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6000000014

第14章 典型人物分析:金圣叹《〈水浒传〉序三》

“导读”

金圣叹(1608—1661),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原姓张,名采,字若采。明之后改姓金,名人瑞,字圣叹。入清后因“抗粮哭庙案”被清杀害。他“所评《离骚》、《南华》(《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以次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本文选自金评《水浒传》,是书前的第三篇序言。金圣叹在这篇序言中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塑造典型人物的问题。金圣叹虽然没有提出“典型”这个术语,但他已经讲到了典型的含义,充分认识到人物塑造典型形象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他在艺术上肯定《水浒》,首先因为《水浒》塑造的人物“绰绰有余也”,并且“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第二,对于创作典型的认识。施耐庵为什么能写出一百零八个人,“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呢?金圣叹认为,关键在于他善于“格物”,“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所谓“十年格物”,就是长期地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所谓“一朝物格”,就是对人情事理研究得透彻。那么怎样“格物”呢?金圣叹说“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这里所说的“忠”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恕”是设身处地的意思。金圣叹借用佛教“因缘生法”的术语,说明作家要在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中去写各种事物。“忠恕”和“因缘之法”是《水浒》“文章之总持”。此外,文中还讲到了文章的风格、章法、语言等,多有见地。

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又《楔子》一卷,《原序》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今与汝释之(1)。序曰:吾年十岁,方入乡塾(2),随例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3),意惛如也(4)。每与同塾儿窃作是语(5):不知习此将何为者(6)?又窥见大人(7),彻夜吟诵(8),其意乐甚,殊不知其何所得乐(9)?又不知尽天下书当有几许,其中皆何所言不雷同耶(10)?如是之事,总未能明于心(11)。

明年十一岁,身体时时有小病,病作,辄得告假出塾(12)。吾既不好弄(13),大人又禁不许弄,仍以书为消息而已(14)。吾最初得见者,是《妙法莲华经》(15),次之,则见屈子《离骚》(16),次之,则见太史公《史记》(17),次之,则见俗本《水浒传》(18),是皆十一岁病中之创获也(19)。《离骚》苦多生字,好之而不甚解(20),记其一句两句,吟唱而已;《法华经》、《史记》解处为多(21),然而胆未坚刚(22),终亦不能尝读(23);其无晨无夜不在怀抱者,吾于《水浒传》可谓无间然矣(24)。吾每见今世之父兄,类不许其子弟读一切书(25),亦未尝引之见于一切大人先生(26),此皆大错。夫儿子十岁,神智生矣(27),不纵其读一切书(28),且有他好(29);又不使之列于大人先生之间,是驱之与婢仆为伍也(30)。汝昔五岁时,吾即容汝出坐一隅(31),今年始十岁,便以此书相授者,非过有所宠爱,或者教汝之道当如是也(32)。

吾犹自记十一岁读《水浒》后,便有于书无所不窥之势(33)。吾实何曾见得一书,心知其然则有之耳(34)。然就今思之,诚不谬矣(35)。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36);天下之格物君子(37),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学者诚能澄怀格物(38),发皇文章(39),岂不一代文物之林(40),然但善读《水浒》而已,为其人绰绰有余也(41)。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42),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43)。夫以一手而画数面,则将有兄弟之形(44);一口吹数声,斯不免再吷也(45)。施耐庵以一心所运(46),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47),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48),固不以为难也。格物亦有法,汝口(原本空)应知之。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49)。何谓忠?天下因缘生法,故忠不必学而至于忠(50),天下自然无法不忠(51)。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见忠(52);钟忠耳忠,故闻无不忠;吾既忠,则人亦忠,盗贼亦忠,犬鼠亦忠(53)。盗贼犬鼠无不忠者,所谓恕也(54)。夫然后物格,夫然后能尽人之性(55),而可以赞化育,参天地(56)。今世之人,吾知之,是先不知因缘生法(57);不知因缘生法,则不知忠;不知忠,乌知恕哉(58)!是人生二子而不能自解也(59)。谓其妻曰:眉犹眉也,目犹目也,鼻犹鼻,口犹口,而大儿非小儿,小儿非大儿者何故(60)?而不自知实与其妻亲造作之也(61)。夫不知子,问之妻。夫妻因缘,是生其子,天下之忠,无有过于夫妻之事者(62),天下之忠,无有过于其子之面者(63),审知其理(64),而睹天下人之面,察天下夫妻之事,彼万面不同,岂不甚宜哉(65)!忠恕量万物之斗斛也(66),因缘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67)。施耐庵左手握如是斗斛,右手持如是刀尺,而仅乃叙一百八人之性情气质形状声口者,是犹小试其端也(68)。若其文章,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又何异哉(69)!吾既喜读《水浒》,十二岁便得贯华堂所藏古本,吾日夜手钞(70),谬自评释(71),历四五六七八月,而其事方竣(72),即今此本是已(73)。如此者,非吾有读《水浒》之法,若《水浒》固自为读一切书之法矣(74)。

吾旧闻有人言(75),庄生之文放浪(76),《史记》之文雄奇(77),始亦以之为然,至是忽咥然其笑(78),古今之人,以瞽语瞽(79),真可谓一无所知,徒令小儿肠痛耳。夫庄生之文何尝放浪,《史记》之文何尝雄奇,彼殆不知庄生之所云(80),而徒见其忽言化鱼(81),忽言解牛(82),寻之不得其端,则以为放浪。徒见《史记》所记皆刘、项争斗之事(83),其他又不出于杀人报仇,捐金重义为多,则以为雄奇也。若诚以吾读《水浒》之法读之(84),正可谓庄生之文精严(85),《史记》之文亦精严。不宁惟是而已(86),盖天下之书,诚欲藏之名山(87),传之后人,即无有不精严者。何谓之精严?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是也。夫以庄生之文,杂之《史记》,不似《史记》,以《史记》之文,杂之庄生,不似庄生者,庄生意思欲言圣人之道,《史记》摅其怨愤而已(88)。其志不同,不相为谋。有固然者,毋足怪也(89)。若复置其中之所论而直取其文心(90),则惟庄生能作《史记》,惟子长能作庄生。吾恶乎知之(91),吾读《水浒》而知之矣。夫文章小道,必有可观,吾党斐然(92),尚须裁夺(93),古来至圣大贤,无不以其笔墨为身光耀。只如《论语》一书,岂非仲尼之微言(94),洁净之篇节(95)。然而善论道者论道,善论文者论文,吾尝观其制作,又何其甚妙也。“学而”一章(96),三唱“不亦”(97);“叹觚”之篇,有四“觚”字,余者一“不”两“哉”而已(9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99),其文交互而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0),其法传接而出;山水动静乐寿(101),譬禁树之对生;子路问闻斯行(102),如晨鼓之频发(103)。其他不可悉数(104),约略皆佳构也(105)。彼庄子《史记》各以其书独步万年(106),万年之人,莫不叹其何处得来,若自吾观之,彼亦岂能有其多才者乎?皆不过以此数章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者也(107)。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其人不出绿林(108),其事不出劫杀,失教丧心(109),诚不可训(110),然而吾独欲略其形迹(111),伸其神理者(112)。盖此书,七十回,数十万言,可谓多矣,而举其神理,正如《论语》之一节二节,浏然以清(113),湛然以明(114),轩然以轻(115),濯然以新(116)。彼岂非《庄子》、《史记》之流哉,不然何以有此。如必欲苛其形迹(117),则夫十五国风,淫污居半(118),《春秋》所书、弑夺十九(119),不闻恶神奸而弃禹鼎(120),憎梼杌而诛倚相(121),此理至明,亦易晓矣。

嗟乎!人生十岁,耳目渐吐(122),如日在东,光明发挥(123)。如此书,吾即欲禁汝不见(124),亦岂可得(125)?今知不可相禁,而反出其旧所批释,脱然授之於手也(126)。夫固以为《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汝真能善得此法,而明年经业即毕,便以之遍读天下之书,其易果如破竹也者,夫而后叹施耐庵《水浒传》真为文章之总持(127)。不然,而犹如常儿之泛览者而已(128)。是不惟负施耐庵,亦殊负吾(129)。汝试思之,吾如之何其不抑郁乎哉(130)!

“注释”

(1)汝:你。

(2)乡塾:封建时代的初级学校。

(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乡塾必读之书。

(4)惛(hūn):不明了。

(5)窃:私下,偷偷。

(6)何为:为什么。

(7)窥(kuī):暗中看到。

(8)彻夜:整夜。

(9)殊:很,非常。

(10)许:表示大约的数量。几许,即多少。

(11)是:代词,指上文几个问句中的事。

(12)辄:就。

(13)弄:玩耍,游戏。

(14)消息:消遣。

(15)《妙法莲花经》:佛经名,简称《法华经》。内容主要是鼓吹“人人皆能成佛”,因此对劳动人民更具有欺骗和麻醉作用。

(16)《离骚》:楚屈原所作。

(17)《史记》:汉司马迁所作。

(18)俗本:金圣叹称他批改贯华堂本为古本,以前刻本为俗本。

(19)创:开创,首创。

(20)好(hào):喜欢,爱好。

(21)解处:理解的地方。

(22)胆:意志。

(23)尝:尝试。

(24)间:空隙。

(25)类:大都。

(26)未尝:未曾。

(27)神智:精神智慧。

(28)纵:放手。

(29)且:将要。

(30)驱:驱赶。

(31)隅(yú):角落。

(32)汝:你。如是:如此。

(33)犹:还。

(34)何曾:何尝。

(35)诚:确实,的确。谬:错。

(36)右:古时以右为大。出其右即在其上。

(37)格物:研究人情物理。

(38)澄怀:排除心中的杂念。

(39)发皇:显豁,引伸为发挥。

(40)文物:文章风物,即指一代思想潮流。

(41)然:然而。其:代词,指《水浒》。

(42)气质: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

(43)声口:声音语气。

(44)形:容貌。

(45)吷(xuè):象声词。

(46)运:运思。

(47)无他:无其他原因。物格:万物之理研究透了。

(48)斯:连词,那么。

(49)门:做事情的方法,关键。

(50)因缘:佛教名词。佛教所说的事物赖以存在的各种关系。决定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叫因,次要条件叫缘。法:佛教名词。通指一切事物,不论现象的,本质的,精神的,佛典都把他们叫做法。因与缘结合起来生成万事万物,叫姻缘尘法。

(51)法:指因缘生法之法。

(52)亦:也。

(53)既:已经。

(54)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55)夫:发语词,无义。性:性格,性情。

(56)化育:化生和养育,指大自然生长万物。参:检验。

(57)今世:当今,现代。

(58)乌:副词,怎么。

(59)自解:自己明白。

(60)犹:如同。

(61)实:确实。

(62)夫妻之事:指生儿育女之事。

(63)过:超过。

(64)审:弄明白。

(65)宜:合适。

(66)斛(hú):古量器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

(67)裁:裁剪。

(68)端:方面,开头。

(69)异:奇特,与众不同。

(70)钞(chāo):抄写。

(71)谬:错误,此自谦之辞。

(72)峻:完毕。

(73)已:语气词,用法同矣。

(74)若:如,像。

(75)言:说。

(76)庄生:庄周。放浪:放纵,不受拘束。

(77)雄奇:雄伟壮阔的艺术风格。

(78)至是:至此。咥(xì)然:大笑的样子。

(79)瞽(gǔ):瞎眼。

(80)殆(dài):大概。

(81)化:变化。

(82)解牛:指《庄子》中讲的庖丁解牛。

(83)刘、项:刘邦、项羽。

(84)若:如果。诚:确实。

(85)精严:精深严密。

(86)宁(nìng):语助词,无义。

(87)藏之名山:“仆诚已著此书(《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88)摅(shū):抒发。

(89)毋(wú):不。

(90)文心:作文的心思。

(91)恶(wū):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92)斐(fěi)然:有文彩的样子。

(93)裁夺:斟酌决定其去取可否。

(94)微言:含意深远精微的言辞。

(95)篇节:文章。

(96)学而句:《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7)三唱“不亦”:指注(96)所引文里三个“不亦”。

(98)叹觚(gū)句:《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不象觚,这也是觚吗?这也是觚嘛!觚,古代盛酒的器皿。)

(99)质胜句:见《论语·雍也》。质:朴实。野,粗俗。文:文彩。史,虚浮。

(100)知之者句:见《论语·雍也》。乐,以之为乐。

(101)乐寿《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102)子路问闻斯行:《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斯,语助词,无义。行,行动,干。

(103)晨鼓:寺有早晨报时的鼓声。成语有暮鼓晨钟。用此比喻令人警悟的语言。

(104)悉:尽。

(105)构:构成的事物,指诗文。

(106)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107)引而伸之:即引伸。触类而长: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对同类的问题也可以类推了解。“引而伸知,触类而长之”(《易·京辞上》)

(108)绿林:群盗股匪。

(109)失教:失去教化。丧心:丧失理智。

(110)诚:实在。训:教诲。

(111)形迹:举止行动上流露的迹象。

(112)神理:精神。伸:同申,陈述表白。

(113)浏然:水流清亮的样子。

(114)湛:澄清。

(115)轩(xuān):飞翔。

(116)濯(zhuó):洗。

(117)苛:繁细。

(118)淫恶:淫荡,污秽。

(119)弑:古时称剥削阶级臣杀君、子杀父为弑。夺:强取。十九:十分之九。

(120)神奸:指鬼神怪异之物。禹鼎:《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若:顺)。”

(121)梼杌(dǎo wù):楚国的史籍名。《孟子·离娄》:“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122)耳目渐吐:见闻日广。

(123)发挥:发扬。

(124)汝:你。

(125)亦:又。

(126)脱:毫无保留的。

(127)总持:终结。

(128)泛:泛泛。

(129)负:对不起,辜负。殊:特别,很。

(130)郁(yǔ):沉闷的样子。

(选自《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金圣叹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诗文集-汉魏六朝诗选

    中国经典诗文集-汉魏六朝诗选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本书内容包括:大风歌、和项王歌、秋风辞、琴歌、北方有佳人、苏武诗四首、战城南、有所思、上邪、江南、陌上桑等。
  •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4)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4)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刘质平、邓寒香、夏丐尊、丁福保、王心湛、谭组云、印心-宝善和尚、李圣章、周敬庵、堵申甫、沈繇、陈伯衡、蔡丐因、徐蔚如、崔海翔、黄庆澜、吕伯攸、姚石子和性愿法师的书信。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屠格涅夫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屠格涅夫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随梦飞翔

    随梦飞翔

    改革开放伊始,语文教育百废待兴,作文图书蹒跚起步,第一代作文应运而生,暂时性地填补了作文阅读的空白。其后,以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学生作文大全”为肇始的第二代作文图书,开辟了作文教育、阅读、研究的新局面,让无数人为之欢欣鼓舞。
  • 没有人烟

    没有人烟

    对“诗是语言的艺术”的说法似乎没有争议,但是,何物“语言”?这就有歧义了!我们可以遇见古今两种常见说法。第一种是诗与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第二种是诗使用自造的专属语言。
热门推荐
  •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为青少年成长读物类图书,是一本少儿科普读物。该书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V.M.希利尔创作,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史,既生动,使孩子们快乐地亲近艺术,又实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阅读《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孩子们能收获了无穷的乐趣,激发孩子进行思考。
  • 重生娇妻:总裁,入蜜罐!

    重生娇妻:总裁,入蜜罐!

    前世:男主为了报恩娶了恩人的的女儿,对她则是满满的关心和爱护,但她却不能够理解,一个劲的作死,因为她的到来让她失去了她最爱的妈妈,还有后来的爸爸,但是这都不是男主的错,却让她一直误会着不解释...今生:在最后那一刻一瞬间长大了懂事了的她,终于明白了,既然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那么她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任性,只想好好陪伴在他的身边,学会想他爱她一样去爱他...愿一切来得及,愿一切还美好,愿用余生伴你终老....
  • 辟道开天

    辟道开天

    人生一世当临峰手无寸铁心有弓纵然前路西风烈扬鞭策马啸西风
  • 无极剑圣之至尊剑道

    无极剑圣之至尊剑道

    (快看这个作者日更一万字,我的天!) 一场针对瓦洛兰大陆的阴谋。易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易将继续领悟无极剑道。剑破苍穹,重归英雄联盟,摧毁诺克萨斯的阴谋。本书读者群:565957250,欢迎大家加入!
  • 高冷男神,说爱我

    高冷男神,说爱我

    余生与你执手相依,叹青春!只怪年少,不懂你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一样的盾勇世界

    不一样的盾勇世界

    当桐人遇到486,盾之勇者遇到和真,四个世界不同的人物交叉在一起,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大概就是主角会不时的穿插着去其他世界,主世界依旧是盾勇世界
  • TF之奇妙爱恋

    TF之奇妙爱恋

    重庆机场她们遇见了他们,在之后一次次不经意的相遇,他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在自己身旁的女生竟然是自己日夜思恋的亲梅,他们之后。。。。
  • 科技的灾难

    科技的灾难

    在银河的深处——一颗星球本应该由蓝色构成的星球,却满是灰雾和废墟,没有一点生气,如果仔细查找也只有一位老。他银白的头发配上一身红装,显着格外的不和谐。他的眼神如此迷茫,慢慢的消失在灰雾中
  • 相府佳人

    相府佳人

    上官若惜: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乖乖女,被男友无情的抛弃,好友的背叛,意外穿越沦为丞相府小姐,意外重生的她孤冷清傲,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再相信爱情,不再相信友情,从此不爱红装爱男装。她的孤冷清傲和倾世才情掳获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男子的心,也掳获了多名女子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