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三寸舌害六尺身。”其意就是劝导人们说话要“慎言”,不要“出口”太直太快,否则的话,什么时候被自己“不慎”的言语所害,那不是自食苦果吗?
生活中有些人快人快语,口无遮拦。假如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大家彼此比较了解,知道这是你的性格特点,可能会认为这是你的可爱之处;假如在陌生之地,被不熟悉你的人包围着,而你依然不顾场合、地点,不分谈话对象,一律口对着心,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时你就犯了交谈的大忌。因为许多方面的限制,你不能保证你所想的、说的都对,而且听话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比如批评别人,虽然你内心坦荡,毫无恶意,但因为没考虑到场合,使被批评者下不了台,面子上过不去,一时难以接受。对方的自尊心被伤害了,当然会对你有意见。
公司的某职员,他的心地是人人公认的“好”,然而在升职的路上却一直止步不前。与他同年龄、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上司。而在平时,虽然别人都称赞他“好”,但他的朋友并不多,不但下了班没有“应酬”,在公司里也常常独来独往,不太受欢迎的样子……
其实这位职员的能力并不差,对工作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但他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说话太直了,总是习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其实,口无遮拦,直言直语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可以让是非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只是凡事都讲究个“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舌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不负责任地背后乱说,毫无依据地猜测怀疑,不经调查证实就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杂语,都会给许多人造成伤害和烦恼,给人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当然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往往使自己也受到惩罚。
“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两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有机会在话出口之前多加考虑。”这是文学家的语言,意思是说我们在说话之前要多加考虑,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不能出口伤人,损害别人。
其实,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支配,语言也反映一个人的品德和素养。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想要避免“祸从口出”并不难,关键在于让语言保持一定的弹性。看看下面的寓言故事吧:
号称“百兽之王”的狮子想吃其它动物,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于是,狮子张开大口让百兽闻自己的口是香还是臭。
首先是狗熊,它闻后如实地说:“有股肉的腥臭味。”狮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于是将狗熊吃掉了。
第二天,轮到羚羊来闻。鉴于第一天狗熊的教训,它乖巧地说:“哟,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狮子又怒曰:“你溜须拍马,留你何用!”又将羚羊吃掉了。
第三天,轮到猴子来闻。它知道,说臭要被吃掉,说香也要被吃掉,于是它凑到狮子嘴边,装作闻得十分认真,但却一直不开口。狮子急了,催它快说。
猴子说道:“报告大王,我最近受了风寒,感冒鼻塞,闻了这么久,也闻不出是什么味道。等我病好了,鼻子通了,再来闻吧。”狮子无话可说,只好放过了猴子。
猴子巧妙地回避了狮子所提出的问题,而用“无可奉告”的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面对两难问题,走“第三条”道路的方法,实在是得以成功求生存的唯一出路。
若不想因语言“惹祸”,不但要求你能够自圆其说,还要做到意有所指,因此,你说话不得不小心应对。
过去,有一个县官很喜欢附庸风雅,尽管画艺不佳,但兴致很高。他很喜欢画虎,但他画的虎不但不像老虎,反而有几分像猫。而且,他每画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厅堂内展出示众,让众人评说。大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不好听的话,否则,就要遭受惩罚,轻则挨打,重则贬职。
有一天,县官又完成了一幅“虎”画,得意地悬挂在厅堂,召集了一些人来欣赏评论。
“各位瞧瞧,本官画的虎如何?”
众人低头不语。县官见无人附和,就点了一个人说:“你来说说看。”
那人战战兢兢地说:“老爷,我有点怕。”
县官:“怕,怕什么?别怕,有老爷我在。”
那人:“老爷,你也怕。”
县官:“什么?老爷我也怕?那是什么?快说。”
那人:“怕天子。老爷,你是天子之臣,当然怕天子呀!”
县官:“对,老爷我怕天子,可天子什么也不怕呀!”
那人:“不,天子怕天!”
县官:“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怕天,有道理。好!天老爷又怕什么?”
那人:“怕云,云会遮天。”
县官:“云又怕什么?”
那人:“怕风。”
县官:“风又怕什么?”
那人:“风又怕墙。”
县官:“墙怕什么?”
那人:“墙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县官:“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那人:“老鼠最怕它!”客人指了指墙上的画。
此人聪明的避免了正面回答县太爷的问题,而是拐了个弯儿,采取迂回的方式回答了县太爷的问题,这既不会让这位自以为是的县太爷太丢面子,又让其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作画水平,可谓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话出口前拐个弯儿能让别人的棘手问题有如打在海绵上一样,瞬间便失去了冲击力,对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气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种说话的技巧如果能有效运用,便能化解生活中的许多麻烦和尴尬,也能把即将到来的祸端消弭于无形。如果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乱国。说话其实比做文章难,做文章,可以细细推敲,再三订正;读文章,可以细细品味,详加研究。但说话就不能这样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与人说话时一定要特别留神,不可随便开口,最好在说出口前拐个弯儿,这样既不得罪人,又把自己的意思传达了出去,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