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
①禀赋不足,即脏腑柔弱、易生病,其中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②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致使损害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调、积热内蕴、消耗体液。
③情志失调,长期精神不稳,如脾气暴躁或者劳心竭虑等,使内火旺盛、灼胃伤津。
④劳欲过度,肾功能亏损,虚火旺盛而内水干涸。
【自我判断】
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
多饮水能够排出体内多余废物,对塑身也有不错的辅助作用,不过当你出现饮水异常时可要当心,过于口渴、饮水无度有可能是发胖的前兆。按摩可以改善易渴等症,同时还能够对肺、胃、肾等脏器进行调养,使体内循环代谢恢复顺畅,从根本上解决发胖的危险。
按摩方法
【功效】改善口渴症状,防止体内水液过度积存,恢复身体代谢畅通。
【取穴】膈俞、胰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椎、八髎、长强、中脘、梁门、气海、关元、神阙、曲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复溜、太溪、涌泉。
膈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胰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八胸椎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肝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脾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胃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三焦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肾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八髎穴—分布人体下背骶部膀胱经,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8个穴位,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中脘—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4寸处。
梁门—位于上腹部,脐中正中线上4寸,左右旁开2寸处。
气海—位于下腹脐部与耻骨连线的3/10处。
关元—位于下腹脐部下3寸,脐与耻骨连线3/5处。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央,即脐窝正中。
曲池—位于肘部,取穴时手掌向上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的凹陷处。
神门—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取穴时手掌向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于腕横皱纹的中央向上约三指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的脚踝上缘三指宽,胫骨边缘的凹陷处。
复溜—位于小腿内侧内踝中央上二指宽,胫骨与跟腱间处。
太溪—位于足内侧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涌泉—位于足底第二、第三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屈脚趾时足底的凹陷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被按摩者俯卧在床上,按摩者用滚法在其背部脊椎两侧进行按摩,时间大约为6分钟。操作完毕后,按摩者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沿着脊椎两侧的膀胱经,从膈俞穴直推至肾俞穴,如此反复推摩8分钟,再用手指点按膈俞、胰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等俞,其中胰俞穴点按3分钟,其他穴位为1分钟。点按完毕后,将手掌、手指搓热,用颤法掌按肾俞穴、指按(食指和中指)大椎穴,最后横擦骶部八髎穴、长强穴直至皮肤发红、发热。
步骤二:平躺在床上,用食指和中指以推法或者按揉的方法按摩中脘、梁门、气海、关元等穴,每个穴位各2分钟,然后反复推摩穴位所处的部位3~5分钟直至皮肤发红、发热。推摩完毕后,将手掌搓热置于神阙穴,用颤法振神阙穴约1分钟,然后擦两胁肋部,待两胁肋部透热,用右手拇指的指腹从中脘穴左旁开4寸处沿45°向外旁开5寸滑动,然后在该处按压3分钟。
步骤三:按摩者揉曲池、神门、内关等穴各1分钟左右,再点或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2分钟,最后用手从足跟后侧包住脚踝,用拇指轻轻旋推复溜穴、太溪穴50~70次。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动作。按摩腿部完毕后,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足底涌泉穴及其周围100次。搓到有热感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足底,最后搓揉每根脚趾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