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8500000025

第25章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为世子①,将之楚,过宋②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③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④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⑤,厥疾不瘳⑥。’”

①世子:太子。

②过宋:由宋国经过。

③见:齐国勇士。

④公明仪:鲁国贤人。

⑤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东西。

⑥瘳:病愈。

滕文公做太子的时候,准备去楚国,路过宋国时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要提到尧、舜。

太子从楚国返回,又会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天下的道理就这么一个。成对齐景公说:‘他是个男子汉,我也是个男子汉,我为什么要怕他?’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作为的人都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周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哪会骗我呢?’现在滕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将近五十里见方,仍然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上说:‘如果药力不能使病人头晕目眩,那病是治不好的。’”

有为神农之言①者许行②,自楚之滕,踵③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④。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⑤。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⑥,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⑦而治。今也滕有仑廪府库,则是厉⑧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⑨?”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⑩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准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固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①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常与伏羲氏、燧人氏并举而称之为“三皇”。相传上古之民过采集渔猎生活,神农氏用木料制作耒、耜等农具,教民从事农业生产。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姜姓部族首领,号烈山氏)。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多托古代圣贤以自重,当时重视农业的学派便标榜自己奉行神农之言。

②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一说名许犯,是墨子的弟子禽滑翳的学生。

③踵(zhǒnɡ):至,到。

④愿受一廛而为氓:希望得到一所住房而成为滕国百姓。廛,居住之所。氓,居住郊野的百姓。段玉裁《说文注》:“自他旧往之民则谓之氓,故字从民亡。”

⑤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靠穿粗布衣、编麻鞋、织草席谋生活。衣(yì),动词,穿。褐(hè),粗布短衣。捆,编制并以木棰敲打使之平整牢固。屦(jù),草鞋。

⑥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陈良,楚国的儒士。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认为陈良就是《韩非子·显学篇》中的仲良氏之儒。陈相、陈辛,都是陈良的门徒弟子。

⑦饔飧:饔(yōnɡ),早餐。飧(sūn),晚餐。此句中作动词用,即做熟两餐。

⑧厉:病。

⑨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是用锅和甑做饭,用铁器耕种吗?釜(fǔ),金属制的锅。甑(zènɡ),古代做饭用的瓦器,现代称蒸饭用的木制桶状器皿。爨(cuàn),烧火做饭。

⑩舍:相当于今日方言“啥”,即什么东西、一切东西、所有什物之类。

宫中:指家中。古代住宅无论贵贱都叫“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所居者为宫。

大人:指有地位、有权势者,与后文“小人”(劳动者、卑贱者)相对而言。近似“君子”的含义。

是率天下而路:这是带领天下人走奔波劳碌不安宁的路。率,引导。路,朱熹注为,“谓奔走道路,无时休息也。”

偪:同“逼”。

敷:遍布。

疏九河:疏通九条河道。相传古代黄河自孟津以北,分九条河道。据《尔雅·释水》,九河名称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絮、钩盘和鬲津。据传今河北省的河间、天津市及山东省的滨州地区,都属九河故道。

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瀹(yuè),疏导。漯(tà),水名。全句意思是:疏导了济水(源于河南济源西,东流至山东)、漯水(在山东省莘县境)而引它流入大海,开凿汝水(在河南)、汉水(源出陕西),排除淮河(由河南经安徽入江苏)、泗水(源出山东)的壅塞之处而让它们流入长江。

后稷:相传为周朝的始祖,姓姬,名弃。

稼穑:稼,耕种。穑(sè),收割。

五谷:稻、黍、稷、麦、菽之合称。

契(xiè):人名,相传是殷朝的祖先,姓子。帝尧时任司徒(主管教化的官)。

放勋:尧的称号。放是大,勋是功劳。原来是史官赞誉之词,渐成为尧的称号。

劳之来之:劳、来,都读为去声。劝勉,慰劳。

皋陶(ɡāo yáo):又作“咎繇”,人名,相传为虞舜时的司法官。

易:治。

大哉尧之为君……有天下而不与焉:荡荡乎,广远无边的样子。名,称赞形容。与(yù),相干。

倍:背,背叛。

治任:准备行李。治,整顿收拾。任,负担,指担于肩者、载于车者。

秋阳:秋天的太阳。周历七、八月,实为夏历五、六月。秋阳实际是夏天的太阳。

暴:同“曝”,晒。

皜皜(hào hào):光明洁白的样子。

(jué):伯劳鸟。这句中的“舌”是指说话快而难懂,像鸟语一样。含有轻视、讥笑之意。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转引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伐木篇》第一章(全篇共三章)。这一章开头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大意是:伐木之声叮叮响,群鸟唧唧喳喳嚷。从那暗谷中飞出,筑巢在高大的树上。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bì)宫篇》第五章(全篇共九章)中的句子。戎、狄:当时北方的异族。荆、舒:当时南方的异族。膺(yīnɡ),击退打击。惩,制止抵御。

市贾不贰:市场上的价格一致。贾,通“价”。不贰,没有两样全一样。

五尺之童:指个子不高的孩子。古代尺短,五尺只有现在的三尺多。

倍蓰:倍,一倍。蓰(xǐ),五倍。后文中的什、百、千、万,都是指相差的倍数。

比:次。

相率而为伪:伙同在一起弄虚作假。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登门拜见滕文公,说:“我这个远地来的人听说王施行仁政,希望能得到个歇身的住所,当你的百姓。”

文王便拨给他住房。

他的几十个门徒,都穿着粗麻织成的短服,靠打麻鞋、织草席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扛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说:“听说王行圣人之政,您也是圣人了,我们都甘愿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他原来从陈良那儿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王确实是个贤明的君王,尽管这样,还是不懂得治国的道理。贤明的君王应该跟百姓一道耕种而维持生活,自己动手做饭又管理国事。目前,滕国有储粮仓和财物库,这是损害了百姓来养肥自己,怎能算是贤君呢?”

孟子问:“许先生一定是亲手种了庄稼才吃饭吗?”

陈说:“是这样!”

孟问:“许先生一定是亲手织布后才穿衣服吗?”

陈答:“不是!许先生只穿粗布衣。”

孟问:“许先生戴帽子吗?”

陈答:“戴!”

孟问:“戴什么样的帽子?”

陈答:“戴白丝绸帽。”

孟问:“是自己亲手织的吗?”

陈答:“不是!是用粮食交换的。”

孟问:“许先生为什么不亲自织呢?”

陈答:“因为对种庄稼有妨碍。”

孟问:“许先生用锅、甑煮饭,用铁农具耕地吗?”

陈答:“是的。”

孟问:“是亲自制作的吗?”

陈答:“不是!是用粮食交换的。”

孟说:“用粮食交换炊具农具的人,不算是对瓦匠铁匠有损害;瓦匠铁匠也用自己所制的器具交换粮食,难道算是对农夫有损害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亲自烧窑、炼铁,以保证什么东西都从自己家里取用呢?为什么要这样繁琐地跟各种工匠进行交易?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嫌麻烦呢?”

陈说:“各种工匠的业务,本来就不可能既要耕种又要制作器械啊!”

孟说:“那么,难道治理天下却偏偏能既耕地又管政务吗?——大官有大官的事干,小民有小民的事干。况且,一个人身上所需的生活资料须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算齐备,如果什么东西都必须自制而后自用,那就等于率领天下的人走劳累不堪的路。所以说,有的人做脑力劳动,有的人做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供养别人,统治者受人供养。这是普天之下通行的道理。

“在尧的时代,天下还不安宁,滔滔大水横溢猛流,天下泛滥成灾,野草树林茂密丛生,野禽猛兽繁殖成群,五谷却没有好收成,禽兽在威胁人类安全,兽蹄鸟迹的印痕到处都是,全国随地可见。尧为此感到担忧,便选派舜担负治理之责。舜派伯益掌管火政,伯益便点燃烈火烧毁山林泽沼地带,使禽兽逃散隐匿。禹又疏通了九条河道,疏导了济水、漯水而引它流入大海;开凿汝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壅塞之处,让它们流入长江,然后中原地区才得以耕作灌溉维持生活。在这种时势下,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进屋,试想即便他想种庄稼,办得到吗?

后稷教给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可使百姓受养育。人类的处世,如果吃饱、穿暖、住得舒服而缺乏教养,那就跟禽兽差不多。圣人为此感到忧虑,便委派契担任管教育的司徒官,用伦理道德教育人们,懂得父子间有血缘之亲,君臣间有尊卑之礼。夫妇间有内外之别,老少间有长幼之序,朋友间有真诚之信。尧曾经说过:‘要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所,再进一步对他们施以赈济和恩惠。’圣人就这样为百姓考虑担忧,哪有闲暇去种庄稼呢?

尧因为得不到舜这样的人而独自发愁,舜因为得不到禹和皋陶这样的人而独自发愁,为百亩之田没种好而独自发愁的人,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恩惠,把为善之道教给别人叫忠厚,为天下物色到贤才叫仁爱。所以说,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为天下选荐贤才却很困难。孔子说过:‘了不起啊,尧这样的圣君!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尧的胸怀广阔深远啊,人们不知该怎样称赞他!舜真不愧是个好君主啊!多么崇高伟大呀,虽然拥有天下而不以此为荣耀,好像与自己无关。’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是不尽心竭力吗?只不过没有用在种庄稼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先进的教化去改变那蛮夷落后的风俗,却没听说反而被蛮夷所改变。陈良,本来是在楚国土生土长的,他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从南而北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习者还没有能超过他的,他真称得起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向他学习了几十年,老师一死,竟然背叛了他。从前孔夫子死了,门徒们坚持守墓三年之后才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去子贡那里作揖告别,彼此相对而痛哭,都泣不成声,然后才归家。子贡又回到墓旁,在墓前的祭场搭建住棚,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肯回家。过了些时候,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跟孔子相貌近似,便想用过去敬事孔子的礼节来敬事他,还勉强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就像那用江、汉的水冲洗过,用夏天的太阳曝晒过,光明洁白得无法比拟,谁能跟孔子相比呢?’现在许行这个南方蛮子、怪腔怪调的人,指责先辈圣王的学说,你竟然背叛你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跟曾子的态度相差多远啊!我从《诗经》上听说过‘小鸟飞离那幽暗的深谷,搬到高大的树上居住’,却没听说过离开高大树木而飞进幽暗山谷歇宿的事。《鲁颂》中说:‘要把戎狄打倒,要对荆舒声讨!’这一类国家是周公所要讨伐的,你却要向他学习,也算是越变越不好啊!”

陈说:“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就会做到市场上的物价没有两个价,国内没有欺诈行为,即便是让年幼儿童去买东西,也没人欺骗他。棉布丝绸长短相同,价钱一样;麻线丝棉轻重相同,价钱一样;五谷多寡相同,价钱一样;鞋子大小相同,价钱也一样。”

孟说:“各种东西品种质量规格不一样,这是实际情况。有的价钱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要把它们的价格拉平找齐,那是扰乱天下市场的行为。制作粗糙的鞋和精致的鞋都卖同样的价钱,人们难道愿意这样干吗?听从了许先生的主张,人们都纷纷伙同起来弄虚作假,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墨者夷之①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②!”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③,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④,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⑤。其颡有泚⑥,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⑦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⑧曰:“命⑨之矣。”

①夷之:人名,墨家学派的人物之一。

②不来:不,通“毋”,不要。

③见:同“现”。

④木:本源、来源。

⑤蝇蚋姑嘬之:蝇,苍蝇。蚋,虫类。嘬,吸吮、咀嚼。

⑥其颡有泚:颡,额、脑门子。泚,汗。

⑦虆梩:虆,盛土的筐子。梩,木锨一类挖土工具。

⑧怃然为间:怃然,怅惘、茫然若失的样子。间,顷刻、一会儿。

⑨命:教。

墨家学说的信徒夷之,通过徐辟引荐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很想见他,但我还在病中,等病好了,我就去看他,别让他来看我了。”

过了些日子,夷子又求见孟子。

孟子说:“我现在就可以见他了。不过,不说实话,真理就表达不出来,我就实话实说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办理丧事,提倡节俭。夷子想以此来变革天下的风俗,难道认为这样不足为贵吗?然而夷子安葬他的父母却相当讲究,这就是以他所轻蔑的礼节来对待他的父母了。”

徐子将孟子的话转告给夷子。

夷子说:“儒家的学说认为,古代君王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婴儿,您怎么理解这话?我以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没有等级差别,只是从孝敬父母做起。”

徐子把这段话转告给孟子。

孟子说:“夷子真的相信人们爱他哥哥的儿子跟爱邻居的婴儿一样吗?他只是有点根据而已。婴儿在地上爬行,将要跌入井中,这绝不是婴儿自己的罪过,谁都会救他一把。而且,天生万物,其只有一个根源,而夷子却认为是两个根源,症结就在这里。大概是远古的时候,有人不埋葬自己的父母。父母死了,就把尸体抬进山里扔掉。过了一段时间经过那里,见到狐狸在吃尸体,苍蝇蚊子在吮吸尸体。额上不禁流出汗来,斜眼瞟一下不敢正视。这汗水,不是流给别人看的,是发自内心的愧疚。大概他回家后,会取来锄头土筐掩埋好尸体。掩埋尸体诚然是对的,那么,孝子仁人埋葬他们的父母,也该有一定的标准。”

徐子把这段话转告给夷子。夷子怅然,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明白孟子的意思了。”

同类推荐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康德的历史哲学长久以来一直为中文学术界所忽略,往往被视为过渡到黑格尔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桥梁,而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论。康德本人虽未撰写一部讨论历史哲学的专著,但有八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涉及历史哲学。本书包括这八篇文章的译文及注释,并在书末附有详细的研究书目供读者参考。通过本译作,读者可以了解康德的历史观、对“启蒙”和“人类意志”的独特理解、对“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康德哲学系统中“自然”的终极目的。以研究康德哲学为志业的学者李明辉先生,留学德国获得哲学博士后,致力于康德著作之翻译,且不时核对三种英译本及何兆武先生的中译本,直接从德文精心翻译并修订译文,终以此译本贡献于读者。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本书把本来意义上的美学称为“文艺美学”,它有着极其深厚的理论传统,令人崇敬,正如伟大艺术作品深深感动着每个人。本书对艺术的批判和对文艺美学的批判完全是一种先验的政治的理论思维的结果。同理,本书以中世纪艺术为范本所揭示的艺术的象征性和创造性,也是运用理论思维对艺术本质所做的一种“先验演绎”,与对中世纪艺术的历史性研究不在同一个界面上。早就有人把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精神解读为一种美学,在本书所揭示的政治美学的意义上,马克思学说本质上必然是一种关于最美政制和最美人性何以可能的先验政治美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白主

    末世白主

    读前须知第一条:单女主第二条:男女主绝对不圣母。第三条:嗯,由于不是重生文,前期的交代可能会慢一点。本想安静的爬一爬泰山,结果被迫救人。救人就算了。凭什么需要用我的性命去换?白起愤怒的看着眼前的老者。但形势比人弱,该怂还得怂。一份不寻常的契约,一场突如其来的末世。一名身份不明老者,一副洞察世间的双眸。
  • 神皇逆天

    神皇逆天

    一个因灭族而逃亡到神武大陆的少年,立志灭敌。一手托封神塔,一手握毁世枪,脚踏苍穹,星月为衬,不灭武皇,笑傲苍穹,谁与争锋
  • 江山美人策

    江山美人策

    恩,郁南烟是公主。恩,我秦思烟是奸臣。你说我跟公主关系不好?好像还真是。你说我是祸国妖孽?好像没说错。你说我有断袖之癖?你在逗我……我秦思烟,司尘王朝的大红人。陷害忠良,立捧贪官,搜刮民脂民膏,强掳美男,调戏良家妇女……无恶不作,无法无天,人人欲除之而后快~可我就是不死,你奈我何?
  • 闯出乡村

    闯出乡村

    一个名叫肖林的年青人的奋斗史,离开农村,在城市闯荡的故事。历经坎坷,终获成功。
  • 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许多人都相信缘分,尤其是在爱情方面。事实上,茫茫人海,可以遇到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继而相知、相爱,最终结合在一起,这种缘分真的很奇妙。也许正因为此,爱情在我们的生命中才显得如此重要,而且永远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当两个人的缘分尽了,究竟又有几个可以潇洒的学会放手呢?“出来陪我喝酒”挂断电话后,我意识到我的朋友真的受了伤!
  • 吞天游戏

    吞天游戏

    2053年,地球进入虚拟游戏时代。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各国纷纷建立起虚拟游戏系统。随着游戏的发展,一款由九国共同研发的“吞天”也进入世界。这是一款目前世界最大的游戏。这里的一切显着与真实世界相差无几。。。。我是陈玄。是一名高中生,我并没有完美英俊的外貌,没有着男神的身高,生活中也是一个屌丝。但是我却比别人多了几分幸运。我拥有着全球30个吞天内测的资格。我决定在这个最大型的游戏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自信。
  • 网游修神录

    网游修神录

    天灾人祸,巧合还是阴谋…… 让这个充满欲望的世界,彻底崩灭。 两千年的开始,带你看不一样的贞子。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贞子与金正中不圆满的爱情故事,在这里重新得到延续。
  • 妖妃娘娘今天出息了吗

    妖妃娘娘今天出息了吗

    无人肯娶的姜家大小姐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个仙门当个厨娘绣娘做个有出息的人!奈何天不遂人愿,没入得仙门却先嫁了人。夫君一穷二白还暴躁。两口子一个赛一个没出息。直到有一天,好看夫君摇身一变成了万界妖皇。等等!说好的赘婿怎么变成了霸总?!本文又名:《王上我想给你生猴子》x《妖皇陛下大型真香现场》温柔大气女诸葛VS狂拽酷炫男腹黑
  • 锁同心:以命偿命

    锁同心:以命偿命

    无人经过的城市一角,生活着两个人。虽默默无闻,但却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