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黑珍珠”是工夫茶。从批量生产到规模生产,其制茶工艺要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保质保量。为此,兰金泉制定了严格的生产与制作规程:从茶青无污染、无公害、无杂质的“入口关”,到制作过程的求形——乌黑油润似珍珠;求香——香气浓郁持久,七泡有余香;求色——汤色金黄澄明;求味——滋味浓醇甘爽,口齿留香。整个生产工艺以精选、精制、精装为精髓,最终成品为一泡难求的好茶名茶。正是这样下深功夫,“黑珍珠”才走出了国门,成了世界名茶。这过程中,兰金泉花了多少精力,流了多少汗水,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种茶为致富,让更多的茶农过上富裕的日子,是兰金泉追求的终极目标。有了好茶种,有了好技术,有了好品牌,接下去的就是带动茶农扩大再生产。目前,长龙的种茶面积从10年前的5000多亩扩大到约10000亩。层层茶园,满山遍野,长龙成了茶的王国茶的世界绿色的海洋。茶农的收入也从10年前人均年收入200元跃升到5000多元。茶农建起了新房,连片成新村,但他们不忘留出街面,于是乎一条茶叶街形成了。四面八方的茶商云集这里采购。每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人来车往,成了长龙茶农们名副其实的“黄金周”。现在,如果不是预先订货,茶商即使长途而来,也可能空手而归。因为“黑珍珠”供不应求了。近年来,长龙茶农眼界开阔了,他们也“走出去”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起了茶庄,华丽变身,由茶农变为茶商,营销名声在外的自家茶叶,从中得到更丰厚的利润。
茶山绿了,茶厂兴了,茶农腰包鼓了。兰金泉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每到采茶季节,茶山上传来了畲家采茶姑娘清亮的《采茶歌》和《黑珍珠》山歌。此时此刻,兰金泉舒心地笑了,而且笑得那么开心……
2011年8月23日
李丰的绿色情怀
温润的初夏,链接着深春,这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季节。在参与“天然空调”周宁山城采风活动期间,扑入眼帘的,到处是草长莺飞、林翠竹碧,青山绿水。那名闻八闽的鲤鱼溪、九龙漈,令人流连忘返。而让我最难忘的,却是一位与我素昧平生的老乡——林业标兵。从他的身上,我感受了绿的情怀,采撷了绿的希冀。
他就是李丰,原是周宁七步镇农技员,现任狮城镇林业站站长。年富力强的他,开拓进取,勤奋踏实。他出生于著名侨乡——连江县琯头镇,亲友劝他去美国定居,他不爱美金爱绿阴,一次次婉言谢绝。其实,了解他的人,有谁不知李丰爱山、爱树、爱绿色的秉性。
2004年3月,全县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工作在狮城镇洋尾村铺开,李丰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林改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担心的是这项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没有现成的样板借鉴,工作难度大。然而,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他别无选择,他处事不惊,沉着应对,下定决心要试出亮点来!
按照“落实主体,维护权利,强化保护,科学利用”的总体要求,李丰身先垂范,自带铺盖,和同事们一道,以村为家,吃住一线。林改工作刚开始时,群众对此认识很模糊,有的对自留山、责任山、“祖宗山”等概念不清,有的对林业确权地界不明确,有的生怕“张三的竹山长着李四的笋”难以处理,还有的担心集体林地被化整为零受损失,睦邻因山林纠纷的事时有发生。面对这种状况,李丰与乡村干部一起,摸实情、访林农、探方案;他深入林间现场踏勘,随时随地与乡亲们交流谈心;他经常利用晚饭后的时间段,组织辅导培训、开办专题讲座,还运用电视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大力营造浓厚的林改舆论氛围,省委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神,很快化解了村民的种种疑虑。
在那段不寻常的日子里,李丰经常自带干粮,兜背卫星航测地形图,上林地、下竹园、入农户、号林木、勾图界、找证人、查资料、签合同,常常累得精疲力竭。夜晚,还要加班加点,筛选出的一组组数据,仿佛融入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交织成绿意盎然的绿色交响曲,回荡在他的心中。大家由衷称赞:李丰站长真是好样的!洋尾村的林改经验,很快在狮城镇全面推广。
狮城镇有4.3万人口,森林覆盖率在60.7%以上。随着林改工作的推进,原来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了,有的还十分尖锐,如果处置不当,极易波及林区稳定。李丰先后接待几百人次林农,善于从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涤清是非曲直,化解矛盾心诚则成。陈凤村陈某与人为了几棵松树,在山上争吵得面红耳赤。李丰主动介入,细心地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灵活公道调处,在物证、人证面前,很快理顺了权属关系,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将矛盾解决在萌芽中。陈某动情地说:“李站长不愧是我们林农的贴心人呀!”这期间,李丰先后协调解决涉林纠纷14起,林地面积逾百亩。对于群众的赞扬,他总是说:“林农利益无小事,用心用意去做好,我心里踏实。”
几年间,李丰和工作组踏遍了狮城镇每一座山,走遍了每个自然村,开了上百次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会议等,赋予了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李丰说,融洽干群关系,激发林农主动配合林改工作的热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2005年的一天,李丰约请林农王大伯到馒头墩山冈核对林权登记外业材料。那天,雨大风寒,李丰开的摩托车不慎陷入山路泥潭,他毅然脱下鞋袜,卷起裤管,将摩托车艰难推上路面,终于准时赶到约定的山头。王大伯动情地说:“李丰做事跟做人一样,诚信是金呀!”当狮城镇集体林改通过省、市、县检查验收,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上级主管领导感慨地说:“他确实多了一般人所缺乏的精神。”是的,凭着一种信念,一种执着,李丰和同事们终于找准了林改的坐标,奏响了一曲和谐的赞歌。
李丰的魅力,在于从林改成果中捕捉不一般主题。稳定自留山,落实谁造谁有。农民最关心的自有茶叶、果树、林木的林权归属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同时,让农民亲身感受到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广开村民代表言路,融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于和谐中,挖掘生态林业发展的能量释放,多方位利用森林资源,延长林业产业链,扩大发展外延,集约经营水平显著提高。
周宁林改,熔古铸今,按照“城乡一体,生态立县”的总体发展思路,从落实经营主体,激发农民个体、联产或股份等多元经营山林现象开端,加大林业政策、资金、技术、苗木、优质服务的扶持力度,造就了狮城林业现代景观。周宁县圣银楼茶叶有限公司,租赁狮城200亩旧茶园并进行了更新改造;狮城镇前坪村张建唐等承包2700亩林地,创建了官山休闲山庄、红色旅游生态园;林改的全新机制,注入到塔山公园、狮子山公园,吴第的柳杉园;桥南社区南庄小区集体造林500亩,与腊洋林场合股造林400多亩;全镇千亩毛竹垦复,义务植树4500亩,为和谐林改,绿色文明进社区,添光增彩。2006年,狮城林农年均商品林得益780万元,人均年增收223元,无不倾注着李丰的心血和汗水,充分展示林改的生机和魅力!
大山无言,静水流深,揣着绿色的梦,2006年度,李丰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个人”荣誉。李丰,这位林业战线上的一名标兵,正以崭新的形象,高昂的雄心,搏击林海绿源。
2007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