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900000014

第14章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如何获得的?就让我们看看赫赫有名的华为公司的做法就知道了。

从1998年创立至今,华为之所以能够保持超常发展速度,成为国内企业创业、创新和国际化的标杆,用华为董事长任正非的话来讲,就是凭借着自创业至今一直保留的“床垫文化”。

关于华为的“床垫文化”,深圳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许明达曾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写道,华为“几乎每个开发人员都有一张床垫,卷放在铁柜的底层,办公桌的下面。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盈月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爬起来再干。一张床垫半个家,华为人携着这张床垫走过了创业的艰辛”。“床垫文化”的本质与精髓是强调艰苦奋斗,并以此激励员工努力把自己的能力、智力等都发挥到最大可能程度。

“床垫文化”已经成为华为精神的一个象征,也被认为是华为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文化其实是华为自创业时期就留下的一个传统。根据任正非亲自撰写的文章《天道酬勤,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中的介绍,在华为创业初期,当时的研发部仅有五六个开发人员,“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秉承六十年代‘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家以勤补拙,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没有假日和周末,更没有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垫子上睡一觉,醒来接着干”。

正是因为华为公司大量科研人员艰辛、艰苦和异常勤奋的工作,让华为公司在基础很薄弱的情况下,拥有了可以与国际上那些有巨大先发优势的行业巨头们一较高下的强大竞争力。

而为了达到让公司所有员工都能达到如此艰辛、勤奋的工作要求,华为推行了严格的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待遇系统,以绩效作为晋升的依据。华为绩效考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评有硬性规定要员工必须与自己的过去比,也就是说,每个员工都必须年年有创新,年年有进步。如果没有进步,那么绩效就很有可能为零。

也正因为这点,年仅25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的猝死,一度让华为的这种“床垫文化”,还有严格的绩效考评制度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

2006年5月28日,才进入华为公司工作一年的胡新宇突然因病去世。人们普遍认为,胡新宇死亡的原因是长期加班以致劳累过度,结果不幸患病而死的。据称,胡新宇曾被认为是华为最优秀的新员工之一,曾连续两个季度获得“A”的考评,做过的两个重要项目都是一次调试成功。而正是为了获得这样好的绩效考评,胡新宇长期没日没夜地加班。在身体不适之前,已经连续加班两个多星期,而且经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并住在办公室,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上班前起床——这样的工作强度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侧目。

其实,华为公司上上下下的工作作风都是这样。据任正非自述,其高层管理团队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都在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且,由于华为公司大量业务如今都集中在海外,因为时差的问题,还要经常在夜里开会。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文章《华为称员工死亡与加班有关规定不准在公司过夜》的报道:“一位华为研发部的员工表示,华为把员工的加班算作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整个公司的文化就是鼓励加班。”

除了技术团队的拼搏之外,还有市场人员所付出的非比寻常的艰辛。用任正非的话说,“当我们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们动作稍慢,投入稍小,我们才有一线机会”。

而华为的目标就指向了那里。为了市场拓展,华为的市场人员首先就从这些国际大公司看不上的偏远、落后、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做起。如许多人最初视若畏途的非洲,刚刚结束战争、到处还处在恐怖之中的伊拉克,海啸灾难过后的印尼,还有地震灾害后的阿尔及利亚,等等。华为都是率先抵达那里,将市场先抢占下来。这也就需要付出比竞争对手多很多的艰险和辛劳:“在高原缺氧地带开局,爬雪山,越丛林,徒步行走了8天,只为能服务客户。”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或许应该理解华为公司的辛苦。尽管相对于国内公司,华为这样的企业已经很大了;但相对于它同行业的那些有雄厚基础的国际大公司,华为其实还只能算小字辈。

正如任正非所说的,他们面临的对手十分强大:“在中国,做一个企业,竞争对手是全球各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巨子,他们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积累,有欧美数百年以来发展形成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环境,有世界发达国家的商业底蕴和雄厚的人力资源与社会基础,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研发体系,有雄厚的资金和全球著名的品牌,有深厚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基础,有世界级的管理体系和运营经验,有覆盖全球客户的庞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

正因为对手已经领先如此之多,而且已经如此强大,在任正非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按部就班,不趟出条新路,只是模仿学习那些大公司的做法,很可能就是在自寻死路。所以,华为就采取了这种自发与逼迫共举的方式,让所有员工都时刻处在神经紧绷、埋头苦干的状态之下。

不要以为在中国只有华为一家企业是这样的工作状态。

其实,同样是国内通讯设备行业中的巨无霸——深圳中兴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存在着工作艰苦、经常加班、工作时间长等问题。人民网《加班是否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一文中就报道,“中兴通讯的一位程姓工程师,在出差进行‘电信日’重点设备保障工作时,在河南省漯河市不幸去世,年仅32岁。他的去世被中兴内部同事认为是‘过劳死’。”

而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文章《中兴通讯:亚非生存法则》中的报道,中兴公司为了完成埃塞俄比亚电信公司千禧年移动网络的扩容、CD-MA无线接入的扩容和光传输网络的铺设任务,“阵容庞大的总部技术专家团队第一时间飞到埃塞俄比亚援战。中兴埃塞俄比亚代表处总代表蒋永军的妻子在上海出了车祸,他只在妻子身边待了一天就飞了回来。中兴通讯在埃塞俄比亚的员工每天晚上能12点时回去睡觉,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以至于埃塞俄比亚电信的人也改变了节假日不办公的习惯,周六、日他们会主动与中兴人一起加班”。可能这也正是中兴始终能紧紧贴住华为,也在通讯设备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甚至不光是华为和中兴两家,据在IT和通讯领域有资深经历的《通信世界网》总编杨海峰说,在这两个行业中,员工普遍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0小时以上,并称“周末加班很正常,休息也是在家补觉。一天吃两顿快餐已经习以为常”。

我们也不要以为只有通讯和IT行业才有这样的工作作风,其实,只要在国内的市场化企业中工作过一段时间就知道:加班早已经成为了十分普遍的现象。以服装行业为例,根据《服装时报》的报道《解析服装企业用工过度加班孰之过?》称:“不久前,全球体育用品巨头Nike承认,有时其中国代工工厂要求工人过度加班,在有限情况下,允许工作时间每月短暂超过240小时。”并且,“超过两成的耐克代工厂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个小时。”

必须认识到,这些大的代工工厂由于受到耐克等代工品牌的约束,在加班问题上其实做得还是相对较好的,在更多的民营小服装企业中,工人超时加班的情况其实更加突出。同样在这篇报道中,就还有如下的描写:“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的企业的工人乐于加班加点。在温州一家制衣厂工作的晓楚告诉记者:‘到旺季的时候我们都得加班,我工作两年了,一直是这样的。为什么要投诉呀?加班的时候老板会给加钱,偶尔还会发些别的福利,而且就是不加班,晚上我们也没有特殊的事情做。’……同样是在温州一家鞋厂工作的斯斯在被问及对加班如何看待时,则表示:‘前年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去年年底能加班反倒让我们觉得有希望了,起码证明工厂有订单了呀……加加班也不错呀。’”

“拼命加班”已经成为中国的市场化企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杭州务工已有十多年、后创办一家非盈利机构“草根之家”的徐文财先生曾想全面调查一下杭州本地服装企业的加班情况,并想据此推出一个超时加班“排行榜”。结果他调查了100多家服装厂,最终却发现,几乎所有企业的正常上下班时间都是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因为大家都一样,最后这个榜单自然也就没法做了。而且,他还发现许多工厂不仅每天都工作这么晚,而且还几乎没有休息日。而其中的一个被其认为是极其好、甚至被称为“天堂”的工厂,也不过一个月里可以准时休假两天,若其他时间太累,还会适当安排轮休而已。

网易针对华为员工胡新宇加班病故事件发起的投票调查也显示:近7000名被调查者中,64%的人回答是经常加班,27%的人偶尔加班;而从每次加班的时间看,加班2小时以上的多达78%,超时加班能获得补贴的员工仅占17%。

如果说日本人曾经在相当时间里都以其加班而闻名,那么目前的中国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中国,我们不断能看到让外国人大感惊讶的工作场景。为什么《时代》周刊将2009年年度人物颁发给了中国的工人?只要我们深入企业第一线就能感受到了。从广东的珠三角到浙江,再从苏南到胶东半岛,我们到处都能看到勤劳无比的中国工人创造出的非凡业绩。

这就是当前各国媒体都在再三鼓吹的“中国制造”。

走在中国制造最前沿的包括著名的台资企业富士康。但是,即便是富士康也遭到不少非议。2006年,这家为苹果的旗舰产品iPod,还为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惠普等诸多世界顶尖企业代工的企业被英国的《星期日邮报》首先曝光,称富士康是家“血汗工厂”。报道中称,在富士康位于深圳龙华的工厂里,工人们每天生产iPod的时间长达15个小时,而她们得到的月工资仅为50美元左右。离开装配线后,她们的栖身之地就是与外界隔绝的宿舍。报道中还说,富士康装配线上的员工主要由女工组成,因为女工比男工便于管理。

在英国《星期日邮报》的报道发出之后,紧接着,国内的各大媒体就纷纷跟进。《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在富士康的生产线上没有凳子,除少数员工外,一般操作工都必须连续12个小时站着干活,不得说话。《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则以一名化名赵霞的女工为例,“她每天7点半进入装配显示器的流水线,上午工作到11点半,下午从12点半到下午4点半,又是同样的4个小时。从5点半到7点半是惯例的2个小时加班时间。周六和周日每天加班10个小时,如果遇到赶货,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0个小时,仍按10个小时算,超过的部分算做是‘员工对公司的贡献’”。

这些报道的情况相信基本都是属实的。但是,另一个情况可能被很多人所忽略了: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去富士康采访的时候,看到在它的大门外面,成群的工人正在排队报名要加入到这家被描述为极其严厉和不人性的公司。后来,我还曾前往富士康在烟台和在武汉的基地,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当地总是有大量求职人员想要进入这家公司。

难道,他们不知道外界所报道的富士康的这些情况?

显然不是,既然事情已经炒得如此声势浩大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外界的指摘。相信,他们对富士康内部的情况总还是有些了解的——甚至可能通过他们的朋友、亲属等的介绍,比我们知道的更多。但是,他们对此却毫不在乎,不但不在乎,而且在内心还非常珍视,非常向往地去应征这些职位。

唯一的解释是,这些中国工人根本就不怕报纸上报道的,在里边将遭遇到的一切,他们不担忧这些,他们更看重的是最终收入的多寡。为了能得到多一些收入,他们宁可愿意牺牲掉一些休息的时间,宁可接受更艰苦一些的工作——虽然,在进去之后总有些抱怨,但那显然是——谁不希望能够得到更轻快的工作、更高的收入?

关于这一点,在我自己采访过的一家位于山东的制造企业里也有明显的感觉。那家企业的员工有些是来自周边乡镇的农村小青年,也有些是来自内地的打工者。好多都是夫妻两人一同在这家工厂里边打工。通常他们都是早上八点钟开工,然后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到下午一点钟重新开工,傍晚的时候可能还要吃顿饭,然后回来继续加班,通常都会加班到九点钟左右。即使是每天如此繁重的工作,这些工人每周的平均休息时间也只有一天。

在工作中,员工们都是站在工作台前,一站就是一天,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劳动。由于日积月累,他们的工作已经非常熟练。一个生手的工作效率通常只有熟手的一半还要低一些——而一名熟手的工资加上加班费差不多可以拿到每个月三千元。在许多人看来,这差不多也够“血汗工厂”的标准了。

但即使这样,在我采访当地一位农民的时候,却听到他如此教导自己在这家工厂里打工的女儿和女婿:“不就是吃些苦吗?不就是每天工作时间晚,没有休息时间吗?哪怕你们就当它蹲了几年监狱,干上十年,那你们到时候也有六十万块了。这样,你们下半辈子也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这就是朴素的中国人最朴素的想法!

如果能认识得更清楚一些,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称呼这些工厂为“血汗工厂”似乎有些偏颇。那就是大多数工人都是自愿去做的,并没有人们强迫,他们自愿到这些工厂里做工,自愿加班——至少,如果他不想干了完全可以自由离开——实际上,虽然许多工厂里的条件总是令看到的人感觉简陋、艰苦至震撼,但可以肯定的是那还是要比他们在其他地方,在他们自己的家乡情况要好。否则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好的地方而自愿来到坏的地方来呢?

就如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所讲述的例子那样:贫民窟里的一家几口人在垃圾山中捡取废金属和能够变卖的东西,一天的收入虽然很少,但也好过完全没有收入,也好过在农村中的隐性失业。

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就曾经写到,中国的这些所谓的“血汗工厂”并不是总处在负面的形象当中的。在国际上,就有几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为这些“血汗工厂”辩护过。如前面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了《表扬廉价劳动》一文,N。D。克里斯托弗写过《表扬被诽谤的“血汗工厂”》、《为“血汗工厂”叫好的两个理由》等。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由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师在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中,在不同时间、空间里,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不同时代里,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就随之变化发展。当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通过教育与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换。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生读本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生读本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落脚之城:我们的明天在哪里

    落脚之城:我们的明天在哪里

    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身处珠三角城市圈,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城市这艘大船要驶往何处?本书从城市之间的PK入手,将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经济、环境、人才、传媒等等因素纷纷摆上台面,作一番有趣的比较,生动呈现了各大城市的真实面貌和潜在空间,揭示了城市发展的去路,让我们得以看清我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我们的未来又往何处去。
  • 美国本科申请“十话十说”

    美国本科申请“十话十说”

    本书是一部专注于美国留学的教育用书,包含进入美国名校所需的必备知识,内容涉及自我认知、申请步骤、申请规划、考试、选校、申请文书、课外活动、奖学金、大学专业等方面,注重学生的自我定位,并以“十话”(10个话题)形式依次予以解答。
热门推荐
  • 魔性食斋

    魔性食斋

    在城市的角落里,有一家特殊的深夜食堂:愤怒是辣,嫉妒是酸,恐惧是臭,喜欢是甜……菜价贵到无法理解,小老板不靠谱,又懒又不懂厨艺:本店一三五打烊,二四六间歇性打烊,周日看心情开张,这是您要的‘辣味鸡翅’,不好意思烤糊了,3000块钱,谢谢惠顾!钱不够?那你用点啥来换吧,你的梦境怎么样?会武功,会术法,会变身大狗熊,会吹拉弹唱?耍来看看先。
  • 民国滑头小将

    民国滑头小将

    一个当过兵的龙套竟然穿越了。变成了一个有点疲沓又有点滑头的军队小领导。年龄不大但是资历可不短。脾气还有点犟。这样的人,在军队里咋混啊。
  • 震荒灵

    震荒灵

    天地之风,为吾所用!吾乃风之子,吾要让天地之风为吾而鸣叫!拥有上古强大绝脉,圣剑、圣枪、圣盾……一切圣器为吾所用!斩尽天下,威震荒灵!吾用生命与鲜血创下不朽传奇!
  • 冷宫弃妃夺君宠:宫心计

    冷宫弃妃夺君宠:宫心计

    “贱人!”他凶狠的扯起她的秀发,一个耳光迎面甩过去。她被措手不及的力道打倒在地,擦去嘴角边的一丝血迹。修长的手指随即掐住她雪白的脖颈,冰冷的话语如刀锋一般字字犀利:“从今开始,你就是皇宫里最最下贱的奴隶!”她是罪臣之女,他的玩物,残酷的身心虐待,无情鞭打狠击……
  • 逆天少年的修炼旅程

    逆天少年的修炼旅程

    一个曾经巅峰的王者。遭到偷袭。陨落。附身在一个废物少年的。体内帮助那个废物少年。崛起。最终力压神魔三界所有的。天才。一剑可破乾坤。一拳可破宇宙。
  • 强婚霸宠娇妻

    强婚霸宠娇妻

    一个游戏,她强吻了一个俊美如画的男人,结果把那男人吻哭了不说,还当场晕死!三个月后,男人向她索赔两千七百五十万!于是,她被迫嫁入豪门,却不料豪门深似海,掉进去便再也游不出来。
  • 商海显形记

    商海显形记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屌丝进入了一家梦寐以求的公司,没想到刚工作俩个月就让去做传说中的商业间谍!话说这间谍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尤其是商业间谍,更何况边启还是个没节操的家伙,做间谍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当然是不被人发现喽!那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电视不都告诉你了,呐!做人呐,开心最重要喽!又想开心有想做商业间谍怎么办?那当然是把俩家公司当猴耍喽,还有比这个更好玩的事情嘛?悄悄告诉你们一件事情,边启是创世中文网的一个写手,平时就脑洞大开,一旦找不到商业上的秘密一般都是自己靠写小说的灵感编一个出来!注:本书灵感来源于二战时期一个著名的间谍!
  • 妖风至上

    妖风至上

    其实忘了有多久,我还要找什么,这个庸俗繁华的人世,还有什么是我没得到的吗……心,你需要一颗心
  • 天域世纪

    天域世纪

    武装系——吸纳天地之气自成武体;铭灵系——铭刻符阵攒簇五行四象;符文系——加持符文引发自然之力;魂印系——幻化魂印推动魂力解放;其为天域系统。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