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滔滔来,去日滔滔去。
适然百年内,与此七尺遇。
尔从何处来!行将徂何处?
——王国维
养育了几千年岭南文明的珠江各条支流在广州北部汇合后,依然以滔滔不绝的雄姿一路向南奔流,在回归大海前又与雄姿伟岸的东江汇合,形成了烟波浩渺的珠江口,在它的东岸,有一座小小的城邑——东莞,东莞之名因莞邑之地在古代盛产一种可编织席子的莞草而得名。
如今东莞这座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崛起的现代制造业名城已蜚声海内外。但它同时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知道这一点的人,大多数是通过17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掘池销毁英国人的鸦片烟,从而得知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年轻时的赵世民。
虎门雄踞珠江出海口东岸,南临伶仃洋,历来是兵家要地。今天林则徐纪念馆、鸦片战争博物馆以及销烟池、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历史遗址,都雄辩地炫耀着已成为“中国服装名城”的这座滨海城镇的悠久历史。
1954年农历九月十四日(新历10月10日)深夜子时刚过,随着几声响亮的“哇哇”声,一个男孩诞生在虎门太平街上一座古老幽深的大宅里。
“又是一个带把的!”为产妇接生的是她的丈夫赵世民。因为这是第四个儿子了,想要个女儿的强烈愿望,让赵世民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刚刚来到人世的男孩觉察不到大人的心思,只顾睁大双眼骨碌乱转。母亲郑银河用虚弱的双手将孩子抱在怀里,对丈夫说:“你看这孩子还是挺精灵的,赶快给他起个名字吧!”
“名字他爷爷早就起好了,说如果是个男孩,就叫泰来。”
“泰来?……就是那个否极泰来的泰来?”郑银河陷入了沉思。“他前面三个哥哥都是令字辈,令炎、令虎、令彪,怎么他会叫泰来?”
“是啊!……父亲说我们上几代人都曾经辉煌过,希望我们赵家从此能有好运。”
“哎呀!那不行!”郑银河像是被针刺到一样,突然尖叫起来,把赵世民吓了一跳。
郑银河冲着丈夫大声喊道:“现在几点钟啦?”赵世民转过头去看了看黄花梨大柜上的那只座钟说:“一点半了。”
郑银河焦虑地对丈夫说:“现在已经是10月10日了,这个孩子叫泰来,今后我们能消停么?”
10月10日原本是1911年武昌起义的日子。后来国民党将中华民国的国庆节定在了这一天,为的也是纪念辛亥革命的成功。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就把举国欢庆胜利的日子定在了10月1日。从那个时候起,双十节就成为一个禁忌的日子。谁要是提起它,都会被认为是替国民党反动派翻案招魂,这可是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政治立场问题,更何况把“泰来”和这个令人厌恶的双十节联系起来?
赵世民和郑银河这对行医人,向来都是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地做人。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更不可能去触动当时那根绷得紧紧的政治神经。
“那怎么办,泰来这个名字太好了,我们有没有前途也罢了,总不能让孩子也像我们一样成天提心吊胆,为生活忙碌奔波而一筹莫展吧?”赵世民似乎有点不甘心。
郑银河想了想,出了一个主意说:“这样吧,过两天你去派出所给新生儿报户口时,就把他的出生日期填写为10月9日。反正这个孩子又不是医院里接生的,谁会知道他出生的时间呢?”
赵世民叹了口气说:“那好吧,也只能这样子了。”
于是,一个叫赵泰来的男孩就这样来到世界上。只不过他今后的生日都被无端端地提前了一天。而就算是这一天,赵泰来也从来没有吃过母亲为他煮的生日红鸡蛋。
这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大宅。前院里一棵至少百年的老榕树,长得枝繁叶茂,像是一把硕大的雨伞,把老宅子遮掩得严严实实。粗壮的树根裸露在地上,互相缠绕着、攀盘着,一直延伸出去,宛若一条巨蟒。后院还有几株黄皮、杨桃和龙眼树,每年盛夏,就会结出金灿灿的果实来。
老宅子是赵世民姑妈从新加坡寄钱回来买下的。姑妈13岁那年跟随母亲何箕龄从天津避难逃到新加坡。长成二八黄花少女后,由邹鲁(国民党元老,广州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西山会议派领袖之一)出面介绍给他的同学,当地一个李姓富商做了妾侍。富商见她弟弟赵福生聪明伶俐,出钱让他在新加坡的学校读书学医。后来这位富商因病去世,赵福生姐姐继承了许多财产,她没生育孩子,就把钱都花在他弟弟身上。
赵福生学业有成,当了一名中医,并于20世纪20年代回到香港元朗挂牌行医,后与朱寿英完婚。朱寿英从小就被寄养在虎门,她对父亲朱执信曾经洒过鲜血,献出生命的这片土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眷恋。就这样,赵福生朱寿英夫妇就拥有了香港元朗和东莞虎门两个家。
赵世民是他们的长子。赵福生牢记父亲赵秉钧临终前再三嘱咐,仕途风险极高,赵家后人再也不得从政做官。因此,赵世民也子承父业立志从医。赵世民在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还曾到过法国进修,打下了良好的医学基础。父亲又亲自教他中医学,尤其是传授五官科的诊治技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孙夫人宋庆龄秘书的廖梦醒从北京写信给好友朱寿英,动员她和家人从香港回大陆,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廖梦醒是廖仲恺、何香凝的长女,廖承志的胞姐。廖梦醒在父亲廖仲恺的教育和影响下,以一个国民党高官千金小姐的身份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中共党员李少石结为伴侣。抗战爆发后,她在母亲何香凝主持的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工作,并参加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筹建,任保盟和宋庆龄的秘书。在此期间她协助孙夫人积极宣传抗日,募集资金、药品和其他物资,支援抗日前线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胜利后,保卫中国同盟改称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她随宋庆龄到上海,继续担任秘书,为儿童福利、儿童剧团、救助贫苦儿童等做了大量工作。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遭暗杀后被送往医院,惜抢救无效。左起:廖承志、何香凝、廖仲恺、廖梦醒。(广州博物馆提供)
1949年廖梦醒陪同宋庆龄从上海到北京,毛泽东等中共主要领导人亲自到火车站台迎接。由于廖仲恺与朱执信同为忠实执行孙中山革命路线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梦醒与朱寿英关系亲密,情同姐妹。
朱寿英收到廖梦醒的来信后,不顾丈夫的反对就带着长子赵世民、长媳郑银河及一岁多的孙子赵令炎回到东莞虎门镇,在这座老宅子安顿下来了。
赵世民在太平街上一间私人诊所当中医,为当地老百姓看病。就在赵泰来出生后不久,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中,这间私人诊所公私合营并入了当地的人民医院,赵世民就成为虎门医院的一名医生。他是五官科的中医师,在当地还小有名气,周边的人都慕名来找他看病。他父亲又亲授了一些医术,在耳科方面尤为擅长。
郑银河在赵世民的影响下也学会一些医术,后来就在这间老宅子里开了一间小诊所。赵世民劝妻子也进人民医院工作,但郑银河不肯。她姐姐郑月娥经常从香港带些西药过来,在那个年代,这些进口的西药很管用,治疗效果好,因此虎门一带的农民、渔民都知道郑银河的名字,找她看病的人也很多。
当时那一带都是种地、打鱼的农民、渔夫。他们有了病没钱到大医院看医生,就都跑到郑银河那里看病。他们每次去不是提着几条鱼,就是拿一些鸡蛋、番薯之类的农产品。郑银河心地好,有的人实在没有钱,她照样给他们看病开药。这样一来,院子门口经常会有鸭子、咸鱼、螃蟹等农副产品,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咸鱼多了,一时也吃不完,都晒在屋顶的瓦面上。
郑银河发现经常不见了一些咸鱼,她心中起疑,就对赵泰来说:“阿来,你就坐在院子外面,看着那些鱼,不要让猫给叼去了。”
赵泰来搬了一张小凳坐在院子里,他抬头看了看晒在屋顶的鱼心想:“晒得这么高,猫也上不去,应该不会丢了吧?”于是就放心地拿本小人书看起来。
傍晚郑银河收咸鱼时又发现少了两条,就冲着赵泰来训道:“叫你看着这些鱼,怎么今天又少了?”赵泰来委屈地说:“我又没走开,我怎么知道这些鱼会跑掉的呢?”
打那以后,赵泰来就躲在榕树后面,两眼却时时盯着屋顶的那些咸鱼。一天中午,赵泰来终于看见一根长长的竹竿从隔壁二楼的窗户伸出来,竹竿头上有一个钩子,把晒在屋顶的鱼钩走了。泰来马上去喊母亲,郑银河跑出来在院子里高声骂起来。住在隔壁的是部队的家属,看见事情败露了只好乖乖地把偷去的鱼一条条地扔了回来。
赵泰来三四岁的时候相当好动顽皮。父亲就对隔壁一个画师黄天宝说:“黄师傅,如你有空的话,就教一下我儿子吧!”这个黄老师其实也没有多大本事,就拿了几本《水浒传》、《红楼梦》这类书籍,让赵泰来天天临摹那上面的插图。父亲想用学画画让这个好动的儿子变得文静一点,但没想到这竟成就了赵泰来一生的追求。
黄天宝喜欢古文诗词,他一边教赵泰来画画,一边拿本唐诗摇头晃脑,之乎者也地大声朗诵。赵泰来听得多了,也能熟练地背出许多首唐诗,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请教老师,久而久之,唐诗格律的一些基本要素,赵泰来似懂非懂地学会了一些。
1958年夏天,东莞县卫生局领导陪同广州市卫生局的一位领导去山东泰山游玩,考虑到那位老革命身体状况不大好,就决定让赵泰来父亲随行,一来做些保健,二来他有些文化能侃,更重要的是让花钱爽快的赵世民路上负责吃饭“埋单”。赵泰来知道后就缠着父亲说:“出差干嘛不带我去呀?”郑银河在一旁也帮腔说:“就带阿来出去玩一次吧!”
就这样,四岁的赵泰来跟随父亲和一伙大人们踏上了“泰山游”的愉快旅程。在山东省泰安县住了一晚后,第二天就上泰山了。老革命没走几步就走不动了,只好要了辆轿子抬上去。县卫生局长为了活跃气氛说:“上到南天门之前,每个人都要写出一首诗来!”任务一下达,这伙大人们一个个都附庸风雅起来,一边爬山一边推敲。
赵泰来边走边跳,三下两下就冲上了南天门。他虽然站在了南天门,却无法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深邃意境,看着父亲等人一步比一步艰辛的登山情景,突然诗兴大发,拿起一块小石头就在地上写起来了。写了一会儿,写到一个“攀”字就不会写了,于是他在空白处画了一个圆圈,就跑下去问父亲。
赵世民和大伙喘着粗气,嘴里还嘟嘟囔囔地在吟诗,可就没有一个人能吟得出来。赵泰来跑到父亲跟前问:“爸爸,攀登的‘攀’字怎么写?”赵世民不耐烦地说:“不要多事,大人们都在吟诗,别吵到大家了。”旁边一个大人告诉他“攀”字的写法后,赵泰来又跑上去,在那个圆圈内填上了“攀”字。
大人们休整好后继续往上爬,终于来到了南天门。赵泰来拉着父亲的手去看自己写的那首诗说:“爸爸,我也写了一首诗,你过来看看嘛!”
“多事!小孩子会题什么诗呀?”大家听说后都一块围拢过去,惊讶地看见地上果真歪歪扭扭地写有一首诗。局长大人高声念出来:“正气与同朋,高山各自攀。欲到山峰去,辛苦知艰难。”
“嘿!你这小子还真的题了一首诗啊!写得还很不错,有天分!赵世民呐,你这个儿子要好好培养,说不定将来是个人才呀!”局长在四岁的赵泰来面前有点相形见绌的感觉,说出来的鼓励话语中多少夹带着一些酸味。
赵世民赶紧回应说:“哪里哪里,碰巧而已。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抄回来的。”
赵泰来顶撞父亲说:“我没抄,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这是赵泰来的处女作,大概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的结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