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58500000003

第3章 《哈佛思维法:深度学习从转变思维开始》 提问式思维:有效提问让学习真正发生

你是学习者还是评判者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自主学习意识的体现。善于提问的人,往往是学习主动者、温故知新者,他们拥有更强的学习力。可以这样说,提问式思维,是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前提。

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是现在乃至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现在多数人开始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或者加强自身“提问”的意识,认为只要具备了“提问式思维”就能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与别人拉开差距。

提问,的确是主动学习的重要一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者都具备积极进步型的提问思维。有一些问题的提出是毫无意义的,反而会对学习产生消极作用。

曾服务于多所世界级名校机构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提问式思维法首创者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Adams)博士表明,在问题的提出上,人们有两种思维模式,即“学习者”和“评判者”。

何为学习者?何为评判者?简单来说,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积极和消极,在于思维的活跃程度。

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了解洞察曾经以更好地指导当下和未来的过程,这期间,人们势必要对曾经的种种进行关注。对于学习者来说,对曾经的关注重点落在“学习”上,追求的是多种可能性,提出的问题是积极的,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对于评判者来说,他们的重点落在对曾经事件的评判上,以消极为主,提出的问题多为批评和指责,容易沉溺于所失,担心意外出现后,后果由谁承担,自己是输还是赢,是获利还是受损。

例如一个创业者,由于决策失误而陷入危机时,如果他具备的是学习者的思维,就会对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行透彻的分析和反思,并从中发现失败的原因,再结合前人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性的疑问,再进行解答,从而更好地度过危机,而他也将从中获得新的宝贵经验;若他拥有的是评判者思维,就会始终纠结于犯过的错误,一遍遍提出质问性的问题:为什么当初要那么做?为什么不能谨慎一些?因为他始终在意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了怎样的负面影响,而不是着力去突破已经存在的困境。

同样,对于一个考试不理想的学生而言,学习者思维会让他找出错题的原因,不遗余力地去弄懂,以便下次考试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评判者思维会让他后悔恼怒,只关注错题带来的失败感受,而不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除了学习和工作,积极的提问式思维在生活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晚上将近十二点,一位妈妈好容易将孩子哄睡着,楼上突然传来一声响,这位妈妈瞬间恼怒起来:楼上在干吗?十二点了还不睡觉?这两个问题一浮现,她的火气更大了。

所幸宝宝并没有被吵醒,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她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看过的关于“提问式思维”的文章,仔细一想便从中获得了启发。

自己的那两个质问式的问题,无疑是加重了自己的恼怒情绪,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自己发火无非是害怕孩子被响声吵醒,但实际上孩子睡得很熟,并没有受到影响,为什么还要生气呢?换个角度来说,即使吵醒了,事情已经发生,再发火也无济于事,反而有伤自己的身心健康。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我如何跟他们沟通,既能阻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又能不伤害两家的和气?”这样的问题才是最应该提出来的,它不仅代表了如何解决已经发生的事情,又可以让人们主动去学习与人相处沟通之道,但多数人却都跟例子中的妈妈一样,最先想到的是质问,是生气。

这样看来,消极的提问式思维也可以和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联系在一起,当人们因过去的失误、过失、损失而陷入悲伤悔恨愤怒的情绪中,而不断提出消极式的问题时,其实又是损失的开始,一味地沉溺只会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成本,使得付出和收获越来越失衡。消极的提问远比没有问题提出的结果更负面,然而消极的提问往往是人类的本能,在遇到本就不乐观的情况时,人们的思维也会变得不乐观,都想着推卸责任,发泄不满,于是质问就成了常态。实际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和减小损失上,而积极的提问正是及时止损的关键,能够将人们从泥潭中捞出,站在平地审视全局,从而解决问题。

可见,思维模式、提出的问题类型是多么重要,换个角度,结果就截然不同。

按照哈佛的教学特点,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书本中,真正的学习也不是埋头苦读,而是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一切事物中发现价值,获得新知,毕竟我们谁都不希望看到世界级高等学府出来的优等生在社会中却是个低能儿。

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你的身份是什么,社会角色是什么,而是你是否拥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这要从转变思维方式,从转变提问题的形式开始。

哈佛课堂的对话式教学

哈佛对教育的目的是这样解释的:教育就是为了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思考问题。

走进哈佛课堂,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全然不同于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尽管很多人没有机会亲自到哈佛大学体验,但通过各种网络课程,甚至在不少外国电影中都可以了解到美国知名大学的课堂教学形式,比如电影《先知》(《神秘代码》)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男主人公的身份设定是大学物理系教授,他在课堂上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将成为你们论文的主题,主题就是万物的随机性和决定论,谁先来?杰西卡?”教授还没说完,一个叫杰西卡的女同学就迅速举起了手,教授示意她说下去。

镜头转到讲台下的学生们,他们坐得很随意但注意力很集中,当杰西卡发言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扭过头凑近倾听。

“决定论说的是自然界中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或者说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一切皆有原因。”杰西卡自信地说道。

“没错,这就是决定论的观点,”教授说着走到模型架前,拿起一个“太阳”的模型,接着说,“斯班塞?说说太阳。”然后将“太阳”使劲丢给了坐在后排的斯班塞。

“它很热。”斯班塞捧着太阳说道。“很精辟。”教授挑眉评价道。

“表面温度在1万华氏度左右,”斯班塞盯着手里的“太阳”继续说,“而核心温度有2700万华氏度。”“不错,”教授示意斯班塞把“太阳”丢给他,接着又抛给前排的一个女同学,“斯塔西?说说它的组成。”“大部分是氢,还有氦和一些碳、氮等。”斯塔西说道。“非常好,现在,我要你们想象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将这团高高在上的大火球,”教授说着从斯塔西手中接过“太阳”,大步走到模型架前,取下“地球”模型,一手放一个平行托起,“放在一个距离我们蓝色小星球的最佳位置上,恰好能使生命演化,能让你们安然坐在这里聆听这堂生动的讲课,这想法很有意思吧,不是吗?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而有了这个原因它必然发生,但同时又有一种与之相对的理论,”教授将模型归位,接着说,“偶然性理论,它的观点是万物皆巧合,我们的存在仅仅是一连串不可避免的、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生物突变的结果,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意义……”当然,电影场景跟真实的课堂肯定有所出入,但基本模式不会相差太多,上述片段中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就是哈佛课堂上最典型的教学法——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法)的一部分体现。

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是一种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正如电影片段中呈现的那番。普遍来讲,苏格拉底法共分为四个步骤,即“讽刺、助产、归纳、结论”。

开始,从学生常见的事物或者已掌握的知识入手,教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回答,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及其他同学的观点,甚至可以随时展开辩论。待学生回答讨论后,教授会接连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得学生陷入矛盾和自我怀疑之中,迫使他们承认自己观点的错误以及知识的匮乏,然后教授再提出转折性的问题,再度频频发问,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通往正确的方向。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授的作用不是讲授知识,将课本上的理论原理一股脑儿塞给学生,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获得正确的原理。这样的过程不仅对于学生是有益处的,同时也能锻炼教授的思维,是一种师生相互激励、共同探索答案的方法,可以说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思维的冒险,学生和老师的思维都是极其活跃的,课堂氛围也是轻松而融洽的,师生都不必中规中矩、一板一眼,但都表现出绝对的兴趣和注意力。

苏格拉底法与讲授式教学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知识,而是主动学习,自发思考,自主探索正确的答案,其可贵之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

苏格拉底法是诸如哈佛等知名学府的主要授课方式之一,教授常常以一连串的问题作为开场并贯穿整个课堂,问题涉及的方面广泛而深入,看似毫无联系,实则密切相关。教授有可能故意提出、抛出有误导性的观点,学生意识到后可以反驳、辩论,提出质疑,教授再总结引导。不管是教授直接抛出问题,还是刻意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其目的就在于通过问题,使得学生的大脑高速运转,激发学生的思维反应。

基于这种方式,学生的提问意识会越来越强,能够对自己所接触的看似理所当然的事物保持质疑的态度,而不是毫无想法地欣然接受,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分析以解决问题。

可以说,正是提问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们的提问式思维正是哈佛的教学目的之一,从课堂开始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提问式思维

穆尔是个大哲学家,在哲学理论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也是一名受人尊重的师者。

有一天,同是哲学家的朋友罗素问他,谁是他最好的学生。穆尔听了这个问题,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罗素问他原因。穆尔说:“因为维特根斯坦有着无比旺盛的好奇心,总是有着问不完的问题。在我的所有学生中,维特根斯坦问我的问题最多,提出的高质量问题也最多,只有维特根斯坦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脸上总是会露出迷茫的神色。”维特根斯坦被穆尔所看中的特质,就是哈佛大学不断强调的提问式思维。一个人只有具有提问式思维,才能够不断去试图探索未知领域,才能够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维特根斯坦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探寻,在哲学这条道路上不断进步着。果然到后来,维特根斯坦的成就甚至超过了罗素,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这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维特根斯坦回答说:“可能是因为我仍旧有着无穷的问题要问,而罗素却再也没有问题!”那么,哈佛大学如此看重的提问式思维到底是什么呢?

提问式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对产生的现象、已有的知识、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有所疑问,通过提问让大脑去思考、去探索。看过哈佛大学在网上发布的一些公开课的读者应该会了解,在大量的课堂上,哈佛的教授们都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目的就是引发大家的思考,从而让大家产生更多的问题。

现代社会,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所谓的学习无非是课本上的知识理论、专业的技能、才艺乐器,等等,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些公式化的、机械化的流程和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即使有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否定,这种单方面的灌输其实就是被动学习,缺少质疑和提问的意识,这样一来,人们就会越来越不会提问。

提问,有什么重要性可言呢?人们往往热衷于解决问题,却不曾想到提出问题要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试想,解决一个问题或许用到的只是本身已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而提出一个问题却可能是创新的起点,一切的进步的本源都是问题的提出。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事物瞬息万变,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逝都是飞快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不至于被落在最后。但是如果我们还用之前那种海绵吸收式的学习方式,很难精准获得有效的信息,而提问式思维恰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具备提问式思维的人或许不会成功,但没有提问式思维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抛弃。在信息繁多、知识复杂的今天,单纯的被动式学习已经无法快速满足人们的需求,唯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快速精进,而提问就是主动学习的开始。

那么如何培养提问式思维呢?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提出问题呢?不知道但想要知道的时候。

关键在于一个“想”字。在宇宙中,人是极其渺小的,尽管我们潜入了海底,飞到了太空,但其实相较于未知,我们已知的东西要少得多,这说的还是全人类的知识储备,放到个人、放到普通的我们身上,所具备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我们不知道的有太多太多,但是为什么我们并没有常常提问呢?那是因为有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也根本不想知道,这就是缺乏好奇心的缘故。所以,好奇是提问的第一动力,想要培养提问式思维,就要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当然,你无须对所有的事情好奇,专注一个领域即可。

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小男孩跑过来问:“妈妈,月亮上有什么呢?”妈妈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自己上去看看呢?”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就开始蹦跶起来:“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后来,小男孩长大了,成了一名宇航员,并登上了月球。他就是登上月球的第一人——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故事的真实程度有待考证,但是提问的力量却是毋庸置疑的。当你有问题产生时,就说明你对此是感兴趣的,而兴趣又是学习的最好引领者。

人类的好奇心在年幼时是最为强烈的,对于家长而言,一定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重视每一个因好奇心产生的问题。

这也表明,提问不是胡乱问问题,天马行空的瞎想,而是提出那些你真正从心底里感到困惑的,想要了解真相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问,我现在早已经不是小孩子,好奇心本就不强烈,又该怎样培养提问式思维?

这种情形之下,可以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入手,引导自己提出问题。

假如,你的身份是一名学生,在上课时,不要一股脑儿地将老师的话都记下来,重点写下那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做练习题时,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每当做完一道题时,有意识地问问自己还有没有另一种解法;课下,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做到活学活用。

当年龄逐渐增加,而好奇心逐渐减弱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提问题的意识。到了一定年龄,人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不会像孩童时提出各种光怪陆离的问题,从日常出发,结合自身,多提出相关的问题,一来可以帮助自己培养提问式思维,二来也可以使得学习和工作有所进步。当然,适当旅行、接触新鲜的事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得思维更加开阔,对好奇心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具备了提问的意识后,要对问题有一个大概的分类,定义“胖瘦问题”。

所谓“瘦”问题,是指非黑即白,有固定答案,且可以轻松找到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不常见,身边的人也可能不知道,但借助于工具(搜索引擎)就能很快找到答案,无须深入探讨。

“胖”问题,顾名思义,包含万千,它也许并不复杂,但是没有固定答案,因人因情况而异,有多种可能性;也许答案固定,但需要层层筛选,步步推理得出;总之,不管哪种情况,一旦提出时,都需要探讨一番。

“胖”就是需要提出和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在剖析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出更多有深度的相关性问题。有了“胖瘦”的概念后,就要更多地提出“胖”问题,认真思索解决。

另一方面,问题也有好坏之分,好的问题能够让他人一眼明白是谁产生的,解决的重点在哪里,而坏问题则会让人一头雾水。“问题的好坏”则代表了提出者的思维层次。

一个人提出了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阅读效率?这其实就是一个坏问题,那么好问题的形式是怎样的呢?如下:作为一个销售工作者,我如何提高有关提升销售能力类文章的阅读效率?

作为一个准备晋升更高职位的人,我如何提高管理类书籍的阅读效率?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就很清楚了,因为问题的产生者是谁非常重要,面对的对象不同,解决的策略就不一样。

在问题提出之后,千万不要一味地向别人索取答案或者借助其他工具查询。

实际上,所有问题的提出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但是提问式思维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解决的过程。

可以这么说,一个问题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思考的机会。如果忽略过程直接获得答案,那么这样的机会就会被浪费,提问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问题的确被解决了,但是个人的相关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

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不会做的事情就去问爸爸妈妈;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翻答案;同样很多成年人遇到问题也会直接进入百度、知乎搜索。

当第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答案时,那种既省时间又不费脑力的轻松感会使人产生效率高的错觉,心情变得愉悦,久而久之就会依赖成瘾,一遇到问题就想着通过捷径解决,成为一个不会动脑的人。

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时,或许不会很快解决,但却是自己动脑,独立思考,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和思维会得到锻炼,即使问题没有解决,这个过程也是真实发生了的,如此自身的能力便会随着问题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强。

提问式思维,之所以能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优秀,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整个世界,主要原因就是其背后蕴含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才能称得上有效学习;主动思考,才能称得上有价值的思考。

提出假设,突破思维困境

很多时候,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会没有思路,陷入死胡同,像在迷宫中来回打转,找不到出口。这是因为已知的确定的条件太少,或者存在误导性导致的结果,这样的情况下假设、假设型提问就成了一种突破困境、解决问题的途径。

哈佛大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非常重视学生们对于假设的运用,在哈佛的头脑工具中,假设几乎是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实这是由科学研究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很多实验原理没有办法通过实物实验来验证,只能在大脑中进行头脑实验,而头脑实验的重要工具就是假设。

被称为“科学狂人”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就曾用提出假设的方法证实并解决了医学中的一大难题。

1982年,马歇尔和其合作伙伴罗宾·沃伦对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即活检的胃病患者进行了研究,最终证实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存在相关,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大多数胃溃疡患者、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为此他们提出了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假说,后来进行的大量研究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猜想。但当时,主流观点却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情绪性压力及胃酸引起的,马歇尔“细菌引起胃溃疡”的说法直接挑战了这一主流学说,随之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反质疑与验证。马歇尔主动要求医界科学家向他提出挑战,证明他是错的,还曾为证实这一假说,以身试菌。

最终,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假说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终于被权威认可,马歇尔也于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马歇尔这种不屈服权威,敢于质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同时更应该看到假设的作用。

当然,科学实验是假设法运用得最为频繁和极致的方面,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不会像科学实验这般未知、严谨,但是却也常常陷入思维迷宫,找不到解题的思路,因此也常常需要借助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比如,学生在解答应用类的问题时,常常会陷入困境,不知何解,这种情况下,运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就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格外简单。

比如,在电脑上某个软件无法安装或者使用时,我们会提出几种可能性的情况,一一进行分析,最后找到真正原因,并解决问题。比如各种科学实验中,都需要提出假设,一一分析验证,得出最客观准确的结果。

……这些其实都是假设法的运用,在哈佛课堂,假设法也是常被提及和使用的方法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抛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作答、讨论、辩论,如果面对教师的问题,学生们没有思路,教师就会给出引导性的提示,这种提示往往就是假设,在学生们思维极其活跃的情况下,教师也会提出假设型的问题给学生们设置难关,锻炼他们不断突破思维困境的能力。

总的来说,假设法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干扰选项过多,导致无从下手;二是思路不明朗,不知从何切入。第一种情况,假设的作用就是进入每一个选项之中,探究分析其可行性,演绎推理,实验认定,一一排除,很多科学假说的提出就是如此。第二种情况,要先抛开问题本身,从相关性入手,提出假设性问题,开阔思路,发散思维,进而打破困局。

或许会有人问,假设的提出跟学习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学习有效与否的标准,并不是掌握了多少硬性知识,而在于你的思维能力是否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提高,是否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问题涉及某一篇专业的历史研究文章,当即让你背下来,你肯定办不到,但是你却能够很快找到解题的重点。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让你死记硬背的,而是要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渠道。

假设的提出正是将知识活用以解决问题的一种体现,也是逻辑思维能力强化的一种表现,同时又能促使这样的能力再度提升得到锻炼,这不就是学习的结果和本质吗?

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假设呢?经过对哈佛教育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三点:首先,为了培养提出假设的习惯,可以不必额外进行大量的准备和研究。拿出纸和笔,尽可能地写下你对一些问题的初步设想。

其次,为了证实你提出的初步假设,就需要你对它们逐一进行分析。这一过程中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并理解相关材料,以便让假设得到充分的思维验证。

最后,不要抱着自认为知晓答案的态度去思考。受个人能力和经验所限,假设仅限于初始阶段,只有抱着求知的学习心态,思考假设的结果才能对学习有所帮助。

不仅仅是个人的学习,全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假设的力量。太空漫步、海底遨游、生命探微等,得益于假设的力量,人类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对世界的探索、了解和利用程度,超过了以往全部人类历史时期的总和,人类的智慧在假设中无限延展。

所以,不管是在系统的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的事件中,遇到问题,没有思路时,不妨使用假设性的提问,开拓思维宽度,找到突破口。

用问题树代替知识树

在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高效学习方法中,有一个记忆编码理论时常被用到,那就是构建知识树。

在上面提到过,人们对知识存在着误解,认为知识是分散的,以单个知识点的姿态出现,而学习就是记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记忆知识是学习中的一个步骤,而最为关键的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知识点之间的链接。

哈佛在培养学生的时候,着重地教导学生将知识点链接起来的能力。要知道,当单个的知识点之间以某种形式联系起来后,松散的知识点就会变成牢固的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是知识点之间的一种稳定有序的架构。

在哈佛高效学习法中,我们能学习到一些比较常见的知识晶体结构,它们有:树状结构,指包含、层级关系,如标题目录。

序列结构,指因果、顺序、逻辑关系,如流程图。关联结构,指存在相关性,如金字塔结构。

数据结构,指形象展示数量差异的结构,如各种图表。

知识晶体实际上就是将知识有规律地连接在一起,决定了调取知识的能力,也是普通人和高手的差距所在。

哈佛教育机构的相关研究指出,信息编码方式决定了记忆效果。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程度,深层次的加工是一种编码方式,浅层次的加工是另一种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

事实上,大脑对信息的加工程度很难衡量和定义。不过,当你获取新的信息时,如果能够将其与之前的记忆建立联系,那么就达到了有效的深加工,这一过程的系统做法就是构建知识树,即将获得的新信息与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记忆逐一建立联系,这样就能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知识树的各个节点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每一个节点的建立都是一次深刻的思考,将单个的知识点交织成一个整体,不易遗忘且易提取。知识树一旦构建完成,即使获得的信息非常多,也不会感到杂乱无章,反而会使知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条理越发清楚,不同的知识枝杈之间或许也能产生联系,如此便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知识树可以看作是知识晶体的集合,或者一个庞大的知识晶体。

通过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学习,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印象也更深刻,不会轻易忘记。

不过,在当下高度变化、多领域跨界整合的时代,知识树的思路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不少人会存在这样的困惑,我们明明学了非常多的知识,为什么遇到的问题还是一点没变少,为什么明明很努力,问题还是反复出现,这就是知识焦虑的表现——学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问题出现的速度。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学习了很多,但能够用于解决问题的却很少,知识树就像一张满载答案的纸,当我们试图对照着答案一个又一个将问题解决掉时却发现,可对应上的问题并不多,且答案有时候并不那么理想。

所以,当前背景下,我们需要从可能的问题出发,学习那些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实现高效学习。

以问题为中心去学习,将知识树以问题树代替。当然,问题树中的问题不是随随便便,随手拿来充数的,它必须是真实存在于工作学习中,且对你本身有着深刻影响的,换句话说,这类问题一旦解决将会带来很高的价值,最后一点,问题必须是有解的,是能够通过学习思考解决的。

问题树的构建不单单是表述问题这么简单,除了定义问题是什么外,还要有问题解决的标准、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难关、解决问题的方案、相关性问题、延伸性问题。

每一个问题的陈列都需要有以上内容,指向各个领域的知识,这可以称之为问题晶体,而问题树就是诸多晶体的集合,且一个问题可以再向外延伸产生新的问题和指向,而新的问题又可延伸出相关问题,如此一来,问题树就会越来越庞大,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网,而这些知识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已存在的和即将产生的甚至意料之外出现的问题。

此外,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获得更多知识晶体。

知识树的构建,实际上就是将知识记忆、思考、整合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当然,当你的学习已经达到构建知识树的程度时就足以称得上高效学习,不过这样的学习再精深也是自我知识的消化提炼,说白了就是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不断加工精简,升华为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知识。

而当你面临一个问题,想要找到最好的答案时会怎么做呢?必然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可行的方案,除了自己思考之外,还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通过某种方式,获取他人有价值的答案,再整合提炼最终达到目的。在这样的方式下,就不再是个人知识的加工,而是多种知识的交融升华,并且他人的想法也会对你的学习形成激励作用,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在给别人讲解某个问题时,会突然思路大开有了更好的答案。此外大量优秀知识的融合会碰撞出更多有价值的事物,致使群体智慧发生质的跳跃,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联机学习。

所谓联机学习就是把很多人的学习资源、思想汇集在一起共享讨论,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取和整合他人更多更好的知识、学习方法、问题答案等。这种学习方式是效率最高且收获更多的,尤其是跨领域的联机学习,当交流的人群来自不同的领域时,思考的维度和学习的成果将更多元,思维水平、认知水平会加速提升。

当然,联机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由于汇集的知识非常广泛,有的人即使身处其中也不能消化吸收为己所用,那是因为缺乏提问和整合的能力。提问的目的是让人快速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而整合则是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规律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自我记忆。

将构建问题树与联机学习结合在一起,就能够通过问题汇合自身与他人的学习资源,实现更高效的学习,不仅能够快速获取知识,更能有效解决问题。构建问题树的最终目的是彻底解决问题,减缓新问题出现的速度或者杜绝相同问题的反复出现。

同类推荐
  •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本书是一本专门讲解饭局说话技巧的实用类指导书,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想在社会立足,拥有更多的机遇,人脉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成人社会里,结交朋友大多的方法会选择吃饭,而带有目的、利益以及各种社会元素的饭,常被称为“饭局”。当饭多了“局”以后,这将再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生活在社会里,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交活动及社会构成。在饭局里,以吃为辅,以说为主,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所以饭局上说话显得尤为重要,本书详细的讲解在社会交往中,在不同场合、会见不同的人,该说什么话、改怎样说话,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会对你大有裨益。通过了解情商的本质,破解其在生活中运用的窍门及从内到外的开发自己的情商,我们即可在多年积累的智力、教育、经历这三者间获取平衡。
  • 好习惯伴你健康一生

    好习惯伴你健康一生

    为了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改掉不良的习惯,拥有健康的一生,编者精心编写了此书。在这里,无论是科学的研究发现,还是生活中的常识都是围绕着健康这个主题来阐释的。本书集多方面知识于一体,从多个角度入手为健康出谋划策,为健康支招儿。它贴近生活,在实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分几部分阐述了良好的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中华历史典故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中华历史典故

    “江郎才尽”的故事启示我们学无止境,“孟母断织”中的孟母让我们由衷敬佩,“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使我们惊叹智慧与才气的魅力……这些历史经典故事向你静静地诉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带你品味智慧与愚昧、生与死、盛与衰……本书精选了100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经典故事,叙述忠于史实,并说明每个故事的出处,揭示其具有的启示意义,图文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让读者轻轻松松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 幸福生活讲座

    幸福生活讲座

    《幸福生活讲座》的意义,不在于教给读者怎样的知识,而是教会读者如何去对待自己,对待生活。只有自己,才能造就自己、拯救自己和完善自己。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医道神王

    重生之医道神王

    曾经的医道神王因被人追杀致死,躲在天界本不问世事,却因为了救师傅的命,而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被迫被赶到凡间躲避天界仇人的追杀。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看张思雨如何颠覆天界重新称王。
  • 把异世界神女变成了死宅

    把异世界神女变成了死宅

    许了个朴实无华的小愿望,希望上天能天降少女。愿望就成真了?哪知刚一开始,天降少女就这么说着“这个位面的灵气太匮乏了,不足以支撑阵法,回到神界。”“气运之子……大人。请随我一起,解除极北与极南之地的封印,让灵气复苏吧。”好嘛,这其实是要把南极和北极都炸了啊!?吓得叶舟连忙掏出手机。“姐。车队四缺一,要不先来一把瑶瑶公主,冷静冷静……?”“拉我。”
  • 幻世异瞳

    幻世异瞳

    一双异色之眸,识阴阳,断天地万物;主轮回,看尽世事沧桑!!!
  • 末世逆爱

    末世逆爱

    末世危机,僵尸横行。普通宅男,为爱逆战。末世逆爱交流群:418511169欢迎大家加入、交流。
  • 鲜妻小甜宝:大叔,求亲亲

    鲜妻小甜宝:大叔,求亲亲

    第一个目标:扑倒大叔!先吻,再啃!“宝贝,主动的事情,应该交给我来做!”他帮她完成了她的第一个目标!滋味还不错!第二个目标:把他变成已婚男士!先准备户口本,再把他拐去民政局。“宝贝,我还没求婚,乖,我们先把婚求了!”他帮她完成了第二个目标!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行使权力了!第三个目标:和他离婚,恢复单身!先让他签字,再领小绿本!“以前都是你主动,这次换我主动了。”她甩给他一纸离婚协议书。他宠了8年,不介意再宠她第二个8年,第三个8年……如果,可以重来他会更加宠她,宠到她离不开他,宠到一辈子都不会让她触碰到真相……
  • 盛世星途:绯闻娇妻隐婚豪门

    盛世星途:绯闻娇妻隐婚豪门

    本小说已改成《璀璨星途:重生之绯闻女王》,请各位亲移驾O(∩_∩)O~
  • 海贼之狂狮

    海贼之狂狮

    看多了,自己写,如果扑街了,我会说明然后换一本写的。穿越流的,无系统,非无敌。
  • 龙武战帝

    龙武战帝

    【玄幻经典】新书《龙剑神帝》6.10发布。至尊九龙遭众多始神算计,与女友九凰一同陨落。两人的残魂,经万般难,千世劫,始终无法冲破宿命的罗网。亿万年后,九龙一道弱小的分魂,在小国摩云国重生。他煅圣体,铸龙魂,破险阻,得奇缘,揽众美,灭强敌,终于登上至高武神之位。到此时,他才渐渐恢复本尊的记忆……QQ群:796277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