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000000035

第35章 中国农民社会分化的政治分析(5)

见各省市自治区2003年“两会”报告从三大地区看,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相比相差3.25倍,全国一半以上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非农业收入不高,而农业收入近年来增长不大,甚至没有增长。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东部地区为4417,中部地区为2999,西部地区为2300,东部是西部的1.9倍,是中部的1.5倍(见下表)。从总体讲,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农民生活水平较高,有的地区已经进入小康水平;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西部,中、西部地区农民基本处于温饱,其中有一小部分仍处于绝对贫困。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贫困分布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及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较差的区域,贫困农民的生计特点仍然保持着收入及消费结构单一、水平低,生产能力投入不足,资产存量少的显性特征。国家统计局.2003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12月.如果考虑农民的其他金融资产和房产的差异,农民的地区不平等程度还会更大。

西部农村地区是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专项贴息款和“三西”(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河西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的430个贫困县中,有256个属于西部地区,占59.53%,到199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97个贫困县,西部地区就有86个。另国家调整后的贫困线(1992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的农村家庭成员为贫困人口的标准),1993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为8065.5万人,即通常所说的8000万人。以行政区域划分,中国8065.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见下表),其中东部地区1574万人、中部地区2354.8万人、西部地区4136.6万人,分别占总数的19.52%、29.2%和51.29%。从贫困发生率(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百分比)看,东部地区为5%、中部地区为7.8%、西部地区为16.8%。贫困县向中、西部集中。其中,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四川、内蒙古、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的南疆地区。贫困人口密度高、分布广、扶贫难度大的省区主要是西部贵州、云南、陕西、甘肃。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7页.

经过二十年的扶贫攻坚,中国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于中西部地区的局面并未改变。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3年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西部地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合计共有8645万人,占全国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合计总数的82.4%。其中,西部12省(区、市)有5027万人,占西部乡村人口的比重为19.9%,占全国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合计总数的58.1%(见下图)。

资料来源:颜廷武: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反贫困研究[D].2005年5月华中农业大学第38页。

从绝对量上看,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合计在300万人以上的省份有12个,分别是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其中11个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合计在100万人以上,300万人以下的省份有10个,分别是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重庆、青海、新疆,其中7个在中西部地区。从比重上看,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合计占乡村人口比重在20%以上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全部为西部地区。另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5%。在目前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东部地区为324万人,中部地区为839万人,西部地区为1202万人,各地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0.8%、2.5%和5.2%。2005年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国为4067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重为4.3%,其中东部地区为577万人,中部地区为1372万人,西部地区为2118万人,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5%、4.%和9.2%。因此,西部地区是目前中国最主要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地区。而且,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还在增加,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比重由2004年的50%上升到50.8%,西部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比重由2004年的48.1%上升到52.1%。郑长德.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报告[J].中国网china.com.cn,2007—12—7.在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又集中于扶贫重点县。2005年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绝对贫困人口1433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6%;农村低收入人口2191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3.9%。而592个扶贫重点县中,有375个在西部地区。

三、城乡比较视角的农民贫困

从城乡差距来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见下表)。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两者收入差距为1∶2.8;2002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达到3.11∶1,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加上社会保险和福利等非货币性收入因素,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农村的5—6倍,中国是世界上城乡差别最严重的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城乡居民名义收入比由2002年的3.1∶1扩大到3.2∶1,农调总队.2003年农村收入组农户收入增长1%[J].http://www..sannon.gov.cn,2004—3—5.实际收入的差别会更大。正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所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三比一。这个差距应该为五比一,甚至达到六比一。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三比一。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百分之四十。扣除百分之四十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百分之二十(即30元)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2001年中国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五比一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等。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六比一。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差距已扩大为1∶3.2。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的形响,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仍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和全国生产总值的增长幅。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2.8元,城乡差距仍保持在1∶3.1的水平。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城乡差距仍保持在1∶3.3的水平。这种城乡差别和农户内部之间差别的扩大也就说明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在加剧。相对贫困人口在逐年增加,相对贫困深度也在加深。

四、小康比较视角的农民贫困

理论研究证明,当收入贫困是贫困的主要表现的时候,经常会用以贫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和贫困线之间的差距指数,即贫困深度指数来说明贫困程度,但随着对贫困的多维度侧量成为共识以后,贫困深度指数也就不能准确而全面地说明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农村全面小康的基本监测指标包含了经济收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和保障安全等多个方面,用小康指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应该是比较科学合理和与时俱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农村总体实现小康的背景下,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与小康水平差距还甚远。具体情况为:李小云,左停,叶敬忠主编.2003—2004中国农村情况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第55—59页.

(1)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与小康水平差距比较远,贫困农户实现程度仅为47.8%,低收入农户实现程度为73.2%。

(2)贫困农户和低收入群体的物质生活质量距离小康的要求还比较远,贫困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为0.69,低收入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为0.64,与小于0.5的小康水平还有一段距离。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的衣着支出以及安全住房的情况也不太乐观,贫困户的衣着支出和安全住房的实现程度仅分别为48.6%和56.9%;低收入农户的实现程度分别为66%和74.8%。

(3)在精神生活方面,贫困户和低收入群体的电视普及率方面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文化生活支出方面却差距明显,小康实现程度仅为53.4%和74.8%。

(4)人口素质方面,平均预期寿命这项指标已经达到了小康的标准,但是在平均受教育年限上,贫困户和低收入群体的小康实现程度仅为82.5%和87.5%。

(5)生活环境方面,除了通电情况这一个指标基本达到小康的要求外,在公路交通、安全饮用水和通电话情况的三项指标方面,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距离小康的水平差距还比较明显。公路交通和通电话这两个指标是以村为基本衡量单位的,因此这里用贫困村的情况来说明实现程度为78.6%和57.4%,贫困户的安全饮用水的实现程度为61%,低收入农户的为62.3%。

(6)社会保障和安全方面,由于没有这方面的分层次数据,但从整个农村平均发展水平不高就可以推断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在这方面距离小康还很遥远。具体情况为:享受各种保险人口比例方面,农村贫困户实现程度为41.7%;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实现程度为55%这些数据表明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距离小康水平还十分遥远,这也就预示着中国的贫困问题尤其是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7)教育与健康贫困依然突出。目前,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差、教育水平低成为农民收入提高和扶贫项目顺利实施的“瓶颈”。国家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2年贫困人口劳动力文盲率高达16.3%,比非贫困人口高10个百分点,而初中以上劳动力比重不到40%,比非贫困人口低1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儿童入学率要明显低于非贫困人口。13—15岁人口的儿童入学率低11个百分点,15—17岁人口的儿童入学率低14个百分点。2007年,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6.2%。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J].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8—10/27/content_16672178.htm离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还有较大距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全面达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就是到2020年,全国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这样年平均增长速度需达到7.3%。农民达小康的重要指标是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元。这样算来,要达到2020年的8000元,年递增速度需达到7.17%以上。从1989年到2002年的13年,人们公认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全国GDP由1989年的16909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2倍,年均增长9.3%。国家财政收入由2665亿元增为16386亿元,增长5.15倍,年均增长16.3%。国家外汇储备由55.5亿美元增为2530亿美元,增长近45倍。而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1%。显然,以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总体上是可以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但对于低收入人群众来说,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五、民族比较视角的农民贫困

同类推荐
  • 政道与正道: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指南

    政道与正道: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指南

    本书紧贴社会热点,立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大趋势,十八大以来,以反腐倡廉为重心的治理职务性违纪违法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开展。这于党和国家来言是件幸事,当然也顺应了民心,但对于身处权力阶层的领导干部而言,则意味着所面临的职务性风险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更加严峻。今人忧虑的是,面对“为官高风险”的现实,对应的却是不少领导干部“旁观者心态”突出、主动防范意识严重滞后的格局。因此,如何把积极推进自己所领导的单位和部门的职务风险预防,与努力减少自身的职务风险隐患紧密相结合,就成为从政为官者最为紧要的一体两面的问题。
  • 超越日本: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

    超越日本: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开始超过日本、中日两国互相赶超、中日经济战、中国负面问题超过日本、日本给力中国等7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系统科学的体系。为了整体呈现其发展历程和理论深度,本书在结构上创新性地采取了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揭示科学内涵。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质,概括了它的思想精髓、理论主题、核心问题,并着重分析其历史地位和重要影响。其次,进行纵向研究。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阶段、奠基阶段、丰富阶段、形成阶段、新发展阶段在理论体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同时梳理了各个阶段理论创新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本书内容包括:王朝更替、政治运动、宫廷政变、改变变法、重要制度、外交风云、宗教事件。
  • 当干部就得有智慧

    当干部就得有智慧

    “干部”一词原是法文Cadre的日文对译词。法语Cadre原意为公务人员。在我国,“干部”又称“脱产干部”,与工人、农民及其他体力劳动者相区别,是指脱离体力劳动、从事公共管理及各种公共事务的人员。众所皆知,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关键的少数”。当了干部就意味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就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而什么样的干部是好干部?党纪国法有规定,人民心中有杆秤。习近平鲜明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按照这“二十字”好干部标准要求,要成为一名好干部,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努力修炼、自觉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需要适当的环境支撑和组织培养、管理与调控。就干部本身而言,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拥有大抱负、大情怀、大担当、大本事,真正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动力、有能力、有定力,久久为功。也就是说,当干部不仅要在状态、要有素养,还得有智慧。智慧不仅是分析判断、选择处理、发明创造的能力,还是睿智的目光、广阔的思维、洒脱的言行、理性的生活方式、辩证的处事原则。而领导智慧,则是指领导者具有见微知著的眼光,能够对大局进行把握与掌控,拥有善于识人用人、勇于决策的胆略,以及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手段和技巧。智慧大于一切,一克智慧胜过万吨黄金。智慧是真正的力量。毫无疑问,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智慧对领导者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热门推荐
  • 那一夜我看见了来世

    那一夜我看见了来世

    当你第一次见到哀悼之盒时,你会被它奇怪的外观和复杂的构造所吸引,然而你并不会想到打开它是如此的简单,盒子里释放出的黑光将会让你想起你最深的痛苦,也会让你明白自身的欲望。而在你被痛苦记忆所折磨的时候,利维坦便会将你改造成他认为最适合你的模样。(简介有些苍白,请看内容。)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空梦烈殇之爱欲权仇

    空梦烈殇之爱欲权仇

    你以为这是短篇?想太多,压根儿就没有短篇的十分之一长,三千个字,极限了,短篇的字数要求太高,不适合我。
  • 回首过往已是满目疮痍

    回首过往已是满目疮痍

    谁都知道S市有个易氏集团,也都猜测易氏集团的总裁的心中一直有个女人。“放过我!亦是放过你自己!我累了,我不想再参与了!”“不!我死也不会放手!”她失踪五年,他疯了五年,任何女人都不敢近他身。知道她重新出现…
  • 洛云记

    洛云记

    随心所作,不喜勿喷。喜欢的可以继续看,不喜欢的也不要骂人就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之世纪大战

    末日之世纪大战

    早已潜入月球背面阴影处的外星文明对地球虎视眈眈,在观察等待几百年后,于2999年对地球展开了第一阶段的攻击(外星病毒),同时并由月球转移地球,外星基地沉入百慕大三角海底,为第二阶段大净化做准备…………人类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中。。。。【末日文+科幻文+战争文,三体合一,以写实流为中心,未来科技为辅助,描绘一个尽量真实的末日世界。现实而不显浮夸,人性面临着挑战,规则面临着重组,且看赵宇如何立于末世,建于废墟,煌于新世……新人夜影努力中,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夜影在此,拜谢各位!】
  • 权野天下之摄政王爷惹不起

    权野天下之摄政王爷惹不起

    一朝公主,因恶毒皇后陷害不成而暗杀,却不料想七年后,化身摄政王而归。“我凤九夜以已亡九公主的身份发誓,定让仇人血债血偿!”看九公主如何逆转乾坤。
  • 血影苍穹

    血影苍穹

    苍茫的中原,曾经的熙熙攘攘都已成往事,留下的只有寂寞而辽阔的大地。当一切法则都在残杀和暴虐中消失殆尽时,谁才是那个能带回秩序与天道的人?上天放弃了人间,所以异族横行,所以四象苏醒,所以巨兽临世,所以血染苍穹!
  • 重生在宋元

    重生在宋元

    公元1211年,一群现代人经历风暴穿越到了宋代,此时正是蒙古帝国最为强盛之时,此时南宋正被金国压的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你想怎么办,你能怎么办,如果不想被历史按在地上摩擦,那就奋起反抗吧。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这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如果不想化作历史的尘埃,就努力反抗吧,我的骚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