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外省人普遍支持国民党泛蓝阵营,这从历史上可以找到原因,外省人大多数是军公教人员,他们由于早期对日抗战以及国共内战中的历史经验,自然对国民党有高度认同。但我也认识很多外省老头子,讲到国民党蒋介石就咬牙切齿,恨之入骨,觉得蒋家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以前在荣民总医院当志工时,我还认识一个老兵,他自称最早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员,后来被俘,就改编为“国军”来台,他每次一讲国民党就爆气,总觉得国民党不如共产党,丢掉大陆理所当然。
事实上在较早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外省人遭的祸可不比本省人少,现在大部分台湾人都只记得“二二八”事件,却少有人记得可以称为白色恐怖时期第一大案的“澎湖案”。
1949年,国共内战已到了最后的阶段。山东烟台联中校长张敏之先生带了一万多名山东流亡学生,一边躲避战火南下,一边读书,颠沛流离地来到了广州。当时山东省主席秦德纯出面交涉,把这些青年交给澎湖防卫司令李振清收容,以为李振清也是山东籍,会对老乡好一些。所以两方就约定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继续读书,十七岁以上的孩子接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天下有事则投入战场,天下无事就升班升学。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在台湾当家做主的陈诚都批准了这种安排。
后来张校长带着约8000名中学生来到澎湖,没想到一上澎湖,才知羊入虎口。李振清在内战中溃败,好不容易来到台湾后,靠关系又混了个澎防部司令,但是个没太多兵可用的空头司令,仕途随时可能不保,一见突然有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放手,因此他强迫所有年满十六岁的学生,连同年龄未满十六岁但身高合乎“标准”的学生,通通编去当兵,一有不从,当场枪毙。
据记载,校长张敏之见状,向李振清当面抗争。正所谓“老乡老乡,背后一枪”,李振清反怒斥他要鼓动学生造反,读书人怎么可能玩得过向来兵不厌诈的兵油子,李在学生面前喊道:“你们都是我花钱买来当兵的!一个兵三块银元!”想要挑拨学生跟校长的关系。
后来张校长挺身抗争,用尽各种关系,到处陈情,希望能让这些学生好好读书,维护他们的受教权,毕竟家长把学生托付给校长是要受教育的。没想到校长的这些抗争被罗织罪名,成为煽动学生,意图制造暴乱,竟以莫须有的“匪谍”入罪,用酷刑逼迫学生指证他,最后张校长和一百多名师生被枪决。至于那些被迫充军的学生,当兵后在部队里受尽凌虐,女学生也有好多人被官兵强暴,还有更多不详姓名的学生被投入海中溺毙。这么令人发指的事件,当时只在报纸报道中留下短短的一个耸人标题:“你们逃不掉的!昨续枪决‘匪谍’七名。”
几年后,有个勇敢的山东籍“国大代表”将有关这件事的资料交给蒋介石。据说,蒋介石看了龙颜大怒,下令查办,没想到陈诚只讲了一句“要为国家留点颜面”,就把蒋介石的口堵住了。
这“为‘国家’留点颜面”一留就是几十年,“爱国主义”果然是流氓最后的堡垒。总之,这几年八千流亡学生事件终于重新浮上台面之后,许多人觉得,“国民政府”能在台湾立定脚跟,就是靠这两件大案杀开一条血路,一是“二二八”事件慑服了本省人,另一件山东流亡学生冤案慑服了外省人。
不管认同还是憎恨国民党,这些外省人,一到选举,嘴巴上说不,身体还是挺诚实的,票还是会投给国民党。与其说他们高度认同国民党,不如说这些外省人支持的是大陆,国民党与“蒋总统”是他们回到家乡的唯一希望,所以也只好支持了。这种意识形态及观念传给下一代,很自然地就成为一种早期政治教育,很难再改掉。有一年电视节目访问孙立人当年的情妇。孙立人来到台湾后被指控“阴谋叛乱”而被软禁三十几年,他的情妇也在孙立人案中被牵连。在这个访谈当中,她讲了很多八卦,但当她讲完时,带着很诚恳且略带歉意的表情说:“希望讲这些不会影响国民党年底的选情。”
前不久台湾有个关于老荣民的新闻。在台湾的荣民之家里,有许多已经失智的老荣民,失智导致他们的各项功能退化,很多长者都有忧郁情绪,甚至合并忧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患。常为琐事争执,甚至随地尿尿,三更半夜不睡觉,到处逛等问题。不了解的人以为他们是故意恶搞,其实是患者已无法认知现代厕所的样子,憋急了只好乱尿,这让荣民之家的工作人员很困扰。
后来,荣民总医院精神科医师用“怀旧治疗”解决了这些问题。将失智专区的厕所门面改成像以前部队里的两式木制推门,他们又想了一个办法,在失智老荣民原本习惯乱小便的走道、洗手台等处竖立“国旗”,张贴“尊重国旗”的标语后,别说,这招还真管用,真的就没有人敢犯了。
至于为琐事争执、不睡觉的毛病,医生们在交谊厅摆上了“先总统蒋公”的照片,借此提醒失智老荣民,为了表示对“蒋总统”的尊敬,不可在此鼓噪或吵架。晚上就寝时间到了,就播放军中晚点名歌曲,他们听了果然都乖乖上床睡觉。这个方法才用了一个月,躁动与忧郁情绪都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