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1200000010

第10章 自由的心灵(4)

他们正要去无名烈士纪念碑换岗。离纪念碑还有很远的路,这队卫兵走得一丝不苟,就像面对着无数观众和游客一样,在马路上踢着标准的步伐。他们穿着厚实的衣服,38度高温,绝不因为无人观赏就松懈了一分。这是雅典人的精神吧:散漫中对自己有紧致的要求——他们在需要庄严典雅的时刻,是表里如一的典雅;当他们享受生活的时候,是货真价实的散漫和毫无掩饰的快活。

放逐的名字就是接受

1762年,日内瓦放逐了狂放的卢梭,一把火焚烧了他的所有着作。卢梭死后56年,日内瓦为他铸造了铜像,伫立在了日内瓦的灵魂深处,那个地方被命名为卢梭岛。被放逐后的卢梭在他的着作里无处不透着对日内瓦的推崇,时时刻刻以日内瓦为圭臬,为世界的未来绘画蓝图。这是怎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一个被放逐者仍然念念不忘?

放逐与日内瓦如同情人一般,既爱又恨地纠缠着。

应该在日内瓦湖畔看一次日出。湖面是粼粼荡漾的日光,极目的远处是隐隐约约的雪山,那一轮还能分辨出模样的太阳就镶嵌在了天地之间,光耀夺目。

被放逐者热爱那太阳,就像热爱日内瓦。

一个叫做加尔文的学者,向来谨小慎微,却在日内瓦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开始了信仰的传播。虽然被放逐,可是日内瓦的太阳终究会照耀到坚定的人。当他重返日内瓦后,他建立了欧洲宗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加尔文宗成为了欧洲的一大宗派。他创建的日内瓦神学院成为了欧洲学识的中心,至今如此。

茜茜,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公主,单纯、独立,美丽如森林中的小鹿,自由的性格使她在奥地利的皇宫里如同被囚。她喜欢放逐自己去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瑞士成为了她的最爱。1898年,她来到了日内瓦,她低头走在了饭店的过道上,正憧憬着数天的自由生活时,她的身体突然被刺穿。意大利暗杀者的理由也是自由,奥地利的强硬外交使意大利步入困境,茜茜的命运注定了与自由的冲突,日内瓦将记取一切。

日内瓦的美丽,就像那太阳,此时赐予雪山以光辉,虽然可能会把雪消融成水,但慷慨的太阳也会在彼刻荣耀涓涓的河流。

对于日内瓦而言,放逐的名字就是接受,或早或晚,日内瓦与放逐者彼此属于,或生或死,日内瓦与放逐者彼此记取。这样的品格甚至影响了整个瑞士,这个国度开阔的心胸在欧洲闻名遐迩,因为这个国度向所有放逐者敞开胸怀。

理查德·瓦格纳,被德国驱逐出境,从1849年开始在苏黎世生活,后来搬到卢塞恩。在这里他完成了《Tristan und Isolde》,还有影响了后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

尼采,瓦格纳最热切的崇拜者,也是后来瓦格纳最激烈的批判者。性格孤傲不羁,才华横溢,令人瞩目地成为最年轻的教授时,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喊出了“上帝死了”,一生将自己放逐在疯狂和天才的边缘。在巴塞尔度过了20年的光阴是他最平静的日子,最着名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他远望雪山的时候写就。

陀斯妥耶夫斯基,这个将灵魂放逐在地狱的人,也曾在日内瓦度过了他最快乐的日子,写下了让人震撼的《白痴》。

列宁,沙皇俄国的放逐者,在开始影响世界的十月革命之前,他在日内瓦湖畔静静地思考着人类的未来。他在凝视日出的时候,是否预料到他将影响世界的百年格局?

黑塞,德国将他放逐,虽然百年后将他尊为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他出版了第一个诗集之后,就到巴塞尔居住。

瑞士,日内瓦,放逐者的精神故乡。是否,总在流浪的他们希望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找到安身安心的地方,却又不舍得放下世界?

瑞士,这个安静的美丽国度,宽容了他们的放纵,安抚了他们的伤痕,慰藉了他们的疼痛,鼓励了他们的理想,即使此时不给予仁慈,彼刻也以宽怀接纳。

放逐者在日内瓦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日内瓦呼吸着放逐者丰富的思想。本来,深度来自于接纳,不是拒绝。

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各国遭受迫害的新教徒纷纷来到日内瓦以求庇护,日内瓦接纳了他们,这些放逐者带来了先进的科学和人文思想,他们懂得最精密的钟表技术,通晓各种繁复的语言和文学,由此开始了瑞士的繁荣。

放逐者在放逐中寻找世界,瑞士在接纳中形成了世界,一个没有绝对答案的世界,却拥有绝对的丰富。

现在,任何一个在瑞士行走的人,都可能有两本以上的护照,有不同国籍的先祖,会说四种以上的语言。在很多的国家,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但在这个国家,处处可见不同的态度,也正因此接纳不同的人才成为可能。在融合中,日内瓦的内涵在丰富,瑞士的文化成为了没有界限的大海。

瑞士如何影响了世界文学,现在还无法估量。拜伦,与妻子一起到日内瓦湖畔旅游时,在西庸城堡深受感触,写出了《西庸的囚犯》。瑞士南部的马焦雷湖,是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创作背景地。毛姆,他以日内瓦的美岸酒店作为背景,写出了小说《阿申登》。甚至柯南·道尔也爱上了瑞士,在《最后的案件》中福尔摩斯被莫瑞亚提教授推下去的场所,现在竖有标志牌,城内有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纪念馆和铜像。

音乐家勃拉姆斯,他曾经常走过的湖边现在叫“勃拉姆斯小路”;斯特拉文斯基,他1913年在蒙特勒郊外格拉宏的房子中创作了名曲《春天的盛会》。

心灵的自由者热爱瑞士,这些名字是:查理·卓别林;艾尔伯特·爱因斯坦;歌德;诗人里尔克;雕刻家保罗·克勒;画家透纳,乔万尼·塞根蒂尼。

这百年来的融合品质打动了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提议将联合国的欧洲总部设在这个中立的、融合能力强大的国度。现在数百家联合国机构都设在了瑞士,在这里,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融合的美丽——在不断的融合中成就更丰富的人生与事业。即使在生命结束之后,如同奥黛丽·赫本,她在卢塞恩郊外的布尔根施托克拥有一座别墅,1954年她在这里举行了婚礼。有一个展示奥戴丽·赫本一生的展览厅,继承了她曾经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的意志,入场费的一部分用于世界儿童事业,村庄上的奥戴丽·赫本墓上总是放置着鲜花。

在宽容中接纳了放逐者,在时间中融合了所有善良品质,时时刻刻都在丰富着自己,仿佛将什么杂质都吸收了进去,时间的锻造却使瑞士变得光彩夺目。

时时刻刻,此时彼刻,日内瓦,总是宽阔。

汉堡:一座城市的美丽与哀愁

在汉堡,固然是和每个世界大城市都一样,可以看到顶尖的大博物馆。雄厚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这个商业城市可以拥有的气派:汉堡的艺术展览厅(Kunsthalle),汉堡的艺术与手工艺博物馆(Museumfuer Kunst und Gewerbe),还有汉堡的艺术大展馆(Deichtor),都是国际一流的艺术场所。去到这些地方,有时候会让人恍惚自己到底在哪里。

独有汉堡特色的去处,不是在这些地方。

汉堡和别的大城市不同,汉堡是座美丽的海港城市。在城市的其他各个角落和细节中,汉堡时时流露着自己的身份认同和骄傲,街头艺术和小型博物馆正是这种骄傲的记忆。在这些动人的细节中,汉堡不再是那个概念中的大城市,汉堡不再仅仅是个“有机场港口、许多银行、商业发达的城市”,汉堡是个有血有肉有历史的城市,有着独一无二的记忆,有美丽和哀愁。

提水桶的Hans Hummel

汉堡的市中心有一片美丽的湖,叫做阿尔斯特湖(Alster)。坐地铁到Jungfernstieg下,就可以看到这个热闹快活的地方。

Jungfernstieg的一种译法是“处女堤”。处女堤很久以来一直是购物和散步的场所。过去每到星期日,这里都是举家散步的人们,家长们带着他们未婚的女儿在那里散步。现在沿着处女堤是出售鞋子、皮革制品和旅游用品等其他贵重物品的商店。

不过更多的人到处女堤只是为了看看湖,看看天,晒晒太阳。

台阶上是可以滑动的椅子,上演着人间各种温馨景象。常常看见情侣拥吻到无旁人之境;有爷爷带着孙子出来玩,两个人同吃一盆色拉;也有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们手牵手在那里聊天,“姐妹淘”真是天长地久。在处女堤可以做四种不同路线的轮船观光旅游,沿着阿尔斯特湖环游,或者在汉堡的各种水道间穿梭。

汉堡是一座水的城市,汉堡有2302座桥梁,甚至超过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的总和。它的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有轮船直接从汉堡驶向芬克威尔德、奥温戈讷和白沙屿,都是胜景之地。

处女堤的新风景线是Hans Hummel的雕塑群。

在处女堤的马路对面,沿街站着一百多个Hans Hummel。这是汉堡市政府的街头艺术。每个雕塑都高1米82,重达240公斤。他们邀请了艺术家来对这个叫做Hans Hummel的雕像进行自由创作,然后将作品陈列在街头,装扮市容。

当这么多雕像同时出现在宽阔的街上时,简直是一个惊人的行为艺术。经过的游人都在第一眼被深深震撼了,然后饶有兴趣地仔细看这个雕像和那个雕像之间的区别。每座雕像都有自己的故事,有座中国艺术家制作的雕像上面写着“上海欢迎您”,有美国艺术家直接把美国国旗刷了上去,有墨西哥艺术家把雕像变成了牛仔装束,这是一场想象力和视觉的世界艺术家比赛,没有最好玩,只有更好玩。这些雕塑已经被汉堡各个银行和大型机构指名收藏了。

Hans Hummel究竟是什么人呢?他的大名其实叫做JohannWilhelm Bentz。他是1787年出生在汉堡的平民,职业是提水。所以这个雕像提着两个大水桶。Hans Hummel是个整天不开心的人,因为提水很辛苦。而且他要从城外走几公里才能走到城内,这一路总是有调皮的小孩子在他身边捣乱,喊着“Hummel,Hummel”。这其实是他的小名。被小孩子们叫小名,真是让人恼怒的事情。HansHummel只能气呼呼地大步赶路,走到要去的地方时,他水桶里的水也洒得差不多了。

不能明白为什么汉堡市政府要把这个人当做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可能他们觉得一个生动的平民胜过一百个纪念碑吧。这个小孩子都可以戏耍的Hans Hummel让人觉得亲近,如果放在了行人匆匆的街头,他就好像是身边某个走过的人,和自己一样背负着生活的重担,辛苦地提着两个水桶,不停赶路,可是收获往往无几,到最后水桶空空,白忙一场。但是第二天依然要上路,依然要走那段被人嘲笑的路,愤怒无用,着急无用,反抗无用,依然要背负起自己的命运和重担,日复一日。所谓生活,不过如此。人生路上,谁是Hans Hummel,谁又不是Hans Hummel?

离处女堤不远的市政厅气派非凡,那里的水面上总是有成群的天鹅在游弋,悠闲得意。市政厅前的广场上,有街头艺人在表演。表演的也是传统项目:同时抛三个球,骑独轮车,还学了中国的转陀螺。街头艺人穿着表演服,动作夸张。他挤着满脸的笑容,可是我却体会不到他的开心。他何尝不是一个Hans Hummel,每日操劳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结束表演时,阳光烈烈,他满头大汗。天鹅在一旁的水面上拍打着翅膀,花儿开得正艳,掌声响起,他举起了帽子,行人们有的直接散去,有的在帽子里放上尊敬和钱币。这样的蓝天下,我满心感慨。生活的经营,从来艰辛。

如果遇到他,如果不能给他的帽子里放上两枚硬币,那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掌声。两者对他,都很重要。

流浪者之歌

把博物馆放在轮船上,也是汉堡的保留项目之一。

“圣地亚哥号”货船博物馆。整座轮船就是一个博物馆,见证着汉堡悠久的港口城市的历史。

看到圣地亚哥号的第一眼,心里就暗暗赞了一声:漂亮!红色和白色的船身,在蓝天碧海之间,是一道怎样美丽的风景。三个字:

真帅气。

可是圣地亚哥号的船里面,展出的却不是那样让人从容享受的历史。

展出分两部分,船本身是一个参观对象。但是轮船都是大同小异的,除了超级豪华的船长室和迷你的游泳池之外,并没有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但是在货舱区,却是一个叫人惆怅的展出。

展出名字叫做“提着一箱子的希望”。汉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港。输出货物是一桩大买卖,而输出人口,是另外一桩大买卖。当时欧洲的经济状况很糟糕,许多人都打算去美国寻找新的出路和新的人生,汉堡就是他们去另外一个心目中的新世界的必经之路。

当时波兰、捷克、奥地利,还有德国本国的许多平民,因为无法再忍受自己国内的政治与经济,纷纷把希望寄托在了彼岸。

但是此岸与彼岸隔着一个大西洋。

“人口是桩大买卖”,这是当时汉堡轮船公司的格言。他们抓住了机会,大做广告,把彼岸的世界宣传得无比美好,让欧洲的人们来搭乘自己的轮船。500万人次,由汉堡进出。

移民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是轻松的话题,更何况在19世纪末的欧洲乱世。

“妈妈你在哪里?”一张巨幅的照片上六个孩子并排站着,眼神迷茫。那个时代,欧洲的妇女并没有职业的机会,除了生孩子照顾家庭,没有更多的选择。但是移民到美国,却是个改变人生的机会。或许这个母亲已经忍受够了家庭的繁累,无法想象是在怎样的情形之下,她独自一人,登上了去彼岸的轮船。她抛弃了丈夫和六个孩子,选择一个或许有或许没有的新的人生。轮船出发的那一刻,她是否心如刀绞,或者面无表情望着窗外,湛湛蓝天碧海,天地不仁。

在去到“美丽新世界”之前,这些移民都要到汉堡的一个“移民区”居住一段时间,据说是所谓的“隔离区”,为了防止他们把可能的疾病带去美国。这其实,又是轮船公司和移民办事处的另外一桩赚钱的生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选择了要移民的人们,走到了汉堡,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去到这个移民区,生活一段时间,接受各种各样的身体检查,有时候还要打打廉价的零工。

终于可以登船了。展出的许多图片上都是一张张彷徨的面孔。全部的行李就是自己和一个小小的手提箱,“提着一箱子的希望”,奔赴彼岸。长达三个月的航行,在闷热潮湿的平民舱里度过,吃得身体不济,午夜梦回家乡,醒来时枕边已被泪打湿。已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想到这是一去不返,流泪无用,不如歌唱。

展厅里播放着这个时期的移民给自己谱的曲子,都可以叫做流浪者之歌。歌声里故作的欢乐掩藏不住心里的凄惶和思念。——这难以安身的年代,不能流泪,只能歌唱,必须歌唱。

“你是不是也在某个地方,或许偶尔想起我来?”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层级

    生命的层级

    “我们相遇时,我三十二岁;她去世时,我六十二岁。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一曲潜在的悲歌。巴恩斯把所有作品都题献给了爱侣,而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她的回应。在这部极其私人的作品里,他以罕见的坦率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故事,关于爱与失去的悲伤故事。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巴恩斯对爱侣的深情哀思,也承载着他对记忆和存在深刻的省视。
  • 高原骄阳

    高原骄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一件有生命的印刷品,它记载的内容是有血有肉的思想。那些被岁月剥落的碎痕,化作文字自然流淌出来。思绪就像一片大海,说出的话只是一滴水,言语永远无法穷尽。神经阵阵疼痛,蹦出一段段文字,不是苦苦思索,是分娩。信仰,用生命表达出来。我编织的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的翅膀。人生贵淡泊。以一株麦子的方式热爱土地。抬头,亲近阳光;闭眼,自由呼吸。生命一旦得到解脱与自由,就会无忧无惧,天君泰然,安享安稳,自在的心境,收获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 感恩情歌

    感恩情歌

    融融讲早年寻求的故事,有苦难有感恩,也由此懂得了开创新生活的生命甘苦。尤其是经历过生死离别的情感,成为融融情感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更激励她如此地热爱生命。如今,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正是《飘》里面的女主人公郝。思嘉说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我心里的震颤是看到融融在中西丈化的沟壑面前用自己身心的巨大投入将生活的距离一步步缩短和填平,她笑着给我讲一个东方女人与西方男人发生在空调里的“战争”故事,讲到最后让我有泪流出,忽然地明白:西方的个性主叉与东方的和谐互助,如此对立又能如此统一,兼并共存不仅是融融面对的人生功课,也是我们每一个新移民在异国他乡时时需要面对的生活历练。一起来翻阅《感恩情歌》吧!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在不确定的尘世

    在不确定的尘世

    本书是王志成先生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比起第一本《后现代生活沉思录》(我社出版),作者的文笔更加成熟,思想也越发深邃轻灵,内容包括“圣人的顽固和思想的用场”、“真理的流淌和意志的力量”、“滋养的世界和简单的生活”、“神秘的自我和不确定的尘世”等。这些散文,不是晦涩的哲学思考,它们来源生活,将哲学世俗化,同时又带着一种沉浸于哲学者的天真,帮助读者净化思想,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 领域扩散

    领域扩散

    墨灝一觉醒来发现身处学校,身旁的二哈告诉自己早就命丧黄泉。并且记忆散尽,二哈警告他不要找记忆。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 十里仓州

    十里仓州

    爱的哪是什么仙君分明是十里沧州生死与共她这一生只哭了三次一次相见其余两次一次生离一次死别谁能想到堂堂魔女却爱上了那个风华绝代举世无双不可一世的仙君,自从梦中一见,却让她世世沦陷。
  • 邪王的废柴逆天小姐

    邪王的废柴逆天小姐

    她,21世纪的国际金牌杀手,却在亲人爱人背叛,在临死前引爆炸弹!再次睁眼,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奇异的大陆。这一世!她要高调地活着!他,霸气!俊美!如同九重天的谪仙一般,受万人敬仰,不可一世却惟独对她痴心一片,苦苦纠缠!看他们如何上演一场猫捉老鼠的好戏!看他们如何傲视九苍!某女:“喂!你别总跟着我行不行!”某男满眼无辜:“亲爱的,为夫都是你的人了,你怎么能弃我于不顾~”某女:“你又要干什么?!!给我从我的床上滚下去!”某男一脸我明白了的表情,二话不说拔下衣服抱着某个一脸懵逼的某女滚到地上,开始了“嘿咻嘿咻!!”之路
  • 侦实情况

    侦实情况

    风云变幻,每个人都活在当下,回忆过去,憧憬明天。明天也许你会变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处天堂;明天也许你就会遭人唾弃,落入地狱。每个人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而有的人,却是会知道下一刻事情。因为,这都是他一手制造的——凶手
  • 桃花不见

    桃花不见

    世人皆闻,风扈之国的国君如乡下女子般,将第一位侍寝的大人折磨的精尽人亡。群臣皆晓,他们的圣上是阎王之面且凶残暴虐之人,民间百姓且说,他们的国君乃无实权的傀儡之帝。我活了二十多岁,拢共也就爱过那么一个人,且还被年少无知的我给害死了。五年后本该长眠地下的他却拿剑抵在我脖间……
  • 精灵之起始之风

    精灵之起始之风

    本人小白,互喷。如有意见请在评论区回复。
  • 恨天决

    恨天决

    我们所生存的这片天是真实的吗?难道我们的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吗?“我不服,我不甘,我要这天,我要这地,通通都要被我踩在脚底下,魔来杀魔,神来斩神。看一位不甘屈服命运的人如何于天争斗,各种恩怨,凄美爱情,惊天大密,通通展现
  • 欲望都市:天使不动情

    欲望都市:天使不动情

    有的人生就是天使。好一个灿烂的笑容,好一个耀眼的存在,带着一份连自己都不懂的纯洁,生于光明。但是,黑暗一步步靠近,一个一个,全都是不好惹的家伙!用温柔的霸道呵护,用冷硬的手段强留,带着不容拒绝的爱,要天使接受。她挣扎,摇摇欲坠!
  • 君子楼

    君子楼

    本书收录了《一双暴走鞋》、《给自己一点伤害》、《每个人都是第一名》、《心灵的解冻》、《谁最成功》、《干娘的柳条》、《尿床的先生》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