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1800000009

第9章 《儿童外语习得可塑性实现的途径和策略》研究方案

本章系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儿童外语习得可塑性实现的途径和策略》研究方案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研究。

1.1 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过去普遍存在的聋哑英语现象逐步得到好转,但外语教学效果费时低效、学习周期过长的局面仍然困扰着众多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者最适于外语习得的年龄阶段没有提供必要的课时和恰当的学习策略,也缺少必要的教学要求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到学习者已错过了最佳外语习得的时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基础学科或专业学习时,他们却被英语学习困扰着,大多数人使出浑身解数学来的外语充其量能应付考试,根本无法学以致用,用外语来完成交际任务。

伦内伯格(Lenneberg,1967)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指出通过“接触”(exposure)就能习得任何语言的关键期是2岁至发育期(puberty),青春期到来之后,多数人的大脑已发生了侧化(lateralization),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难。伦内伯格并没有指出在这一年龄段之内,儿童对语言的敏感程度是有变化的,换句话说,伦内伯格的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是一条平直的线段。克拉申(Krashen)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认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早期感觉运动阶段之后,青春期以前。彭菲尔德(Penfield)认为青春早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时期。关键期假说也遭到斯诺等人(C。Snow, M。Hoefnagel Hoble,1978)的反对。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者采取了折衷的做法提出了一种外语学习的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最佳期。针对外语教学中的年龄问题,我国学者(桂诗春,1985;王初明,1990;吴棠,1992;戴曼纯,1994;杨连瑞,1998)也开展了思辨性的分析和讨论,但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1985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的一次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只是间接地回答了“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国内外学者对外语学习有关最佳年龄问题的探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青春早期开始学习外语,其语音的准确性和地道程度可塑性较大,但对于如何发挥处于最佳年龄段儿童外语习得者得天独厚的心智优势,提供有效的习得策略来达到可塑性的最大值,以及适合中国儿童外语习得的敏感期是否有所变化等,还缺少广泛深入的探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学生的青春期有所提前,12岁就进入青春期。12岁后大脑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大脑中枢语音识别的神经元功能逐渐衰退(Lenneberg,1967);2—6岁母语第一语言系统还未完全确立。此外,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认知四阶段: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其中处于第二阶段的儿童比较倾向于使用一种语言,如果这时学习外语,他们不仅会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而且还会经常混淆两种语言。因此,外语习得的最佳时段应该在7—12岁,即小学2—6年级。

然而,我国对小学阶段的外语要求偏低,课时极为有限,师资严重匮乏,素质亟待提高,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处于知识容器的地位,填鸭式教学方法充斥着外语课堂,造成学生从小学3年级至6年级这关键的4年中所学的外语几乎为零,更为严重的是,语音欠佳的教师,导致儿童终生的“语音缺陷”;教学方法滞后的教师成为一批又一批聋哑英语患儿的罪魁祸首。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中学外语教学现状也不容乐观。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外语到高中毕业这九年中,在词汇方面只要求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学习者基本上是从大学阶段才开始突击外语,在适于外语习得的年龄段没有学到实用且够用的外语,而在不适宜学习语言的年龄、需要从事其他专业学习的时候,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非交际为目的学习外语上“穷于拼命”,最终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使我国外语教学纵然经历几多风雨,终不见彩虹的局面。

目前,我国整体外语教学改革还未取得突破性发展,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显得尤其薄弱。然而,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语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外语的频率与日俱增,面对非英语专业人士通过十多年“修”来的聋哑英语现象;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外语交际中张口结舌,词不达意的现象,不能不引起外语教育工作者们对这些现象追根寻源。教育部已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从小学三年级逐步开设了英语课程。这一举措不但对教材编写,教学设备购置,合格师资培养等有迫切的要求,而且更需要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对我国儿童学习外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大胆创新,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来让这一重大决定落到实处。课题《中国儿童外语习得可塑性实现的途径和策略研究》正是在这一严峻现实下,对60名2—4小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后,酝酿诞生的。

本研究根据语言学习规律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运用二语习得相关理论,主张外语学习相对集中提前,在最佳年龄时段里,利用儿童心理和智力优势,获得最佳外语习得效果。语言学习不同于数理学科学习,后者需要学习者具有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而前者要求学习者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包括模仿能力和记忆力等,而这些能力恰好是儿童的优势。大多数儿童天性好表现,情感屏障(affective filter)没有少年高,通过提供外语习得的途径和策略,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正好给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符合儿童心智特征。本课题对60名2—4年级小学生实施集中训练和指导自学为主的办法,采用观察、实验、个案等研究方法,旨在探索适合中国儿童外语习得的最佳途径,探索最有效的符合儿童心理和智力水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构建中国儿童外语习得的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一大难题,提供参考答案。

正如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语言是发展而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儿童语言的发展尤如自发的创造。同时,它的发展遵循着适宜所有儿童的固有法则。”本课题主张外语学习也不是教会的,而是习得的、学会的。倡导自主学习前提下的大量言语实践活动是中国儿童外语习得的最佳途径。在儿童最佳外语学习起始年龄,充分激发儿童学习者学习兴趣和综合型动机,发挥儿童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强等语言优势和智力因素的前提下,外语习得的可塑性将达到最大值。最佳起始年龄、最佳习得途径和策略是外语习得可塑性实现的前提,可塑性的实现是外语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

本研究是一个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项目,可望大大缩短外语学习的周期,探索符合西部中小旅游城市小学外语教学的方法,实现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的根本转变,为外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者在小学阶段就具备了坚实的外语基础,等进入初高中,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后,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数理学科学习,各门学科的学习得到兼顾和协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才可能成为现实。

本课题研究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基本理论支点,顺应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浪潮,符合外语“一条龙”教育思想,研究成果具有可推广性,既有理论的提炼,又有具体操作的办法。课题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内外同类项目中实属罕见,无疑会在基础外语教学改革中激起新的浪花。

1.2 研究目标

(1)探索儿童最佳年龄时段的最佳教学方法,旨在缩短外语教学周期,提高学习效率,结束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

(2)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建构儿童外语习得模式和提炼儿童英语教学法;

(3)充分利用外语学习最佳时段,探索敏感期变化规律,界定出适合中国儿童外语习得的最佳外语学习起始年龄;

(4)在发挥儿童心理和智力优势的前提下,着重培养标准的语音语调、口语能力、交际策略和仿写能力。

1.3 研究内容

(1)探索最有效的符合最佳年龄段儿童心理和智力水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2)构建儿童外语习得的模式;

(3)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儿童习得外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

(4)提炼“自学—监测—竞赛—仿写”儿童英语教学法;

(5)实验组组内对比实验,界定适合中国儿童外语习得的最佳起始年龄。

1.4 研究对象

(1)实验组:乐山市市区内60名2-4年级小学生实验对象:A。本着家庭自愿参加的原则;

B。分别来自中心城区内8所不同类别的小学,有实验示范小学,一般小学和薄弱小学;

C。分属不同年龄段,其中7岁10人,占16.7%,8-10岁45人,占75%,11岁5人,占8.3%

(2)对照组:乐山市市区内8所小学内2-4年级35个班的全体小学生,约2000人(实验对象所在的班级除外)

1.5 预期成果、成效

1.5.1 成果

(一)技术性成果

(1)儿童外语习得策略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体系

(2)“自学—监测—竞赛—仿写”儿童英语教学法操作体系

(3)儿童外语习得指导与评价操作体系

(二)理论性成果

(1)出版专著《中国儿童外语教育启示录》。

(2)发表《儿童外语习得可塑性实现的途径和策略研究方案》、《英语习语信息差影响儿童外语习得的调查》、《儿童外语学习策略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体系》、《“自学—监测—竞赛—仿写”儿童英语教学法操作体系》、《儿童外语习得指导与评价操作》等论文和研究报告。

1.5.2 成效

(1)实验对象通过三年集中训练和指导自主学习后,达到或超过《英语新课标》五级水平;

(2)实验对象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验组的口语能力大大超过对照组。

(4)实验组的交际策略大大优于对照组。

1.6 实验变量

1.6.1 自变量:

(1)“自学—监测—竞赛—仿写”儿童英语教学法

a)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的优秀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

b)每周两小时集中训练;

c)每天1小时自主学习;

d)电视,VCD和光盘等教学设备主要用于自主学习。

(2)多元评价体系

(3)理论上的最佳年龄7—11岁

1.6.2 因变量:

(1)实验对象语言输入的广度和深度增加的各项指标分数;

(2)实验对象语言输出的质和量增加的各项指标分数;

(3)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和学习策略增多的各项指标分数;

(4)形成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言语活动的参与度增强的各项指标分数。

1.6.3 无关变量:

(1)实验对象的主观态度、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2)家庭辅导能力(不要求);

(3)其他学科学习(不影响)。

1.7 实验周期

(1)本项目研究周期为三年,即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

(2)各阶段时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阶段:入门阶段(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

主要研究工作及目标:

A。前测实验对象概况,建个档分析,为课题打下基础;

B。学完《迪斯尼神奇英语》VCD片版,全套13张光盘,学习578个词汇和近百个常用基本句型;

C。穿插学习英语习语来进行外语文化教育,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综合型动机;

D。完善《儿童外语习得可塑性实现的途径和策略研究方案》,完成论文《英语习语信息差影响儿童外语习得的调查》;

E。实验对象语音基本过关,使用标准的语音语调,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

F。帮助实验对象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养成大胆开口的好习惯。

第二阶段:提升阶段(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

A。学完在美国电视英语教程Hello America基础上编写的《洪恩环境英语》VCD片版初级篇,共36个生活场景,1300多个词汇;

B。学习讲英语笑话、幽默故事,培养语感和英语思维的能力;

C。实验对象能听懂初级美语对话,能和外国人进行日常交流;

D。完成论文《儿童外语学习策略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体系》,提炼《“自学—监测—竞赛—仿写”儿童英语教学法操作体系》和撰写专著《中国儿童外语教育启示录》。

第三阶段:达标阶段(2005年10月至2006年8月)

A。学完《洪恩环境英语》VCD片版中级篇,共36个生活、工作场景,2300多个词汇;

B。实验对象能自然地用英语进行生活方面的交流;

C。实验对象能用英语概括所学内容,编写小故事;

C。实验对象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使用较好的学习策略;

D。初步总结出儿童习得外语的途径和策略,完成《儿童外语习得指导与评价操作》一文。

第四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06年8月至2006年10月)

B。完成技术性成果的提炼工作;

C。完成理论性成果的编写出版工作;

D。提炼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成效,形成课题研究系列材料,申请中心结题审批接受专家检测。

1.8 实验思路和措施

1.8.1 总体思路

采用符合儿童心智水平的优秀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营造儿童外语习得的环境,将掌握外语技能的三个层次,外语习得过程,分解到每日一小时的自主学习和每周两小时集中训练中。在每天1小时自学时间内,突出模仿、强化和熟记是习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实验对象发挥模仿能力强的优势,强调可理解语言输入能力,在领会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自修听、读能力,以及培养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鉴于学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在最初的指导性自主学习中,教师配备相应的检测手段(如要求填写自学情况周报表)。

习得是在足够的理解输入和包含模仿、强化熟记相互作用的言语实践中产生。在集中训练时间内,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供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采用“开心竞赛法”,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采用“监测教学法”帮助实验对象掌握语言知识;实施“任务教学法”,促使实验对象善于用英语思考,乐于用英语表达,敢于用英语交流,复用甚至活用自学内容,培养口语和初步写作等语言输出能力,在虚拟的真实语言环境下促成外语习得过程产生,培养交际能力。

1.8.2 具体措施:

A。采用动画世界中的启蒙教育,激发实验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B。在绕口令、幽默和笑话中培养语感和英语思维能力;

C。“野鸭精神”下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D。虚拟真实语境中引导可理解性语言输出;

E。在解读英语习语中贯穿外语文化教育和激发综合型动机;

F。采用口语情景交际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以致用;

G。提倡模读,拒绝教读,采用导读、纠读,有利于训练出相对纯正的语音语调;

H。逆向跨越式英语音标教学法

I。竭力营造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语境,开展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游戏、i+1语言输入等习得活动

J。利用独特的旅游地理优势,鼓励学习者多和外宾交流

K。引导实验对象参加由乐山师院外语系组织的嘉州外语沙龙

L。实验对象每周填写学习周报表

M。课堂各个环节实施奖励性原则,开心竞赛奖励巧克力帮助强化和巩固实验对象的语言习惯,增强自信心和参与度;

N。采用激励机制,每月评选最佳模仿、最佳书写、最积极发言者、进步奖、最洪亮的声音、最佳周报员等奖项,并给予口头和物质的奖励。

1.9 重点与难点

1.9.1 重点

本课题重点研究儿童外语习得的外部条件以及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营造外语习得环境,提供最佳外语习得的方法和学习策略,实现外语习得过程;如何激发儿童学习者学习兴趣和综合型动机,如何发挥儿童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强等语言优势和智力因素,达到外语习得可塑性的最大值。

1.9.2 难点

(1)60名实验对象中,年龄不同,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受个体差异的影响,语言输入的广度和深度必然有所差异,如何缩小差异的相对值是本研究的难点之一。

(2)学习者母语态度和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对外语学习产生正迁移还是负迁移作用取决于教师对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激发程度。

(3)实验对象在校仍然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给本研究形成儿童外语习得指导与评价操作体系等方面增加了难度。

1.10 管理组织与分工

1.10.1 管理

A。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负责项目的立项审批,研究指导,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实验技术理论指导;提供研究经费支持,课题成果、成效的审核验收。

B。四川省乐山师院科研处和外语系实施常规管理。组织课题组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实验;组织并实施课题阶段检测;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和信息资料支持;实施研究过程管理。

C。课题组具体负责课题的实施与操作。按照研究方案分阶段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分阶段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成效。乐山师院外语系副教授汤红娟为课题组负责人。

1.10.2 组织

课题组下设理论资料组,材料编写组,实验操作组和顾问组。

(1)理论资料组:乐山师院外语系副教授汤红娟任理论资料组组长,乐山五中校长刘军和市教科室教研员袁继鸣为副组长,负责项目论证,理论研究,实验设计、总结、验收、资料建档工作。

(2)材料编写组:乐山师院外语系副教授副主任何立芳任材料编写组组长,负责资料编写工作。

(3)实验操作组:乐山师院外语系副教授汤红娟任实验操作组组长,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检测各阶段实验结果。

(4)顾问组:课题组特聘本地外语专家组成课题顾问组

乐山市教科所理论室

主任、中教高级高远才先生

1.11 经费

项目经费来源于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乐山师院和外语系,约二万五千元人民币。

1.12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利民。心理语言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5)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7)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8)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9)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10)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2)刘克兰。现代教育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3)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99.

(14)尚凤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

《中国儿童外语习得可塑性实现的途径和策略研究》课题组

2003年6月

同类推荐
  • 海蒂

    海蒂

    《海蒂》作者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施皮里,自她的长篇小说《海蒂》问世以来,纯真、质朴、无邪的海蒂就激励着世界上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成为孩子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动力。一百多年来,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每一种语言,发行量不计其数。如今,海蒂已经成为一个永久的神话。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本书通过100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向广大青少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尼罗河的恩赐”、“血泪交织的流浪之路”、“永恒的遗产”、“忽如一夜春风来”等100篇,约26万字,是一本通俗、生动的青少年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金银岛

    金银岛

    本书是史蒂文森所有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代表作,其故事情节起源于作者所画的一幅地图。《金银岛》曾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小说描写了敢作敢为、机智活泼的少年吉姆·霍金斯发现寻宝图的过程以及他如何智斗海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宝藏,胜利而归的惊险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吉姆,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吉姆的父母在黑山海湾旁经营一家旅馆名为本鲍上将。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失踪的右中卫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失踪的右中卫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灰娃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灰娃

    麦场主系列《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丛书共计十本,收录于其中的小说都可谓是当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加之安武林老师独到精辟的点评,使麦场主系列成为不可多得的儿童阅读与写作精选丛书。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天香袭人

    天香袭人

    陆天香犹如小丑般被人操控,稀里糊涂地命丧黄泉。幸而得到牡丹花精相助,获得新生。重活一世,只为看清人心,断未解之谜。争斗一生,更为惩罚负心渣爹,狠毒继母,狡猾二婶······前世今生,寻寻觅觅,蓦然回首,还好他仍在灯火阑珊处。静定而谋,谋而后动,方能万事如意,成就一世荣华。
  • 风游的妖孽人生

    风游的妖孽人生

    风游的骚气是独有的,他走过的路不开花,所到之处成天涯。少年红尘事,博君一笑嫣。
  • 凌空星月

    凌空星月

    她为他放弃一切甘愿经受八世磨难,他用他一生一世,完成了对她的承诺……你是谁?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要护你永生永世……
  • 光辉龙羽

    光辉龙羽

    末世之境,光辉无在,飘渺之路,何时能完。自破晓以来万物升华,万族觉醒,与世相争,强者逆天,为追求之脱俗,无数青年斗志燃起,为求一席之地。吾欲展翼,何人敢挡。吾欲封世,天之敢拦。
  • 千卷妖书

    千卷妖书

    神仙无人得见,妖鬼处处可见。岂是神仙高冷,抑或妖鬼下贱?世间万物,皆为妖身。天地之灵,皆为鬼魂。妖鬼之事,流传极广,知者极多,受害极众。故而,不知何时,不知何地,莫名生出,千卷妖书。世间妖鬼,无不畏惧。奈何妖书,从来孤独。世人愚钝,不知其所起,更不知其所终。千百年间,世间流传一句话,得妖书者得天下。【一天五更,不容错过】【千卷妖书读者群427678299】
  • 智能是个阴谋

    智能是个阴谋

    就在人们不断的推出新科学,新技术的时候是否想到?人们不光是在拖动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创造者其他的物种。当一个新的智能生物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人类也将受到威胁。
  • 重生娇妻有福气

    重生娇妻有福气

    原想继续鲜衣怒马,怎奈被叼回窝太早!这就是一个重生后,早早被头大尾巴狼给拖回家,过起悠然自得,外加没羞没臊幸福生活的轻松小白文。金手指苏苏苏苏苏文!加强版避雷针自带!实在承受不住请点“x”!(本宝宝只写金手指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轻松文,不喜勿入勿喷,虚构背景,谢谢小可爱们!)
  • 小女子穿越记

    小女子穿越记

    [花雨授权]六个女生来自现代性格迥异的女生,自蓝恩学院的神秘喷水池里穿越之后,落到这个她们完全不熟悉的年代里。不但没有客死异乡,甚至还遇见了各种美男子!那么,就拐个古代男友回现代吧!
  • 东京无限默示录

    东京无限默示录

    家住日本东京都外郊的十五岁少年,由于恶魔姐姐而在升上高中前两天搬离家中,同时觉醒了前世记忆:兰陵王。被后主高纬赐死时,饮下毒酒后侥幸不死。大彻大悟下遁入山林,被玄学的开创者何晏收为弟子,却因入道太晚杀孽缠身,终于在三百余年后寿元耗尽,坠入轮回。前世种种犹如过眼云烟,但今生为求道为逍遥,借由转生时所带奇物游览于种种万千世界,在这末法的现代大都市里,进行着平凡悠闲日常生活与激荡万分的异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