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职业、某些人群在性格上具有某些不同的性格特征,激将法在这些人身上就会有不同的效应。一般来说,激将法对年轻人可能更有用一些,还有就是那些讲究衣着打扮的、好争高比强的、地位较高、受人尊重的人。
你只要掌握了“怒而挠之”的激将法,那无疑对你的成功之路将是莫大的帮助和补充。
战国的时候,群雄并起,连年征战。当时各诸侯国都采取“合纵连横”的外交政策。所谓“合纵”就是几个弱国联合起来来抵抗强国的并吞。所谓“连横”就是两个强国联合起来去侵占弱国。当时产生了许多来实施这种政策的卓越的外交家,后人称他们为“纵横家”。张仪和苏秦就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当时的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仪是魏国贵族后裔,而苏秦,出生在洛阳轩里(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苏秦和张仪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鬼谷子的学生,他们学成以后,就各自去游说诸侯,希望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张仪先到了楚国,但楚王并没接见他。他只好留在楚国的令尹家里做了个门客。
有一次,令尹家里丢一块名贵的玉璧。令尹家看张仪的一付穷酸相,就怀疑他是小偷,把他抓起来打了个半死。张仪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他妻子看着张仪伤痕累累,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就不会出去做官,那就不会受这样的委屈了!”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在,你怎么问起这个了?”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苏秦的仕途也不是很顺利,经历千辛万苦后,他终于在赵国站稳了脚跟,当时他在赵国实行“合纵”政策,联合六个诸侯国共同抵抗秦国。张仪正在家里闹心呢,听说自己的同窗好友已经在赵国出人头地了,自己还真应该去拜访一下,说不定这也是条出路呢!
于是张仪就去赵国找苏秦。谁知苏秦对他非常冷淡,竟然没有接见他,只是让他等着,就这样过了好些天才接见他。
见面后,苏秦都没有正眼瞧他,只是让他坐在堂下,聊了几句闲话。吃饭的时候,竟然让张仪和下人们吃一样的东西。
张仪又羞又怒,正想发作,苏秦却先骂起他来了:“凭你的能力,怎么能混到今天这样落魄呢?你不值得让我推荐!”说完就叫人把张仪赶了出去。
张仪惊呆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苏秦竟然如此翻脸不认人,恨得牙根儿痒痒,大骂苏秦小人得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然后回来找苏秦报仇,可是谁又能欣赏自己呢?这时他想到了秦国。
苏秦羞辱了张仪之后,马上就找来了一个心腹,对他说:“张仪是当今天下难得的人才,就连我恐怕也不如他。我之所以这样羞辱他,就是想激发他的斗志,让他一怒之下到秦国去争取掌握大权,而不沉溺于一些小的利益上。现在你赶快去设法接近他,与他一起到秦国去,尽全力支持他接近秦王,掌握秦国的大权。事成之后再告诉他我的好意,这样,他就会设法让秦国不做对我们赵国不利的事了。”
苏秦把这件事报告了赵王,请赵王拨出经费来给张仪使用。
苏秦派的这个人出手大方,尽全力支持张仪,很快就和张仪混熟了,后来二人还结拜为生死之交。
张仪得到了帮助,再凭着自己的才能,终于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被拜为客卿,大权在握。这时,苏秦派去的人来向他辞行,准备回赵国去了。张仪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我现在刚刚出人头地,正想报答你呢,所以现在你不能走。”
苏秦派去的人这才向他说明了真相,尤其说明了苏秦羞辱他的好意。张仪听后恍然大悟,不禁感叹说:“唉!我已在苏君的计中却还一点也没察觉,我不如苏君是很明显的了啊!请你为我谢谢苏君。有苏君在,我怎么敢奢谈攻赵呢?有苏君在,我又凭什么去攻赵呢?”
公元前328年,张仪正式出任秦国宰相,并开始实行“连横”的战略。
他先向秦惠文王献计,由他自己先去魏国出任宰相,再设法使魏国首先背离合纵之约,把他拉拢过来。一开始的时候,魏王并不同意张仪的主张,最后在他软硬兼施、打拉结合的策略下,魏王终于背弃合纵之约,转与秦国结盟。
张仪回到秦国之后,又主动向秦王要求出使楚国,想办法拆散齐、楚联盟。见到楚王之后,他许诺:只要楚国与齐国断交,并和秦国结盟,秦国就会把商、于之地六百余里归还楚国。听到有这种好事,楚王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封张仪为丞相,并与齐国断交,并且派一名将军随张仪回秦国取回商、于之地。这时,齐国听说楚国与自己断交,齐王一怒之下就决定与秦国结盟。
谁知张仪回到秦国以后,翻脸不认人。说他只是答应把自己的奉邑分六里给楚国。
楚王得知此事大怒,就带领大军去攻打秦国,结果被齐、秦联军击败,损兵折将!并被秦国夺走了大片地方。
后来,秦王提出用商、于之地交换楚国的黔中之地,楚王这时候就想要张仪的命,他竟然说:“只要你们把张仪送来,我把黔中之地送给你们。”
张仪不顾个人安危,又一次来到了楚国,这次他买通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和夫人郑袖,使楚王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之后,他向楚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两国太子互为人质,结为同盟。楚王对此十分高兴。
于是,就这样,齐楚两国都退出了“合纵”,转而与秦国结盟。
张仪回秦之后,又先后瓦解了其余几国的“合纵”政策。
后来,因为他为秦国立了大功,秦王封他为武信君。秦惠文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评点
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虽然六国背离连横恢复合纵的情况,但是以无法持久。可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但是,假如没有苏秦的“激将法”,张仪能不能还有这样的成就,就只有老天知道了。
掌握信息的重要
记得有个经济学家说过:“信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信息的反应。”
没错,同样的信息在有的人眼里就是金银财宝,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
世界上但凡成大事者,都懂得怎样来利用好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分析信息呢?这就要求你有很高的素质!其实生活中机会随处可见,只要你有发现它们的素质,那么即使不是机会,你也能创造出机会。
公元前627年,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了,同一年,郑国的郑文公也去世了。
当年,秦国曾经在郑国驻扎了2000人马来帮助郑国守城。这次借着郑国新君刚刚即位的机会,就派人去向秦穆公报告说:“我们现在掌握着郑国北边的防务,您如果现在出兵攻打郑国,咱们来个里应外合,郑国就是咱们秦国的了。”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秦穆公就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骞叔和百里奚都坚决反对这次行动。他们劝秦穆公说:“两国路途遥远,我军跑到郑国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了,再说了,这么远的路,我们兴师动众,长途行军,根本起不到突袭的效果,郑国一定会知道的!到时候他们以逸待劳,我军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说这件事干不得。”
秦穆公听了他们的话,就很不高兴。他想的是:现在晋文公死了,天下没有能服众的霸主,现在正好借着征讨郑国的机会,积累点资本。也尝尝当霸主的滋味。
于是他就没有听骞叔和百里奚的意见,执意出兵。
秦穆公任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为主将,让他们带领兵车300乘去偷袭郑国。
部队出征的时候,骞叔去送儿子,他哭着对儿子说:“真叫人心痛呀!我现在来送你们,看着你们出发,却再也见不到你们凯旋啦!”
这当然气坏了秦穆公,于是他就大骂骞叔:“你懂什么?你这个老糊涂,如果你在扰乱军心,我就砍了你!”随即他就命令部队出征。
当部队走到郑国西边的滑国的时候,忽然前边有人拦住了大军的去路。这个人还叫嚷着说他是郑国的使臣,要求见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