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1937年8月,延长县防空监视队成立。延长县保安大队队长李启贤任队长。各区乡设防空监视哨。各监视哨委派专人对空监视,一旦发现日军飞机,立即发出空袭紧急警报。
1962年,延长县人民武装部在雷赤、城关、西渠设立三处对空监视哨所,每处哨所编制4~6人,设哨长1人,由县人民武装部直接领导。
1964年6月,延长县反空投空降指挥所成立。县长王汝珍任主任,公安局局长逯德芳、武装部部长段明德任副主任,武装部副政委王清海、公安局教导员雷建基、公安队队长张清元、政保股股长薛延秀为委员。办公室设在武装部。各公社由公社主任、公安特派员、武装专干组成3~5人的反空投空降领导小组。
1969年3月,延长县人民防空指挥部成立,办公室设在县人民武装部。
1969年12月28日,延长县城机关和城关联合防空领导小组成立。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周世贵任总指挥,上官堂、张京山、李志信任副总指挥。在县人民武装部、寨山、翠屏山设立三个指挥所,架设专用电话。各公社成立防空领导小组。
1970年,延长县设立防空部队(民兵组成),将1035名民兵编成1个营,5个连,28个排,其中武装基干排4个。城关镇组建一个射击连,卫生局组织了一个抢救排,商业局、水电局组织一个消防排。全县有半脱产武装民兵160人在各公社开展民兵防空训练。
1972年,延长县人民防空办公室成立,办公室设在县人民武装部。
1981年,成立延长县人民防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2000年,成立防空作战联合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常务副县长、人武部部长任副总指挥。人武部、武警中队、七里村油矿消防中队、公安、交通、卫生、城建等部门领导任委员。指挥所设在人民武装部作战室,预备指挥所设在人民武装部后山。指挥部下设通信、疏散、工程、战场管理、政工、后勤、指挥处。同时组建防空专业队,平时在编250人,战时扩编为1000人。根据平战结合、专业对口、便于指挥的原则,专业队分为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通信、运输、工程八支专业分队。
2005年10月,延长县成立人防办,编制5人,设主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县委办公楼。
二、人防宣传
1937年,面对日本飞机频繁偷袭的时局,全县军民组织学习《特区防空须知》,熟悉防空应注意事项和防空袭措施、防毒基本常识,预防敌机袭击。学习掌握本地约定的防空警报信号及疏散、紧急隐蔽常识。
1946年,蒋介石挑起内战,指派胡宗南部队大举侵犯延安,出动侦察机、战斗机对边区辖区进行扫射、轰炸。全县开展防空知识教育,提高防空袭能力。
1960年,蒋介石出动飞机窜扰、空投;中苏关系破裂,前苏联随时有空降、空袭的可能,全县军民组织学习反空降、空投、空袭知识,制定辨认、收缴不明物体的纪律。
1963年10月29日,全县组织2400人进行了防空演习。
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毛泽东主席发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准备打仗”的号召,为防御可能发生的外来突然袭击。12月,延长县成立防空领导小组,组织驻军、民兵、机关干部、中学师生,学习“三抢”(抢救、抢运、抢修)、“三防”(防空袭、防化学、防原子)知识,学习俄语战地会话,准备应付空降袭击。
1980年后,学习防空知识、增强战备观念、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加深对未来战争和现代武器装备的了解,成为政府军事工作的重心,渗透到国防教育的各个环节,防空教育转为正常的国防教育活动。
三、人防工程
1937年,延长县政府组织各区、乡群众在城区、马头关、凉水岸、童儿湾驻军地区修建防空工事。
1946年,延长、固临两县动员驻军、干部和群众,在重要军事关隘,构建防空工事,各村开展坚壁清野工作。
1962年,县人民武装部在城关、罗子山、雷赤三乡镇制高点修建了三处对空监视哨所。
1969年,县防空领导小组组织3000人在县城四个山头、山腰隐蔽处挖筑4000米长的防空洞,可容纳5000人隐蔽。全县各公社于12月17日开始挖筑防空洞,12月底打开139个洞口,挖筑3840米长的防空洞,可容纳15360人。
1971年11月,县城千余名干部群众昼夜突击,挖筑南水门洞至北洞区防空干道,干道为2.1米×2.2米×200米。
四、空袭纪实
1937年,延长县交口、马家河、城区呼家川遭日本飞机轰炸,炸死10人、牲口百余头,县工会主席牺牲,损坏器物千余件。
1938年10月~1939年8月,日机两次出动飞机5架轰炸固临县城,投弹15枚,毁坏房屋4间、石窑3孔、粮食450斤。
1939年10月~1940年7月,日机两次出动飞机30架轰炸延长,投弹143枚,炸死15人,炸伤18人,死伤牲畜12头,毁坏房屋31间、石窑1孔,损坏粮食21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