀚无限的空间之内,不是只有凡人所认知,只存在着当下的世界而已,而是有着十二个时空跟一个诡谲邪恶的魔界共生着,这个故事就由其中之一的风时空开始展开、、、、、、莱希学院,风时空一所私立贵族学院。说着是贵族学院也不一定,因为这个学院也只有五分之一算是贵族,最不过,这里聚集了很多高校界的名人。
  • 废柴遮天:丑妃很嚣张

    废柴遮天:丑妃很嚣张

    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全能特工一朝穿越,变丑了,她忍!很废柴,她也能忍!被人叫做丑奴儿,她也能忍!被迫嫁给一个懦弱无能的瞎子夫君,她也能忍!可一个个都把她当成白痴以为她好欺负,苏世暖就不能忍了。她丑?照样有男人找上门来。她废柴?一时好心救下了一个蛋,没想到竟然是个凤凰蛋!她白痴?谁敢说姑奶奶白痴,姑奶奶弄不死他也要废掉他!夫君眼瞎?她治给你看!夫君懦弱?她调教给你看!夫君无能?这个,她还,还真治不了!等等,那天被她强上了的质子王爷竟然找上门来要拐人?明明是个冷若冰山,如谪仙降世的美人儿,不要脸起来怎么可以这么不要脸?等等,王爷,你不能这么重口,臣妾真的貌丑!
  • 总裁野蛮小娇妻

    总裁野蛮小娇妻

    不爱到深爱,深爱折磨到不爱。沈婉清与霍逸辰在两家人的撮合下在一起了。开始彼此都没有感情,沈婉清以为自己也不会喜欢上霍逸辰,但是,三个月的时间,让自己深爱上了他。但是,霍逸辰爱的却不是自己。“沈婉清,你最好立刻消失在我面前,永远都不要出现在我眼前。”霍逸辰护着一个女人,对着沈婉清绝情嘶吼。那天,沈婉清乖乖的收拾好行李,签下那一份早前霍逸辰就准备好的离婚协议书。“霍逸辰,因为我爱你,所以想看到你幸福,既然我的存在让你觉得不幸,那么,我会给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幸福,我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你。”沈婉清看着生活了半年的房子,说下这一段话,毫不停留的离开。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本丛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本。编者分别在中国和外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奇景,也有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套丛书不仅有精美的图画,还辅以翔实的旅游相关资讯、文史科普知识、传说故事等等,全面介绍了父母和孩子在领略这些旅游胜地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尽可能详尽地提供了各个旅行地的有关资讯,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夫人难追之至尊法师

    夫人难追之至尊法师

    【女强,不虐】重活一世,灵希发誓,必要活的肆意潇洒。稀世珍宝?我的!逆天妖兽?我的!我的!我的!都是我的!且看灵希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简介废!!!作者很勤快相当勤快。宝贝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将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将

    末世降临,生灵涂炭。上一世,南宫黎死得凄惨,重来一次,她绝不会手软!
  • 夏天的芦苇

    夏天的芦苇

    林夏天是个怎样的男人?他是一个让女人永不超生的男人——苏芦;他是一个三围棒、皮相棒、性格也棒的绝种好男人——林夏天;他是一个心理健康、善良烂漫但无赖油腔、骄纵嚣张、霸道无理的恶魔级男人——疯子小姐。林夏天到底是个怎样的男人——?!其实,他只是一个爱上苏芦的男人。热情仲夏里,夏天爱芦苇就如靓妞爱健美!这个夏天,你芦苇了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荣耀之妲己女仆系统

    荣耀之妲己女仆系统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少年归尘傲然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之上修九转生死诀起于青萍微末踏天而行
  • 林跑跑的穿越人生

    林跑跑的穿越人生

    林跑跑因为阑尾炎手术,手术中梦到自己穿越到了大齐。可是最近几天都做同样的梦是什么情况?穿越金手指是个空间?嗯,甭管穿越预兆是真是假,先把物资准备起来,万一真穿了呢?你也来帮忙合计一下,如果真穿到古代,都需要提前准备点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