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沉重的挫败——灰心
最使人愉悦的感觉——内心的平安
最幸福的保单——微笑
最有效的解决之道——乐观
幽苦难一默:最积极的人生态度
1997年9月5日,是特蕾莎修女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被病痛折磨的她并没有显示出悲哀或者痛苦的神色,相反,她和每天一样快乐而从容地进行着日常的工作。
下午的时候,由于糟糕的身体状况,她不能按照约定会见印度航空公司的官员了,她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祈祷。这时,有一位格特鲁德修女在照顾她,特蕾莎修女便和她开玩笑:“我的右腿非常嫉妒左腿,因为,我的左腿独享了一切好处:按摩、推拿。”
格特鲁德修女被她幽默的“埋怨”逗笑了,于是开始按摩她的右腿。
特蕾莎修女生命中的这一极短的插曲向人们展示了幽默的真正含义:幽默不只是一种出众的口才,而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思考,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病痛缠身的时候,仍能对他人说出幽默话语的特蕾莎修女,用行动证明了幽默是化解苦难的溶剂、钝化伤感的良药。
挫折和苦难面前的幽默,有一种厚重的力量。这种幽默体现了她的坚强,以及对于生命中一切体验的悦纳。
在挫折和苦难面前,掩面哭泣的人是弱者,强自忍受的人是庸人,而微笑悦纳并迎头痛击的人智者,也是强者。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智者和强者,在苦难和不公的命运面前,他们不消沉、不抱怨,而是拿出全部的身心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升华自己,锻造坚韧的品格,培养笑对人生的大智慧。
从2006年开始,有一位传奇的“90后”作家子尤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作为一个享有“小狂人”盛誉的文学才子,和李敖先生的快意交谈,使他名声大振;作为一个和癌症病魔顽强斗争的花季少年,子尤用自己的乐观与坚韧,向世人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正处于16岁的花样年华,子尤却得了不治之症,一般的孩子可能很难接受这样的痛苦和不幸,但是子尤却以他的坚韧和乐观感动了世人,他说这场病“真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给你们看我的生,给你们看我的死、我的爱、我的痛……”。疾病没有摧垮子尤的意志,相反,给了他平日没有的灵感与感悟,成了他才情的催化剂。
子尤执著地与死神进行抗争,他还写了一首小诗来描述和感悟这种斗争的过程:“一次大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
从“十分快活”和前面文字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子尤的坚强。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挫折和不幸,小到考试失利、小病小痛,大到亲人故去、家庭破裂等,在这些不幸中,有一些可以避免,有一些难以避免。无论是否可以避免,在面对它们的时候,请你拿出特蕾莎修女和子尤的幽默和坚强,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哭泣消沉,要挺起胸膛,微笑面对。当然,对于这两种挫折的具体应对方案是不同的:从可以避免的不幸中,我们应该尽量地吸取教训,反思自我,避免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而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只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可以伤心,但是决不要因而消极退避或者自暴自弃。
要记住:苦难,是无奈,是挫折,但也是生活,更是自己的人生。而我们,只要全心体验、积极面对,就一定能够得到特别的收获,比如人生经验、精神境界的提升,坚定、勇敢、乐观、勇于进取的品格等,让我们受益无穷。
心灵追问:
假使上帝只给我三天的生命,我会怎样度过?
行善与快乐——在爱的圆周中轮回
一天,某个村庄来了一位智者,人们纷纷向他请教自己最困惑的问题。一位少年,总感觉自己有很多问题无法释怀,于是也去拜访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样跟他们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少年想了一下问:“是不是说,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欣喜若狂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心情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是吗?”
智者表示认同,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思索着:“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秘密,对吗?”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而且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微妙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体会明白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道谢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年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人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他的热情也给每一个遇到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在特蕾莎修女看来,快乐的人就像照亮一切黑暗的阳光。快乐因爱而生,快乐是一种必需品、是一种力量。另外,人们在行善时得到快乐,而快乐又让人们乐于行一切善事。
一次,修女遣送了一名在“纯洁之心”收容所的见习修女,理由是她没有在这位见习修女的身上看到仁爱传教会的其他修女在为不幸的、痛苦的垂危者服务时所展现的那种快乐的天性,嬷嬷能够看到她在工作时脸上有不平之色。她告诉这名见习修女:“孩子,你今天看起来气色不太好。请回去休息一下吧。”
对于修女的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呢?是不是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为同学也好,为父母也好,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自己也是非常不情愿,脸上有类似那位修女一样的不平之色呢?这根源于你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自愿的。
如果你也能够像上面故事中的少年一样,将别人视为自己来看待,那么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自己就不会这样不情愿、不开心了。这样也就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修女所说的:“人们在行善时得到快乐,而快乐又让人们乐于行一切善事。”这就是快乐与行善之间的关系,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把一生都献给穷人的修女,为什么总是面带微笑,为什么都是快乐地投身到自己的善行中去,因为她从自己的善行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与幸福。这样说起来,修女才是世上最幸福和最快乐的人。
心灵追问:
善良可以带来快乐。在我的生命中,是否曾经因为自己的善良而给自己带来过快乐呢?
用微笑来面对挫折
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有的人成功了,是因为他们能够坚强地面对,而有的人失败了,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一蹶不振,失去了继续拼搏的勇气。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厄运对乐观的人无可奈何,面对厄运和打击,乐观的人总会选择用微笑来迎接挫折。
世人皆知,修女一生都是面带微笑的,这是因为她对于微笑有着独特的理解。在她看来,“在贫民窟中,我们对穷苦大众而言,就是神恩慈的光。我们对小孩子、贫困者,和所有受苦和孤单的人,都要常常展露笑容,让他们不但得到你的关怀,也感受到你的爱心”。
服务穷人需要面带微笑,这出于嬷嬷对穷人的尊重、关怀和爱。而对于修女自己来说,她的天性中就有着乐观的因子。在修女们的眼中,她并不像一个严肃的修道院住持,而更像一个喜欢说笑的大姐姐。
有一回,有个小偷潜入修女们的宿舍,偷走了4万卢比。修女们深感不安,有个修女还哭了。修女却说:“幸好偷走的是钱,如果偷走的是人,那就更不得了啦。不过我不相信这种危险有可能,因为你们还没那么漂亮。”哭泣的修女听了这话,立刻就破涕为笑了。
修女就是以这样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即使是挫折和不幸,她也喜欢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
有一回,加尔各答修会的大米用完了,而这些米是用来分给每天来这里寻求救济的四千多个饥民的。那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早晨。有些人无奈地两眼望天,有些人则开始骚动。年轻的修女们有些不知所措,如果就这样没有结果地等下去,局面势必难以收拾。这时候,修女心里也很着急,但她还是微笑着安慰大家说:“不要着急,我们总会有办法的。”
虽然修女的话给了人们不少的安慰,但是,饥饿的恐慌还是弥漫开来。正在修女们焦急万分的时刻,突然有两辆大货车轰隆隆地开进了修会的院子。
那货车上装的是什么呢?面包,满满两货车的面包。
原来,这些面包本来是要送往各个学校的,但那天早晨学校突然宣布停课,于是食品公司只好把面包转送给了仁爱传教会。
事后,修女开心地说:“你们看见了吧,总有人会乐于帮助我们的,他绝不会抛弃我们。如果我们信任他,他甚至不惜让学校停课一天。”
这就是修女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的表现。正是这种心态让她可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一切超乎想象的不幸与挫折,同时,她也以自己的乐观的心态感染着和鼓励着身边的人们。
其实,谁都有面临困难与逆境的时候,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处理。有些人在逆境中永远消极,成为一个永远的失败者;而有些人却能够积极地面对逆境,冲出重围,走向成功。
琼妮小姐是新西兰一位建筑商的女儿,移居美国后,曾在休斯敦一家电视台工作,1990年起任CNN摄影记者。1992年6月,她被派往萨拉热窝进行战地采访。在那里,曾有多名记者丧生。
琼妮在萨拉热窝逗留六个星期后,已经习惯周围的流弹。一天清早,一颗子弹击穿车玻璃,正好击中她的脸部,几乎掀掉了她的半边脸,她的颧骨被打得粉碎,牙齿没有了,舌头被打断。送到诊所时,大夫们直摇头,认为她不行了。经过20多次手术后,她又奇迹般地回到了工作岗位。这时的她,下颌仍无感觉,脸部还留着弹片,体重减轻了8公斤。令大家吃惊的是,她要求重返萨拉热窝。
她幽默地说:“说不定我还能在那里找回我的牙齿。”她甚至想认识一下当初袭击她的枪手。
有人问她,见到那个枪手后怎么办。她说:“我会请他喝一杯,问他几个问题,比方说当时距离有多远。”
琼妮面对厄运的乐观态度证明她是一个具有坚韧毅力的女孩,正是这种乐观的性格,使她能够迅速摆脱挫折的阴影,积极地投入新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