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通过的民法典,最引人争议的就是——离婚冷静期了。
我看微博上还有人表示,要花那么长时间离婚,等能离婚的时候,自己不会已经……
也有不少偏颇一点的,表示:见法官总好过见法医。要拿起武器,勇敢抗争。
我本人,父母就是离婚的。我个人觉得,对我伤害最大的反而不是父母离婚,而是离婚前那无休止的争执。那是我最没安全感的时候,在我小时候,父母就在隔壁房间吵架,我就一个人缩成一团,躲在角落里哭。
在我去领结婚证的时候,我前面的一对夫妻就是复婚的。在拿证的时候,工作人员还特意和他们两个交代了:“这次拿了证,要好好过,以后不要再来了。”
我父母走的是诉讼离婚那条路,因为我爸爸不想离。我的爷爷是那种特别固执的人,我的奶奶反而是那种特别和顺的人。一般不都是恶婆婆嘛,到了我妈这里,就变成了恶公公。
我妈受不了我爷爷,而我爸又是那种和稀泥,两边都不想得罪的人。日子过不下去了,两个人就先是分居,后面离了婚。
在我小时候,离婚率还是比较低,所以周围有不少爱嚼舌根的人对着当时年纪还小的我,说了很多有的没的。所以我小的时候,的确会比较孤僻一点,走路的时候也总是低着头。
没几年,社会环境就已经不一样了。现在对离婚,人们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不过这只限于我身边的情况。不过国家肯定还是希望离婚率低的,毕竟在制定法律的那些人看来,不幸的家庭是犯罪的温床。
国家政策其实不应该从我们老百姓的角度去看,虽然和我们切身相关。我觉得就像做题应该考虑出题老师的思路一样,对于国家政策,我们也应该去想立法者的思路。政府希望通过颁布政策得到的是什么。
很多人说,是希望降低离婚率,提高生育率,拉动内需。我同意一部分。国家已经颁布了二胎政策了,虽然效果见仁见智。
最近看微博,基本上对于离婚的态度,都是恭喜。而嘴上嚷嚷着要不婚不育保平安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个人没感觉身边不婚不育的比例有变化。所以不排除很多人其实是口嗨,披着马甲畅所欲言。
我在婚后,是真的会觉得,偶尔会感觉到窒息。就是那种,很小的争吵,慢慢一点点地消耗掉我们之间的感情的感觉。
520和521,两天,我老公都得在单位加班。我们两个已婚人士,就像平常一样过了节。等到他好不容易有休息了,我就提议,要不我们去补过一下。那时,他是满口答应下来的。
到了约会那天,我一大清早就兴奋地睡不着觉,起来开始看攻略,看附近有哪里好玩的好吃的。把手机快翻了个底朝天之后,我给了他三个选择,都是离家很近的那种,最远不过15公里。
可他就是给我甩了脸色,很不耐烦地问:“就一定要出去玩吗?”
然后就是一堆,我最近工作很辛苦,就想在家呆着。无奈之下,我们协商下来,就出去吃顿饭,简简单单地过。等到餐厅附近,走去餐厅的路上,我主动去挽他,被他拒绝了。
那个时候,我真的就很难过。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我们之间算是很恩爱了的,可还是会有很多时候,会起争执,会不知道该和对方说些什么。会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真的,婚后和恋爱的时候,是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