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23100000005

第5章 春梦留痕

真个是“江山也要伟人扶”!儋州,古称“南荒徼外不毛之地”,只因九百年前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谪居三年,便声闻四海,成了历代骚人迁客、显宦名流觞咏流连、抒怀寄兴的所在。现在,每天都有大量游人远出岭表,万里间关,前来亲炙这位全能文艺大师的遗泽,领略其逆境中闪射出的人格异彩。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自“乌台诗案”接连被贬,先后谪居黄州、惠州、儋州。但他生性旷达洒脱,所到之路皆为当地民众做了许多好事。

儋州地处海南岛的西北部,宋代称为昌化军,治所在临近北部湾的中和镇。此间现存很多东坡遗迹,最著名的要算有“天南名胜”之誉的东坡书院了。当年只是一所厅堂,为坡翁讲学会友、酌酒谈吟之地,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地建起了亭、堂、殿、馆一应俱全的书院。所存楹联特多,粗粗算了一下,不少于四十副。这在苏、杭、汴、洛的名城胜邑也是不多见的,何况是僻处天南海陬,遐方殊域。洵可谓洋洋大观矣!

书院主体建筑载酒堂系坡翁亲自命名,取《汉书·扬雄传》中“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之意。建堂时日史籍失载,从东坡离儋五十年后,南宋名臣李光贬谪昌化军时曾会友赋诗于载酒堂,并有“荒园草木深”之句来看,可以推知此堂当建于东坡在儋之日;但有的学者否定这种意见,断定为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堂前现有载酒亭一座,为双层亭檐结构;堂庑两侧莲花池中游鱼可数,岸边有挺拔的椰树和清幽的翠竹,环境颇为隽雅。

十年前,儋州政府于书院西园雕塑了《东坡笠屐》的铜质全身塑像,再现了先生“劲气直节,豪宕不羁”的风采。村民们望着蔼然可亲的东坡雕像,深情无限地说:先生说“我本儋耳民”,“海南万里真吾乡”,可是,一走就是八九百年,头也不回呀!现在总算归来定居,再也不走了。他们满意于先生那副头戴竹笠、身穿布袍、脚拖木屐的田夫野老打扮,认为雕塑艺术家充分地体现了民意。

在千古诗坛上,怕只有苏轼一人如此深受民间百姓喜爱。他亲民的形象,幽默的性格,俨然一位邻家老人。

后殿里还有一座《东坡讲学》的组塑。你看他,手把书卷,正襟危坐,目光炯炯,慰诲循循,真是形神毕肖。先生在幼子苏过陪侍下,正与“贫而好学”的当地友生黎子云细论诗文,显现出文人之雅、直臣之鲠、智士之慧的综合气质。

东坡书院的一副楹联,恰当地概括了上述的场景:

图成石壁奇观,戴雨笠,披烟蓑,在当年缓步田间,只行吾素;

塑出庐山真面,偕佳儿,对良友,至今日端拱座上,弥系人思。

联语中“图成石壁奇观”云云,指的是镶嵌在载酒堂石壁上的《东坡笠屐图》。据《儋县志》记述:一天,东坡过访黎子云,归来途中遇雨,便从路旁一农夫家借了一顶竹笠戴在头上,又按照农夫的指点,脱下了布鞋,换上一双当地的木屐。由于不太习惯,又兼泥泞路滑,走起来晃晃摇摇,跌跌撞撞。路旁的妇女、儿童看见老先生的这副装扮,纷纷围观嬉笑,篱笆里的群犬也跟着凑热闹,汪汪地吠叫不止。而东坡先生并不在意,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人所笑也,犬所吠也,笑亦怪也。”南宋的周紫芝最先把这一生动自然、潇洒出尘的形象绘成图像,取名《东坡笠屐图》。明代的宋濂和唐伯虎也都分别以“东坡笠屐”为题材题词、作画,使之得以广泛流传,风行中外。

先生的洒脱性情,妇儿的憨态可掬跃然纸上。

在中和镇,坡翁结交了许多黎族朋友,切实做到了他诗中所表述的:“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杯同”,入乡随俗,完全与诸黎百姓打成一片。他常常戴上一顶黎家的藤织裹头白帽,穿上佩戴花缦衣饰的民族服装,带上那条海南种的大狗“乌嘴”,打着赤脚,信步闲游;或者头戴椰子冠,手拄桄榔杖,脚蹬木屐,口嚼槟榔,背上一壶自酿的天门冬酒,一副地地道道的黎家老人形象。

走在路上,他不时地同一些文朋诗友打招呼;或者径入田间、野甸,和锄地的农夫、拦羊的牧竖嬉笑倾谈。找一棵枝分叶布的大树,就着浓荫席地而坐,天南海北地唠起来没完。他平素好开玩笑,有时难免语重伤人,在朝时,家人、师友经常提醒他出言谨慎,多加检点。现在,和这些乡间的读书人、庄稼汉在一起,尽可自由谈吐,不再设防,完全以本色示人。

有时谈着谈着,不觉日已西沉,朋友们知道他回去也没有备饭,便拉他到家里去共进晚餐,自然又要喝上几杯老酒,结果弄得醉意朦胧,连自家的桄榔庵也找不到了。正像他在诗中所写的: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这两首诗活脱脱地表现一个顽童小儿。

他常常踏遍田塍野径,寻访黎族友人,若是一时没有找到,就拄起拐杖,疾步趋行,闹得鸡飞狗跳,活像着疯中魔一般。这也有诗可证:

野径行行遇小童,黎音笑语说坡翁。

东行策杖寻黎老,打狗惊鸡似病风。

东坡《海外集》中收有一些与黎族人民纯情交往的诗篇。有一首诗是这样陈述的:在集市上,他遇见一位卖柴的黎族同胞,形容枯槁,精神却很饱满;平生未闻诗书,但能超越荣辱名利的牵累,具有高洁的内心世界。由于言语不通,他们只好通过手势来传输情感、沟通思想。卖柴人很喜欢这个平易近人的汉族老先生,嫌他这身儒冠儒服不太适用,便慷慨地奉赠了一块自家织出来的吉贝布料,让他做成黎家式样的服装,以御风寒。

据曾在儋州一带工作过的朱玉书先生考证,吉贝,是一种高仅数尺的植物,秋后生花吐絮,洁白似雪,纺织出来曰吉贝布。早在战国时代,黎族先民就把它作为贡品,深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所赏识。

生活还很困苦的黎族同胞,能够把这样珍贵的物品慨然相赠,说明他们对诗人饱含着敬慕与爱戴的深情;而具有易感的心灵、长期遭受倾陷迫害的老诗人,则把普通民众这种暖人肺腑的真情,同封建时代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甚至凭空构陷,落井下石的龌龊恶行加以比较,感到确实悬同霄壤,天差地别。他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悟出了人生真谛:“情义之厚,有加以平日。以此知,道德高风,果在世外。”

东坡先生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七月抵达中和镇,开始其谪居生活,到元符三年(1100)六月奉命渡海北归,在这里只住了三年。但他留给当地黎、汉两族人民的美好印象,却如刀刻斧削一般,千古不磨,久而弥深。人们缅怀先生的遗泽,传颂着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逸闻佳话。

为了纪念他,此间不仅有东坡村、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小学、东坡公园,甚至还把当地说的一种官话称为“东坡话”,戴的斗笠叫做“东坡笠”,吃的蚕豆名为“东坡豆”。村里有一口“东坡井”,父老们口耳相传:先生当日舍舟登陆后,发现村民饮用的竟是潦洼积水,污浊不堪,以致经常患病,便带领群众踏勘地脉,就地挖井汲泉。数百年来,井泉源源不竭,水质甘甜,群众饮用至今。20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同志前来视察,还曾舀上一勺,亲口尝过。

涉及衣食住行,可见影响之深,民间以东坡命名的菜肴更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等。

无独有偶,镇西15公里处,紧靠海边的地方,也有一口古井,名为“白马井”。传说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归来,三军在此登岸,正值盛夏炎阳似火,一个个口渴难挨,将军的坐骑白马,掠地长嘶,“踏沙得泉”,解除了将士干渴之苦。为了纪念这位伏波将军,感戴这番神奇的恩赐,后人便在泉眼上面筑围成井,并在井上盖起一座伏波庙,世世代代,香火不绝。

耐人寻味的是,同是掘井得泉,伏波将军的行迹却被后人神化,千秋筑庙奉祀,凌驾于万民之上,人们自然敬而远之;而诗翁东坡则截然相反,他置身于群众之中,力求做一个货真价实的“黎母之民”,老百姓便也接纳了他,把他看成是自家人。

九百年间,世事纷纭,沧桑变易,外边世界走马灯般地变幻无常,“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坡翁以风烛残年的一介流人,却能世世代代活在黎、汉两族人民的心里,未随时间的洪流荡然汩灭。这一方面说明了公道自在人心,历史是公正无私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的感人至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东坡先生入儋之初,尽管朝廷有“不得签书公事”的旨令,但毕竟还挂有一个“琼州别驾”的虚衔,因此,州府官员依例把他安置在城南的州衙里暂住。从诗人吟咏的:“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风雨睡不知,黄叶落枕前”看得出,州衙的房舍原是十分破漏的。经过一番修葺,总算可以安居了。不料,后为下来巡访的官员所察知,当即被从官舍逐出。先生只好在城南污池旁边的桄榔林中买下一块地方,在邻里和友生的热情帮助下,“运甓畚土”,“结茅数椽”。先生名之为“桄榔庵”,并兴致勃勃地吟咏: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房舍当然是很鄙陋的;而且,周围环境也十分恶劣:“海氛瘴雾,吞吐吸呼。蝮蛇魑魅,出怒入娱。”但是,到了清代画手的笔下,《桄榔庵图》的景观,却是:一带连山之下,林木掩映中,现出一座由高大院墙环绕着的三进砖石结构的典丽厅堂。其间显然带有文人想象的“诗化”成分。并不符合当时当地的艰窘实况。

即使身处恶劣的环境中却仍然能洒脱吟诗,古今几人能为?怕只此坡翁耳!

现在,桄榔庵已经片瓦无存了,遗址周围还有一些耸天直立、羽状复叶丛生于茎端的桄榔树,临风摇曳,楚楚生姿,令人蓦然兴起思古怀人之情,仿佛依稀可见先生当日林间负手行吟的情态。而村民们尽管明明知道,这些林木都是后来长起的,并非东坡先生手植;但是,因为它们长在先生住过的庵舍四旁,便也爱屋及乌,像《诗经·甘棠》篇讲述的:棠梨茂密又高大,不要剪它别砍它,——召伯曾住这树下。在这里,村民们同样以悉心爱树的深情,寄托着对坡翁的思念。

旧志载,东坡旧宅桄榔庵中曾有一副对联:

烟景迷离,无搅梦钟声,尽许先生美睡;

风流跌荡,有恋头笠影,且招多士酣游。

下联讲的是实情,上联却未必尽然。因为东坡先生毕竟是放逐荒徼的待罪谪臣,朝中那些居心险恶的政敌,是不会任他那样“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

殷鉴在兹,前车不远。东坡谪居惠州期间,相依为命的爱妾朝云,由于不服当地水土,染病故去,诗人衰年丧侣,晚境凄凉。一天,万分孤寂、佗傺无聊之中,写下了一首题为《纵笔》的七绝:

朝云是苏轼在杭州所买的侍妾,乃苏轼红颜知己,朝云在苏轼贬居期间陪伴左右,情深意长,笑云先生“一肚皮不合时宜”。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哪里料到,这样一首抒怀小诗竟惹出一场新的祸端。宰相章惇以为东坡贬谪之后处境安稳,便奸笑着说:“苏子瞻尚尔快活!”于是,又矫诏把他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儋州)安置。此时的心态,坡翁自己讲得很清楚:“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在惊魂惴惴之中,纵然“无搅梦钟声”,也还是“心似惊蚕未易眠”。所谓“尽许先生美睡”,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善良愿望而已。

这一年,诗人已经六十二岁了,以其羸弱多病之身,不要说发配到这素有“鬼门关”之称的“风涛瘴疠”、“非人所居”的南荒徼外,即使是再在惠州住上三年两载,恐怕也得“子孙舁骸骨以还”了。实际上,执政诸人就是蓄意让他葬身海外,否则,怎么会做这样的安排呢?这一点,先生本人也是了然于心的。因此,出发前,即已做好了不能生还的准备,两个儿子陪送他很长一段路程,到广州后与长子苏迈诀别,然后带上幼子苏过,乘船溯西江而上,在滕州与弟弟子由相遇。因为知道这次是生离死别,分手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愁坐了一整夜,自有苦不堪言的痛楚。

见面时即已知日后不会再相见,生离与死别都是活生生地摆放在眼前,对一个孤独的年迈老人来说,内心的悲苦自是不堪言表。

他给友人王敏仲写了这样的告别信:“我于衰迈之年,投置蛮荒之地,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因此,已经和长子江边诀别,处置好一切后事。到了海南之后,我首先要预备下棺材,然后再挖下墓圹,留下手疏给儿子,告诉他们:我死后就葬身海外,不必扶柩内迁。这也是东坡的固有家风啊!”到了贬谪地,照例给朝廷写了一道谢表,里面也有“并鬼门而东骛,浮瘴海以南迁。生无还期,死有余责”的话。

到了儋州,面对的果然是极端困苦的生活:“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而且毒雾弥漫,瘴疠交攻。东坡曾记下过这样一段文字:“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另一位贬儋诗友对此做了更贴切的概括:“万里来偿债,三年入瘴乡。”这是面临的外部环境。

而他的内心,尤其苦闷至极。坡翁乃深于情者,一向笃于夫妇之爱。昔日贬谪黄州,有长期相伴、苦难同当的妻子王闰之偕行,“身耕妻蚕,聊以卒岁”,尚可时时获得感情上的抚慰;后来到了惠州,虽然妻子已死,但仍有“如夫人”朝云这个红颜知己,生死相依,体贴备至,成为暮年遭贬时的生命支柱。可是,赴儋之日,却是形单影只,茕茕孑立,自然无限感伤,倍觉孤独。这对一个枯木朽株般的垂暮老人来说,无异于“孤树加双斧”。等待他的,难道还会有其他出路吗?

可是,结果竟大大出人意料。坡翁在这里不仅逐渐安居下来,长达三年之久,最后得以生还;而且,还对这蛮荒艰苦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直到北归后,还朗吟:“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回到内地以后,当友人问及海南情况时,先生颇带感情地回答:“风土极善,人情不恶。”

之所以如此,——著名学者徐中玉先生在《苏东坡在海南》一书的序言中深刻地指出,——就是因为诗人自己觉得已有了个“今我”。这种历经艰苦、世变之后的憬悟,是他所觉察到的与“故我”不同的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新认识的表现。这也正是坡翁在逆境中安时处顺、取得精神解脱的症结所在。

入儋伊始,他还深陷于“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的感伤中,他说,我刚刚来到海岛时,环顾四围,水天无际,当时心情非常苦闷,想的是:我可什么时候能够走出此岛呢?但是,过了一阵子又觉得,天地本身就围在水中,九州圈在茫茫的大瀛海里,中国就在少海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的生命无一不在海岛之中。认识到这一层,也就跳出了蚂蚁般的身小视短的狭隘视界,获得了一种超越意识,最后得出“俯仰间有方轨八达之路”的积极结论。“此心安处是吾乡”。境况的顺逆,于他已不具备实质性的差异了。

除了这种“憬然自悟”,坡翁在儋州还曾得到过高人的指教,从中意外地获得一场活生生的人生顿悟。

据《侯鲭录》、《儋县志》等记载,北宋元符二年(1099)三月的一天,东坡负着大瓢,口中吟唱着《哨遍》词,漫游田间,遇到一位家住城东、正往田头送饭的七十多岁的老媪,两人就地闲唠起来。东坡问道:“老人家,你看于今世事怎么样啊?”老媪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世事不过像一场春梦罢了。”东坡又问:“怎见得是这样呢?”老媪直截了当地讲:“先生当年身在朝廷,官至翰林学士,也可以说是历尽了荣华富贵;今天回过头看,不就像一场春梦吗?”东坡听了,点头称“是”,若有所悟,于是,自言自语道:“这就是‘春梦婆’呀!”

这位神秘的“春梦婆”莫非是上天派来的仙人,特来点化彼时困窘的苏东坡。

儋州自汉代设置郡县以来,历朝都有流人谪徙,可以考知姓氏的第一位流人乃是隋代的宗室杨纶。他先被流徙广西,后来逃往儋州避难。至于唐代、五代十国和宋初,贬谪儋州的达官仕宦,更是接踵而至。“谁知把锄人,昔日东陵侯!”据我猜测,这个“春梦婆”当是某一显贵流人的亲属或者后代。否则,不会对于世事沧桑有如此深邃的感悟。不管是怎样情况下出现的,反正对于东坡先生来说,不啻醍醐灌顶,以致当头棒喝。

在同普通民众融洽无间的接触中,东坡的悟世思想不仅未被消解,反而益发强化起来。与黎族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那种完全脱开功利目的的纯情交往,使他在思想感情上发生了深刻变化,获得了精神上的鼓舞、心灵上的慰藉,以及战胜生活困苦、摆脱精神压力的生命源泉;挣脱了世俗的桎梏,实现了随遇而安、无往而不自如的超越境界。

如同一切伟大的诗人、作家一样,苏东坡的思想也是异常丰富、复杂的。早在出仕之前,他即已熔铸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于一身,初步构成了他那复杂而独特的思想体系。在尔后的起伏颠折中,有时候,儒家的弘扬内在精神,实现自我,积极用世,在他的思想中占上风;有时候,道家的绝对自由,超越时空的淡泊无为,又在心灵中居于主宰地位。屡遭贬谪之后,他曾盛赞《庄子》实获吾心,把庄子思想当作自己的既存见解,从而进一步消解了仕途经济的理想抱负。

苏轼一方面在清风明月中暂时摆脱尘世的喧嚣,陶醉于自然,浑然忘我,飘飘欲仙,追求佛道两家都向往的那种自然的真淳;另一方面,他有着强烈的“尊主泽民”的儒家济世思想。即使后半生仕途坎坷仍不放弃济世利民的政治抱负。

“下视官爵如泥淤,嗟我何为久踟蹰”。在对腐败的官场、世俗的荣华以及尔虞我诈的人事纠葛表示厌恶、轻蔑与怀疑的同时,表现出一种豪纵放逸、浑朴天真、雍容旷达的精神境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有了新的觉醒。正如朱靖华教授指出的,东坡在生存的诸多灾难中,找寻到被失落的个体生命的价值,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从而能够站在比同时代人更高的层次上俯瞰社会人生,获得一种自我完善感和灵魂归属感。

说到东坡的思想变化,我想起了他晚年的一首七绝。渡海北归之后,坡翁在当涂遇到了诗人郭功甫,想起几年前贬谪惠州时这位老朋友曾经有诗相赠,当时未及作答,这次,他欣然命笔,依韵作和。诗共两首,其一云:

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

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今悔不卑飞。

首句隐括了当时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腐败朝纲;次句是对友人赠诗中“今在穷荒岂易归”的回答,显现出一种百折不挠的豪迈感;第三句是说,他这只“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想要凭借风力安然降落,为最后一句张本;第四句是全诗主旨,说他悔于从前高翔远翥,以致活得太累太苦,决心要“收敛平生心”,追求“我适物自闲”、“乐事满余龄”的精神境界,在澹泊宁静中,过上一种平平常常、自然本色的日子。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并没有料到,三个月后他就一病不起,撒手尘寰了。这种并非奢求的享受一番平常生活的渴望,终于未得实现。

东坡书院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北宋负孤忠,春梦一场,忘却翰林真富贵;

南荒留雅化,清风百世,辟开瘴海大文章。

寥寥三十二字,对于坡翁在超越自我、战胜逆境的同时,以其“清风雅化”,为开启海南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了有力的概括。

坡翁在多年放谪生活中,逐步实现了价值观念的两个转换,或者说是疏通了两条心灵的渠道。

儒道两种价值观的转换,一者文质彬彬,身体力行;一者弃文就朴,羽化登仙。

他在孔门圣教熏陶下,自幼即“奋励有当世志”,立定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愿和“尊主泽民”的理想抱负。针对国库空虚、官冗兵弱等弊政,写过大量策论,想要通过改革,“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但是,现实并不赋予他这种机会,“戴盆难以望天”,刀斧之余,一贬再贬,仕进之途已经重重阻塞。作为乐天知命的达人,他欣赏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委任自然的人生态度,适时地疏通了情感的渠道,把心智转向自然,寄兴山水,放情吟咏,找到了一个与污浊、鄙俗、荒诞的现实世界迥然不同的诗意世界,痛苦的灵魂得到了艺术的慰藉。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苏轼将自身旷达超脱的精神气质,“穷达之间”亦“绰然有余裕”的社会文化观注入陶诗清新自然、冲淡平和的外壳之中,形成了特有的直面命运和“应物”的处穷哲理。苏轼使自己沉浸于陶诗的平静恬然中排遣情景,自我镇定,达到情感的内在超越和净化。

他刚一踏上海岛,就被这里的奇异风光吸引住了。海南山间的急雨奔雷,开阔了他的胸襟,触发了他的诗兴:“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他热情地赞美岛上特有的飓风来临时的奇丽景色:“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这同诗翁的豪纵不羁的情怀恰相映照。难怪弟弟子由读后,激赏其“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天空海阔的浩瀚气势,使他冷静地思考人生,达观地对待人生,既引发出宇宙无穷而生命有尽的感慨,又产生了将有限生命统一于无穷宇宙的顿悟。南国的生机盎然的迷人春色更令他怡然心醉,升华了他的乐观情趣和诗性人生。这也有词为证:

春牛春杖,无限春光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在这方面,坡翁与晚年的谪仙李白有些相似。李白流寓皖南,通过同下层民众的广泛接触和沉酣于壮美无俦的自然山水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才未展、壮志难酬的苦闷,平复了由仕途险恶所造成的心灵损伤,激发了澎湃的诗情,五六年间写诗130多首。东坡居儋三年,共写诗174首,各体文章156篇。

两人晚期的诗文,作为解脱苦闷、宣泄情感、释放潜能、实现自我的一条根本途径,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其间也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时代的烙痕,比如唐诗重性情,以形象、韵味见长,而宋诗重说理,以议论、理趣取胜,李、苏两家自不例外;单就风格来讲,虽然同是豪纵奔放,挥洒自如,都具备广阔的襟怀、悠远的境界、空前的张力,但太白一些诗作,愤激、清狂,反映出内心的苦痛与压抑之沉重,相形之下,东坡为诗则显得从容、逸宕一些,而且时杂风趣。他说:“吾侪老矣,不宜久郁。”可见,内心同样也有深重的忧伤,只不过善于消解罢了。

坡翁另一方面的转换,是他立足于贬谪的现实,把实现“淑世惠民”理想的舞台,由“庙堂之高”转移到“江湖之远”,从关心民瘼、敷扬文教、化育人才的实践中拓开实现自我、积极用世的渠道。

他劝说黎胞开垦荒地,多植稻谷;推广中原先进耕作方法,移植优良品种。针对当地以巫为医、杀牛祭鬼的陋习,大力向村民宣传卫生知识,介绍医方药物。同时,抱着对黎胞的深厚感情,劝学施教。坡翁有一首《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的诗,对于南荒徼外的儿童奋勉向学,诗人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欣慰。

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

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

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

前来负笈就学的,不仅有本地的贫寒士子,如黎子云、符林、王霄等;有些远在千里、百里之外的友生,也纷纷上门听讲,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一时“书声琅琅,弦歌四起”,“学者彬彬,不殊闽浙”。

自唐代开科取士以来,四五百年间,儋州未曾有一人登第。对此,坡翁深以为念。遇赦北归时,将自己所用的一方端砚送给了弟子姜唐佐,并题句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意思是,海南与中原地区虽为沧海隔开,但地脉未曾断裂,文脉也应该是相连的。读书士子要发愤图强,勇破天荒,改变当地文坛落寞的现状。诗句中对于海岛人才的成长,寄寓了殷切的期待。坡翁的这一厚望并没有落空,离儋不久,这里便陆续有一些人擢第登科,并出现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琼台记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东坡先生无分境况的穷通,一贯关心民生疾苦,热心为百姓兴利除弊,是发自内心的生命本色的体现,表现了封建时代一个开明的士大夫的优秀品格。如果说,过去在太守任上,这样做是出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还带有某种“恩赐”因素和“临民”姿态;那么,现在身在海南,则完全与黎民百姓融为一体,换黎装,说黎语,甘愿“化为黎母民”,既不是居高临下,也不做生活的旁观者,而是像他自己所说的:“我本儋耳民,流落西蜀间”,索性以本地群众一员的身份出现。

以“春梦留痕”的笔法,虚实相生的散文技法,凭借自我的诗性领悟复现了一个早已逝去但又鲜活存在的文化巨匠。揭示他由“临民”“恩赐”的心态转变为与民一体的心灵轨迹。

说到诗翁谪居海南期间教民化俗的泱泱德政,人们自然会想到东坡书院的另一副联语:

公来三载居儋,辟开海外文明,从此秋鸿留有爪我拜千年遗像,仿佛翰林富贵,何曾春梦了无痕

这里隐括了东坡的两首诗。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提到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联语中“春梦”云云,两典并用:一是上引的“春梦婆”谈及的“昔日翰林富贵一场春梦耳”;二是东坡谪居黄州时曾写过一首七律,内有“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之句。这里用“秋鸿有爪”、“春梦留痕”来状写东坡先生在儋三年的名山事业、道德文章,极为贴切。

纵观两宋以还的千年史迹,在久居边徼的流人中,就其化育多士、敷扬文教的善行来说,真正能够和坡翁比并的人,原不是很多的。有明一代,远谪云南的杨升庵算是一个。据《蒙化府志》记载:当地士人,无论认识与否,都载酒从升庵先生游。一时,就学问道者塞满山麓,肩摩踵接。从杨升庵诗文著述之繁富在明代当推第一看,也与东坡相似。

但是,杨升庵在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之外,还纵情声色,流连歌妓,放浪形骸,有时竟达到颓废的程度。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说:升庵贬谪滇中,有东山携妓之癖。当地一些部落的首领,为了得到他的诗文翰墨,常常遣使一些歌妓身裹白绫,当筵侑酒,就便乞书,杨欣然命笔,醉墨淋漓裙袖。升庵在泸州,醉中以胡粉扑面,作双丫髻插花,由门生抬着,诸妓捧觞侍侧,游行城中,了无愧怍。这简直就是胡闹了,坡翁绝不为此。

当然,杨升庵这样佯狂放诞,有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一面,是对终身流放这种过苛处罚的消极反抗;也是全身远祸、养晦韬光的一种方式。因为嘉靖皇帝对于杨氏父子在“议大礼”中的表现,尤其对升庵挑动群臣哭谏闹事一举,一直切齿怀恨,时时欲置之于死地。从这一点看,升庵的“故自贬损,以污其迹”,实在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可是,坡翁就不理会这种韬晦的策略,否则,他也许不去浪吟那“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了。

一提起这件事来,我又不禁想起那个专和东坡作对的奸相章惇。算是皇天有眼,这个太平宰相居然也成了谪臣,偏偏贬逐在离海南很近的雷州(海康),而且,东坡就在遇赦北归途中听到了这个消息。当时坡翁的心境如何,是快心惬意呢,还是报之以轻蔑的沉默?都有可能,却都不是。他实在是一位宽厚长者,听到这个讯儿,即写信给章惇的女婿黄实,备极恤慰,及于家人。信中说:“子厚(章惇字)得雷,为之惊叹弥日。海康地虽远,无甚瘴。舍弟(指子由)居之一年,甚安稳。望以此开辟太夫人也。”

整人人整,磨墨墨磨,章惇作法自毙,原属罪有应得。《宋史》把他列入“奸臣”一流,千秋万世钉在耻辱柱上,更是天公地道。据章惇本传记载,子由贬谪雷州,不许居住官舍,便花钱租赁民房。章惇闻知后,即以“强夺民居”罪名,下令追究处治。因为租券上分明记载着已经偿付了租金,只好作罢。这次,章惇谪居雷州,又到这家来“问舍”求住,户主说:“算了吧,前次苏公来住,因为那个章丞相找茬儿,我们几乎倾家破产。再也不往外租了。”天地间,竟有这样的巧合,真令人击掌叫绝。可惜我不会饮酒,不然,一定要拍案浮一大白。

恶有恶报,也算大快人心,作者亦性情中人。

同类推荐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白貔记

    白貔记

    白貔记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 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

    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

    《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一书收录了近百名从衡水中学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分为成长篇、方法篇和心态篇三部分,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走进清华北大的心得。相信那或平实质朴,或文采飞扬,或饱含深情的文字一定会给怀有“清华北大梦”的高中学子以启迪和引领,并由此更加坚定梦想,更加茁壮成长。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3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3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精彩的语言艺术:句海泛舟

    精彩的语言艺术:句海泛舟

    本书将奇思,妙语,精彩段,一网打尽。语言就是在进行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进行一种美好的对话,在阅读中领悟,在借鉴中进步,潜移默化,笔端生花。
热门推荐
  • 奉旨乞讨

    奉旨乞讨

    某社畜在凑热闹的路上意外扑街,穿越到刚将皇帝从叛贼赵有极手上拯救出来,准备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苏灿身上。以多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摸索出的苟活经验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的精彩故事。本文会出现许多类似关公战秦琼般不同时代人物共同出现在同一场景的剧情,定会让您感受到不一样的舒爽。
  • 韶华诺之永生花

    韶华诺之永生花

    沐锦从小就跟着姥姥在慈云山长大,因下山历练结识了一些好友,然后姥姥却突遭被人杀害,沐锦便去找自己亲生父亲,同时也遇见了与自己订婚的羽族太子羽堔。在之前谁也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订婚对象,两人造成了许许多多的误会,在知道真像后。谁知,一切都来不及了。。沐锦:“你低估了我对你的爱,同时我高看了我在你心里的位置”羽堔:“不,你在我心中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取代”
  • 所谓悲伤何为悲伤

    所谓悲伤何为悲伤

    我们每个人都想被甜甜的爱情包围,可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甜甜的爱情,所谓爱情不过是两个特别懒的人碰到一起,然后习惯依赖对方,又刚好不愿意换别人;可悲伤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太多了,他们羡慕着被上天眷顾的人,这个世界本就不公平?人们都在悲伤啊,可人们终究不知何为悲伤……
  • 斗罗之血海鬼影

    斗罗之血海鬼影

    一名普通的青年穿越穿越到了斗一……不对!我的大龙呢?这黏糊糊的身体是什么鬼啊!打斗略显凶残,本书巨冷血。非爽文???????????
  • 轮回剑

    轮回剑

    轮回现,六道变,千载情缘一线牵;前世缘,今生续,为卿独战天下。被轮回剑带入异世的赵信,无故卷入轮回大陆纷争之中,毅然踏上修真之路。前世的伊人,今生的她,六道之秘究竟是何?轮回之子是否能够定鼎六道?
  • 垃圾游戏毁我人生

    垃圾游戏毁我人生

    【新手任务:吻任何异性一分钟以上】莫明看着这个新手任务,陷入了沉思。
  • 真假境

    真假境

    真与假之境。虚与实之变。生与死之际。只在心中一念间。
  • 第一天客

    第一天客

    大千世界,万古仙穹,众神管控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在它们之上有着一个神都无法触及的世界,那个世界名号没人知道,只有万古仙穹的俩位荒古神帝略为知晓,终身侍奉……
  • 惊雪人间客

    惊雪人间客

    轻狂不羁,洒脱肆意爱诗爱酒爱耍剑如此女子,人间少有矣翩翩公子,天命风流爱世间山水亦爱美酒佳人不想却为一人失神余生
  • 治愈我的阳光

    治愈我的阳光

    幸运的人有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得用一生治愈童年,墨一枭以为自己的一生都在治愈的过程,但庆幸的是,有个人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他的人生,治愈了他所有的不幸,但就是他此生唯一的挚爱——伊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