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8500000023

第23章 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①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②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③与子路孰贤?’曾西蹴④然曰:‘吾先子⑤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⑥不悦,曰:‘尔何曾⑦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⑧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⑨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⑩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①当路:当政、当权。

②许:兴、兴起。

③吾子:您。

④蹴:不安的样子。

⑤先子:父亲、先父。

⑥艴(fú)然:不高兴的样子。

⑦曾:竟、竟然。

⑧为:谓、说。

⑨由:犹、如、好像。

⑩周公:姬旦,文王子,武王弟,辅佐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又辅佐成王定乱,安定天下。

作:起、拨。约略量词,如:一拨、两起。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武丁,商代贤王。纣距武丁年代不久远。

相与辅相:相与,共同、一起。辅相,辅佐、辅助。

虽有镃基,不如待时:镃,又作锄头。时,农时。

置邮而传命:置和邮,相当于后来的驿站。传命,传递命令。

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掌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再次建立起来吗?”

孟子回答道:“你真是个齐国人,就知道管仲、晏子。有人问曾西说:‘您和子路谁更贤能?’曾西惶惶不安地说:‘他是我先辈所敬畏的楷模。’那人又问:‘那么,您和管仲谁更贤能呢?’曾西勃然大怒,板着脸说:‘你干吗要拿我和管仲相比呢?君主这样信任管仲,而且到死的时候这种信任也没有改变过,他执政那么长的时间,功绩确是那样的微小,你为什么要将我和他作比较呢?’”孟子接着说:“管仲这种人,连曾西都不屑于同他相比,你以为我和他可以同日而语吗?”

公孙丑说:“管仲让他的君主称霸,晏子让他的君主扬名立万,管仲、晏子不值得我们去效仿吗?”

孟子说:“以齐国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如果是这样,我这个学生就更糊涂了。凭文王的德行,寿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没能使仁政遍及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这才使仁政遍及到天下。现在您说起称王天下,似乎很容易的样子,那么连文王也不值得效法了吗?”

孟子说:“谁能与文王相比呢?从商朝的成汤到武丁,贤明的君主出现了六七个。天下归顺殷商的时间相当长久,时间长了就难免发生变动。武丁使诸侯来朝拜,统治天下,就像将它放在手掌中转动一样容易。商纣距武丁的时代不算长,武丁时代勋旧世家遗留的习俗,及当时流行的良好风气和仁惠的政教措施,还有留存下来的,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都是贤臣,一起辅佐他,所以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他的疆土,没有一个人不是他的臣民,然而文王还是在百里见方的地方兴起,所以是很困难的。齐国人有句俗话说:‘即使有智慧,还得赶上好时机;即使有锄犁,还得待农时。’现在,齐国想要统一天下是很容易的了。夏商周兴盛的时候,领土没有超过方圆千里的,但是齐国却拥有这么多的土地鸡鸣狗叫更是没有间断过,从都城一直达到四方边境,而齐国拥有这片土地上的民众。疆域不用再扩展,民众不用再增加,只要用仁政来统一天下,就没有人能够阻止它。而且统一天下的君主至今还没有出现,这是史无前例的民众被暴政所折磨,没有比这个时期更严酷的了。人们饥不择食,口渴时没有水喝。孔子说:‘德政的传播,比驿站传达命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很是欢喜,就像一个人被悬着吊起来解救下来一样。所以,只要做到古人的一半,功效一定是古人的一倍,也只有在这个时间才能做到。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①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②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③。’此之谓也。”

①赡(shàn):充足。

②七十子:七十个弟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③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是《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篇第六章(全篇共八章)中的句子。思:助词,无意义。

孟子说:“凭借武力假托仁义的人可称霸诸侯,称霸必须依靠国力的强大;凭借道德施行仁义的人可称王治天下,称王不一定要依仗国力强大——例如商汤只用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用方圆百里的土地,就使人心归服。凭武力征服人,决不是心里服气,而是因为抵抗的力量不够;以道德说服人,才会出自内心地甘愿服从,就像七十多位弟子顺服孔夫子那样。《诗经》上说:‘来自西部,来自东部,来自南部,来自北部,全都归服。’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①,及是时,明其政刑②。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③,绸缪牖户④。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⑤,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⑥。’太甲⑦曰:‘天作孽,犹可违;⑧自作孽,不可活⑨。’此之谓也。”

①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内乱,无邻国之虞。

②明其政刑:修明政治法律。刑:常规法制。

③彻彼桑土:土(如肚),根。全句大意为,揭下桑树根上的皮。这几句引自《诗经·豳风·鸱鹗》篇第二章(全篇共四章)。又,《诗经》中“今此下民”一句,朱熹集注本为“今女(汝)下民”。

④绸缪牖户:绸(chóu)缪(móu),缠绵,缠结。牖(yǒu),窗子通气处。户:门户出入处。

⑤般乐怠敖:般(pán),意同“乐”。怠(dài),懒惰。敖:同遨(áo),出游。

⑥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篇第六章(全篇共七章)中的句子。意思是:永远跟天命相配合,自己追求更多的幸福。言,助词,无意义。

⑦太甲:《尚书》的篇名,今文、古文都未传。现传《太甲》篇是梅赜伪古文。

⑧天作孽,犹可违:孽(niè),灾祸、罪过。违,避。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

⑨自作孽,不可活:自己造的罪,逃避不了。活,生存。《礼记·缁衣》引文“活”作“逭”,逭(huàn),逃避。

孟子说:“当权者如果实行王政就很光彩,不行仁政就是耻辱;当前他们对耻辱很厌恨,却处在不仁的境地,这就好比对潮湿讨厌而又处于低洼的地势一样。如果真是对耻辱很厌恨,最好的办法是重视道德修养并尊敬士人,使贤者有官位,能者有职务,国家局势稳定,趁此时机修明政治法典。那么,即便是强大的邻国,也肯定会畏惧它。《诗经》上说:‘趁天没阴雨如注,揭下桑皮来修补,修好窗缝糊门户。桑树下面那些人,谁敢把我来欺负?’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道理懂得深刻啊!能治理好自已的国家,谁还敢欺负他呢?’当前国家局势稳定,在这个时候,只顾享乐、清闲、安逸、游玩,就是自找祸害。无论是祸还是福,没有不是自己找的。《诗经》上还说:‘要永远跟天意相符,才能找到更多的幸福。’《尚书·太甲》篇中也说:‘天降的祸,还可以躲;自造的孽,可逃不脱。’正是讲的这个意思。”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①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②,法而不廛③,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④,则天下之旅⑤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⑥,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⑦,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⑧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⑨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⑩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①俊杰:才德出众的人。

②廛而不征:廛(chán),市中储藏或堆积货物的栈(zhàn)房。征,征税。货物储藏在栈房中不征税。

③法而不廛:按规定收购而不让它积压。法:法律、法令。

④讥而不征:只稽查而不征税。讥:检查,查看。

⑤天下之旅: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

⑥助而不税:只助耕公田不再征税。

⑦夫里之布:额外的雇役钱和地税。布,钱。布有夫布、里布之分,“凡无职者出夫布”。“凡宅不毛者有里布”,指“有宅不种桑麻,或荒其地,或为台榭游观,则使之出里布”,相当于所谓地税。里: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以二十五户人家为一里。

⑧氓(ménɡ):外来的百姓。

⑨仰:仰望,仰慕。

⑩自有:朱熹集注本无“有”字。

天吏:吏,治人者。按原文理解,“无敌于天下”的吏叫“天吏”。吕氏注释为“奉行天命”之吏。

孟子说:“尊敬贤者重用能者,杰出人物都有官职,那就会让天下的士都感到高兴,愿意在这样的朝廷服务。在集市上,堆积货物于栈房而不征税,依法收购滞销货不使存货积压,那就会让天下的商人都感到高兴,愿意把货物在这样的市场存放。在关卡,只稽查而不征税,那就会使天下的旅客都感到高兴,愿意在这样的道路上往来。对种庄稼人,按井田制只助耕公田而不征税,那就会使天下的农夫都感到高兴,愿意在这样的田野耕作。在居民聚集区,没有额外的夫役钱和土地税,那就会使天下的百姓都感到高兴,愿意当这里的侨居户。——果真做到这五点,那就会使邻国的百姓像对父母一样地仰望它。邻国之君妄想攻伐它,就像率领子弟攻伐自己的父母,从有人类至今,这种妄想还没有能够得逞的。像这样,便能使天下无敌。天下无敌的人,可谓‘天吏’。做到这步而不能统一天下的,从来还没有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①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②之心——非所以内交③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④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体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⑤,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①乍:忽然。

②怵惕恻隐:怵(chù)惕(tì),恐惧害怕。恻(cè)隐,悲痛同情。

③内交:结交。内(nà),同“纳”。

④要誉:要(yāo),求取。博取名誉。

⑤然:同“燃”,点燃。

孟子说:“人们都有同情别人的心理。先王由于有同情别人的心理,这才发展为有同情别人的治国之政。凭这种同情人的心理去施行同情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容易得像在手掌上运转东西一样。我之所以认为人们都有同情别人的心理,依据是现在有人突然发现一个幼儿要跌到井里,谁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理——既不是要跟孩子的父母攀亲结交,也不是为了在街坊邻里亲朋好友面前博得称誉,更不是厌恶那孩子的惊呼哭嚷之声才这样。从这种现象考察,一个人要是没有同情之心,就不配做人;没有羞耻之心,就不配做人;缺乏谦让之心,就不配做人;缺乏分辨是非之心,也不配做人。具有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有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有谦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有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人,具有这四种开端,就好比有手脚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开端而自己觉得无能为力,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无能为力,是暴弃君主的人。所有自身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们,如果懂得要将它们发扬光大,就像刚刚点燃的火,像刚刚喷涌的泉水。如果能够充分发扬它,便足以使四海安定;如果不发扬它,就连赡养父母的能力也不够。”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①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②匠③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④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①函人:函,铠甲。函人,制造铠甲的匠人。

②巫:巫医。

③匠:木工。

④由:犹,如。

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比造铠甲的人不仁吗?制造箭支的人生怕箭支伤不了人,制造铠甲的人生怕抵御不了刀剑侵袭而伤了人。巫医和木匠也是这样,所以选择职业一定要慎之又慎。孔子说:‘居住在风化好的地方是件美事,挑那种民风败坏的地方住,恐怕不太明智吧?’仁德是上天尊贵的爵位,是人间安逸的住宅。没有任何人阻止却不讲仁德,这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只能受人驱使。当仆役觉得很耻辱,就像造弓的觉得造弓的可耻,造箭的觉得造箭的可耻。如果真的觉得可耻,不如推行仁。行仁的人就如比赛射箭:射箭手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放箭射不中,不怨恨赢了自己的人,只有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罢了。”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②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①有:又。

②与:偕、偕同。

孟子说:“子路,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的时候,他会很高兴地接受;大禹,听到别人的善言,会拜谢那人。而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的品德与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吸收别人的优点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舜从当农夫、陶工、渔夫,直到成为天子,没有哪一点长处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吸收别人的长处来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这能帮助别人又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所以,君子没有比帮助别人培养好品德更好的了。”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①去之,若将浼②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③而不怨,厄穷而不悯④。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⑤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⑥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⑦,柳下惠不恭⑧。隘与不恭,君子不由⑨也。”

①望望然:形容惭愧的样子。

②浼:污染、沾染。

③遗佚:佚,同“逸”。不被任用。

④悯:忧、忧愁。

⑤袒裼裸裎:裼,脱掉上衣,露出肉。裸裎,赤身露体。

⑥由由然:高兴自得的样子。

⑦隘:心胸狭窄。

⑧不恭:不严肃。

⑨由:行、做。

孟子说:“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他就不肯侍奉;不是他理想的朋友,他就不肯结交。不和奸佞小人同朝为官,不与没有品德的人说话。和奸佞小人同朝为官,同恶人交谈,就如同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坐在泥路或炭灰上。把这种讨厌恶人恶事的心情推广开来,便会联想到和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便会不高兴地走开,好像会沾染脏东西似的。所以诸侯中虽有人说尽好话想要笼络他,他都不接受。他之所以不接受,是因为不屑接近他们。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地在我身旁,你又哪能玷污我呢?’所以他能十分高兴地和这样的人相处而不失去常态,拉他留下,他就留下。拉他留下,他就留下,这也就是不屑于离开罢了。”孟子又说:“伯夷狭隘,柳下惠不严肃。狭隘与不严肃,君子是不效仿的。”

同类推荐
  •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本书是一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粹集。编译者赵华民从叔本华的所有著作中,精挑细选翻译出了最有价值的214句话。包括如何磨练意志力、如何洞悉生活本质、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锤炼强大的心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八大板块。这八大板块基本囊括了叔本华智慧的精髓所在,对帮助年轻人洞见人生本质、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板块中的内容都紧扣主题,阐述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理,行文深入浅出,绝不艰深晦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人智慧全书

    本书对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财箴》和《诺未门》中浩若烟海的智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其分为三个类别:经商智慧、处世智慧和教育智慧,全面揭示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致富策略、处世哲学以及教育方法。让读者在读智慧的同时增长智慧。《犹太人智慧全书》是一本经历了数百年社会发展的举世经典,一本塑造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巨著,西方每一个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成功人士推荐的传世典籍,读后,您也可以成为一名睿智而智慧的人,无论是在商海中还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复杂、曲折的漫长过程,在强调作为革命思想武器的实践性的同时,必须辅之科学性的保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国的民族语言表述,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造。而科学性的要求,在这一“中国化”过程中,又是一个薄弱的方面。
热门推荐
  • 宠婚一百分娇妻有点甜

    宠婚一百分娇妻有点甜

    <爆笑宠妻#男女双处>婚前,“boss大人,我可以演这部戏嘛”男人缩了缩眸子“不可以”,“真的不可以嘛”沐柒染耷拉着脑袋,肩膀缩了缩”好”婚后,男主开启新功能,大小包子齐上阵“老公,不可以演这部戏吗”男人看着他,果断拎起了腿边的小包子“麻麻,你不素答应陪我玩的嘛”沐柒染心中一箭K!O!
  • 神奇炼丹师

    神奇炼丹师

    在地球修仙的李行凤因为一只戒指的缘故,穿越到九霄大陆。可没有令人想到的是,她竟然有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穿越到九霄大陆,到底是阴谋,还是无意之间。
  • 快穿之反派治愈计划

    快穿之反派治愈计划

    萝莉身御姐心的白猫,遇到腹黑反派。猫儿~不要和别的男人跑了,不然,我可不知道我会做什么哦
  • 天地纵横之邪神

    天地纵横之邪神

    当现代异能碰上古武修真,当神魔遇上华夏传统武术,将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 独行老瑞

    独行老瑞

    看过瑞克和莫蒂吗?宇宙第一聪明的瑞克现在没有了莫蒂会怎么样?会变得更聪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娘子万福

    大娘子万福

    十里红妆,沿街撒钱。世人都认为这是她高嫁的炫耀,殊不知她只是想顺便打个广告。商贾之女付梓衣用了各种手段嫁给了国公次子赵瑾瑜,只是为了有个遮挡不轨之心的盾牌。谁知,这才是追夫路的开端。————“你喜欢我什么?”付梓衣外八着腿跪坐在榻上,抬着眼看着赵瑾瑜,异常心虚:“喜欢……喜欢你……长得……好看。”果不其然赵瑾瑜听了这个答案并不满意,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冷漠如同神祗:“喜欢我长得好看的人多了去了。”“那你喜欢我什么?”付梓衣赶紧反问,妄想将他一军。他垂着眼睛看她:“反正不是因为你长的好看。”临了还不忘将床帏放了下来,隔绝两人的视线。付梓衣坐在榻上恨的咬牙切齿:“我是长的没你好看,可我也不丑!”不幸的是,生在唐末。乱世人,不如狗。不论男女,不论什么身份,都裹在历史的洪流里颠沛流离。
  • 耳顺的重启人生

    耳顺的重启人生

    耳顺之年却突然变身美少女?瞬间打乱了老李头本该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闹哪样?难道真的要晚节不保了?某群:817596226
  • 高手启示录

    高手启示录

    繁华都市的黑暗处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一个IT宅男如何变成一个绝顶高手。宅男的身子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 冷少的正牌情人

    冷少的正牌情人

    她是城市白领,他是钻石王老五,夜店相会,不是冤家不聚头。当花心男碰上白痴女,世界颠倒了!当玩笑变成爱情,她拿得起放得下,放不下的人反倒变成了他?当他携着别人的手走入礼堂,她拐着他的孩子落跑他乡,玩就玩,谁怕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