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9900000004

第4章 肖邦的创作(1)

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817~1849年),可分为两大时期:(1)华沙时期(1830年前);(2)巴黎时期(1831~1849年)。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20个年头,总的说来,是愉快、开朗的。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情绪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尽管在这一时期内,肖邦已写下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一些练习曲以及一些玛祖卡舞曲等优秀的作品,但是,华沙时期的作品毕竟不可能超越一个尚未经历生活风霜的考验、不满20岁的青年人的思想局限。清新、明快固然是肖邦华沙时期大多数作品的基调,但从有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过于华丽,甚至纤弱矫饰的特点,看出受当时欧洲沙龙乐风以及波兰贵族气息影响的痕迹。1829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就曾写信说:“大家说这里的贵族喜欢我。”但是,肖邦的早期创作中极其可贵的一点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如d小调波兰舞曲(Op.71Nrl)以及a小调玛祖卡舞曲(Op.17Nr4,《小犹太》)等。肖邦一生中写的第一首作品是波兰舞曲(1817年),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富有波兰民间色彩的玛祖卡舞曲(1849年)。这象征着肖邦的一生是一个波兰民族作曲家的一生,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土壤息息相连的一生。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性格、音调,自己去进行创造。他的音乐既具有强烈的波兰风格,也富有个人独创的特性;既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是经过精心加工和艺术提高的。

1830年至1831年华沙起义的成功、失败,不仅决定了肖邦一生中的重大转变,促使肖邦的思想走同成熟,并且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显得如此巨大,甚至仿佛判若两人。从此,肖邦的作品的思想性更高了,情感更深刻了,气势更宏大了。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音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c小调练习曲、a小调及d小调前奏曲标志着这一骤变的发生。在巴黎陆续写成的第一谐谑曲、第一叙事曲等宏伟的史诗性乐曲,也充分显示整个风格的变化。

肖邦在巴黎的创作很快进入了成熟期。此后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与祖国兴亡或个人对祖国的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一个则更多反映肖邦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和情致。从乐曲的风格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一类是充满诗意的、抒情的。不少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只看到或只强调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甚至把肖邦称作“沙龙作曲家”“病室作曲家”,这是一种歪曲。肖邦尽管身体虚弱,钢琴演奏以细腻、含蓄著称,但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感天地之广阔、宏大,确实只有一位民族战士才能具有的。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而统一的。例如升c小调夜曲(Op.27Nrl)强烈的中段和宁静的首尾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叙事曲中反复交替出现音乐形象截然不同的两段。而这些对比完全受内容表现所决定的,是有机整体发展,演奏的结果,而绝不是纯形式地为对比而对比。

肖邦最后几年的创作中,虽然也还有个别作品具有昂扬的情绪,如《幻想波兰舞曲》(0p.61),但更多的却具有一种仿佛与世无争的情绪。这在他以往的创作中是少有的,不能不说这是生活意志衰退、悲观情绪有所滋长的结果。从数量上说,最后几年的作品写得很少,这和肖邦当时的体力衰弱、心情忧郁有关。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19、20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乔治·桑从肖邦的钢琴里洞悉肖邦的内心世界。当她独自去拜访肖邦时,寡言少语的肖邦用钢琴与乔治·桑交流,他只要一触到琴键,就好像在滔滔不绝地诉尽生平不快意,乔治·桑从琴声里悟出肖邦的情愁与乡愁。

1838年秋天,肖邦的病情恶化,为了换一个环境为肖邦养病,乔治·桑带着肖邦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到西班牙的马约卡岛疗养。这是个地中海上的岛屿,气候很好,但是不幸他们住了不久便赶上雨季,肖邦因感冒而病情近一步恶化。岛上的居民看到肖邦的样子,生怕传染病在岛上传播,便不准他们住在村镇里,他们只好住在山上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

这所修道院是中世纪的建筑,已经很不适宜居住,既透风又漏雨,寒冷潮湿。肖邦住在这样的地方情况可想而知,在他写给友人的信中,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甚至将不久于人世。但是从这个时期肖邦的创作来看,情况也许还不至恶化到这种地步。他的《降D大调前奏曲》就是在马约卡岛上写的。

肖邦与乔治·桑和两个孩子住到修道院以后,生活用品都由乔治·桑到六公里以外的市镇上去采购。有一天乔治·桑去买东西,恰逢天降大雨,阻隔在外不能回来。病中的肖邦独自躺在家里,听着风声雨声,又寂寞又担心,房子漏雨,滴滴答答的水声令人心烦。肖邦自从与乔治·桑同居以来,生活上事事都由人照料,事实上已离不开乔治·桑的关护,病中客居在海岛上古老的修道院里,风声雨声,催人愁肠百结,他索性起身,写他早在计划中的《前奏曲集》。屋檐滴落的雨滴声恰好提供给他一个单音节奏型,就着这个音型,肖邦一口气写完了这首著名的前奏曲。

模仿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为钢琴写前奏曲,是肖邦早就构思过的计划。肖邦对巴赫、莫扎特等古典作曲家的音乐非常尊崇。作为钢琴家,他对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更是视为“钢琴圣经”。他按照《平均律钢琴曲集》调性研究的思路,一个调一个调排列着写下去,也写了24首。所不同的是肖邦只写了前奏曲而没有写赋格,而巴赫是在赋格前面前置了前奏曲。

前奏曲是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15、16世纪就已经有了,到了巴罗克时期发展成赋格、器乐组曲等结构严谨的乐曲的引子。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使前奏曲游离出来,成了独立的器乐形式,音乐也带有浪漫色彩。肖邦的24首前奏曲堪称是浪漫主义的前奏曲的典范,每一首都是形象鲜明的性格小品,乐思简炼,形式完美,被人称之为浪浪主义的音乐格言。这些前奏曲后来都被后人加上标题,这些标题虽然不十分准确,有的甚至很牵强地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但是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也还颇有几分接近。肖邦在马约卡岛那个雨夜写的第15首降D大调前奏曲,始终贯穿着持续的同音反复,并伴随着单调的节奏,有如雨滴落地,被人加上《雨滴》的标题,就很形象。

《雨滴》是肖邦的前奏曲里流传甚广的一首。乐曲的音乐形象虽比较单一,便仍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曲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清纯的雨滴声,仿佛是雨夜里飘荡的无言歌,充满浪漫气息。

乔治·桑曾给肖邦的前奏曲作了一些文字描写,这些文字也很美,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肖邦当时创作的背景,对理解音乐内容也有所帮助。第五节 最后的琴声

随着收入的急剧减少,迫使肖邦重新考虑举办公开演出的音乐会,在老朋友布罗德伍德夫妇的热心帮助下,肖邦总算有了登台亮相的机会,不过是在私宅的客厅里,这两场半公开的音乐会还是刊登了广告。

1848年6月23日下午3点,第一场音乐会在萨托里斯夫人的家里举行(现在伊东地99号门外还挂着一块纪念此事的蓝匾)。

萨托里斯夫人曾是歌唱演员,在巴黎聆听过肖邦的演奏。她宽大的客厅具有浓厚的巴黎沙龙情调(是当时英国文学界著名人士经常聚会的场所),能容纳150位听客。尽管票价昂贵,但在演出前几天仍然被一抢而空。

与肖邦同台演出的还有其他几位歌唱家。肖邦演奏了自己的作品,有练习曲、玛祖卡、夜曲、圆舞曲和有名的《降D大调摇篮曲》。肖邦轻柔纤雅的演奏风格,博得了听客们的青睐,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这优美的琴声旋律之中。

对于这首场演出,《雅典娜神庙报》的评论者大加赞赏:“……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会儿是位伟大的演奏家,一会儿是位卓越的作曲家。钢琴发出的乐音忽而轻柔徐缓,忽而华丽绚烂,忽而忧郁伤感,忽而激烈威严,变幻着的不同风格在我们耳中依次显现。肖邦先生向我们证明了钢琴也能表现这样一种风格,在这种风格里,纤细精致、诗情画意、文雅端庄和幽默诙谐浑然一体,产生出上述奇异的效果,使听众喜出望外。在其他钢琴家不断尝试使五个手指敲打出同等力度的同时,肖邦先生却胸有成竹、独辟蹊径,刻意利用五个手指发力不等的天生条件。”

7月7日下午4时,肖邦坚持举行了第二场音乐会,地点在圣詹姆斯广场2号,这是一座十分豪华的府邸,作为主人的法尔默思侯爵则喜欢身穿破旧衣衫上街,他酷爱音乐,有一颗乐善好施的心。他的客厅显得更为宽敞,能接待200位贵客。这场音乐会的效果比上一场还好,“听众欣喜若狂”。

《每日新闻》评论者几乎用尽了美好的词语进行褒扬,“在这些风格各异的曲子里,他的创作天才和高超的演奏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作品本身的特征则表现在自由奔放的乐思,变幻无穷的表现手法,浪漫的情绪,忧郁伤感的色彩,这似乎正是作曲家自己的心境。”这两场音乐会给肖邦带来了高收入,是歌剧院爆满的夜场音乐收入的3倍。这笔钱相当于在意大利生活一年的费用,但在伦敦付了房租和马车费后,则只能勉强维持半年。

同类推荐
  • 翡翠投资收藏手册

    翡翠投资收藏手册

    什么是翡翠?怎样挑选、购买一件值得收藏的翡翠饰品?如何在鱼龙混杂的翡翠饰品中鉴别真伪?面对琳琅满目的翡翠制品,大多数投资收藏者首先就会产生这些困惑。有鉴于此,《翡翠投资收藏手册》在介绍翡翠的种、色、皮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翡翠制品的加工过程、饰品种类;雕刻图案寓意及其收藏价值评价,重点介绍了翡翠A、B、C、D货和作伪翡翠的鉴别方法等内容。书中还对神秘的翡翠场口和脍炙人口的赌石作了介绍,从而揭示了翡翠赌石的真正本质。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大家小品丛书》选收了现当代最经典的名家名作,它们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也能让你对这些现当代名家的心经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学者作家写的性灵小品文,往往于细微处见真性情。本书收录了宗白华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这些作品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格调高古,风神澹泊,香远益清。所谓“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用来形容宗白华的文章甚为贴切。
  • 影像艺术文化生态论

    影像艺术文化生态论

    本书共分六章,论述了从艺术影像到生态影像、影像艺术的生态和谐美、影像艺术的消费生态化、影像艺术的生态资源开放性、影像艺术的生态批评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煅天记

    煅天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我,能煅天。
  • 笑仙林

    笑仙林

    遗腹鬼胎引怨灵为力降生,茅门无生仙姑奉师门之命下山降魔除妖,一尸一仙重述正邪理念
  • 别败在感情用事上:三分感性做人,七分理性做事

    别败在感情用事上:三分感性做人,七分理性做事

    情感与生俱来就是人生的重要一部分,如何生活得开心而有意义,决定于你怎样用理智这把尺子——当你可以感性的时候,酣畅淋漓地宣泄自己的情感;遇到你需要理性的时候,要能控制身心的冲动,平衡自己的情感。在本书中,笔者把感情用事的行为分别在情爱、管理、决策、处世、说话和经商这六个内容里,做了举例分析和阐述。最重要的是,本书还针对各个场景中的感情用事行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您对照自己的行为,查找到解决感情用事的实用方法。
  • 相遇玺奇缘

    相遇玺奇缘

    一个名叫杨冰雪的明星少女退出韩国综艺组合,回国后相遇易烊千玺,从此一段奇妙的缘分就开始了……他搂住了她的腰,千式苏音在她耳边响起:“哪有让主人睡床客人睡沙发的道理?不如我们一起睡吧。”
  • 微暖总裁也极坏之名门善妻

    微暖总裁也极坏之名门善妻

    清新可爱的小女孩和微微暖的霸道总裁的虐恋故事,当然其中不乏轻松可爱
  • 猫又离

    猫又离

    吾辈,原是地藏菩萨门下在世修行的猫妖,为报前世彼女舍生相救之恩吾辈在菩萨面前许下誓言,守候其三生三世幸福美满。一世,她是王侯之女我是领兵将军,她为国出嫁我浴血沙场。二世,她是豪情侠女我是布衣悬壶,她行侠仗义我救死扶伤。三世,她……我是谁……
  • 火影之水无月冰

    火影之水无月冰

    地球的一个普通应届生,再找工作途中不小心发生意外重生在了火影世界的水无月家族。在这个悲剧家族中,面对着父母逝去无能为力的他又将怎样选择。看这只小蝴蝶如何牵动着忍界,看着水无月冰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忍界巅峰。
  • 龙族之冰雪女王

    龙族之冰雪女王

    一个神奇的世界,一场奇妙的穿越,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一种神奇的血脉……或许令人难以置信,但,这个世界,有龙!
  • 宠妻无下限:你说的我都记得

    宠妻无下限:你说的我都记得

    “为什么要叫夏衍星?”男人修长的手指拍拍身下女人精致的脸蛋。“我怎么知道?”夏衍星气喘吁吁的看着这头不知道喊停的饿狼。“因为希望你可以像夏天的星星一样繁衍?那么多?”男人嗤笑,“那,我满足你这个愿望。”
  • 幽暝后传

    幽暝后传

    求无欲,不思量。万千愁苦为哪般?既天定,仍笑看。种种欲求皆久湮!浅尝法理之辈也有顿悟真道之时,登峰造极之者亦有道心迷茫之际,皆因心境痴欲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