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08700000002

第2章 佛系烦恼:“反应”之前先“理解”

人们因为“索求之心”而看见苦恼。因此,找到正确的道路才能放手这些苦恼。勿要走入“索求之心”的迷思,才能走出苦恼的人生。

——选自《经集·通往彼岸的道路》

不是要抛弃烦恼,而是要“理解”烦恼

人们常说,人生总是摆脱不了烦恼,但是真正明白什么是烦恼的人却为数不多。

总感觉不满意,总觉得维持现状会出问题,之所以有类似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人们不明白烦恼的真正含义,所以面对问题时便无法解决。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当你面对后悔、愤怒、失望、沮丧和不安等情绪时,因为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所以各种不满的情绪始终如影随形。

佛陀的思考法,首先是从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开始的。

①产生烦恼。

②烦恼的产生都有相应的理由。

③任何烦恼都有解决对策。

只需要按照上述步骤梳理自己的烦恼,烦恼便可迎刃而解。这就是佛陀的理性思考法。

正视烦恼的存在,踏出自己的第一步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日常的心境:

·工作不如意,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因为人际关系而苦恼。

·心中埋藏着一段无法忘却的沉重往事。

·因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压力。

·不知道今后的人生该如何走下去,总觉得不安。

除此以外,还有遭遇事故或灾难、患上疾病、养育子女和家庭关系的困扰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佛陀将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这些烦恼称作“八苦”:

①人生道路上,生活本身就是痛苦;

②步入老年;

③生病;

④死亡;

⑤遇见讨厌的人;

⑥必须和相爱的人分离;

⑦所期望的事物无法得到;

⑧心灵不得自由。

——选自《佛陀最初的说法·大品》

佛陀所说的“痛苦”,在古代梵语中被称为“杜卡”(Dukkha),是由“困难、障碍”(杜:Du)和“无法满足的空虚”(卡:Kha)所构成的词语。这句话向我们传达了“生存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个理念。

“佛陀思考法”的特色在于,它让人们从一开始就正视“人生中各种烦恼和问题都将如影随形”的现实。我们必须承认日常生活中的不满、痛苦和忧郁等烦恼的存在,这种果断和理性就是佛教的特征。

有的人可能觉得接受现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并不需要接受什么,只要理解“存在”的事物确实“存在”这个事实即可。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心中存在着烦恼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坚信一定能够解决它们。解决方法就是下面所要讲述的“佛陀思考法”。

或许有不少读者一直生活在“难以描述的烦恼”之中,这正是因为他们没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心中不满的存在,所以每天都过得烦闷忧郁。但如果能够理解“不满的存在”和“烦恼的存在”,那么他们就会开始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首先要理解“存在”的事物确实“存在”这个道理,然后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心中确实存在不满和尚未解决的烦恼。解决问题的头绪就从这里开始整理。

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烦恼究竟是什么?

当我们理解了“烦恼的存在”,接下来就该思考“烦恼的根源”是什么。那么,烦恼和痛苦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在佛教世界中,人们常常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所谓执着,就是拥有一颗“舍不得放手的心”。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深陷于愤怒、后悔、欲望等痛苦的心理状态中不能自拔。实际上,通过那些让人放下执着的修行法(常见的有“坐禅”或“内观冥想”),我们能够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人们为什么抱着烦恼和执着不肯放手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如此多的烦恼呢?产生这些烦恼的根源就是我们“心灵的反应”,这一点我们已经非常明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时刻都在做出各种“反应”:不断思考;碰到不开心的事会觉得积郁;对于事与愿违的现实感到焦虑;介意他人的眼光;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这些都是“心灵的反应”。那么,这些“心灵的反应”会带来什么呢?

·无法抑制的负面情绪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在重要的场合,因为过于紧张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而导致失败;

·沉溺于过往,总是深深地悔恨,反复说“要是当时没有那样做就好了”;

·总觉得“自己是个没什么用的人”,因而陷入沮丧情绪……

·这些也全部都是“反应”,人们由此生出“执着之心”。所以说,产生烦恼的根源就是“心灵的反应”。

可能不少读者会有同感:“说得没错,我的心中常常有各种‘反应’,许多事情总是因此搞得一团糟。”生而为人,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反应”就是产生烦恼的根源,由此引发出各种人生问题和烦恼。因此我们平时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2500年前的智慧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

人们面对烦恼的时候,总会采取一些“对策”。对于合不来的人和事与愿违的现实尽最大努力去面对,做出反应,做出改变,想方设法地进行改善。

但人生中“只要采取对策,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也不一定一直存在。不论你的地位多高,你有多少财产,你变得多么强大,事与愿违的事情总会伴随你的左右。

2500年前佛陀曾说过:“人生总是与痛苦相伴。”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永恒真理,即事与愿违的现实只通过“对策”是无法超越的,因此我们需要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更加合理的思考方法。合理的思考方法之一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读者可能想知道,那究竟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反应”呢?其实佛陀传授过我们不少智慧,接下来笔者会一一讲解。

特别篇 解决问题的“简洁的处方”

佛陀将解决烦恼和问题的方法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人生总与“痛苦”相随。

②痛苦都有“原因”。

③痛苦都能“解除”。

④解除痛苦都有相应的“方法”。

——选自《在鹿野苑对五比丘的开示·相应部》

在佛教世界中,上述四点被称为“四条真理”,即四圣谛。乍一看,好像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但佛教并不是“信者得救”的宗教,它传授的是“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执行才能摆脱烦恼与痛苦”的简洁的思考法。

简而言之,佛陀的思考法就是一张简洁的处方:

①认识到烦恼存在的现实;

②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③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和医学上最尖端领域的研究方法是十分相似的。

烦恼始于“反应”,“反应”源于“七大欲望”

很多烦恼都是从“心灵的反应”开始的,这是我们“理解”的第一步。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碰到厌恶的事情而感到不爽”的时候,不爽的理由其实一目了然,那就是碰到了“厌恶的事情”。但是在人生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的事情。有的人会通过占卜、心理咨询等方式寻找“理由”,但其实透过佛陀的智慧,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例如,假设你现在有如下烦恼:

·最近你对周围的人总是看不顺眼,他们的一举一动你都觉得碍眼;

·亲戚的言行,很早以前就让你觉得不快了;

·最近在职场中对同事和朋友也有不满情绪。

说实话,你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如果找周围的朋友聊天,大家可能这样回答你: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啊,就应该活得洒脱一些。”

“你也太无中生有了,这样对身体不好。你多想想别的愉快的事儿吧。”

确实,朋友说得也没错,但你就是无法排遣内心的积郁。

每当你回到日常生活,就又会陷入“总觉得看谁都不顺眼”的状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调整这样的状态呢?

佛陀把现实人生比作“激流”

对于这种看似找不到根源的烦恼其实也有解决办法,那就是反向思考“产生反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对于人们内心的不满和不足,佛陀是这样说的:

我们需要理解究竟是什么引起了痛苦。

带来痛苦的,就是不停追求快感的“索求之心”。

——选自《初转法轮经·相应部》

佛陀认为“索求之心”(Tanha)就是“不断做出反应的心灵的能量”,这是始终流动于人们心底的意识。产生“索求之心”后,它又分化为“七种欲望”。借助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这七种欲望可以解释为:

①生存欲——想要活下去;

②睡眠欲——想要睡眠;

③食欲——想要进食;

④性欲——想要交合;

⑤懒惰欲——想要放松;

⑥感乐欲——想要体会听觉和视觉等感官上的快感;

⑦承认欲——想要被认可。

我们的心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欲望,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来理解人生。

①我们都有“索求之心”。

②它会产生“七种欲望”。

③我们被这些欲望所动摇,产生反应。

④当这些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喜悦。

⑤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话,我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这就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由“索求之心”构成的充满了喜悦、悲伤、失望、不满的人生,被佛陀比喻为“激流”或“奔流”。笔者认为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

“索求之心”激荡起轮回的洪水——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化作奔流,让我们的心随之动摇。于是人们深陷于无法跨越的欲望的泥沼之中。

——选自《尼波多经·战手》

我们该如何面对“不满的心”

在佛教世界中,“索求之心”被称为“渴爱”,它是指“不断索求、总是感到饥渴、无法满足的心”。这也符合我们的实际感受。

重点在于,我们必须理解人类的心灵就是这样构造的,人心永远都在索求,因此才永远感到饥渴。

如果我们无法理解这一点,对“索求之心”不停地做出反应的话,就会被不满所驱使,不断寻求“人生的变化”。比如常常回忆过去:“最近总觉得很空虚,以前的时光可真快乐啊!”或者对工作感到不满,频繁跳槽;或者沉溺于出轨这样危险的快感之中;又或者永远也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变成傲慢的人。

通过索求,我们有时候确实能够找到“前进的可能性”,但是佛陀的教义却告诉我们:“不断索求却总感到不满足,这就是人心。”过多的心灵的反应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可能有的读者会认为这种“没有梦想”的思考法很无聊,但是当我们理解了“人心永远都在索求”这个真相以后,心境就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变化。也就是说,类似“维持现状的话似乎不妙”或者“总觉得有什么不满意”等这些不知晓根源的失落感、焦躁感和内心的饥渴情绪都能得到平复,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人生原本就是如此”的事实并且接受它。

烦恼的真相在于“承认欲”

对于刚才我们提到的“对周围人总觉得看不顺眼”的问题,让我们通过“七种欲望”来思考一番。这样的不满,究竟来源于哪种欲望呢?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最切实的主题是“承认欲”——希望得到认可的欲望。据说这是只有人类才有的欲望,动物没有这样的欲望。

承认欲在我们幼年时体现为“希望被父母喜爱”的朴素想法,随着成长,又逐渐演变成“希望得到表扬”“希望成为优等生”“希望受欢迎”等自我意识。

当我们成人后,承认欲又演变为“希望从事受人尊敬的工作或者获得那样的地位”“希望通过磨炼工作技能而提升职业素养”等上升欲望,以及“希望自己比他人更出色”的优越感和自尊心。

当然反过来,承认欲也可能变成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之类的消极感或自卑感。

产生这些想法的根源在于“希望他人认可自己”“希望他人关注自己、喜爱自己、给自己好评”的承认欲。如果这样的欲望让心灵对外部世界“产生反应”,总觉得“周围人都不怎么认可自己”,那我们就会感到不满或不足。也就是说,“总是对他人的细小行为看不顺眼”的烦恼源在于“希望他人更加认可自己”的承认欲。当然,这也与成长环境有关,幼年时比较孤独的人,内心这样的想法就会更加强烈。

佛陀思考法的第一步就是“理解”。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原来如此,我之所以感到不满是因为承认欲的原因”,“这样的不满是来自承认欲的不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承认欲”这个词替换成“欲求”“欲望”等字眼。当我们通过语言的客观性对此进行反复理解时,“心灵的反应”就会渐渐趋于平静。

在之后的章节中笔者也会进行说明,承认欲就是人们在意他人的看法、嫉妒心、喜欢和他人攀比、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等各种烦恼的根源所在。如果无法理解“烦恼的根源就是承认欲”,人生就会陷入在意他人的看法、被嫉妒心驱使、喜欢和人攀比、情绪起起伏伏,以及心灵时常动摇的恶性循环。

首先我们要谨记,“存在”的事物始终是“存在”的。当我们坦诚地接受自己有承认欲的时候,这些不满、愤懑、空虚、寂寞等负面情绪竟然不可思议地消失了。

我们只需要弄清楚“内心饥渴的真相”,也就是承认欲,就能摆脱这些不满的状态。

只要我们明白了承认欲是“反应的原因”,内心就能变得特别放松。

我们终于能够开始冷静地思考:“我得到那个人(家人或社会)的认可,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仔细想来,确实是,有什么意义呢?

特别篇 “苦恼”转变为“希望”的那一天

如果不清楚烦恼产生的根由,那就会一直为烦恼所扰。相反,如果能正确地理解烦恼的来源,烦恼就会变成“能够解决的课题”,也就是“希望”。将苦恼不断的人生转变为“希望”,这就是本节有趣的内容。

那位女士和我初次见面的时候,即将迈入八十岁。由于四十来岁的大儿子有家庭暴力倾向,并且愈演愈烈,所以最后将他的母亲——也就是这位女士——赶出了家门。他将门反锁起来,谁也进不去。女士在人生的暮年时期变成了一位无家可归的人。

幸运的是,她申请到了政府的生活援助,搬进了一间小小的公寓。我第一次去那里是在盛夏的午后,女士说:“如果今天我仍然找不到答案的话,我就在这里上吊自杀。”

女士慢慢地讲述了此前的人生经历,从中我可以看到大儿子在经年累月中对她的深深怨恨。女士的娘家有兄弟姐妹共七人,她的父母唯独没有让她去学校念书,而让其留在身边服侍。女士结婚后有了两个孩子,但是父母又命令她将两个孩子送给亲戚抚养——“你作为女儿的工作就是照顾好这个家!”因此女士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幼年时代是如何度过的。有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大儿子始终认为“这个人不是自己的妈妈”。

关于母亲最初的记忆是在他六岁那年生病住院的时候。大儿子一直趴在窗边,等待母亲来看望自己。母亲虽然来到了医院附近,但是又离开了。“为什么母亲不进病房来看我呢?”据说这就是大儿子对母亲最初的记忆。

这位女士面庞清瘦,看起来端庄谦和,似乎心中并没有太深的苦恼。但是长时间以来,她和两个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更苦恼于大儿子日益加剧的暴力倾向。但是最痛苦的是,她始终不清楚这一切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始终找不到答案。

我渐渐地体会到:在当了母亲、年岁渐长之后,女士的内心却始终还是向着她自己的母亲的。在她心底,始终期冀来自母亲的关爱。她之所以成为和孩子“距离遥远的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房间的灯光熄灭,她问我:“那我今后能够找到出路吗?”

“当然有出路。”

她又问:“那我该怎么做呢?”

我的回答是:“你需要正确地理解。正确地理解才是解决人生苦恼的最有效的‘智慧’。”

通过今天一天的时间,我终于理解了她心中的苦恼是什么。我告诉她需要将过去的体验、今天一天的所感、每天的见闻,在心中仔细地进行体会和思索,并且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未来。只要做到这一步,很多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

此时,女士态度坚定地发表了宣言:“我明白了。我会正视自己的内心,跨越痛苦就是我今后人生的课题。”

当我打开房间的灯时,女士的脸上又显现出了生气,她的目光也更加坚定。她已完全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从苦恼中彻底解脱出来。我目睹了一个人“成佛”的瞬间。

随后这位女士前往养老院,申请做养老院的志愿者。比起被人照顾,她更想照顾他人。她希望实践佛陀所说的“仁慈”——祈祷他人的心灵幸福。

没过多久,她在她家附近的步道上遇到一位修剪花草树木的高龄男士,于是主动表示愿意帮忙。没过多久,她又和附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变得熟悉起来,于是又主动帮幼儿园修剪草坪。她在电话中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我现在的人生非常幸福!”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大多数人都希望将“不断苦恼的人生”变成“充满希望的人生”。掌握“正确理解的能力”,我们就能实现这样的“重生”。

人们应该正确地理解苦恼的真相。应当斩断苦恼的根源。应当前往没有苦恼的境地。应当找到相应的方法并不断实践。我坚信,只要做到这几点,便能脱离苦海。

——选自《佛陀最初的说法·大品》

正确审视内心的状态,超越“三大烦恼”

要避免“心灵的反应”,首先要做到“正确的理解”,这就是解决烦恼的秘诀。尤其是保持审视内心这一习惯,能够有效地避免平日的压力、愤怒、沮丧和担心等“不必要的反应”。

那么,“审视内心的状态”究竟是指什么呢?在此我将介绍三种方法:1.语言确认;2.意识到身体的感觉;3.进行分类。任何一种方法都能非常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反应”,请务必加以实践。

1.用语言来确认内心的状态

这是一种“用语言来确认内心状态”的方法。例如,在合不来的人面前感到紧张的时候,首先要确认“自己感到紧张”这件事。当你长时间看电视和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应当客观地确认“大脑已经混乱,感到浮躁”“内心正在焦虑”等心理状态。此时如果你能闭目静静地思考,内心就会恢复平静。

平时在工作中,或者与家人相处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确认,现在自己的内心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感到疲惫”“感到乏力”“感到焦躁”,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内心状态。

“用语言确认”在佛教世界中有时候被称为“标记”——贴上标签。给各种内心状态都贴上一张写了“名字”的标签,进行客观确认。

在日常生活中也请进行这样的“标记”:扫除的时候确认“我正在扫除”,洗碗的时候确认“我正在洗碗”,散步的时候确认“我正在散步”,用电脑工作的时候确认“我正在使用电脑”。

只需要把正在做的事用语言如实描述即可。渐渐地我们就能养成将内心状态和身体动作如实地用语言来进行确认的好习惯。

通过反复实践,我们便能体会到,通过语言进行确认是“避免心灵反应”的有效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反应,我们的心灵便能恢复平静。

“用语言确认”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笔者非常推荐。

2.意识到身体的感觉

另一个方法则是意识到自己的感觉。这种方法对于缓解压力和疲劳都非常有效。

首先,请闭上双眼,在内心凝视自己的双手。在黑暗之中,你一定能意识到“双手的感觉”。请凝视自己的双手,同时将手抬高,此时会有“移动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意识“双手的感觉的存在”和“双手的感觉发生了移动”这两件事。

将手抬到与肩同高度,然后再放回原位。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闭上双眼,体会手的感觉。然后将手掌朝上摊开,放在大腿上;将手握紧,再摊开。在这个过程中,心里反复确认:“握紧双手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摊开双手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将这样的状态重复几次。

集中精力,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同时从座椅上站起来,然后行走。行走的时候,特别注意脚部,尤其是脚底的感觉。当你有意识地“凝视身体的感觉”时,便能明白“意识到身体的感觉”的真正含义。

按照同样的要领,呼吸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腹部的收缩”和“进出鼻腔的空气的感觉”。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经常有意识地去体会这些身体的“感觉”。

这两种方法,①用语言确认,②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在佛陀生活的古印度被称为“沙提”(Sati),在禅宗世界里被称为“念力”,在冥想世界中则被称为“正念”。

我们应当正视内心的状态,增强意识,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反应,让心灵恢复平静,提高精神的集中力。

3.在头脑中进行分类

这是将内心的状态分成好几种并加以理解的方法,虽然和“用语言确认”有几分相似,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更广,更强调概念性的理解。内心的状态基本上可以分为①贪欲、②愤怒、③妄想这三类。

①贪欲,是指被过度的欲望所驱使的状态。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指过度索求、过度期待、焦虑,以及对人际关系的不满。这些几乎都来自于“过度索求的心”。

我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时常审视自己,是否对自己或者对他人有“过度的索求”。如果被贪欲所支配,除了自己感到痛苦之外,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幸。

被贪欲驱使而过度索求的人,会被原本虚无的烦恼打败,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就宛如自己亲手在船上凿了一个洞,让河水涌入船内。

——选自《经集·欲望》

②愤怒,这是指感到不满或不快的状态。焦躁、心情不好、总是感到压力时,首先需要理解“这就是愤怒的状态”。

从“索求之心”开始的人生,“愤怒”原本就是如影随形的。不少人都会觉得“虽然找不到原因,但是总觉得哪里不满意”。

但是这样的生活,很难称得上幸福,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愤怒的存在”。并且愤怒是由“索求之心”所产生的,所以这样的愤怒本身是没有现实根源的。

而那些“明显感到愤怒的人”则需要特别注意了,尤其是那些易怒的人,为失去了某些事物而感到悲伤的人(悲伤也是愤怒的一种表现),对过往的人生还有留恋、沉湎于后悔和挫折感之中无法自拔的人,以及背负着自我否定和自卑心理的人,如果对于上述这些愤怒不管不问的话,对你们的人生来说将是一笔巨大损失。

愤怒是可以通过“正确的理解”这一心理行为来消除的。相反,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愤怒只会日积月累。易怒、欲求不满、吹毛求疵之类的性格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越来越明显。

我们应当正视自己的内心状态。如果感到自己有愤怒,那就首先理解“愤怒的存在”,然后将这些愤怒“冲刷干净”,渐渐地心灵便能恢复平静。

请注意,那些冷静沉着的人,总是有意识地防止发怒,戒除言行举止和思维上的浮躁。他们这样做便保持了心灵的自由。

——选自《法句经·愤怒》

③妄想,是指想象、思考、在头脑中不明确地构想某个事物的状态。

“脑子里总是想些多余的事”“无法冷静地集中于眼前的工作”,这样的烦恼就是由妄想所致。

特别篇 “消除”妄想的好方法

让我们来学习一些消除“妄想”的好方法吧。

“妄想”可以说是某些人最擅长、最喜欢,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重复的、排名第一的烦恼。“幸福的妄想”或许还不错,但如果总觉得“还有一堆工作要去处理”,被“今后该怎么办呢”之类的不安情绪所包围,或者是沉湎于回忆以往的悲伤经历而陷入沮丧的心境,那就太糟糕了。

以上这些都是妄想的产物,想要摆脱这些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消除不必要的妄想”。

消除妄想的基本方法就是用语言客观地确认“此刻,自己正在妄想”,这就是之前所介绍的“标记法”。在佛教的冥想书籍中也常会见到这样的内容,但是真正实践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难。

因为妄想本身就是一种在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想法,基本上我们对于“妄想本身”都是在“妄想之后”才意识到的。进行坐禅修行的僧侣们也有这样的体会。

那么究竟该如何消除妄想呢?那就是将“妄想的状态”和“妄想以外的状态”加以区分。

例如,请现在闭上双眼,在黑暗之中,请随意地想象某个意象。比如今天早上吃了什么、在电视里看到的影像等等,任何事物都可以想象。

然后睁开双眼,注视前方,看清房间内部的陈设和窗外的景色,此时你会意识到,这就是肉眼所见的状态——视网膜感受到光线后,事物显现出的状态。

此时,你的头脑中已经不存在刚才脑海中所想象的意象了。请清楚地意识到“刚才所想象的一切都是妄想”和“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视觉效果(光的物理反射)”这两件事。

将“妄想”和“妄想以外的状态”清楚地区分开来是非常重要的。妄想和视觉的对立,就是妄想和身体感觉的对立。然后我们需要明确“身体的感觉”和“妄想”之间的巨大差异,就如同在呼吸的时候我们能够意识到“鼻腔空气出入的感觉”或者是“腹部收缩的感觉”一样。

当我们有意识地区分“妄想”和“感觉”,通过不断练习“将意识集中于感觉上”的操作方法,便能顺利地消除妄想。

养成在行走的时候进行“心灵扫除”的好习惯

“意识到身体的感觉”的静心方法在“使用身体的任何行为”中都是适用的,例如在散步、练习瑜伽、登山,或者做广播体操的时候。笔者建议大家在上下班途中或者乘坐地铁的时候都可以尝试一下“心灵扫除”。

行走的时候,在头脑中以“左、右、左、右”的表达来确认脚底的感觉。站在地铁里的时候,以“吸气、呼气”的表达来确认鼻腔中“空气出入的感觉”和“腹部收缩的感觉”。

最近有个流行词叫“低头族”,就是指边走路边玩手机的那些人。说实话,我认为这样的群体其实只是“容易开始妄想”,而这些心理习惯被无意识地强化了,无所事事的感觉和空虚感慢慢地占据了内心。

如果你希望摆脱烦恼、度过充实的人生,那就应该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反应和妄想,养成“意识到身体的感觉”的好习惯。

烦恼总是产生于内心深处,因此摆脱烦恼的最好方法就是将意识集中于“心灵外部”的身体的感觉。连续坚持几个月后,你就会发现头脑变得明晰而敏锐,心情变得更加放松和喜悦。

“三大烦恼”实际上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前文介绍的所有的佛陀的思考法,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在“反应”之前,首先要“理解”。

·烦恼的原因是“心灵的反应”。

·“心灵的反应”的根源在于“索求之心”和“七大欲望”(特别是承认欲)。

·正视自己的内心状态:①用语言确认;②意识到身体的感觉;③贪欲、愤怒和妄想的分类。

通过这样的理解过程,我们就能消除产生苦恼的“不必要的反应”了。

人们为什么总是无法摆脱烦恼,其原因就在于“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例如当你始终觉得心中不畅快时,如果你未曾知晓“审视内心状态”这一思考法的话,这种不畅快的状态可能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此时,我们可以模仿佛陀,观察内心的负面情绪究竟是贪欲还是愤怒,抑或是妄想。在心中明确“我被欲望所左右”“我感到愤怒”或者“这是我的妄想”这件事——大多数情况下,这三种情绪会同时存在——只需要做到这一步,不畅快的心情就能一扫而光。这个实践过程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净化心灵的修行”。

此外,“贪欲”“愤怒”和“妄想”这三种内心状态在佛教中的表达为贪、嗔、痴,即“三毒”,也就是“人类的三大烦恼”。现代佛教倡导人们要“戒除”上述这些烦恼,但是佛陀在世的那个年代,却主张把这些烦恼当作“让人们理解内心状态的‘工具’”。

佛陀的原意是指“能够彻底正确理解万物的人”,也被称为“觉醒的人”或“觉者”。可能有的读者对佛教不是那么感兴趣,但是也请谨记:“正确理解”并不是“自己觉得正确”,并不是“按照自己的看法或思考方法进行理解”,而是要将自己的思考、判断、解释和对事物的看法彻底抛弃,承认“存在”的事物确实“存在”,以客观的、中立的眼光来理解和分析事物。

我们的内心不会对“正确的理解”做出“反应”,这仅仅是一种客观的审视,不会引起心灵的动摇和思考。只有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事物,以单纯的心来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才能称为“正确的理解”。

“正确的理解”才是超越痛苦的有效方式,我想读者现在都已经明白了这一点。能够彻底地、正确地理解万物的佛陀,他所达到的境界被称为“解脱”。

“解脱”(巴利语为Vimuti、英语为Emancipation),是“自由”和“解放”的意思。因此佛教,即佛陀的教义可以理解为,“通过正确的理解,让人们从苦恼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理解”,人们能够找回心灵的自由。我希望每位读者都能通过实践上述方法消除心中的不满,拥有充实而积极的人生。

同类推荐
  • 超级沟通术

    超级沟通术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会说话,是一种情商高的重要体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将遇到不同层次的谈话对象。如何运用出色的谈话技巧,来凸显我们的高情商,体现我们为人处世的智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在顷刻间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张皇失措的话,足以摧毁一段美好的人生。蔡康永说:“把说话练好,无疑是最划算的事。”高情商人士们运用着各种语言技巧驰骋在生活、职场与社交间,叫你我羡慕不已。想要成为人生的大赢家,从学会说话开始。会说话的人,一张嘴便可抵得上十万雄兵,身处顺境,那串串妙语便如锦上添花,横遭逆境,那句句激辩仿似雪中送炭;不会说话的人,哪怕实力再强大,那干涩生硬的话语也撑不起一个宏伟梦想。战时苏秦,靠着出众的口才流连于诸国之间,那一场场精彩至极的游说争辩使他千古留名。近代英国的铁血宰相丘吉尔,凭借高超的演讲功力和杰出的应变能力,成功度过一场场政治危机,收尽人心。
  •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述,通过对哈佛商学院谈判课的深入剖析,将我们带入一个极富创意的谈判策略与技巧的世界。哈佛教案的经典引进,世界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言传身教,让你了解国际领先的谈判理念及手法,掌握相关的谈判策略与实战技巧,分析谈判心理和临场谋略,洞悉谈判桌上的各种伎俩及其辨识应对措施,让你谈笑间定乾坤,成为进退自如的交涉高手。
  • 别让世界改变我

    别让世界改变我

    我们曾用成熟练达的糖衣,骗自己吞下委曲求全的苦药。然而我们渐渐发现,你改变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就那个独一无二的你。努力有千百个理由,不努力只需要一个借口。世界不会来成全你,书写人生的只能是你自己。当你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是一本充满感动的书,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你坚持下去的勇气。创业达人佰稼的每一次笑与泪,也许正在奋斗的你都会亲历。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终有一天,你能回过头,笑看所有的颠沛流离。
  • 好习惯造福你一生

    好习惯造福你一生

    本书从影响人一生的习惯入手,探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戒除不良习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立意高远、内容深刻。不但对习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还与生活中的案例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
  • 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人情世故、应酬与礼仪,我们编著了这本《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本书挑选了一些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人情,懂得世故,通晓基本的应酬与礼仪。本书除了阐明一些道理、点明一些现象外,还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帮助我们提升交际应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让我们不仅能轻松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帮助,也能消除他人的嫉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顺畅。希望本书能给迷茫的人们一点启示,给还沉浸于美好幻想中的人们一些提醒,给不知所措的人们一些开导。
热门推荐
  • 名门撩宠之宠入骨

    名门撩宠之宠入骨

    穆雷,帝都的太子爷,是集所有光环与一身的男人,女人们争抢着想嫁的男人。身为领军人物,穆雷必须一肩挑起很重的责任,当然也包括那名失去亲人,孤身无依的纤弱女孩。可怎知那个看似柔顺的小女人,竟然敢惹火他,她最好有承受后果的准备。可是他居然对这个小女人无计可施。
  • 回头是星辰大海

    回头是星辰大海

    年少喜欢的人出现在眼前,你会怎么办?顾长亭说:“从15岁到26岁,我对她已经不是喜欢了,我爱她,想让她留在我身边。既然来了,那就一直待在我心上吧。”苏未眠看到QQ留言上某人的留言,截图问他什么意思,他的回答:您——你在我心上。
  • 大震撼

    大震撼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现在的我说不定一直在养猪,也有可能是放羊;圈里有四只活泼无比的猪仔,最好是十只;玲儿在屋里泡茶,柔和的清风从门口经过,钻进老鼠洞,吵醒了昏睡在湖畔的丁香花,在些许白云点缀的蓝天下,我们一起等待夕阳的到来。
  • 右手凶猛

    右手凶猛

    本书宣传用名《我有五根金手指》在超能力的时代,拥有五根【真·金手指】!食指复制,中指粘贴,无名指剪切,小指刷新debuff,拇指新建……世界!这右手何止凶萌,简直就是残忍。某天之骄女:哼,我可不会输给你的。陈旭对她勾了勾中指:你的天赋不错,可下一秒就是我的了!某灭世魔王:我要毁灭世界。陈旭对他竖起无名指:你很强,但你号没了!某绝命毒师:我要毒死你。陈旭鄙了个小拇指:拜托,你很弱唉!“抱歉,小小中指不成敬意,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 回到昔日阳光下

    回到昔日阳光下

    16岁那年,自以为看透世间的他,遇到了真正看透世间的她。从此,他被她所牵引,直到世界的尽头。天使般的她,拥有一双黑色的翅膀。他以为天使的爱,可以拯救一切。但他错了。因为恶魔的爱,本就是带着所爱的一切,坠向地狱。也许,地狱对他而言,是另一种天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鹤侠传奇

    鹤侠传奇

    北宋年间,隐士陈一发夫妇在一次外出时,偶遇孤儿林岳,将其带回青林山洞,收为义子。林岳天赋过人,在陈一发夫妇的精心教导下,成为了难得的文武奇才,不幸义父母双双亡故,林岳悲痛之下上了铃铛山,投入元真道人门下修炼仙法,因太过聪慧,遭到同门师兄弟的嫉妒与陷害,被师父逐出了山门。正当他徘徊无奈之时,遇到了白鹤与朱淑贞,从此两人与鹤相伴,展开了一段跌宕起伏,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 每一天都幸福

    每一天都幸福

    哥从来就是这么牛。没有虚度过一寸时光。每一天都过的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哥的生活活出了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 倾国倾城赋

    倾国倾城赋

    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带着一颗简单的真心入宫,却不知是自己兄长的步步为营。他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天下正主,坐拥江山美人,却因一曲《倾国倾城赋》难以忘怀。他是不败战神,是大漠里面驰骋无阻的天之骄子,保家卫国,却逃不开飞鸟尽良弓藏的宿命。她是一国皇后,伊人如水,有一种美丽永远不随时光而消逝,可惜,自古皇帝多薄情。他是名门之后,雄姿英发,却牵连进了皇位之争,为她生、为她死。昔日的“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犹在耳,内忧外患的长安城中,色衰日、爱去时。阿娇若歌,子夫若曲,李蓁若赋,钩戈若诗。看汉武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个女人,看汉武帝背后的四个男人,看盛世西汉,看深宫内的勾心斗角。
  • 兔妖师妹有点萌

    兔妖师妹有点萌

    君凛夜:她的眼里有星辰,一眼万年。月无柒:万年个P,睡完失忆。某一天顾无柒出门采药,碰到了一个不知廉耻厚脸皮的家伙,害她被逐出妖界。“喂!你害我被逐出妖界,你...你得负责!”五年后,“你害君小白多了个弟弟,你...你得负责!”君凛夜:我是谁?我在哪?我干什么了?某一天,君月吟问君月宸:“哥,娘亲和爹地呢?”君月宸一脸神秘地说:“爹地和娘亲在嗯啊!”君月吟懵,转头去问虞歌姐姐:“姐姐,嗯啊是什么呀?”虞歌:你这让我怎么回答......一一一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