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0600000029

第29章 分(10)

随着中国共产党从意识形态型到实用主义型、从“政治挂帅”到专家治国的转变,党对人民生活的干预也越来越少。在党和人民之间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党的任务就是治理国家,而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去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人民对政治不再那么感兴趣,而是越来越多地退回到个人生活,关注自己的消费。同时,经济活动取代了政治,成为最重要且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形式,这在党内党外都是如此。因此,一些政府官员受到了极大的鼓励,纷纷参与商业活动。这虽然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但同时也造成了负面影响,那就是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对那些贪官来说,衡量政治价值的标准不再是“政治上的忠诚”,而变成了“金钱”。这就有可能导致党的形象恶化、号召力丧失以及内部日渐腐化。

中国共产党越来越谋求从一个革命组织到一个执政党的转变。为此,它着重强调专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并注重宣传自己的革命历史、军事成就以及阶级背景。如今,党的领导层已不再是当年的革命家,而是一批讲求专家治国的精英。在过去20年里,中共领导层在社会构成上有了极大的变化。1982~1997年,在所有中共中央委员当中,受过大学教育的委员所占比例从554%上升到924%。截至1997年,当时的7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有大学理工科专业背景,拥有工程、地质、物理等专业的学位;在24名政治局委员当中,有18名受过大学教育。

同时,为了扩大党的代表性,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还向民营企业家敞开了大门。截至2000年,已经有20%的民营企业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企老板积极入党,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95年,当时半数以上的民营企业家就出自党员和政府官员。大量党员和政府官员投身私营经济,这已经成了导致腐败激增的最主要的诱因,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掌控的相关国有资产来中饱私囊。腐败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大挑战,如果不加制止,将会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威性。然而,即使中国共产党高调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反腐行动,有证据显示,腐败问题仍然严重,前景不容乐观。究其根源,腐败源自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长期来看,这必将对政治造成深远的影响。但就目前来讲,“专家治国派”仍是党和政府领导层的主流,其地位也几乎不会面临任何挑战。农民的不稳定性虽然有所增加,但其势单力薄且被边缘化的现状依旧。工人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大为下降,其不满和抗议也仅限于以工厂为单位的零星个例。而新兴私营业主则似乎又回到了历史上“商人”的传统地位--通过取得政府认同来实现个人利益,而不是谋求整个阶层的独立性。

从长远来看,中国在政治发展方向上有三种可能性。其一,就是多党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最小。其二,就是党内事实上认可了各个派别的存在。其三,则是通过各项改革来提高人大和政协的活力和独立性。如果这三种可能都能实现,那么结果也许会和日本的情况类似--多党制的确存在,但是只有一个政党说了算;自民党内部的各个派别有着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势力比其他独立的政党还要大得多;国会拥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另外一个可能的结果则是类似于新加坡。邓小平就曾经对新加坡的政治格局表示出兴趣。这个国家表面上仍是多党制,但实际上却是执政党唱主角,而反对党则受到政府的贬低、干涉以及打压。

从短期来看,以上几种可能都不会立即成为现实。在可预见的将来,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中国继续当前的改革进程,即使社会的某些不安定因素以及由来已久的腐败现象会给政府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今天的中国在人口总数、经济规模,以及与外部世界融合度上都远远超过前苏联,如果中国共产党内部也发生类似前苏联共产党那样的巨变,那么在国内和国际上所造成的复杂后果当然会严重得多。这是中国以及整个世界都不愿看到的。如果中国共产党能够继续成功地带领中国按目前的路线实现转型,那么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最佳的前景。值得庆幸的是,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可能成为现实的前景。

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中国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各国在主权原则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中欧地区的新秩序】签订之后,欧洲民族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中国的崛起是对这一理念的直接挑战。对西方来说,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民族国家,但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这种区别至少会对各国的相互理解产生影响。我们可从语言的区别中发现这一情况:在英语中“国家”有“nation”、“country”、“state”、“government”这四种表述方法,而在中国常用“country”和“state”两个名词。尽管是同样的单词,对美国人、法国人和中国人来说也有不同的含义。黄平认为这些文化上的区别“将产生很大的问题”。当今世界,中国被迫接受西方的概念、价值观、机构和立场,因此,相对于西方来说,这些区别给中国造成的问题要大得多。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文化上的差别则会给西方造成更多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要中国按照西方的文化标准来行事毫无意义,因为这些做法和思维方式太陈旧了,太过根深蒂固了。以西方为范例、遵照民族国家和国际秩序的既定模式,这些都不适用于中国。中国的发展将完全不同于西方。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意在改变,因为中国一直在努力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无意颠覆既定的国际秩序,中国扮演的不是挑战者的角色。然而,任何国家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地参照本国的历史和经历,由此形成的世界观就会受到地缘政治和权力政治的局限。欧洲列强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国际体系的主要缔造者。因此,它们在设计这样一个体系的时候,加入了它们自己的传统和历史因素,其核心就是“民族国家”这个欧洲特有的产物。而美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一方面反映的是它的欧洲血统,另一方面则是它在建国和发展过程中的特色。

由于历史上美国曾通过持续的对外征服来扩大版图,而且作为一个移民国

家,它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所以,说到美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美国人普遍认为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虽然国际体系的相关原则现在广为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原则在创建之时就广受欢迎,或者平白无故地就这么产生了。恰恰相反,创建这些原则的都是些强国,它们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地位肆意横行,攫取利益。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大国,也许最终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甚至假以时日成为最重要的超级大国。到那时,中国也会像之前的那些大国一样,用本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待世界,并试图按自己的方式重塑世界,摆脱之前受到的种种束缚。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中国的崛起又必然会改变我们今天熟知的这个国际体系。欧洲的民族国家是构成这个国际体系的最初的基本核心。它们大体上都比较类似,即都是中小型国家。随着“二战”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加上1989年苏联解体,民族国家在数量和多样性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主导20世纪后半叶的仍是美国和苏联,它们都比欧洲的民族国家庞大得多。于是,西欧各国意识到,它们需要团结在欧盟这个民族国家集团内。像欧盟这样建立在主权分享基础上的民族国家联盟如今已成为一种发展潮流,类似的组织还有东盟、南方共同市场等。美国这个民族国家因为比欧洲国家大得多,它的某些观点自然也和欧洲有很大不同。但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重塑整个体系。

当然,这一方面更加巩固了民族国家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它们又不是普通的民族国家,而是大型民族国家。如果说21世纪会日益属于中国、印度以及美国,那么这也是一个大国的世纪。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联盟的存在会过时,但这些联盟存在的主要意义会有所转变,成为与大国抗衡的力量。这里的大国不仅指美国,尤其指新兴的中国和印度。

那么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到底会让古老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走向何方呢?这个问题现在还很难说。中国和印度都有着庞大的人口规模、地域,以及巨大的潜在实力,与这样的民族国家相比,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就显得渺小得多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迹象。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曾与各自的附庸国建立了极不对等的关系,从而大大削弱了这些附庸国的主权。直到今天,美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关系或多或少依然如此。然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口规模要比美国更

加庞大。中国的人口总数是美国的4倍,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加起来大约占全世界的38%。考虑到这两个国家还处于转型的初期,目前我们还无法判断这两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会朝何处发展。在中国和印度成为世界强国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或许仍然可以维持下去,但这一体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不再等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国的崛起还会带来另一个新迹象。从18世纪末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今天,世界上的强国都表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它们的GDP在当时都排在世界前列;第二,它们的人均GDP同样也相当高,也就是说,最富裕的国家同样有着最富裕的人民。符合这两个特点的国家历史上曾先后出现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以及日本。唯一的例外或许就是前苏联了。然而,这种状况即将改变,因为中国只会拥有这两个特点之一。中国的GDP已经相当高了,按市场汇率来计算,中国的GDP已经位列世界第三。如果正如高盛所预测的,2027年中国GDP能超过美国,但其人均GDP仍然相对较低,即使到2050年,中国人均GDP也只能属于中上水平,而不是发达水平【见图6–2】。显然,这是一个新型的世界强国:在同一个时期内,看GDP总量,中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但按人均GDP,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同时具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征,这将会在众多方面造成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义都是十分明确、毫不含糊的。1900~1960年这60年间,那些在19世纪就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与非工业化国家之间出现了极大的分化。这样的局面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亚洲四小龙崛起后才有所改变。而将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会更加模糊。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型民族国家很可能在数十年间同时具有这两类国家的特征。由于人口众多,这两个国家国内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和生活水平会继续存在较大差距。将来某个时候,还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人口密度更大的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应该说,俄罗斯已经算是这类国家之一了。

中国和印度同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它们的利益取向也会呈现出多样性。也就是说,它们会同时身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大阵营,并同时拥有这两类国家的目标和关切。迄今为止,主导贸易关系的关键因素,

2025年人均收入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

美元

0

拉国坦斯加孟

亚利基巴

印度埃及

菲亚

南西尼

朗越度印

律宾

尼日

2050年人均收入

100000

9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

美元坦斯加孟亚利基巴宾律日尼

韩国

菲及印

法国

朗伊尼度印其

大利

巴西意哥

中国土耳

西

墨本

越南

德国

西亚

拿大加斯

度埃

俄国

英美国

拉国

图6–2主要国家未来的人均收入

基于2006年美元价值。

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那么中国和印度会加入这场游戏的哪一方呢?它们会更偏向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者依实际情况两者兼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理由推测,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和印度都将会经常性地支持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南非就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展开了相关内部合作。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合作关系还是会有所改变。假设中国和印度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那么它们的利益重心、关切的重点很可能就会慢慢地从其经济的“发展中”部分向“发达”部分转移。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两国经济中更为现代化的那些部分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这种趋势在中国其实已经相当明显了,比如企业家的力量变得日益强大,而农民的地位则持续没落。此外,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拉大这类国家国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本来就存在国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它们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则进一步加深了其国内地区间的分化。

第7、大国心态:中国人在想什么

“一国的历史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会以何种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历史上每一个曾经称霸的国家或者大陆都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展示其实力。比如欧洲的典型方式就是海上扩张加殖民帝国,而美国则是空中优势和全球经济霸权。中国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后,很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文化等方面完全改写世界秩序。”

从复旦大学乘车到市中心的上海博物馆,至少需要1个小时。10年前,上海的道路并不拥挤,其中还有一些处于整修状态。但此次上海之行却让我十分惊讶,许多出租车司机居然不知道我说的目的地。在快要到达目的地时,我发现自己在地图上竟然找不到:上海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新版地图没有面世就已过时。这与伦敦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在那个城市出租车司机无处不知。不过幸运的是,上海博物馆可以说是上海的一座地标建筑,要找到它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同类推荐
  • 和谐分配

    和谐分配

    所谓和谐分配,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生。优化配置是手段,优化再生才是目的。目的主导手段,并寓于手段之中,左右手段的动力,过程和方向。应该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概念,放到再生经济中重新定位。必须把分配概念的外延由终端倒溯、延伸到过程和起点。必须吃着碗里看着碗里,而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生产资料活了,生产资料也就成了生活资料;生活浆活了,生活资料也就成了生产资料。再生经济,通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相互转化,实现资源配置和再生的相互转化。在和谐经济、再生经济中,再生产理论、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两种生产理论,被赋予科学的、丰富的、发展的、实在的内涵。
  • 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市场营销

    本书包括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旅游市场细分与营销策略选择、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产品定价策略等内容。
  • 区块链+实体经济应用

    区块链+实体经济应用

    本书首先对人们误解的区块链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区块链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作了肯定的论述,区块链下的消费经济、营销革命、行业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阅读革命

    阅读革命

    本书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为研究,以“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为架构,通过对“张闻天晋西北兴县农村调查原始资料”等大量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对华北“边缘”地区农村社会或“革命”中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性解读。
  •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二辑)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二辑)

    本书内容包括:宏观篇、粮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吗、雪灾引发的销区粮食安全的思考;政策篇、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启示;市场篇;资料篇等。
热门推荐
  • 穿越后成为皇上的小奶包

    穿越后成为皇上的小奶包

    为什么别人家的女主穿越后都是顺风顺水,坐拥万千美男?而我却穿成了一个未成年小奶包?江凝表示很无辜…… 宫女们:“能把皇上从爹爹喊到夫君,也就江小姐做到了。” (本文背景王朝架空,请不要和历史挂钩。喜欢女强文的看别的书,谢谢!)
  • 能不能陪我长大

    能不能陪我长大

    特别心疼一些女孩看上去高傲冷漠难以接近其实是缺乏安全感又过分自卑遇事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但又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太好生怕亏欠对方太多还不了这样的女孩既敏感又懂事遇上了一定要好好的爱她们啊
  • 多情应笑我

    多情应笑我

    众人皆以为林芳洲是个游手好闲的男子,而从小女扮男装的她,其实很忧伤。倘若被人知道她是女儿身,告到官府,说不定就要流放三千里,去沙漠里种西瓜。所以,打死也不能让别人发现她的秘密。然而她誓死保卫的这个秘密,却被她意外救下的一个“从天而降”的小少年抓了“小辫子”,林芳洲顿觉生无可恋!
  • 三界第一微商

    三界第一微商

    穷学生罗平意外进入一个神仙交易群,但他却是在群里和神仙做起了微商。喜欢什么,应有尽有,用法宝来交易!蟠桃、银河沉沙、仙酒美食,统统交换,哈哈,我要成人间最强微商!(喜欢的点个收藏,谢谢!)
  • 鹿晗你是我触摸不到的光

    鹿晗你是我触摸不到的光

    逗逼女神李恩熙遇上纯爷们鹿晗。二次元少女姜允樱遇上暖心少年张艺兴,会发生什么呢?
  • 游黄山日记(后)

    游黄山日记(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气运争夺计划

    快穿之气运争夺计划

    夏希绑定了个系统要跟气运之女抢夺气运,她手掌摩擦摩擦,嘿嘿一笑,气运之女尽管放马过来。可是她身边总有个男的自己贴上来?死活黏着她,就连抢夺气运也因为他的存在自然而然的完成了。她一脸懵……某男:“宝贝,来,我带你躺赢。”夏希:::>_<::快穿文/玛丽苏/杰克苏/各种苏文
  • 先秦古国志

    先秦古国志

    本书系统讲述了先秦时代两百余个古国的历史,分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七编,展现了先秦“万邦时代”的古国风貌。这两百余个古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少有记载,他们的故事少为人知。本书以传统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考古,民俗传说等资料,祥细叙述这些先秦古国发人深思的兴衰成败,光怪陆离的异事奇闻,炫人眼目的奇珍异宝……
  • 将军与杀手

    将军与杀手

    在浩瀚星河的宇宙中,有一个璃普星球,那里的居民仙族,魔法族,人族,幻族,妖族,血族,狼族,梦族……还有一些神秘家族。
  • 亦那年,时光还在

    亦那年,时光还在

    你没玉佩改变了她的一生。当然,那个人也改变了他的生活。给他带了许多都意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