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1600000050

第50章 黯然撤离(4)

1989年1月,怡和成立全资附属公司怡和太平洋有限公司(Jardine Pacific Ltd),作为统筹和加强怡和在亚太区综合贸易业务的旗舰。怡和太平洋的业务,包括销售(由怡和持有75%股权的仁孚行的汽车销售及服务)、航运及航空业务、饮食、保安与环境服务、物业管理及代理、工程与建筑、财务等。

这些业务遍及亚太地区,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并同时扩展到中东、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及美国。1994年度,怡和太平洋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赢利为47%,成为亚太区最重要的综合性贸易集团之一。

仁孚行(1994年从怡和太平洋转归怡和控股旗下的怡和国际汽车集团)自90年代起大举进军欧洲、美国及澳洲市场,先后收购了美国夏威夷、加州、澳大利亚及英国的汽车经销业务,1993年再收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汽车分销集团Cycle and Carriage Berhad 126%股权,以及法国最大汽车代理商CICA 649%的股份。

08

第一上市地位移往伦敦新华社在对怡和展开猛烈抨击的评论文章中,列举了怡和自香港进入政权交接过渡时期以来的“一连串表演”:1984年成为香港公司迁册海外的领头羊,1987年掀起发行B股风波,1990年制造回购自身股事件,1991年要求上市豁免。

怡和集团高姿态迁册百慕大,不仅引起香港市场剧烈震荡,也开启了日后企业迁册的浪潮。而“B股风波”、“回购自身股事件”和要求“上市豁免”,则是近年来怡和在香港资本市场上掀起的几次狂风暴雨。中国方面称怡和为“谋取特权、损人利己”,而对大股东凯瑟克家族来说,除了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之外,实际也是加强对怡和集团的控制权,更有效地实施“进可攻、退可守”发展策略的一些步骤。

1987年3月27日,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在公布业绩时,宣布以送红股方式,每1股怡和普通股送4股面值2角的B股,B股仅相当于普通股面值的1/10,发行股份165亿股。

怡和发行B股计划无异于在香港市场投下了又一枚“炸弹”。4天后(3月31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亦宣布发行B股。其中,长江实业在发布配送B股的通告中称:“发行B股乃为确保本公司控制权延续性长远策略之一部分,亦为本公司管理层发展及规划业务增长提供一个稳定之环境。同时,此项B股之发行,使本公司于未来之扩展与收购行动中拥有更大之灵活性,在控制权之结构方面亦无后顾之忧。”

接着,一批中小上市公司也纷纷计划发行B股,从而引发股民抛售股票的浪潮,迫使香港联合交易所及证券监管部门不得不就B股问题紧急制定对策。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在普通股之外发行另一种面值不同但投票权相等的新股票,通常称之为B股,普通股称为A股。发行B股后,大股东只要持有足够数量的B股,就可以绝对有效地控制该公司,所需资金则因B股的面值减少而下降,从而便利大股东用更少的资金控制更大的公司。

在香港本已处于动荡不已的过渡时期,一大批上市公司宣布发行B股,也让人想到这些公司减持A股增加B股、撤走资金的企图。4月7日,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自动取消发行B股计划。第二天,香港联交所和证监处发表联合声明,不准新B股挂牌。于是,怡和的B股计划胎死腹中。

至于怡和制造的回购自身股事件,则于1990年年底被媒体所披露。当怡和旗下的康乐投资有限公司(Connaught Investors Co,Ltd)违例回购股份一事曝光后,市场一片哗然。

成立于1989年6月10日的康乐投资有限公司,由怡和策略、置地、怡和控股各持45%、45%、10%股权。6月14日,康乐投资开始购入包括怡和控股在内的一批蓝筹股票。16日,香港联交所实施公司回购股份守则,规定上市公司不得回购公司本身股份,附属公司也不得购入母公司股份。但康乐投资置若罔闻,继续购入。

当时,怡和控股持有怡和策略507%股权,怡和策略是怡和控股的附属公司,怡和策略与怡和控股在康乐投资所持股份达55%,康乐投资自然属于怡和控股的附属公司。这样一来,康乐投资显然触犯了公司回购股份守则。

对于怡和这种挑战监管权威的举动,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在怡和表示道歉并承诺将违例购入的股份出售后,联交所对怡和回购自身股事件作了淡化处理。

事实上,香港证监会此时正在与怡和展开激烈交锋。因为怡和抨击证监会过度监管,并提出了让监管部门进退两难的“上市豁免”问题。

1990年10月,怡和法律顾问邓雅理(Gregory Terry)炮轰香港证监会。邓雅理表示:上市公司迁册是为了保障公司的利益,香港监管当局不应干预海外司法地区的公司法例,把已迁册的公司重新纳入监管,否则在过度监管之下,上市公司的“海外护照”便会失效。

一个多月后,邓雅理又提出了“上市豁免”的问题,即在香港上市只遵守公司条例、证券条例、内幕交易条例等相应的法例,而豁免遵守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上市规则和收购守则。他建议,香港联交所应给予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上市豁免”:在海外注册,在确定的交易所(如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而尚未申请豁免当地监管,股东权益超过40亿港元或已公布的除税及少数权益赢利超过4亿港元。

邓雅理宣称:除非实行对部分海外注册公司豁免本港证券监管条例监管,否则那些不能接受“九七”后须受香港法例监管所带来风险的公司,将不得不取消在香港上市。

按照这一逻辑,有钱人或交税多的人便可以在社会上享有特权。对此,“敢言直率、经验丰富、交游广阔”的香港证监会首任主席区伟贤(Robert Owen)作出了猛烈反击。这位曾担任过外交家、其后转投英国莱斯银行成为银行家,之后从英国来到香港履新的证监会主席表示,持“海外护照”的公司并不表示可豁免遵守其选择经营的市场的法例,否则对本地机构将极不公平。其后,香港证监会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文件,驳斥了邓雅理的相关抨击。

不过,在怡和的压力下,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也在寻求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香港联交所表示正在考虑是否减少香港最大20家上市公司所须遵守的上市条例,使其继续维持在香港的第一上市地位;香港证监会也将修改公司回购股份守则,放宽对公司回购股份的限制。冯邦彦:香港英资财团(1841~1996),三联书店,香港,2007,344页。1992年4月1日,经修订的《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生效,新守则加入了《股份回购守则》的部分。

然而,怡和正在朝着将第一上市地位迁离香港的方向迈进。早在1990年5月,怡和便已宣布在伦敦作第二上市。这年12月,怡和在悉尼证券交易所上市;1991年2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3月,怡和执行董事李舒正式向媒体透露,怡和准备将第一上市地位从香港迁往伦敦,并申请在香港“上市豁免”。

怡和在向香港证监会提交的“上市豁免”申请中,建议港府设立一种名为“纯买卖公司”的上市公司类别,受海外的上市规则监管,但不受香港的上市规则、收购及合并守则、公司回购股份守则约束。怡和表示,如果怡和获准“上市豁免”,将承诺遵守香港收购及合并守则3年,否则将不惜取消在香港的上市地位。

这实际上是怡和公开威胁并公然向港府要求特权。对此,香港社会反应强烈。在立法局展开的相关辩论中,大部分议员不赞成给予怡和“上市豁免”,否则此例一开,会有更多上市公司仿效,将严重破坏香港市场的完整性并对小股东造成不公。

怡和的“上市豁免”申请,让香港监管当局进退两难:批准怡和的“上市豁免”,势必会导致仿效,而且个别公司实在不应享有特权;不批准,则又可能要面对怡和撤离香港股市的结局。怡和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司,也是香港最大的公司,它的撤离对香港影响之大显而易见。怡和旗下的几家公司均为恒生指数的成分股,市值合共占当时香港市场总市值的10%左右。如果怡和撤退,不仅导致香港股市规模缩小,甚至会影响到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面对怡和给予的强大压力,港英政府左右为难:一方面有意对怡和妥协以维持其在香港挂牌,另一方面社会上对“上市豁免”的反对之声又是如此强烈。

于是,香港联交所发出咨询文件,向市场征询是否决定设立一个名为“买卖上市地位”的组别,为已经迁册海外,但业务和资产及主要股票买卖仍然主要在香港的公司提供“上市豁免”地位。这一咨询得到的反馈,大部分是赞成怡和股份继续留在香港买卖,但反对设立上市买卖组别。

面对这种现状,香港联交所在反复斟酌后,选择了“多年来已承认的主要及第二上市的概念”,即拒绝给予怡和“买卖上市地位”的建议,但同时邀请怡和以第二上市组别条例,配合形势的转变。1992年2月17日,香港证监会核准联交所就修改《上市规则》及《上市协议》提交的建议,以便公司在香港申请作第二上市。

对香港联交所的决定和建议,怡和发表声明表示欢迎。怡和执行董事李舒说:“市场一直希望寻求一个解决办法,使怡和控股股份能继续在香港上市及买卖,而香港联交所提出的建议显然是积极地响应了有关问题。能够继续在香港上市及买卖,是我们一贯之目标。”冯邦彦:香港英资财团(1841~1996),三联书店,香港,2007,347页。

1992年9月7日,怡和集团旗下五家上市公司将第一上市地位移往伦敦,香港降为第二上市地位。同时,怡和继续以不同手段向港府施压,希望取得特别豁免权。

09

全面撤离香港股票市场对一家公司发出如此猛烈的抨击,在新华社的历史上实属罕见,然而怡和并没有在这种抗议中退缩。中英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好转的迹象,高调支持港督彭定康政改方案的怡和自然也没有得到中方的谅解。1993年3月,港报甚至传出“中方已全面中止与怡和的业务往来”的消息。见香港《新报》1993年3月27日报道:“权威人士称中方与怡和全面终止业务往来”。

同类推荐
  •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本书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铺排,剖析21世纪中国在达到阶段性颠峰后有可能实现第二次起飞的种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合理内核,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的新制度再创新、新农村运动、城市化进程、新消费群、新生活方式观、新经济增长点、新主导产业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本书还对21世纪中国经济何时赶上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后的地位的问题做出了创见性预测论证。
  • 世纪之争:中国,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

    世纪之争:中国,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

    本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对外关系等广泛领域,论证详尽,自成体系,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和启迪意义的见解。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引子:一个世界性话题、再次走向辉煌、重大历史机遇、传统文化的突破、通向经济增长的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架构、迈向繁荣道路的矛盾和艰难险阻、来自外部世界的威胁和挑战、对“世纪之争”的推测、“中国世纪”国家战略、尾声:把握机遇、参考文献。
  •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一段辉煌的背后,都有血汗、泪水、艰辛和失败。《谁撬动了银川经济》是一部着眼经济、落笔人生、弘扬创业、宣传励志的书籍,它可以见证企业家们从一个专业的经济工作者向宣传思想工作者转变的心路转折,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撬动”了企业家们对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初衷和工作理念。
  • 佃农理论(英语原著)

    佃农理论(英语原著)

    《佃农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博士论文,其英语原版于1969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张五常这本论文集主要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奠定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基础。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热门推荐
  • 黑科技魔王

    黑科技魔王

    优雅而神秘的召唤阵,召唤出了史无前例的深渊恶魔,作为深渊中的最强,他却有着现代人的灵魂“我深渊大恶魔莫得感情。。。嗯。。。真香。。。”
  • 忆情乃真实

    忆情乃真实

    现实与回忆,生与死,他究竟是存在,还是存在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空冕

    虚空冕

    漫长岁月后,人类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探索,终于抵达“宇宙的边界”。边界外是空无一物的虚空,而边界上,有着大量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然而在某一片奇特的星域,宇宙空间中居然游弋着众多巨大而神秘的“龙形类生物体”。随着人类对“类生物体”的分析、捕捉、研究的不断进行,一场风暴在那些巨大而神秘的生物间正悄然掀起。与此同时,伟大的帝国皇帝斐迪亚斯在开创了举世公认的“大和平”局面后,决意放弃职务回归故乡,低调乘坐的某联邦c级运输船却在太空里化作碎片……
  • 欲问心

    欲问心

    “我不想再堕落下去了……”“一直的逃避,有用吗?”“在他们都努力变强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没有人能帮我,除了我自己。”“今日,就是我丘真崛起之时。”
  • 仙剑妖魔录

    仙剑妖魔录

    道法万千,我只修逍遥。道大,天大,地大,都无逍遥自在大。我自逍遥为我最大。
  • 绝世斗圣

    绝世斗圣

    薛恒,一个世人所骂的废材。家族覆灭!顶着血海深仇的他无处可依,历经凡人无法承受的痛苦,且看他如何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笑霸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南城里有她

    南城里有她

    一个人的一生到底该怎样走,春和景明里,姹紫嫣红间,回眸见吧。
  • 万顷山河破

    万顷山河破

    上古的秘密至今都没揭开,世界真的像眼前所见那样吗?既然路在脚下,那么命又在何方呢?这一切就像一道道门一样,一重重的打开,一重重的越陷越深,越是了解到上古的事情越是让人心惊胆战。这一切的谜底又是直指何方?这个世间本就是一局棋!究竟是谁在博弈?我本就不是这个世界上该存在的!就让我来打破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