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微格教学具有模式规范的目标要求,运用教学评价量表,很容易得出,乙在某些方面虽不如甲,但在“启发教学应用”、“知识输入的方式”上高于甲,可见,微格教学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教学行为的模仿与纠正,但实质上却隐含着深刻的教学思想,对于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极为有效。
再次,运用微格教学理论,科学地评价教学行为。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整体与分项的优劣上,以前没有精确的限定规则,在评价上过于笼统空泛,利用微格教学理论就能比较科学地、真实地评价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微格教学中设定的教学行为评价系统,以一定数量的参与者作为评价员,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
第四,灵活的变通形式,有利于教师的技能培养。微格教学的操作系统包括六个步骤:讲解教学技能、观看示范录像、编写微格教案、微格实践录像、反馈评价和修改复录。
五、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微格教学除了需要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需要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包括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让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的设备来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很难想象,一个不掌握现代技术的人会有多少现代意识,一个不会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人会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代新人。师范生或在职教师通过观摩录像示范片、施教前的教学设计、操作摄录机进行教学实况录像、重放教学实况、计算机教学评价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其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和技能。
可以说,微格教学是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是提高综合教学能力的好方法。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技能自我完善的手段,是探索总结课堂教学规律的有效工具,这对改革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进行微格教学,可以使教学工作从整体研究走向局部研究;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最后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从模糊的自我感觉走向声像清晰的自我反馈。
微格教学的教育意义
一、有益于更新师范教育的教学观
微格教学为21世纪培养教育家式的教师群体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保障。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只能领会而不能传授的。微格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其中艺术部分主要靠教师个体的长期摸索、反复实践才能获得,而技术部分则是可以通过培训得到的。正如医生、飞行员一样,教师职业也是一种专门职业,要胜任这种职业除了教师必备各门学科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特殊的专业技能训练。将一名优秀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从技术手段上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各项技能,逐一加以训练,使师范生在自练、自纠中逐步强化优秀教学技能,通过试讲录像将这些技能变成形、声、意展现在师范生面前,帮助他们全方位地感知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与优秀教师相对照,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以弥补传统教学中师徒学艺似的教学方式所造成的“亡羊补牢”的缺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微格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师资培训的新途径,为师范生在毕业前夕能够形成较强的教育能力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保障。
二、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体现“师范性”的课程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和各学科教学法这三门。而这些课程又主要设在高年级(本科设在三年级),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口述耳记,有的教师竟然用“注入式”讲授“启发式”,长期以来形成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三脱离的现象,即教学理论脱离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教师的教学方式脱离师范生教学技能形成的实际;教育理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脱离信息社会发展的实际,这与时代对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为克服这种“三脱离”现象,曾有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过试讲教学法、教育见习教学法和大专辩论教学法等形式,改革教育理论课教学,并起到积极作用,但因缺乏必要的“反馈——矫正”环节和积累第一手课堂教学资料,不利于经验总结,没能形成可资借鉴推广的教学模式。针对此某高校教研室通过实验得到如下认识:
(一)采用微格教学手段学习教育理论,提高了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在学生已掌握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等理论知识后,大胆尝试让他们试讲“教学原则”。师范生在备课过程中主动学习《教育学》教材中有关“教学法”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章节,这使各班试讲学生的讲授水平出人意料,他们备课的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总结技能以及板书、板绘技能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这不仅在课堂上培养了师范生运用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是一种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好形式。
(二)采用微格教学手段,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源
在教育学课堂上,由选出的同学担当“教师”,其他同学和指导教师对其试讲水平进行评价,使教学过程不断获得不同角度的三种信息:一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信息;二是来自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三是试讲“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信息。这三种信息也只有在采用微格教学模式中方可获得,特别是微格教学强调来自同学和指导教师方面的信息,全体学生和指导教师同时观看试讲“教师”的录像,分析其中的优缺点,准确而迅速地找到改进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使之趋于完善,进而形成教育能力。
三、有益于师范生尽早形成教师角色意识
微格教学促使他们坚定教师职业信念。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它有异于其他职业的特殊的行为反应方式,即从教的人应具有教师角色意识,而师范生由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需经过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角色认同和教师角色实现三个阶段。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采用“树大自然直”的粗方式教学,无视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的培养,导致一些师范生到工作岗位后一年甚至若干年才能适应中小学的教学活动,而有的年轻教师因多年没有形成教学技能,招致教学失败而放弃教师职业。这给年轻教师本人和教育事业都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在教育学教学中采用微格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角色的三个层次的培养训练,必能收到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所能达到的效果。因为师范生的入学教育和教育学“总论”部分的教学,使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第一个层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层次,必须亲身实践。采用微格教学模式,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无视师范生教师角色认同和教师角色实现两个层次培养的缺憾。通过录像试讲教学,能使师范生切身体会到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因为在微格教学中不仅直观地再现了每位“教师”的语言状况,而且真实地记录了每位“教师”的一举一动,如手势、目光、身姿、服饰以及身体的角色与整体的协调性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在课堂训练中反复强调和纠正过的问题,还会在微格教学中“重犯”,但是一旦观看录像后,给所有受训者留下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观摩之后,学生明白了教学中应适度控制手势,借助目光可以维持纪律,服饰仪表要整洁、大方,也懂得了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应处处体现教师应有的风范。只有在教学中做到这点,教育学课才能起到培训教师所应有的作用——帮助师范生尽早形成教师角色。也正是在这种有意识的培养中,促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不断走向成熟,并自觉地将立志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的理想纳入自己的信念体系,坚定教师职业信念。
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
一、引进期(20世纪80年代初~1989年)
在美、英、澳等国风靡一时的微格教学进入了教育界(准确地说是电教界)有识之士的视线,一批有关的论文、专着被介绍给国人,较为引人注目的是黄晓东的《微型教学法》。但由于当时设备条件的限制,微格教学只在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市得到小规模的应用,并未形成气候。自1987年始,北京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孟宪恺、郭友与其他一些教师开展了对微格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并进行了一些实践应用。按照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的意见与要求,他们于1989年初举办了全国部分教育学院教师参加的“微格教学研讨班”,为把此项工作推向全国培训了大批骨干,这是我国微格教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全国微格教学的高潮即将来临。
二、发展期(1989年~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