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3400000001

第1章 古典精华 人文之光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古典精华 人文之光

——中国古代散文的解读与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代散文则是其重要的载体。特别是那些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无愧为古典中的精华。它们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要义和精髓,因而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

古代散文的产生及发展,与传统文化的流传息息相关。古代散文不仅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一代一代先人辛勒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赖以传承的重要工具。散文的产生,始于文字记本。从现有材料看来,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刻辞和铜器铭文中,最早的散文便出现了。这样算来,散文的产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是古代散文勃兴及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涌现了以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思想家和散文家,好似群星璀璨;产生了《论语》、《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一大批诸子之文和《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史家之文,堪称光照后世。自先秦以降,下及秦、汉、魏、晋、六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除“秦世不文”而外,散文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代代都有杰出的散文家和优秀的散文著作,在美轮美奂的中国古代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其中出色者举不胜举,广为称誉的散文大家就有司马迁、贾谊、曹操、“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询、苏轼、苏辙)以及归有光、方苞、姚鼐等等。众口传诵的散文名篇,也大多出于他们之手。可以说,阅读和鉴赏他们的散文佳作,无异于超越时空与古代先贤对话;而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就不难体味到深蕴其中的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崇尚文明的国度。《周易?贲卦》象辞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当然,这里所谓“文明”和“人文”,乃与“天文”对举,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存在的政治制度、礼乐规范、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等,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 “文明”和“人文”的概念不尽一致。但其所指,显然具有“精神文明”的意味;而从其宣扬“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强调“人文”对于人的教化作用来看,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其启示意义。

如果用现代的眼光观照古代散文,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去发掘,去体味。在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改中,日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的陶冶。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此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到教材、教法等的全面改革,采取了不少富于创意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毋庸讳言,目前现状尚难尽如人意。特别是如何加强对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与培养,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有鉴于此,继承发扬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充分体现古代文化精华,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古典散文,则是祖先留下的可供我们利用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认真阅读、鉴赏,从而领会精神,汲取营养。

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古今中外颇多差异。但在“以人为本”这一点上,认识是一致的。现在看来,“人文精神”乃是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精神,它包括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主体意识的自觉,对理想、信仰、人生意义、生命价值、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的认识和追求。它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内在灵魂与生命,是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的理性态度及精神动力。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自有其特点。它强调“以人为本”,但提倡“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感悟自然,感悟人生,关注社会,陶冶情操。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经世致用,人文化成。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土壤。它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征。

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散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工具。鉴赏、解读具有典范意义的古代散文,感悟、领会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使之融入自己的思想与血肉,对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着这样的意旨,我们从浩瀚的古代散文中,精选出48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按其蕴含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即:“感悟自然,悯怀人生”、“关注社会,针砭时政”、“爱国重民,崇智尚贤”、“励志笃学,厚德修身”。各单元的选文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体现了该单元的题旨。为了帮助阅读,为鉴赏提供方便,我们对每一单元的人文素养内容作了简要的概括和提示,每篇选文均有“作家作品介绍”、针对疑难词句及典故等的“注释”和关于选文产生背景、人文内涵及艺术特色的“解读”。此外,篇末还设计了“对话”,旨在提供话题,以及相关资料等,以便进行对话、讨论和作文训练。

各单元及各篇选文的具体内容详见本书,在此毋庸赘言。但有以下几点,尚需加以说明: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中国古代散文浩若烟海,本书仅48篇,好比沧海中捧出几朵浪花,花海中撷取几枝娇艳。限于篇幅,我们不能做到应选尽选,但力求做到所选都堪称典范。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枝花可以显现自然的神韵;何况我们的选文自先秦迄近代,上下两千多年,涵盖诸多名家巨子,通过阅读、鉴赏他们的传世佳作,可以窥见古代散文的独特风貌,进而感受其精神风采。如果由此引发深入了解的兴趣,不妨利用本书提供的相关链接资料,广涉博览,那么,进一步窥其堂奥也就不难了。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博大,又精深,岂是短短48篇古典散文所能穷尽的!单拿历代传承的儒家文化来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其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佛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早已融入历史,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儒家主张阴阳互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崇尚道德、关怀社会人生、宣扬中庸之道的价值取向,强调“慎独”和“正心诚意”的人格修养,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都无不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其影响至为深远,迄今犹存。至于与儒家文化“互补”的道家文化,以及墨家、法家、纵横家、杂家等诸家文化,也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留下的大量著作,多用散文写成。其中杰出的作品不胜枚举,大都文质兼优,深沉厚重,闪耀着人文之光,异彩纷呈。本书钩玄提要,将古代散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归纳为“感悟自然,悯怀人生”、“关注社会,针砭时政”、“爱国重民,崇智尚贤”和 “励志笃学,厚德修身”等方面,不过举其荦荦大端罢了。这样看来,我们的选文好似管窥蠡测,只可说是拾取其吉光片羽而已。

再次,必须指出,古代散文所反映的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毕竟是长期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带有历史的陈迹,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因此,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显而易见,这是无须讳言的。我们今天阅读和鉴赏这些古人的作品,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批判的眼光。“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读史》)。我们一定要以现代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为指导,明辨是非,分清主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今天阅读和鉴赏古代散文应该采取的观点和态度。

最后需要说明,本书由熊宪光、李丽主编。具体分工是:熊宪光负责选文和单元设计,编写作家作品介绍、注释和解读,并撰写《绪论》。李丽负责撰写各单元之概括提要,设计话题;相关资料索引则由王广福和黄文贵提供。编写这样一部前所未有的新式“读本”兼“学本”,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次新的尝试,缺乏足够的经验;更由于水平有限,不妥甚至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希专家、读者惠予指正。

熊宪光2003年10月12日

同类推荐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现在的中国人,或者说部分的中国人,其精神的贫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文学创作问题六章

    文学创作问题六章

    本书为《童庆炳文集》之一,包括上、下两辑,上辑收录了童庆炳作品《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下辑收录了童庆炳先生近年来关于形式相互征服说、语文教学、经典化、历史语境等诸问题的论文,计划为:第一章文学创作的意义;第二章文学创作的一般准备;第三章文学创作的客体;第四章文学创作的主体;第五章文学创作的至境追求;第六章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第七章文学创作的样式和技巧等。
  • 我是风

    我是风

    本书收录作者新诗、旧体诗100余首。作品从生活中来,又不囿于对生活的简单描摹。作品语言质朴无华又富有张力,写景、状物、抒情、思辨,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热门推荐
  • 无援

    无援

    本书讲的是1944年,以横山勇为首的日本第十一军为实现“打通大陆作战”的计划,疯狂向衡阳进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长在方先觉的带领下,以一万七千余人的疲惫之旅抗击十余万优势的日军。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命当争

    重生之命当争

    燕大毕业生顾松,重生回到了2001年的高二时期。新的人生剧本,因为脑子里出现的一本书而跑偏。从此,文科学霸需要用心钻研理工黑科技。从此,抄底互联网大佬、打造商业帝国都只是基础条件。倒计时在跳动,钱要争,科技要争,控制权要争!这一世,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粉丝群337202561
  • 快穿宿主想反撩

    快穿宿主想反撩

    听说,那位神魂尽散。听说,他家夫人笑了,还说“对呀,我干的。”还听说,他们的儿子很支持。三界似乎乱了,一切却还是一如从前。*不过……都是听说了,还能是真的?其实,那位确实神魂尽散,他家夫人也确实是笑了,但没有几日,三界的人都发现他们一家三口都不见了……*黎筱,“成亲以前是你追我,现在,换我了。”*
  • 银河赐予我

    银河赐予我

    亲爱的朋友们,《银河赐予我》是我打算写的第一本散文集。在这里,我想写一些记录我青春时期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篇章,记录那些纯粹而真挚的友谊,记录那些相处过程中的悲欢喜乐以及时光赐予我的“遇见”带给我的成长与感动。
  •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拷贝记忆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拷贝记忆

    本书通过精选出来的一篇篇美文,让读者了解这些故事的可感和可悟外,更能对广大初高中同学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让他们在这个复杂的世间,明白更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内容有《寄给陈渔老师的贺卡》、《特别一课》、《幸运之星》、《老师的泪》等。
  • 珠玉词

    珠玉词

    《珠玉词》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的传世词作,其词承南唐冯延已词风之“俊”,又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明净清丽,融思于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诗意,流露出词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相伴而生的惆怅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是第一境界,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 姻缘错:皇弟的囚妃

    姻缘错:皇弟的囚妃

    一块三生石让她看到前世,青梅竹马,姐弟情深,相濡以沫终成殇。一条黑手链让她再回前世,她想再续前缘,他却已成为当今王爷。物是人非,她甘愿等待守候。命中注定的缘分,斩不掉的纠缠,折磨,吸引。原以为倾尽所有,终可以执手相牵。却不料,尘埃落定后才发现,竟始终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她心灰意冷,他却说:就算是恨,你也得留在朕的身边。两世情缘,一次次错过,繁华落尽,他们最终能否终成眷属,执手相看盛世烟花。
  • 神创次元

    神创次元

    融黑暗之冥王,持冥王之银戟,修恶魔之法典。统七域、战圣域、聚万千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