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殿全部为楠木结构,俗称“楠木殿”。殿顶为灰瓦,天花板及门窗全部为楠木雕刻。殿内“宝座”上方高悬“澹泊敬诚”匾额,这四字的意思就是康熙严于律己的节俭思想。诸葛亮在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信中曾有这样两句话,即“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在告诫其子应该如何修身、立志、治学。康熙对此十分欣赏,于是按此意把避暑山庄的正殿取名为“澹泊敬诚”殿。这样,“澹泊”二字可解释为恬淡寡欲,没有奢望,而“敬诚”二字便可引申为只有在宁静之中才能修身、养德,达到远大的目标。
既然避暑山庄外罩灰瓦,可建在离宫旁边的外八庙为何却又金碧辉煌呢?康熙和乾隆经常在承德接待漠北、漠南、青海、新疆的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西藏、四川等地的藏族、苗族,以及台湾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邻国的使节也来避暑山庄觐见皇帝。为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暑山庄周围建起了汉、蒙、藏等不同风格的寺庙,俗称“外八庙”。
清政府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以缓和民族矛盾,调节外交关系。外八庙位于离宫东面和北面的山麓间,其实共有12座。这些寺庙是按照清朝统治者的意图,实行“佛法两施”的政策而建造的宗教建筑,不仅形状高大巍峨,而且装饰华贵,金碧辉煌。屋顶除有金漆、彩画、琉璃瓦外,有的寺庙还用上了金瓦,大大超过了皇宫的规制。这与离宫的灰瓦相比,恰恰成了十分鲜明的强烈对比。原来,皇帝这么做是为了怀柔的需要,这一切都表现了清帝“尊崇黄教、绥服远藩”的政治需要。
因此,承德不仅是清帝与后妃们避暑的胜地,也成为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对于巩固国内统一和防御外来侵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千佛碑的脚印是谁的
四川省新都县宝光寺内的千佛碑刻造于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堪称国内稀有而珍贵的佛教之物。更为奇特的是,这个寺庙里有一个巨大的脚印,而脚印的来历至今是个谜。
宝光寺千佛碑的佛像高约5厘米,双手合十,坐于莲台,纵横有序地排列在高175厘米,宽65厘米,厚14厘米的碑身四面,足有1000座之多。碑正中有一穹窿状龛窟,内刻有一佛(释迦牟尼)、两位菩萨(文殊、普贤),佛祖正襟危坐,菩萨侍立两旁。
碑下两端为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手执法器,勇武威严。碑额中心为接引佛,佛座下刻二力,佛左右刻“双龙盘缀”,两条舞龙形体矫健,首尾相接,别有神韵。
就在此碑碑额的接引佛下,刻有一只脚印。别看它只有17厘米长,但如按碑上佛像的比例折算,是相当大的。刻制佛的大脚印,在我国并不多见。据成都昭觉寺清康熙年间石刻的《释迦双迹灵相图》题记所述,释迦牟尼在逝世前,曾站在大石上对弟子阿难说:我现在即将涅了,特别留下这双脚印,200年之后,将有无忧王(即公元前3世纪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到这里来弘扬佛法。
可见,许多佛教胜地刻制释迦牟尼脚印的目的,是希望佛教教义广被世代相传。但是,宝光寺内千佛碑上刻的是单脚印。就单脚印而言,国内其他地方尚未见到,据我国东晋高僧法显在其所著的《佛国记》中所说,现今斯里兰卡中南部的圣脚山山顶,有一只长约一米的脚印,乃是释迦牟尼来此说法时留下的,这是一只左脚印,而千佛碑上刻的却是只右脚印,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别的含义和来历?这个谜一直没有人能够解开。
14、 乐山大佛如何能保存得如此完好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乐山大佛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弘,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
关于乐山大佛的开凿,历史上还有一段传奇佳话。乐山大佛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
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生发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
海通募集20年,筹得许多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
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前后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可就是这座享誉世界的大佛,历来有许多争论。乐山大佛的高度究竟是多少?有千年之久的乐山大佛又是如何保存得这么完好呢?
乐山大佛的规模在各类书籍上多有记载,人们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眼睛长3.3米,鼻子有5.53米长,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但关于大佛的高度,人们始终说法不一。
宋代的《佛祖统纪》、《方舆胜览》,明清的《四川通志》、《乐山县志》等书中,都记载乐山大佛高“三百六十尺”,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110米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科研部门采用吊绳和近景测量的方法对大佛进行了多次测量,确认乐山大佛高71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名胜词典》、《中国名山大川词典》等字典书籍上也明确写有乐山大佛的通高为71米。但1990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地名词典》却把乐山大佛的高度又定为58.7米,而且这一观点也同样有很多权威专家认同。
为什么同一座静止不动的石佛,它的高度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分歧是定义乐山大佛“通高”的不同。文物界在测查文物时,将文物整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称为“通高”。中国的佛像底部多有莲花座,测量时通常将佛像和底部与之相连的莲花座看作一个整体,佛像的高度也就是从莲花座底端到佛像顶端的长度。
就乐山大佛来说,人们对它的莲花座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认为大佛脚下有两层莲花座,一层是大佛的足踏,而在足踏下面还有一层更大的莲花座。因此他们认为大佛的通高应该以最底层的莲花座为起点进行测量,也就是大佛高71米。
与此同时,还有人认为大佛脚下只有一层莲花座,因为与乐山大佛类似的隋唐时期建造的弥勒佛像都只有一层莲花足踏,乐山大佛没有道理在足踏下再加一层莲花座。也有人认为,所谓莲花足踏下面一层更大的莲花座,实际上是莲花足踏下的一层石基,只不过建造者为了美观庄严在石基的边缘上刻了一些莲花图案。因此这层石基不能计算在大佛的高度之内。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人把大佛的通高从莲花足踏开始算起,也就是58.7米。究竟乐山大佛最底下一层是莲花座,还只是一层石基,人们争论不休,至今未有定论。
那么,乐山大佛历经千年又是如何保存得如此完好呢?近些年来,通过专家们对乐山大佛的考察研究,不断揭开了大佛的一些秘密。
专家们认为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石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中也有排水沟,正胸右侧至左侧也有水沟,它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也有专家指出,大佛的雕刻结构对大佛的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观赏这尊世界第一大佛时,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它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它的部位结构则未加关注。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乐山大佛屹立千年仍然风采依旧,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如此“坚强”,人们仍在争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