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8900000012

第12章 恋旧者 (3)

1908年,基思·默多克前往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但是这一段经历并不愉快。基思·默多克于1910年回到了墨尔本,成为一名政治新闻记者,主要负责报道议会新闻。他也是父亲的朋友安德鲁·费希尔的支持者,费希尔是工党领袖并3次当选澳大利亚总理。换而言之,默多克一家是澳洲这片土地上最有权势者的亲信。

基思·默多克的职位在管理层中不断爬升,后来成为新闻通讯社联合电报公司驻伦敦分部的总编辑(当时的新闻业也就像电报业)。基思·默多克父亲的好友安德鲁·费希尔当时正在澳大利亚总理的第三轮任期内,他让29岁的基思·默多克在他访问英国时在埃及逗留途中一起碰个面,探讨一下关于为澳大利亚士兵改善邮政服务的问题(当时的新闻业和邮政业务联系也很紧密)。

留意打通上层人际关系的基思·默多克和伊安·汉密尔顿(Ian Hamilton)将军取得了联系,汉密尔顿是澳大利亚驻达达尼尔海峡的总指挥。基思·默多克希望能目睹一下战场上的情况。

当时做战地记者要经过严格的新闻审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达达尼尔海峡的战争从一开始就错得离谱。基思·默多克在承诺书中写道:“除了接受官方的新闻审查以外,不去试图寻找任何其他发表新闻的通道和途径。”

事实上,基思·默多克并没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待在前线的,而是被困在远离前线的伊姆罗兹岛(Imbros),还要受《每日电讯报》的埃利斯·阿什米尔德–巴特莱特的折磨。埃利斯·阿什米尔德–巴特莱特是一个酒鬼,当时担任来达达尼尔海峡记者的牵头人。因为新闻审查的存在,他写的多篇报道几乎都未能见报。根据菲利普·莱特利(后来为基思·默多克的《墨尔本先驱报》和默多克的《泰晤士报》效过力)在《第一个伤兵》(The First Casualty)一书中的回忆,当时军方“不允许批评这次军事行动,不允许在新闻里说军队进攻受挫或是军事行动受阻,也不允许透露伤亡数字”。因此,当时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军队节节溃败的惨烈程度。

埃利斯·阿什米尔德–巴特莱特向基思·默多克信誓旦旦地说,达达尼尔海峡战事还将进一步恶化。菲利普·莱特利回忆说:“基思·默多克当时意识到,自己手里所掌握的信息足以成为新闻史上最精彩的报道之一了。”

基思·默多克计划打破军方的新闻封锁,悄悄地把英国记者写的文章发出去,但是他们的计划被军方发现了,文章也被没收了。

基思·默多克接下来就想到了给地位显赫的澳大利亚总理安德鲁·费希尔写信,信中他复述了他从埃利斯·阿什米尔德–巴特莱特文章中背下来的内容。他的这一做法不像是一个记者,更像是安德鲁·费希尔总理的一个亲信。基思·默多克的这封信是对澳大利亚人民美德和英雄主义的讴歌,同时也是对英国人伪善和懦弱心态的鞭挞。按菲利普·莱特利的说法:“这封信是一篇无与伦比的精彩文章,里面揭示了错误、真相、夸张、偏见和最煽情的爱国主义,告诉世人很多所谓的真相都是伪造的,这封信把矛头直指英国军队的指挥官和汉密尔顿将军。”

到了伦敦之后,基思·默多克对自己写给《泰晤士报》总编辑杰弗里·道尔森的信津津乐道。当时它的老板是诺斯克里夫爵士。几代人的时间过去后,《泰晤士报》被基思·默多克的儿子默多克收购了。如果我们要列出一些影响力横跨新闻界和政界的大亨,那么诺斯克里夫爵士绝对是榜上有名的,其影响力就像媒体大亨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和默多克一样大。因为有日后的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做靠山,诺斯克里夫爵士极力反对这次战争,他们的政治立场背后是另有深意的,戴维·劳合·乔治本人也反对发动这次战争。诺斯克里夫爵士把这封信传给了当时的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赫伯特·阿斯奎斯则决定马上将这封信印发议会。

尽管基思·默多克的这封信中也许有不够准确之处,但正是由于他的这封信,伊安·汉密尔顿将军和英军的总指挥官都被免职了,军队也开始准备从加里波利撤军了。

也许历史的原委并非如此……

这次事件在澳大利亚的传奇史和默多克家族的发迹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免不了有人会对这次事件作各种解读。有人说基思·默多克不仅算不上英雄,而且还欺骗了别人,说他是一个油嘴滑舌之辈、一个偷书盗令之徒、一个自吹自擂之人。也有人说他是权贵身边的小丑,一个大阴谋之中的小角色而已。还有人说他就是一条变色龙,虽然在历史的舞台上演了闹剧,但却没有留下任何足迹。

别人怎么说没关系,当时基思·默多克是借用自己记者的身份进行了一场“兵变”,这也让基思·默多克成为澳大利亚“一战”史中的传奇英雄。在纪念加里波利战争75周年的时候,当时已经归入默多克麾下的《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纪念文章,标题赫然写着“终止了一场战争的记者”。

这场“兵变”不仅让基思·默多克在澳大利亚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且也让他和诺斯克里夫爵士结下了不解之缘,诺斯克里夫爵士成了基思·默多克在传媒界浮沉的良师益友。

诺斯克里夫爵士是新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第一个面向大众的报业帝国。他触角广泛(他曾帮助约瑟夫·普利策设立了一年一度著名的新闻奖,该奖项最早在1901年1月1日开评,几年之后还创立了英国《每日镜报》),而且拥有着制胜的商业武器—能吸引大众的眼球。

面对来自各界的批评声,诺斯克里夫爵士则宣称:“报纸印出来毕竟是要让大家掏钱去买的,自然要登载大家喜闻乐见的新闻,报纸要有大家想知道的信息”。

诺斯克里夫爵士创立的联合报业公司直到21世纪还依旧存在。该公司旗下的《每日邮报》堪称“英国中部地区的喉舌”,该公司还包括其他几份在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每日镜报》、《晚间新闻》和《观察家报》。《每日镜报》和《观察家报》后来易主,《晚间新闻》依旧归联合报业公司拥有,后来更名为《标准晚报》。1908年时,他在收购亏损的《泰晤士报》时和80多年后默多克收购《泰晤士报》一样,遭到了很多精英人士和记者的非难。

加里波利战争结束之后,基思·默多克一直在《泰晤士报》工作,直到1921年他得到了《墨尔本先驱报》的主编一职,《墨尔本先驱报》是当年澳大利亚最富声望的高端报纸,诺斯克里夫爵士也支持基思·默多克接手这一职位。

基思·默多克坚持走《墨尔本先驱报》的高端路线,但是他也开始将诺斯克里夫爵士的办报成功理念融入《墨尔本先驱报》,在报纸中加入观点交锋、连载、短篇故事、选美大赛、犯罪故事等元素。更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基思·默多克还创办了《太阳新闻画报》,该报后来成为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1928年诺斯克里夫爵士说服了先驱与时代周刊报业集团的董事会,任命基思·默多克为公司的总经理。在基思·默多克看来,公司业务扩张是迫在眉睫了。基思·默多克创立了电台,安装了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并通过一系列的扩张来打造澳大利亚第一个新闻集团。

因为和诺斯克里夫爵士过从甚密,基思·默多克也迷上了古董收藏。

富有、精力充沛、工作卖命的基思·默多克(这种性格在澳大利亚并不是最招人喜欢的)和默多克的母亲于1928年结婚,结婚那年基思·默多克已经43岁了,而伊丽莎白年仅19岁。

两家人的特点都在默多克身上有了集中的体现,伊丽莎白继承了父亲鲁珀特·格林身上的魅力和赌徒般的勇气,基思·默多克则像祖上两辈人的神父一样,将理性、冷酷和清教徒精神传给了默多克。

默多克出生于1931年,他还有三个姐妹,家业的继承人肯定是他了。

默多克后来的成长轨迹就很难描述清楚了,因为他出身豪门,因此有很多寻常家庭想象不到的情况发生。不过他的成长经历在崇尚自由、平等的澳大利亚人中本身就显得有些极端。

贯穿默多克童年的两个主题就是田园牧歌生活与孤单落寞。默多克体味过澳大利亚的乡村生活,他7岁的时候,父亲买下了一个占地足有几千英亩的牧场。父亲的本意是不希望孩子在绮阁金门、锦衣玉食中堕落成为纨绔子弟,因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想要用艰难点的生活来磨砺他们的性格。当然在默多克的成长过程中,有需要接受困难磨砺的时候,也有享受长辈关爱的时候。

默多克10岁时就去了寄宿学校,这家名为吉隆文法学校的贵族学校位于离墨尔本50英里远的科里奥湾。20多年后,英国王子查尔斯也参加了吉隆文法学校的木尖培训项目,并在澳大利亚山区住了一年。即便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吉隆文法学校依然保留了体罚,而且剥夺了学生的很多自由。吉隆文法学校的校长詹姆斯·达宁爵士也非寻常人等,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决心要摧毁每个富家子弟身上不可一世的傲气,而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越野长走和跑步等体育锻炼。

默多克后来垄断了很多体育赛事频道,也是多支职业球队的股东,但他却憎恶运动。他也讨厌权威,这两种特质都是典型的私立学校调皮学生惯有的。默多克在同学中的人缘也不好,他父亲不招人喜欢,他这个儿子也不招人喜欢。因为在很多同学看来,默多克的父亲是一个权势熏天而且和政客们沆瀣一气的出版商,还经常与其他同学的父亲意见相左。

大家发现,默多克的性格桀骜不驯。吉隆文法学校似乎教给了他一个做人道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989年在默多克母亲80岁生日的聚会上,高朋满座,詹姆斯·达宁爵士也来了,默多克竟然当着那么多客人的面强迫这位老校长跟他道歉。)

1950年时,默多克去英国牛津大学念书,对澳大利亚人而言,牛津大学既是天堂也是炼狱。

默多克的父母送他去牛津大学报到,一路上还来了次小范围的世界旅行,看看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路上还途径罗马同默多克家族的长老们聆听了教皇的圣谕。

为什么基思·默多克会有时间陪儿子一起去大学报到呢?因为当时他已经65岁高龄了,而且身体也每况愈下(心脏病发作了几次,还患有前列腺癌),基思·默多克在先驱与时代周刊报业集团的影响力日益削弱。基思·默多克或许算得上是澳大利亚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了,但是他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未来接班人同样会面对的尴尬:岁月不饶人,到了临近退休的时候,即便是首席执行官也与普通的员工无异。高管的权力只不过是董事会暂借给他们用的,他们并不能永远拥有这种权力。

默多克在牛津大学度过了愉悦的时光。他个性鲜明,调皮捣蛋,咄咄逼人,富有魅力,爱开玩笑,出手阔绰,性格叛逆(当然还不算太叛逆),喜欢赌博。

同类推荐
  • 文化传播与营销

    文化传播与营销

    《文化传播与营销》让我们有机会从企业领导人的言谈中,了解中国移动产品与服务背后的价值观与理念。作为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的领导人,郭永宏先生既从个人的从业感悟出发,又从企业的成长之路切入,更为立体地阐述了中国移动及其湖北公司近几年来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于个人,文化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于企业,文化则是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形象。阅读《文化传播与营销》,我们跟随郭永宏的文字体会他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艰辛和每一个高度,从中国移动及其湖北公司的每一次产品创新与每一次文化探索中收获感悟。
  • 销售的艺术

    销售的艺术

    本书从艺术的角度论述影响销售的各种因素,以及销售各个阶段的销售策略,涉及销售人员如何销售自己、如何找寻潜在客户等。
  • 采购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

    采购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

    本书针对目前采购市场上的严峻形势,收集了不同采购方式下的一些采购舞弊手段,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采购活动中的舞弊手段,并掌握一些必要的防范技巧。
  • 和谐经营

    和谐经营

    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本人认为和谐决定成败。和谐是包含细节的战略、体现战略的细节,是战略和细节的对称与和谐。理性高于感性,科学高于经验。是和谐经营,还是过一把瘾就死,不同的经营观体现了企业家的不同素质。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最短的路只有一条。企业家赚钱的方法有多种,和谐经营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经营,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经营,就是价值的创造与再生的经营,就是双赢、多赢的经营,就是你进我退、迂回进击;人弃我取、取长补短;化弱为强、化劣为优;优势整合、强强联合;创造机会、化解危机;以诚待人、诚信经营的对称经营、可持续经营。
  • 全能团队: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全能团队: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腾讯早期只有“五虎将”,百度早期只有“七剑客”,阿里巴巴早期只有“十八罗汉”。真正强大的团队,靠的不是人多,而是心齐。小而美、精而专的全能团队将会主宰商业世界的未来。《全能团队》融合了德鲁克、稻盛和夫、彼得·圣吉等管理大师的思想,从团队组建、团队管理、组织架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全面阐述打造全能团队的意义和必要性,让全能团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运作,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对于创业公司及团队管理人员具有特别意义。
热门推荐
  •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成为爱的所在,与你相遇,成为我们一起走近鲁米、探知自我内在的一个契机!“在对和错的观念之外还有一个所在。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当灵魂在那里的草地上躺下,世界就满得都没法谈论。观念、语言,甚至彼此这个词,都没有任何意义。”我觉得鲁米说的这个所在就是一个非二元的世界,超越了所有的好坏对错、是非曲直,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回到那里去,如果能在活着的时候到达那片草原,就表示你开悟啦。那里不需要语言,因为所有的想法、言语、彼此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二元世界的。同样,喜悦、悲伤、幸福、愁苦这些东西,在那里也找不到。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在那里相遇。在那天来到之前,让我们好好享受二元世界的美丑、善恶、对错、好坏吧,谁知道无常或是明天哪一个会提前到来。
  • 灵气复苏的霸主

    灵气复苏的霸主

    灵气复苏的时代,神迹复苏,万物剧变。隐士、世家、王朝乱战不止。而陆离作为一个被篡位的皇帝,只能从魔主道场中复苏几个上古神魔才能勉强维持的了生活。
  • tfboys花都开好了

    tfboys花都开好了

    2333其实看了就造了,并没有很虐,一点点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没有你我要全世界何用

    没有你我要全世界何用

    商战大戏,世事难料。霸道总栽,戏恋美女下属,恋恋难忘之日,更是家族斗争之时。美女下属连遭戏耍,一步步落入霸道总裁的股掌中,正待甘心沉沦时,却忽陷一场惊天骗局。
  • 创世重生之命运

    创世重生之命运

    一个从小受尽欺凌的孩子,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朋友关怀,在生活面前受尽挫折。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让他从现实到达一个不可思议地方,受尽磨练的他再次回到现实时,一切的命运就从此改变了。
  • 点盏声音的灯

    点盏声音的灯

    《点盏声音的灯》选取了作者黄云多年来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多篇故事,有作者因为自身残疾的感受和关于生命的思考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折射出人性的温馨、闪光处;亦有美好的爱情故事,让人从中收获成熟;更有天马行空的推理悬疑故事,通过层层解密、步步深入,创造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空间,令人在阅读过程中如身临其境……《点盏声音的灯》是“巅峰阅读文库”系列之一。
  • 万古霸婿

    万古霸婿

    一代九天丹帝重生,竟然成了上门废婿?叶辰为摆脱废婿身份,踏上了丹武之路......
  • 三太子在都市

    三太子在都市

    东海龙王三太子渡劫时却遭到了自己亲兄弟们的攻击,在龙珠的保护下,一缕灵魂附身在了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凡间少年身上。在神秘龙珠的帮助下,杨帆不断的成长,为了报仇,为了弄清真相,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最为信任的龙珠却是一个最大的阴谋。
  • 时隔经年说再见

    时隔经年说再见

    天真无知的好年华,谁还会去想那些以后。时过境迁之后再回首,余下的七分心酸三分无奈,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