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66300000003

第3章 空间驯服时间

政治是空间,天气是空间,经济是空间,社会心理是空间,语言系统是空间,文字系统是空间,社会关系是空间,艺术流派是空间,技术领域是空间,自然生态是空间,宇宙万物一体也是空间,一切能产生相互关系的环境都是空间。

思维空间也是关系的产物和多样性的体现,同时它也在不停地被建构。

空间存在的必要性是承载多样;时间存在的必要性是记录变化。空间是承载多样性的,结果自然是未决性的;时间是记录变化的,结果自然是确定性的。如果空间承载的多样被封闭和隔离了,则时间也停滞了;如果时间记录的变化没有了,则空间也消失了。时间的意义,就在于记录多样性产生的相互影响变化,时间就是为这种变化所做的刻度。

空间的封闭,甚至绝对的封闭,可以让时间静止,各种交通工具就是这种时间的驯服工具。你会发现越封闭的交通工具速度越快,其实并不是能源或力与作用力在推动交通工具,是封闭与开放程度在决定时间的快慢。

如果谁都不能感知你的存在,则你其实真的不存在,一个不存在的物质是没有时间性的。所以把一个物质严密封闭在一个没有任何与其发生关系的空间里,时间是停止的。

封闭和保守,会让时间变慢;开放和革新,会让时间变快。记录变化的范围复杂,可以感受的空间就小;记录变化的范围简单,可以感受的空间就大。

空间的真理是简单的,所以才浩渺;时间的真理是不变的,所以才客观。

所以,空间是女人,包容而且无方向感,美好地存在就好;时间是男人,深刻而有方向感,期待刻下烙印。

所以,空间因有了时间而变得更美好;时间因有了空间才变得有意义。

时间改变空间,空间驯服时间。

空间如何驯服时间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1900—1944)的著名作品《小王子》(Le Petit Prince)据说是一本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书。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关于“驯服”的解释。书中的狐狸认为,驯服就是建立关系。而我这本书所说的“空间驯服时间”也是这个含义。空间与时间之间,在以往的认识上是彼此割裂的,空间是空间,时间是时间,彼此并没有什么关系。而在空间思维看来,空间和时间的关系需要事件和人物来衔接,需要有驯服的过程。这种关系就如同《小王子》中所描述的:“如果你驯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一定会是欢快的。我会辨认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其他的脚步声会使我躲到地下去,而你的脚步声就会像音乐一样让我从洞里走出来。再说,你看!你看到那边的麦田没有?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我对麦田无动于衷。而这,真使人扫兴。但是,你有着金黄色的头发。那么,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

一个博物馆空间内有序陈列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的年代久远且充满艺术气息,那么这个博物馆的时间也被驯服了。进入这样一个博物馆的人,会感觉时间变慢了,而且有的人能感受到与那些文化可以进行对话。博物馆与文物、与时间、与参观者,在那个空间里融为一体。这个时候,时间似乎被驯服了,在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与一个会议室的时间,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请不要怀疑这只是某种心理感受而已,不是的,这就是时间被空间驯服了,时间被空间的设计师(意识体)所驯服,在这个空间的时间,是与外面的时间不一样的。

这种现象同样会出现在教堂、庙宇、体育馆、音乐厅、教室、客厅、大会堂、公园和广场,这些不同场景下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钟表记录的是宇宙这个更大空间的一体化时间,而每个空间里面是有自己各自的时间的。自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用“单摆等时性”原理,清晰地用单摆的空间驯服了一个稳定的时间之后,人类对不同空间的时间差异性的感知能力开始变得木讷,变得反应迟钝。

《小王子》中的狐狸说:“只有被驯服了的事物,才会被了解。人不会再有时间去了解任何东西的。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购买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那就驯服我吧!”自从发明了钟表之后,人们不再去感受时间了,人们总是到钟表上去购买时间。而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无法用钟表产生和记录的,所以人们失去了对空间的感受力,也把时间过得简单而机械了起来。钟表这个科学的产物,就如同狐狸所描述的商店里的商品一样,人们在这种刻度的驱使下,也变得刻板了起来。感受自然与空间的能力,也变得简单重复起来,完全丧失了之前的浪漫与诗意。公鸡就没有手表、枫树也没有时钟,可是这并不妨碍它们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恰恰是人类有了时钟之后,变得不了解时间了,也不懂得如何驯服时间,反而往往被时间所驯服。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长河,空间是河道的话,是河水冲击形成了河道,还是河道原本的空间特性成就了河水?让我们回到地理常识上来,河水流速快还是慢,如何流淌都是由河道决定的,而河水会把这条河道固化下来。除非出现了泥沙堵塞河道的现象,否则河水会一直沿着这条河道流淌下去。空间显然是主导的角色,空间驯化了时间。

人类作为一个意识体,第一次大规模地改变河道、驯服河水的事件,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有一个四川盆地,之前长期洪水泛滥。2000多年前,有一个叫李冰的人,修筑了都江堰,直到今天,河水依然按照李冰当年设计的速度、方向和方式在流淌,此地再没有洪水泛滥了。这个空间对时间的驯服,非常清晰地反映了空间是可以通过构建驯化时间的。这种驯化也是《小王子》中狐狸说的“建立关系”。只不过这一次是人与空间,空间与流水,流水与时间,建立了一系列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当地的人因这种关系,而获得了巨大的便利,这是一种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改造和重新构建了一小段河流的物理河道空间。

空间与时间的驯服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这里所提到的“空间”是指具备空间思维,能够主动构架空间的主观意识体,也可以说是“思维意识”。“空间驯服时间”的意思就是通过意识体对空间的重构或组建,时间将会被驯服,时间会变得柔软。“驯服”的意思是,在有意识的空间构架里,时间会变快或变缓慢,甚至停滞或被穿越。时间在空间里变得被动,从事物变化推动者的角色,变成从动者的角色,时间会变得不规则起来。谈论“空间驯服时间”的意义在于,人类应该意识到,宇宙万物是关联的,时间不是唯一衡量标准,空间是可被认知的。

以上这段文字,想必很多人无法看懂。原因就在于,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嘀嗒嘀嗒的秒钟是衡量时间的唯一尺度。可是如果我告诉你,伽利略的“单摆同时性”并不可靠,甚至时间这个物质根本就不存在,时间是相对的,是速度的导出值而已,其实“绝对的时间”根本就不存在。就这一观点我会在本书的最后部分——“空间相对论”中详细地阐述。

所有的眼睛看到的景象,其实都是人脑构建出来的,认知能力才是视觉的边界。物质的能量守恒定律,其实是空间的关系一体化定律,打破时间的固有认识,甚至忽略时间,则能量无须守恒,空间可以被跨越。获取巨大能量的来源不是物理学,而是空间扩散的速度。驯服时间的能力,是改变世界的最关键要素。信息传播技术、快速交通技术,其本质意义都是在尝试对时间的驯服。互联网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公共意识空间,在对驯服时间的理解上,相信很快就会有巨大的突破。驾驶宇宙飞船去造访外太空,是一件很笨的事情,未来的人类一定是通过对空间的架构能力,去访问外面的世界的,因为征服空间距离,不如征服时间来得简单。

在量子世界里面有一个叫中微子的粒子,被科学界称为“会变脸的宇宙隐身人”。近几十年来,有好几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都是因为研究这个粒子取得的成就获奖。中微子是基本粒子,它是接近甚至还可以超越光速的粒子,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可以轻松穿越任何物质(空气、人体、地球、黑洞都不例外),因为它不受包括电磁力、引力、强作用力在内的各种力,而只受弱作用力的影响。它是宇宙信息媒介粒子,或许是宇宙“意识母体”的信使,其他粒子从中微子上获取宇宙的共鸣信息,并且在经过的中微子上寄存信息,就如同互联网的比特。也就是说,中微子是宇宙意识的承载体和传播媒介。

人类在最近的量子物理研究中,慢慢认识了中微子,也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中微子天文台和各种实验观测站。最著名的是南极大陆上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在那里曾经捕捉到了很多的太阳核与黑洞核心发射出来的中微子。可是人类还无法用科学的手段,了解中微子是如何传递信息,传递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只有领悟了空间相对论之后才能解读。

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终极速度,所有物体运动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两个带有微弱质量的中微子以光速碰撞,前面那个中微子依然是光速,则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如果它们超过光速运动,则违背了相对论。这个悖论恰恰就是量子物理与广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存在,才导致非常多的科学家都在探索万物理论。因为大家都相信宇宙最根本的规则,一定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一定还有更高的原则和宇宙规律,还未被人类所掌握。弦理论就是在做这种尝试的重要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可以接受宇宙力和微观量子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把它们统一起来。

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中微子不仅会“变脸”(中微子振荡),而且还会“变速”(超过光速运动),其实它们是意识粒子,带有“意识母体”的观念使命。中微子是空间中最能驯服时间的粒子,在它的存在空间里,没有时间、没有速度、没有温度、没有质量,但是它有情感、有思维和情绪温度。这个假设的意义是,通过这个假设来统一矛盾的科学。

我们进一步假设:中微子不仅能够传递宇宙“意识母体”的重要信息,而且还能够改造基因序列DNA的排列顺序,直接改变生物的存在方式和繁衍模式。这个宇宙“意识母体”就是人类所谓的造物主上帝,这个“意识母体”与生命之间沟通的方式是“美——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美”传感过程中,会产生宇宙共鸣体,这种共鸣体会影响关系空间中存在的其他元素,带领其他元素向一致的方向构建和组合。

可以设想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也是中微子在传播信息,它可以直接穿越任何物质,并且不受干扰和影响的特性,让即便是在千里之外异国他乡的两个人,也会在光速的距离内获得感应,并且会直接影响到意识的理解和行为的判断。

回到关于“空间驯服时间”的话题。假设在浩瀚宇宙中有生命体,甚至有比生命形态还要高级别的意识主体(我们把它称为“宇宙人”);而微观的粒子也是有意识的低级主体(我们把它称为“粒子人”),人类则是这中间阶段的自我意识体(我们可以界定为“生物人”)。那么“宇宙人”“生物人”“粒子人”都存在意识,这种意识在中微子的媒介作用下相互通信,只不过“生物人”在最近的几百年来放弃了对感应能力的培养和认知,变得越来越愚蠢和笨拙。甚至连地球上其他生物体的感应能力,都远远超过了人类。这种感应力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意识对时间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聚焦到一点上,就是对时间的畏惧和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以及自身对宗教信仰和宇宙自然感知能力弱化之后,开始崇拜科学这门工具宗教,认为什么都是可以被再造和控制的,科学似乎无所不能。

科学其实如同望远镜、显微镜、移动电话、中微子天文台,它只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就好比人体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发达,但是人类不能因为眼睛的发达就不再需要大脑了,恰恰相反,这个时候的大脑如何理解和认识看到的东西,变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个没有学过内燃机原理的人,看到一台汽车的大脑感知,是“这是一台可以把人带着到处走的工具”;而一个认识过内燃机原理的人,就可以透视到汽车的内燃机是什么样子的,车是如何跑起来的。所以人脑的认知能力才是视觉的边界;而认知能力来自所学知识,知识的系统化来自哲学判断,而哲学判断则来自思维模式。人类在时间思维的带领下,逐渐进入了一个固有模式中,那就是“用速度征服时间”。

速度的形成,需要加速度,加速度的产生需要能量释放,能量释放需要能源,能源需要从环境中获得,环境中的能源资源会被耗尽,而速度的边界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人类就进入自我毁灭的模型中,和周围空间环境产生了征服与被征服、利用与被利用、消耗与被消耗的关系,最终人类的能量会在环境的报复下消耗殆尽。而人类的意识随着生命体的承载空间不足,被解构到环境的各个领域,从此不再有独立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成为树木、花草、虫鱼、野兽。

如果采用空间思维模式,人类可以不再疲于奔命追求速度,就如同海洋里的珊瑚岛一样,不挪一步,而万物入怀。时间在空间的构架中,或快或慢;空间在意识的解构中,可近可远。人类只需要恢复感应能力,就能够不行千里而神游宇宙。这个时候人类已经驯服了时间、把握了空间,成为可以“胜天”的宇宙共鸣体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类,可以在如同海底珊瑚岛一样的美好空间社会里畅游嬉闹了。

珊瑚是开放的空间构建大师,它通过自我开放式空间生产,驯服海洋空间,驯服了生长时间,创造了一个完美生态。

哲学是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而思维模式则是形成哲学体系的前提。如何从时间思维转化成空间思维,这个问题比哲学本身还重要。

启示录

在人类现有的普遍认知中,空间是静止的,而时间是向着未来的方向,机械地向前推进。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流逝,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挽回的。时间就如同一条滚滚向前流动的大河,而空间是河岸,只能看着时间流逝而毫无办法。本节内容想说的就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时间并不是如人类想象的那样机械地前进,而是在空间的架构下,或快或慢地在前进,甚至在特殊的空间结构中,时间会停止或者倒流。时间的主导者是空间,而不是时间自己。这就是空间对时间的“驯化”关系。

音乐是空间的

中国作家木心(1927—2011)讲过一段故事:上帝送亚当到人间,说:可怜的孩子,你要到地上去了,那里有高山大海,你怕不怕?亚当说:我不怕。上帝说:有毒蛇猛兽,你怕不怕?亚当说:我不怕。上帝说:那你去吧。可是亚当说:我害怕。上帝问:你怕什么?亚当说:我怕寂寞。上帝低头想了想,把艺术给了亚当。

这是一段很场景化的对白,也是一种浪漫的文学想象。接下来就从艺术的一维度空间形态“音乐”开始,聊一聊艺术与空间的关系吧。

弦理论认为比夸克还小的微观粒子,其实是不同振幅的弦构成的,震动频率不同代表着不同的粒子,并且有了这些粒子的属性特点。而这些弦粒子组成的单位就是原子,物质世界其实是一部无比庞大的交响曲构成的。

和木心一样,我似乎也曾看到这样的画面:造物主上帝坐在一片虚空中,思考着如何创造宇宙万物。他想,首先我需要一个空间(或许是一个琴房),然后我需要一些元素和材料(或许是一台钢琴和一本五线谱),接下来他需要思考设定这些元素的应用规则(或许是曲调和节拍),然后按下时间的按钮说一声“GO”,万物便自我繁衍变化下去,形成了当下的宇宙。上帝或许就是一位音乐家,是位真正的创造者。有多少人会用哲学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音乐?我一直认为,音乐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哲学密码。我自小就是个爱提问的孩子,有很多关于音乐的疑问,到现在都还没得到答案。

比如我会问:音乐有质量吗?音乐和时间的关系是什么?没时间是不是就没音乐?为什么音乐会打动人,甚至打动动物和植物?音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人脑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东西?人类创作的最早的一首乐曲是怎样的?在语言都还不成熟的时候,音乐为什么可以大行其道?有一位大提琴演奏家说“音乐是灵魂的载体”,那是不是可以肯定音乐的存在,就意味着可以肯定灵魂也是客观存在的?音乐为什么那么容易被人记忆,那么容易传播,那么容易打动人的内心?为何音乐可以那么直抵人心?人心与人性在音乐上的表现力,是怎样的?

音乐,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同时跨越人群、跨越人类、跨越生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神奇存在!

音乐和声音有关,听觉是人和动物的传感器,接收各种看不见的信号。当某个信号被接收到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愉悦或者忧伤。这说明什么问题?就如同电视遥控器一样,你发出一个遥感信号,电视就开始一会儿唱歌跳舞,一会儿哭哭啼啼对吧!如果是一具千年古尸,突然苏醒过来,而它又恰巧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现代人在遥控看电视的话,它一定会被这个场景吓到,肯定会怀疑自己撞到鬼了(虽然它自己才是鬼)。那么谁是鬼?都不是对吧!遥控器和电视之间,在此之前就预设了一个程序,当收到什么信号的时候,就做什么样的反应。如果用同样的道理来看人和音乐,是不是说明,其实人类体内也被预设过什么程序?而只要音乐编码通过听觉传感器出现的时候,人就会进入某个预设状态。如此看来,人是一台电视机,音乐是遥控器,那只拿着遥控器的手是谁的?

这一点,其实很多做心理催眠的大师是明白的,音乐和某种语言,是可以对人进行催眠的。

音乐和互联网一样,可以通过一种传播媒介和工具,建立起一个听觉意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海洋、高山、建筑、森林与草原,听懂了某首乐曲的人就进入到这个意识的空间。听者带着自我意识进入这个空间,也会在这个空间里有喜怒哀乐,他也会很自然地把意识的收获,带回给自己的身体,随之整个身体系统也被这个空间的感受感染。这样的空间与诗歌、语言、绘画、电影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空间感,是一样的。人的灵魂就会进入这个被作曲家、艺术家构建出来的虚拟世界,享受天堂般的体验。音乐是需要体验的,就如同建筑空间,你进去了才美好。

艺术是空间的,在人类的感知空间里,它如同建筑的存在一样具体而细腻。所有的艺术,对时间的驯服能力都很强大,例如建筑艺术,当一个教堂矗立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身不由己地被这个建筑俘虏,你的意识世界很容易跟宗教亲近和沟通,哪怕当初建造这栋建筑的人离你很遥远你也会与这个建筑师当初的理念和情感产生共鸣。

提到巴赫的《法国组曲》,无须介绍,也不用画面渲染,你很快就能让空间的想象浮现在眼前。虽然作品是写给他第二任妻子的,但你看到的分明不是爱情,而是对空间的描述和赞美。也许你需要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和积累,也许你需要你自己曾经演奏过这样的乐曲,但不管如何,那只是程度的差异,就连一头奶牛听到这样的音乐也会身心愉悦,皮毛松软,产奶更多。

艺术的共鸣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甚至跨越时空。当《四季》乐章逐个在你耳边响起的时候,你分明可以感受到巴洛克时期的季节变化,植物的茂盛、狂风暴雨和白雪飘零。在作曲家的眼里,到处是上帝的荣光、精美的艺术、旖旎的风光。小草是那么嫩绿,大树在秋日的阳光斜照之下,斑驳的影子洒落在乡间的小路上。清风习习的早晨,小鸟萦绕在枝头的身影,不用鸣叫也能听到清脆的鸟语。这个时候音乐会在你心中流淌,毫不叨扰,也绝不忧伤。沉浸在这样美妙的艺术空间里,思维会穿越城市、农村和海洋,感知的触角似乎可以嗅到意大利清香的泥土芬芳。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在音乐厅里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世界的美妙,在这样的空间里,时间被一次次压缩到停滞,灵魂这种无质量感知粒子,以什么样的速度在宇宙间翱翔。或穿越时空,或进入心灵,或感叹悠长,这一切都是空间的,与时间无关,甚至与生死无关。一个能真正感受到艺术魅力所在的人,都会赞同,时间是那么渺小,如果你创作了一个作品,就意味着你可以跨越生死、跨越个体、跨越啾啾低吟的河堤,跨越闪烁迷离的自己,因为你在与众人不同的空间里,或许那就是被人类誉为天堂之地,这种美在懂的人眼里,分外珍贵。

如果能感知音乐是空间的,那么还需要证明文学、绘画、雕塑、建筑、花卉艺术、电影是空间的吗?

音乐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把时间当作画笔,用不同的声音旋律勾勒出缤纷绚烂的空间世界,让懂得享受的人去徜徉。这里所说的时间,不是今天明天后天这种单向的时间流水,而是被驯服了的时间,可以反复被拿来表演的时间。

艺术家有时候跟普通人是格格不入的。很多人根本打不开灵魂的大门,他们在短暂的生命里,根本不懂得如何获得永恒的空间快乐,他们拼命和时间赛跑那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样子,让艺术家觉得愚昧又感到怜悯。虽然艺术家也是渺小的个体,但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不惧怕时间的流逝,不忧伤命运之多舛,不自暴自弃,他们懂得如何让自己永生,那就是靠经典的艺术创作。

有一位成功学大师,他不爱听音乐。有一天在街上遇到曾是儿时伙伴的德彪西,看他在巴黎落寞,似乎不是很有钱的样子,就当面训斥他,劝他回家去跟随父亲贩卖瓷器,还给他指明一条成功之路:未来的卫生陶瓷市场广阔,如若跟随他学习成功学,必然会走上一条光明的大道。这个时候德彪西面露愧色又哑口无言,只好善意地邀请他去参加自己的音乐会,并且很礼貌地道别。数天之后,当这个成功学大师听完德彪西的音乐会,他感叹道:这弹的都是什么啊,可怜的家伙,就让他穷苦下去吧,我帮不了他。多年之后,德彪西被誉为印象派音乐之父,而那个成功学大师,至死也不明白什么是印象派音乐,但他终于认可了德彪西的成功,仅仅是因为别人都在认可。

艺术家是敏感的,他们终其一生什么都可以放弃,唯独不可以放弃敏感,这往往导致他们与人格格不入。

艺术家和企业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在创造空间,而后者是在空间里创造。

物理学、化学、社会学、考古学、经济学等这些人类所仰仗的学科,甚至包括哲学都无法清楚地解释艺术是什么。人类最接近宇宙真理的学科是美学,因为在探讨美和艺术的时候,根本无法回避宇宙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理念’,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事物的美也是从美的理念派生出来的,美的理念是‘美本身’。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又是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人类用灵魂回忆见到了现世的‘现实美’,回忆起生前见过的‘理念美’,因而才会产生狂热的爱情和追求”。这是我见过对爱情最拗口的解释。但毫无疑问,这是柏拉图哲学的大脑,能描述出来的最精准的关于美和爱的经典语句。

在我看来,美的理念,爱的感觉,都是没有质量不可称量的存在,它们存在于一维度的空间里。一维度的空间在我们所见的四维度空间之内,也不在其内。就如同“我”在我的身体之内,也不在我的身体之内一样。其实在两千多年前人类第一次打开哲学思考之门的时候,就大体都思考清楚了宇宙是什么样的,只不过还没来得及用实践证明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罢了。在关于心灵与美方面的思考,两千多年来我们并未有任何进步。接下来,只有尝试打开空间认识的大门,人们才能具体认识到美是什么,美背后的主宰是谁。

人类很有趣的行为就是,哪怕曾经有人在探索的巅峰发现了真理是什么,后来的学者们也总喜欢在那上面添添补补一些自己的东西,甚至为了否定而否定,为了创新而创新,似乎觉得不这样自己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可是很多东西就如同美一样,无须为它建立什么学派,做什么解释。时间长了这种叠加会变成对美的扭曲。美其实就是:你若懂它,它就在那里,你若念它,它如影随形。音乐是验证灵魂存在的证据,灵魂其实并不神奇,它是一个生命体或万物,可以进到一维度世界。与梦境不同的是,灵魂是自主的,而梦是不自主的。

木心有一句话,第一次看到时我感到极其震撼:“无审美力者,亦无情。”这份震撼源于目睹过这份“无情”,但却怎么也说不出来那是什么。现代的教育分科如此严重,不知道又会培养出多少“无情”之人。

音乐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更有感知的特性,特别是非文学性的纯古典音乐和器乐演奏的音乐。传感和感知通常对空间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音乐大厅里演奏的音乐,与戴着耳机欣赏的音乐,感觉完全不同。人性中有一种渴望非逻辑性的心理诉求,这种诉求有空间的属性,在之后的内容里,我会提到,音乐和幽默一样,在打破逻辑性的同时,能让人感觉到愉悦。

启示录

音乐属于美学的范畴,这一部分的内容,我试图用空间的哲学视角,来解读音乐美学。其实说实话,对以上的论述,我并非十分自信。不是对空间哲学的论点不自信,是对自己的论据不自信。毕竟在音乐的造诣与修养方面,我本人还很稚嫩,能拿出来的感受并不丰富。或许在面对一个专业音乐家的时候,我如此描绘空间,会觉得有些脸红面热。但这是一次大胆的设想,如果说音乐是用时间做画笔,用乐器的音色做颜料,那么这种美能重复再现,恰恰说明了时间是可以被“驯服”的。这会演绎出一个更为深刻的命题:时间是什么?

文学的思维落差之美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获得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却高傲地不去领奖。他对文学和写作有很系统的理解,认为“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萨特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项召唤,读者在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自由”里被召唤。而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也说过类似召唤所带来价值的话:“一种思想一旦适应了时代,就有无比的力量。”这也是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重要立场。

萨特认为,诗歌的词语是一个微型宇宙,诗人总是站在上帝那边,用外部的眼光来看万物。在诗人的眼里,花会哭、水会笑、云会爱美、山会妖娆,而“我”可以无处不在,也可以根本就不存在。能够领略这种意境的读者,也似乎被带到了这样的一个上帝身边,用超脱宇宙的角度,无处不“我”的方式,感受到诗人的空间创作。

萨特认为,那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词语王国。作者是词语的国王,可以把任何一个词语借为己用,并且带着读者在这个王国里到处游走。这种由抽象词语构建起来的思维空间,每一个读者都能体会到,而且有畅游其间的感受。散文的空间感更具体,更贴近现实世界,然而它往往有一个国王在那里,读者不是游客就是臣民。

而剧作家则是关系空间里的建筑师,把各种不同的故事建材组合在一起发生奇妙的变化,而人物则穿行其中。让读者把自己投射在建筑里,也投射在故事的人物角色中,获得思维旅行的美妙经历。

文学是一个很有趣的空间世界。它体现的是不同的人之间思维的落差,思考和观察独特的人,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当这种思维方式用语言和文字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文学。反过来文学又可以让读者产生思维共鸣,这样阅读者就有了共鸣体的愉悦感,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思维高度,平衡了这种落差。

这种感觉就如同在一个瀑布面前,人会感受到落差的美感。当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并伴以轰鸣的坠落声,拍打瀑布下深潭的水面,产生一股迎面而来的雾气。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给人带来思想被冲击的感觉,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同时又让人不忍离去,享受这落差的持续轰响。我一直认为,李白是中国的贝多芬,他的诗歌里蕴含着个人主义思想的巨大力量。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李白第一次奏响了如《命运交响曲》一般的宏伟篇章。这种不基于国家、民族、宗教的个人思想,让曾经被大我束缚的人性,第一次有了恢宏的气象。

再看看《悲惨世界》中雨果笔下的冉·阿让,一个社会与制度的囚徒,却绽放出无比坚忍的人性之花,在动荡而悲惨的年代里,以自己的努力,坚守着人性的善良。这一切如果放在今天来看,似乎并不出奇,也无须高歌去传唱。但是放在工业革命初期的法国,《自由宣言》还没有诞生的年代,这样的文学是何等磅礴大气,如飞流直下的瀑布,冲击着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命运是一艘巨大的航船,怎会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掉转方向?但是在雨果看来,生命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如果没有这样的气魄,命运的船舵永远不会为你转航。

我试着用文学的说法来概括三个不同哲学阶段,叙述同一件事的不同方式:

英国北部乡村,一匹马踢死一头牛,那头牛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北部乡村,一匹马踢死一头牛,可见这个时代有多浮躁。

“我”在英国北部乡村,看到了一匹马踢死一头牛,一个人也看到了这一切。

第一段话是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去描述事物。落差体现在这件事情本身,一匹马通常不会和牛发生争执,这件事情本身对读者的冲击感就产生了。另外,相对于人类文学早期的文字描述能力,这种就事论事的描述,更有事物的真实感,对观众产生充满画面感的冲击效果。

第二段话表明人类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之后,往往看待事物的角度,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匹马由于何种原因,踢死了一头牛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往往带着自己的情绪,去描绘事实。这种情绪化,在现代文学中非常普遍,最终在这种情绪的渲染下,人类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和社会偏见。

第三段话运用了空间思维的描述方法,视角从人类自己跳离出来。一匹马踢死一头牛的场景中,一个人类看到了这一切,也作为场景的一部分,产生一种上帝视角的抽离感。很多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描述事物的方法,就采用了这种视角。这种叙述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全知视角、无情绪、尽量客观展示事物的全貌。这种手法在很多电影中,也得到应用,电影经常会在人类社会的剧情中,穿插一些与此无关的动物表情和环境表情,体现出描述的客观性和真实感。

在我看来,当今的人类社会越来越缺乏艺术文学和思想文学,正越来越多地被商业文学浸染。商业是害怕消费者独立思考的,他们更愿意看到一群愚昧的都市人群,在疯狂地消费原本他们并不需要的产品。商业还喜欢打着让你健康的名义,用过度消费来制造新的不健康,然后接下来再发明新的产品,缓解因无度消费而产生的不适感。

还有一种文学现象,就是互联网浅阅读。在快速流转的自媒体信息中,人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大多只能进行浅阅读,甚至是图形化阅读。据说在中国的微信手机通信对话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超过30%以上的会话用表情包来完成,他们发布的内容中,也用到大量非文字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我无法判断这是一个更加进步的文化现象,还是在严重倒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的文学思考能力,在大大地降低,甚至语言沟通能力也在大大降低。长期处在图形化表情沟通环境中的人群,很有可能已经无法和自己的长辈,或圈子以外的人实现有效的沟通了,更不要说有广泛意义的文学交流能力,以及自我思想和抽象思考的能力。当然,他们对图形化的把握能力和敏感度都会大幅度增强,一幅有文学性的美术作品,对他们的冲击力,则会更大一些。

这就是所谓视觉系现象,这并非只是少数专业人群的视觉系,而是广泛存在的视觉系现象。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原本应该有的文学的创作过程。

作者必定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在那个普世的空间里,大多数人都过着约定俗成的生活。而文学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或人生体验,发现了点什么,他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酝酿着,逐渐形成了某种思想。他有强烈的意愿要去表达自己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一旦被写作或创作出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思维高地。读者的理解往往会与这个思维高地有落差(这种落差来自不同的思维差别),弥补这种落差的最好办法,就是与作者产生共鸣,仿佛自己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种落差,并且愿意带入到其中的角色或场景中去,那股巨大的洪流就慢慢形成,产生巨大的落差轰响。接下来读者会参与这一新的思维和思想的讨论和再创造,甚至把这种思想的精神延续下去,进一步实施出来,形成具体的内容。等到有新的更高思维的内容介入进来,读者又会进入其他领域的思想建设和召唤执行过程中去了。

这就是文学给予人的力量。文学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并非没有文学,只不过商业过多地介入进来,导致文学失去了独立性,而更多地体现出商业性。文学的载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流的载体从书籍,转变为了电影、电视剧和互联网娱乐,人们通过视觉多媒体阅读,感受文学之美。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文学创作者是最重要的影响者。无论采用的形式和媒体载体是什么,一种思想意识的外化,几乎都是通过文学表现出来的。即便是眼下极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文学,那也是文学,同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股力量同样也导致整个人类,都越来越走向消费主义,变成物质的奴隶,消费的盲流。

思维是行动的上帝,它无时无刻不在指导和创造肢体的行动内容;观念和思想是思维的上帝,它无时无刻不在指导和创造着思考的内容。

“观念思想”改变“思维模式”:人类观念认知到地球是圆的,开始形成三维立体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三维立体思维模式形成,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技术创新。

“行为模式”改变“组织结构”:工业技术创新之后,开始针对这些技术进行人员组织。

“组织结构”改变“集体意识”:人员组织起来形成生产力,这时需要营造组织文化统一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改变“集体行为”:集体意识形成之后,则可以开始统一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工作。

“集体行为”改变“知识结构”:大规模生产方式形成之后,辅之以系统化的教育形成集体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改变“物质结构”:集体知识结构之后,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和创造物质世界产品。

书籍、电影都有某种公共社会性,人们很容易在一个话题下,产生公众意识。可是现在移动互联网下的智能手机,导致媒体载体的严重个人化,这样必将会导致公共社会性的衰弱,个人主义的文化会成为主流。个人需要什么也许并不重要,当商业介入进来之后,商人需要什么,就会促使个人去追求什么。这种严重商业化的文明下,个体在资本雄厚的商业机构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赚钱与消费成为当今文学世界最主流的风向。

聪明的商人最早懂得这些道理。特别是那些专业的媒体公司和广告公司,知道如何通过文学的落差现象,来冲击目标消费者的观念,达到获取巨大利润的目的。

1.观念认知改变需求认知:现代婚姻和爱情在各种诱惑之下往往难以持久,期望婚姻长久的观念被需求化。

2.需求认知改变商品认知:钻石与爱情原本没有关系,在“一颗恒久远”的文学化描述后产生巨大的商业需求。

3.商品认知改变商业组织:当商品需求一旦产生,商业传播行为、销售渠道的组织,就开始变得规模化。

4.商业组织改变商业销售:规模化组织搭建完成和策划完成之后,就进入了商品的大规模销售过程。

除了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当商业进入到商品相对丰富、供大于求的局面之后,像钻石这样通过占领人的观念认知所拓展出来的商品需求便比比皆是。一个个体,如果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理念,就会被这股商业文学的狂流裹挟,一辈子在一个接一个的臆想出来的需要中疲于奔命,不能自拔。

人类在这种漫无目标的消费竞争中,将不能自拔,越走越远。越来越多的森林被砍伐,越来越多的河流被污染,越来越多的人类变得冷漠,变得只关心自己的眼前利益。商业不受限制地极度扩张,导致自然变得越来越脆弱。这种不可持续性,完全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去加以扼制,人类在滑向自己营造的深渊。

所以我很期待这个时代,有反消费主义的文学能诞生,反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思想能诞生,期待有一种能再一次让人类振聋发聩的社会文化破土而出,形成新的高地与新的落差。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这句话本身就是“文学”的,也表现出了一种思维的方式和角度。我们在被商业思想强迫着与其对话的时代,是否有能力回归于自我的对话?真的需要每天换几套衣服,每月吃几次大餐,每年来几趟旅游,才能看到真正的自我吗?真的要买好几套房子,购置好几台豪车,买无数的鞋子帽子,才能认识真正的自我吗?在这种看上去个性化,但实际上极其扁平的价值观面前,人们的人格散发出一潭死水般的恶臭感。

文学相对而言是一种逻辑之美,哪怕是非逻辑的诗歌,也蕴含着阅读过程中的逻辑跳跃感。文学不接受完全没有逻辑的词语堆砌。戏剧剧本与小说,虽然总是在最后试图打破逻辑的框架,但归根还是在人们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总体框架下展现思维空间的结构设计。所以爱阅读的人,往往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发现自我,认识世界。在一种持续驯化与被驯化的价值观中,生命的意义是会被掩藏起来的。

启示录

在讨论空间哲学的书里面,专门拿一部分来讨论文学,并不是出于凑足版面的需要。文学是构建人类思维空间的重要手段,甚至说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也不为过。因为图片和声音都很难体现文学的抽象概括能力,这种能力恰恰是人的思维形成空间结构的钢筋水泥,起到梁柱的作用和价值。本节内容,解释了文学对思维空间的形成的作用,并且用三段话的对比描述了不同的文学视角,和看待事物不同的态度。最后提醒读者,文学无处不在,文学的构建能力无处不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商业文学,已经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思维空间,让人类失去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我们对这样的趋势要加以注意。

自由是文化的“湍流”

你听说过“湍流”这个词吗?在物理学的流体力学领域中有一种被称为“湍流”的现象,指的是当液体或气体在空间内以一定的速度流动时,会发生紊乱的流体现象。

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自爱因斯坦之后最有成就的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卡尔·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在世的时候,曾经希望自己在死后能向上帝寻求两个问题的答案,一个是关于相对论的,另一个则是关于湍流的。有趣的是他接下来的一句补充,他说,我相信他对于第一个问题一定会有答案。

言下之意,他不认为上帝就能对关于湍流的问题有清楚的答案。这足以证明,湍流是个何其复杂的系统,复杂得毫无道理可言,但又让人不得不去面对。

湍流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形态?就这一空间内的现象本身,我希望带领大家打破常规,在社会文化中去寻找类似的现象,将自然科学的现象,与社会科学的现象联系起来观察:无论是自然空间还是社会空间内,湍流现象是否都一样会存在?缓解的措施是否也存在同样的规律和方法?关于这些问题,你会得出很奇妙的答案。

湍流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例如飞机在高空出现的颠簸现象,就是湍流导致的;河流中出现的涡旋现象也是湍流;点一支烟在无风的室内空间,烟柱也会形成明显的湍流现象。但是,当流体成分出现高分子聚合物时,又会产生非牛顿流体,它能对湍流现象起减阻作用,也就是会减轻甚至消除湍流。人体内的血液之所以是黏稠的,就是为了防止流动时产生非牛顿流体;消防队员会在高压水枪的水中,混入高分子结构的液体,让水柱喷射得更高更远。

提到湍流,并不是想探讨物理学的难题,而是想做一个类比,在社会文化领域,也有同样的现象存在,只不过以前大家不用这个角度去解读而已。无论是文学流派、美术流派,还是音乐流派、建筑流派等,都是文化湍流的表现形式。这些流派各有特色风格,而且都一度是某个时代的代表。这样的风格差异,恰恰是自由的表现。在一个不自由的时代,不可能在同一时期诞生这样众多的流派和风格。

湍流现象对于组织者和系统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个体而言,则代表了无限的自由。

这两种现象各自有自己的利弊,湍流可以创造各种可能性,但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混乱;非牛顿流体则容易控制,状态稳定,但如果一旦流速变慢,则会出现腐朽和凝固的现象,导致机体坏死。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个被束缚的状态被打破之后,形成开放式空间特征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各种思想流派和艺术流派得以壮大,但同时整个社会也出现了严重的紊乱现象。大家很容易能想到的几个阶段,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大爆发,诸子百家纷纷登上思想的舞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出现一个新的高峰,一批绘画大师纷纷出现在那个年代;唐代开明时期及宋代人文时期,出现的诗词艺术的百家争鸣,各个流派争奇斗艳;再之后就是晚清宣告结束,国家处于弱势的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思想开放空间,诞生了一批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大家和文化泰斗。

中国的文学在诗歌领域的流派更是数不胜数,毫无疑问都是诞生在相对开放的文化时代。

而在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哲学思想、文学流派和美术流派,也都是在高压环境有所松动,社会生活进入相对宽松的空间之后,诞生的各种类似于文化湍流的现象。其中美术流派最为鲜明,也最有代表性。而文学和哲学,则针锋相对彼此各有建树。如后起的美国,也加入了这个文化湍流的队伍,在文学领域出现以马克·吐温、海明威为代表的作家群体,凸显了美国特有的自由开放的文学风范。

20世纪60年代,战后的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一批人,在思想和艺术创想方面,也创立和光大了众多流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音乐的流派。从爵士布鲁斯到摇滚重金属,从灵魂音乐到街头民谣,都体现出湍流所有的不可预测和整体紊乱的文化特征。同时代还出现了许多电影导演鲜明的流派风格,特别是在日本的电影行业,出现了一批极具现实主义风格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导演。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当下,他们的风格和流派,依然在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为什么艺术文化领域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流派,它们彼此又是什么样的关系,最终会如何消亡,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又是什么?非牛顿流体在文化现象中是否存在?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并且如何体现在文化社会中的?自由多大程度上催生了多样性,而这些多样性所存在的空间价值又是什么?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App如微信所呈现出来社群的多样性和杂乱无章,也是湍流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你可以发现,只要在不受管束的环境下,人类社会的文化行为,就会呈现出与物理空间现象非常类似的景象。人们各自进行“自组织”并且形成一定的“关系场”,在流体物理中把它称为“流体场”。而“湍流场”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场,除此之外还有“位势场”“无旋场”和“有旋场”等。如果深入研究,会发现其实这些物理现象也都可以在社会文化现象中,找到类似和相关的例子。这恰恰说明,很有可能,有一些方法和理论,完全可以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些内容,衔接起来,发现这个宇宙存在一个宇宙统一方程式。

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何一代代的国家管理者,都选择了这一思想来管理国家和统治社会,且持续了两千多年?孔子这位先秦的智者,何以被誉为最了不起的哲学家之一?

如果用空间哲学的湍流现象和非牛顿流体现象,就能够解释清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把社会从大的国家民族社会,细分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单位,他采用了类似非牛顿流体的高分子聚合体的方式,来抑制思想湍流带来的社会动荡。实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高分子结构,让每一个人都充当了黏合剂,每个人在家庭及延伸之后的大家庭概念中,充当多个角色。例如你既是原生家庭的孩子,也是新组建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你是生产单位中的师傅或徒弟,又或者是私塾学习的学生或老师;你还可能是朝廷政府这个更大家庭的君王或臣子。儒家思想用这种极其黏稠的方法,把每一个人都粘连进来,彼此成为牵绊,在思想和行为上,形成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社会生活长期处在一种缺乏变化、黏答答的浓稠状态之中。

从这个角度讲,可以称孔子为社会物理学家,他在两千多年前就为中国设计了高分子社会结构。

这也是中国社会会出现儒释道三种思想并存现象的原因,一个过于黏稠的社会,需要有一些超脱的个人思想做补充,否则就会死水一潭,无法产生任何新鲜的思想和文化了。一直以来的日本社会也是这样,需要有佛家思想和武士道精神作为补充,否则过于黏稠的社会,会很快腐朽到不可救药。

军营文化也是一种典型的非牛顿流体文化。这一文化氛围下的军人,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目标清晰,使命重大,而且他们足够封闭。就整个社会而言,这是一种局部文化。军队组织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似乎是整体的一部分,同时个体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体价值。在一场战争中,很有可能是某个个体决定了整个军队的命运。从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军和罗马军可以看出,一支优秀的军队都非常讲究传统,并且都保持稳定的军队文化。

在中国的建军史上,毛泽东的“三湾改编”,把党组织建到连支部,并以军政与党政两条线,渗透到每一个人,实现了军队的高分子结构模式构建。这样的军队,在战时会发挥出极其强大的凝聚力和黏合力,在人的思想层面,把国家、政党、社会绑在了一起,每一位士兵都具备了多重社会身份,既是国民(村民),又是士兵(军官),还是党员(干部),这样类似于儒家哲学的高分子结构,使得团队有极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会很主动地为相关友邻团队,输送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己来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和使命。

整体而言,东方文化总是能在搭建高分子结构上有办法;而西方文化,总是在制造湍流现象上有办法。这源于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这个文化发源地长期处在统一的国家文化下,而西方则长期处在分裂的国家文化下。

我们回到“公平与效率”定律上来。当社会环境是自由的状态,就会出现类似思想湍流这样的公平驱动力;当社会环境是封闭的状态,就会出现类似思想平流这样的效率驱动力。在以往的人类文明历史中,这两股力量一直是此消彼长的状态。

无论是西方的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时代,还是中国的春秋战国、唐宋时代,不同地区人类的社会文化,都出现过思想湍流现象,在那些年代,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文学、美术、音乐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自由景象;在中世纪的宗教黑暗时代,与明清闭关锁国时期,社会文化则出现了思想平流现象,整个时代价值观高度集中,社会文化单调乏味,甚至在个别时期,出现了极端的社会环境,人的思想意识被严重固化和僵化。从空间政治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潮起潮落的文化现象,又是彼此因果和相互关联的。

思想湍流与流体湍流一样,有自由而紊乱的特点,同样也有湍流原理结构性紊乱的特征。

为什么人类总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线性和有序?这是因为目前主流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拉丁文传承下来的逻辑思维模式和阿拉伯数字的线性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惯性就是在无限追求科学的可证性,用科学的方法征服一切事物。而以中文为代表的象形文字思维模式,则是模糊和混沌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人们可以很大程度地接受不确定性。社会科学和空间理论环境下,非线性的属性非常明显,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理解和感悟世界,就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点。

启示录

本节描述的是整本书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那就是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按照空间思维的认识,这两者都是一体的,且有相同的空间原则和运行规律。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对空间这个概念的再认识。我一直在强调的空间,是指关系空间。只要是有不同的组成要素,彼此还有相关性,就会形成空间。一旦形成了空间,则会遵循空间内物质和非物质的规律。湍流现象就是一种空间现象,只要个体之间没有相互约束的机制,就会产生紊乱状态和失控状态的湍流,目前克服湍流最为有效的物理现象是非牛顿流体,而孔子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让中国社会在文化上稳定了两千多年。这种高分子现象,有很强的黏着性,它需要补充活性要素进行调解。

爱情源于农业

研究哲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去回答难以解答的问题。

在我看来,无论宇宙还是历史,时间还是空间,都不难解答。但是在这一节里所讨论的爱情,却是我以为最难以解答的问题。我所需要解释的,当然不是生物性的爱情,两性之间的欲望冲动,而是要解释那种真正的爱情,甚至是柏拉图式的爱情。爱情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是陷入其中的人生命的指引。这里面包含着极其复杂的人性、社会性、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在我看来,如果不敢于去挑战这个话题的哲学,都是不完整的哲学。就如同尼采,在他一生的哲学研究中,唯独不敢去正面碰触的就是爱情。柏拉图之后的大批哲学家,除了留下一些对爱情深刻思考的痕迹以外,并没有留下有说服力的观点和主张。

可以说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在对这个话题的挑战中败下阵来。总结起来,就是都说不清楚,也搞不明白爱情究竟是什么,勉强有些观点和主张的,也似乎有点前后矛盾和不成系统。爱情的哲学思考命题里面,无法回避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爱情这种东西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吗?

2.据以往的哲学家研究,爱情诞生在比婚姻还要晚的时期,那么爱情本身与婚姻无关吗?

3.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拿自己的生命放进去的选择吗?

4.嫉妒与爱情相伴相生,如果爱情仅仅是利他的,为何会让人心生怨恨与嫉妒?

5.爱情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所爱的对象选择也会因此而改变吗?

6.爱情绝不仅仅是肉欲,它有可能产生在完全不依赖性的基础上,那爱情的动力是什么?

7.爱情变幻莫测,似乎是一种根本无法用逻辑和理性去捕捉、去理解的东西,那么爱情有办法解释吗?

8.爱情高于生命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了爱情,愿意舍弃生命?

这一堆问题中,随便一个问题都能让人把脑袋想破。爱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他们只是在寻找适合结婚、安顿一生的伙伴,这种带着契约性质的爱情,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爱情吗?

尼采认为,女人是“多么危险的、鬼鬼祟祟的、潜行的小小食肉动物”;爱情的基础是“两性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是“一对灵魂的贫乏”;结婚“终结了短促的疯狂,代之以漫长的愚蠢”。似乎无论多么聪明的头脑,都无法真正理解爱情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对一位满脑子哲学的男人来说,甚至根本就是个无解的终极难题。

为了写好这部分内容,我重看了一遍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这部曾经创下历史票房最高纪录的电影,用生死的选择,以及持久的怀念,来诠释了爱情的意义。这份意义似乎不仅仅体现在相爱的两个人之间,它也给几乎所有的观众带来了共鸣,无数人在观看这部巨作的时候,落下了热泪。可是在这种短暂的感性冲动之后我又会思考,他们的爱情如何用一套哲学去解释。也许在一个感性的女人看来,我这样的尝试是无趣且毫无意义的,但是对一个探索哲学思考,坚持回答一切难以回答问题的人来说,这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给予我这个终极难题思考方向的人,是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先生,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著名的统计学创始人、税务理论家。著有《资本论》的卡尔·马克思,对于他热爱冒险的性格很不看好,但是对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却非常推崇。配第在他的著作《赋税论》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也是在对这句话的认同之下,提出劳动才是财富的重要要素,劳动者有权利管理和享受自己创造出来的财富。共产主义运动就起源于马克思的这个理论。

上面的内容似乎扯远了一点,与爱情毫无关系。但我关注的目标,不是马克思所关注的要素“劳动”,而是马克思忽略的要素“土地”。土地即是空间,劳动在与空间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创造财富。甚至可以说,只有被空间接受的劳动,才能有真正的产出。你看当男人与女人在一起交配时,男人付出了很多的劳动,但是这种劳动如果不被女人的子宫所认可,那么就是无用的劳动。而子宫,恰恰有“空间”的寓意,劳动与空间,男人与女人,还有这中间的产物“爱情”,不都是建立在被空间接受的基础上吗?这样的解读,听上去有点胡扯,可是如果你能静下来细心品味,不难发现爱情是空间的一种接受状态。

人类自从进入农业社会,就出现了财产的继承关系和生存的家园观念,也因此有了彼此争夺财产的战争和对抗。

漫长的农业社会是土地与劳动结合的光辉时期,也是爱情价值观化的光辉时期。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在驯服了农作物的同时,也驯服了男人和女人。从此领地、家园、爱情、责任便开始在这样一片片的土地和空间里酝酿成熟,包括被希腊文化尊为“美好之神”的酒,也是诞生在这样的一片家园里。农业社会给了人类太多美好记忆,这一切源于“空间遇到时间”,也源于“土地遇到劳动”。人类最美好的爱情阶段,是农业社会,这一历史阶段的诗歌、戏曲、音乐、美术、宗教,甚至族系的战争和霸主的杀伐,都显得悠扬而浪漫。农业社会是一个爱情的社会,是一个略高于自然,而融于自然的人类社会。至今还有很多的国家民族,还沉迷醉卧在农业的爱情社会中,不肯觉醒得太快。

一个热爱土地的农民,当他被剥夺了自己的土地的时候,那种感觉跟自己心爱的女人被夺走没有任何区别。为什么把农业和爱情放在一起做对比?因为农业其实就是人类长久以来爱情观形成的土壤。

如果把人类的劳动比作男人,土地空间比作女人,男人在女人身上开垦出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果实,是种族繁衍的巨大动力,是动物进化为有文明和思想成熟的人类。在人类的文明历史过程中,没有一个发达的文明,不是建立在大规模农业形成的区域。你见过长盛不衰的渔业文明吗?你见过游牧民族发源出哲学吗?农业的出现,不亚于人类直立行走之后,解放了双手所带来的意义。农业让人类解放了一部分人群,让他们在非耕种季节可以闲下来,酝酿美酒和文化,并产生爱情的价值观。

在农业的驱使下人类第一次懂得了繁衍不再是与异性交配,人类懂得了与土地交配,人类懂得了爱情。这种感情是一种高于生命的情感,因为农民没有了土地,则意味着生命也毫无意义了。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感,对一个人有好感,想得到他,只想无条件地为他付出。

在农业社会,人类对于土地的感情,与存在至今的爱情价值观,几乎完全一致。

人会为了爱情疯狂厮杀,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人会为了爱情百般顺从,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人会为了爱情载歌载舞,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人会为了爱情不肯远离,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人会为了爱情不辞辛苦,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人会为了爱情耗尽生命,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人会为了爱情变得卑微,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人会为了爱情播种守候,同样为了土地也会。

当然,这一切所说的都是在农业社会。是农业让人类懂得了爱情,当今人类的许多爱情观也是农业的爱情观。

没有农业就没有爱情,没有土地就没有爱情,没有空间就没有爱情。

一个农民热爱土地的情感是最完美的爱情。为她付出、守候、关爱、挡风遮雨、以命相许、魂归故里。

游牧民族也有爱情,与农业民族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太强烈的归属意识,自家的女人给客人睡也并非不可以。

商业民族也有爱情,与农业民族不同的是,对他们来说,爱情与金钱对比,金钱更可爱些,并不值得为爱情去坚贞守候。

爱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爱情是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人格化价值观。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于一种生产方式,和一个空间持续保持生产关系之后,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很奇怪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以人格化的方式,转移到自己对配偶的喜好上去。随着价值观的建立和影响力越来越强大,爱情就不仅仅发生在异性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同性,甚至非人性的感情之上。

人类就如同时间一样,在不停被空间驯化。爱情观是被空间驯化的代表作品,空间有强大的驯服能力。

男人是时间,其特性包括:方向性、使命感、权威性、逻辑性、准确性。

女人是空间,其特性包括:开放性、包容度、创造性、多产性、无界性。

男人追求女人,是在寻求自己价值的空间认可;而女人追求男人,则是期待被填充。

爱情是空间的创造与演变的过程,是空间的艺术创作。仅有虚无的空间还不够,还需要有在这个空间劳动的人。

爱情也是女人价值观驯化男人的过程,男人归根结底是在为女人的价值观而辛勤努力。

上面的内容,似乎比较多地在描述男人对女人产生爱的动力,接下来我试着描述一下女人对爱的渴望源动力是什么。

女人和空间一样,都是相对被动地在选择爱,但是一旦爱上就比男人更为坚持。女人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就是把所爱的人留在自己的空间里,男人和女人的永恒矛盾就在这里。男人总是在奔跑,甚至某种意义上男人的使命就是奔跑,而女人像一种黏稠的物体,始终牵绊着男人,不让他奔跑。只有农业,让男人停下来留在原地,精耕细作起来不肯远离。在此之前,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未品尝过长相厮守的美好,在农业文明之后,这种美好深深烙印在了女人的价值观里。农业让空间成了主人,让土地成了主宰,无数的男人为了争夺土地,而以死相拼,最终存活下来的农民,则更加珍惜土地给予的爱。

对于女人这种空间动物而言,若不被充满,若不被劳作,就会枯萎,就会荒芜。

空间的死亡方式是:空间内空无一物,空间内死一般宁静。所以女人比男人更害怕寂寞,无边无际的寂寞会杀死哪怕最美丽的女人。在寂寞中女人的内心空空荡荡,这时候哪怕是一棵丑陋的仙人球,空间也不会放过。可是空间自己不会去捕捉,它只能等待被填充。由于女人最害怕的是寂寞,是空无一物,所以女人是折腾事情的天才,她们总是能在空间内变出无数的可能性,让哪怕几平方米的居所,产生绚烂宇宙一样丰富的存在。这是女性的本能,也是空间的本能。

女人就像鲜花,自己并不长脚,它也从不去捕捉离它而去的事物,它只守在原地,开放出百种千种姿态来,吸引匆匆路过的人,期待着能发生点什么。男人似乎永远只期待和女人发生一件事情,而女人则期待着发生任何事情。女人的空间特性决定了,她需要多样性的存在。女人骨子里并非会以看到一个男人的一种状态为满足,她们希望看到百样的男人,变化成百样的自己。只是女人的生物性约束住了自己,子宫的空间属性,强于女人意念的能力。子宫强迫女人做一个安静的空间,安静地等待一段时间唯一的降临。孩子是女人这个空间里的宠物,因为孩子比女人更能制造事端,而女人其实是乐于被这些事端所困扰的,因为那样空间就不寂寞了。可是往往当女人发现,孩子有了自我,将会是另一个男人或另一个女人,终究会离她而去的时候,她会重新开始制造自己的事端。

女人不让男人跑出自己的空间,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拉扯所爱的人,而是把自己变成浩瀚的宇宙。

那么嫉妒与怨恨又是什么?为什么男人和女人都会有嫉妒,这种嫉妒会让理智完全丧失,人性极度暴露,甚至对人对己都产生出一种极其残忍的消灭欲望?这个问题要回归到威廉·配第的那句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大家或许只注意了劳动和土地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没来得及去深度剖析,那就是“财富”。

对获得爱情的双方来说,他们都会意识到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爱得越深这笔财富就越大,大到从此以后不再需要任何的劳作,大到全世界的人都不需要去迁就;大到人生从此别无他求。可是一旦TA发现这笔财富会突然消失,会被人夺走而从此与自己无关的时候,那个爱得越深的人,就越没有安全感,接下来,TA会用生命来捍卫自己唯一的,也无比巨大的财富。大家都清楚人在巨额财富面前会表现得如何扭曲与变态,一个巨大财富的捍卫者能用的所有手段,在爱情中嫉妒的人,也一样会使得出来。想象一下,千亿万亿的资产,一夜之间被别人夺了去,自己变得贫困潦倒是什么样的滋味,你就明白深爱着一个人的男人或女人,是如何看待那些感情世界的潜在威胁了。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视金钱如粪土。可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还没有经历过穷困,也没有真正经历过富有的人。在巨大财富面前,很多人都难以经受得住考验。爱情也是如此,当你深深爱上一个人之后,你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会有一种财富随时被人夺走的恐慌感。这时候你才明白,即便拿生命去捍卫这笔财富,也是在所不惜的。

柏拉图有一句关于爱情的名言:“美好的观念较美人尤为可爱。”哲学家的劳动是思考,他会爱上自己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美好的观念比女人更值得他爱。这恰恰证明,人们的爱情观建立在与自己的劳动相关的空间属性里,人类的爱情本质上是爱上了自己的生产方式,以及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引发的情感。在农业诞生之前,人类没有与空间产生必然的联系,所以两性之间只有生物性的爱慕,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只有当人类停下来,不四处奔波了,长期地与某种空间相依为命的时候,就产生了爱情。

爱情是空间的产物,人类与什么样的空间交配,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爱情观。土地母亲的爱情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爱情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由自己劳动关系的空间产生的一种审美情趣。《小王子》一书中,小王子在地球上见到了无数的玫瑰,但是狐狸告诉他,只有他精心呵护过的玫瑰,才对他有意义。爱情其实不是表面的男人女人的身体特征,爱情是一种你参与其中的生命。

“爱情”与“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是陪伴,是宇宙空间一种存在的力量。“上帝爱人”就是上帝一直与你同在,这种同在的实际形式,就是空间的始终陪伴。

男人和女人的爱情,就是劳动与土地的关系,在关系空间的定义里,没有任何事物的相互关系不能被定义。万物宇宙中“关系”是最根本的存在,没有一种关系是唯一的关系,它总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又会在不同的地方消失。关系是变化的,这一点的确从没有变过。

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世界里,“土地”的概念是什么?空间与时间的爱情关系,是否还能得到延续?虚拟互联网世界的土地和劳动又是什么?在这个全新的信息化世界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财富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人类在虚拟互联网世界,与谁(什么样的空间)交流?人类曾经与海洋、与农田、与草原、与高山,甚至与人类自己构建出来的金银财富、城市空间交流,接下来的人类应该在互联网世界里,与什么交流?

人类将会第一次与自我交流,与一个无比强大的互联网自我,与无比脆弱的社会化自我,与虚拟的自我交流。

人类的爱情,也将会第一次集体“自恋”起来,女人将像自我一样骄傲、自恋、狂热、深沉、梦幻;而男人则变得越来越女性化,琐碎、智慧、包容、缺乏目的性、自私、优柔寡断。互联网时代的爱情,人类开始无限热爱自己被再次创造的可能性。人类第一次在自己的身体器官和感官能力的延展方面,进行各种大胆创新。眼睛、耳朵、手、脚等都在被富有想象力地延展开来,人类也再一次重新定义什么是人类。

如果说农业时代是“农业人类”,那么工业时代是“机器人类”,信息化时代则是“赛博人类”。

人类的进化开始越来越浓缩到大脑的进化,而把肢体的进化交给技术和科学。在这一情境中,人类的爱情交流对象就是人类自己。人类在与自己的大脑所认知、感知、产生的信息进行交流,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却又不得不把无限的精力投入到这种无聊的生产当中。信息泛滥之下,人类个体变得渺小不堪,在互联网整体面前,极其缺乏安全感。人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母体,深爱这个虚拟、空泛、数字化的“女人”,可是不得不承认,这依然是一个空间,一个被数字化(物化)的现实空间。这个空间也依然遵循“公平与效率”“现实与梦想”原则,在这个空间里会再一次出现“帝王”与“奴隶”,“税吏”与“臣民”。

在此之后,人类会面临一个重要的分化,会诞生新的男人和女人的概念。“我”这个被虚构出来的抽象概念,将会从碳基生物的母体上独立出去,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存在。而整个碳基人则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女人,那个被取了另外一个名字的“我”,会幻变成未来的男人。人类自此出现了巨大的异化,爱情观念将会随着关系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如同当初生物进化过程中,从单性繁殖的生命,演变成双性繁殖一样,人类将会从“碳基”的单基生命,向“碳基和硅基”生命转变。那个时候,硅基生命是男人,碳基生命是女人,人类重新开始在自己之外相爱。

启示录

本节内容尝试从空间哲学的角度,去理解什么是爱情,以及爱情产生的根源动力。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启发性思考,希望读者从人类这个身份中抽离出来,再去看待爱情是什么。之所以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不一样,每个时代的人对爱情的理解也不一样,是因为我们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时代,在与不同的空间发生关系。在这种关系空间里,特别是在持续数千年的“劳动与土地”的关系中,人类产生了爱情观,这种爱情观被各种文学作品记录下来,又引发了观念层面的爱情感受。以往的西方哲学家,无法清晰地解释爱情的原因,在于他们从来没有过从人类自身抽离出来的哲学体系,而这种空间的思维方式,本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人类最复杂的情感——“爱情”。

同类推荐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思想家。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收录了卢梭数十篇关于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论述手札,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神级写手

    重生之神级写手

    白金级作家苏长歌在巅峰时期因肺癌去世,一夜梦回2012年的大学时代。生意天赋为零的苏长歌继续提笔撰写网络小说,却一不小心改变了整个文娱的发展趋势……
  • 安之鱼之乐

    安之鱼之乐

    她出身卑微,不喜金银,却独爱石头;他出身高贵,成为帝王,却只爱清贫;谋权,篡位,杀戮...却又一生贡献给平民。一切都不符合世人的标准,他们想打破一切常规,可有时事世却难以捉摸....什么是对,什么时错,什么是善,又什么是恶呢?
  • 龙卧天颜

    龙卧天颜

    如果地球是一个村的话,陈昊相信今生又来到了一个新的村子。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寂感让他决心改造这个世界,且看他如何用“道家”思想将一个异界打造成华语飞地。不过,想改造世界的人,并不是只有他一个,有一个邪恶的天印神教早在三千年前就想同化这个异世界。于是,那些若隐若现的幽灵不时出现在陈昊面前。有人欲造出变异的不死战士,此世便有了钻山豿金丹怪三百壮士。有人欲造出变异的元素战士,此世便有了美人鱼基因的冰魔。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于是,陈昊发现,除了改造世界,他还得守护这个世界。
  • 酒酒入卿怀

    酒酒入卿怀

    我的爱与年岁无关,只是再心悦你之后才觉得人间值得,我想把你未活的岁月长河都替你活着,如此便安好!后来她看到他用秘法求得她来世生在富贵人家,长命百岁,莫做帝王之女,活的肆意洒脱些,愿意用生生世世的皇权与健康作为交换。这时她才觉得,原来人间值得。
  • 网游之天命

    网游之天命

    察觉者察觉这个世界的本源,一群被制造出来的生命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当一场游戏演变出一个真正的世界,没有谁喜欢被他人掌控!当一个普通的大男孩卷入这制造者与被制造者之战的巨大漩涡之中、当他的抉择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当远古的神从虚无中走来,一切的一切将以何等作为终结?
  • 天地法道

    天地法道

    天开混沌盘古身,地乱怎知何为真?法传四脉至今存,道尽极宙星与辰。什么真实,什么是虚幻,远古到底发生了什么?道是什么?神话从那里来?传说是不是真?请跟着王远的目光进入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吧!注:本人新人开书,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够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
  • 大话逗乐故事

    大话逗乐故事

    人生不能没有欢笑,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论什么肤色,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使用哪一种语言,笑都是表示善意,表示友好,表示合谐的通用表情。
  • 继少的专属新娘:豪门惊婚

    继少的专属新娘:豪门惊婚

    【正文已完结】他们先婚后爱,她是他抢来的新娘,却从来都没有情愿过。他霸道的说,“本少看上的就没有放手的道理!”一场婚姻,只因为她和那个人有着一样的声音。“嫁给我,我给你你想要的。”他如王者般宣告,指尖揉着人儿的下颚。“继少,不过是一晚上,你给我十万我考虑考虑?”她冷然嘲讽的态度回绝。他们相互利用,在商界里战无不胜。拍地盖房,投资工程…夫妻强强联手,叱咤一方。若干年后她嫣然一笑,“这辈子娶了我这么个精明的女人,算你福气。”他回之一笑,“那是不是该感谢我当年抢你之恩?”这个无赖,强取豪夺还有理了?【本书群89346246】
  • 重生之仙游凡世

    重生之仙游凡世

    仙界状元因意外重生于现代的学生之身,他这个曾经的仙人能在这个世界掀起多少风浪呢,拭目以待。
  • 错压恶魔首席,夫人带种逃跑

    错压恶魔首席,夫人带种逃跑

    天生富贵命?会嫁个好丈夫?尽管过去多年,顾浅仍想把算命先生揪出来肥揍一顿。有她这般穷困潦倒的富贵命吗?自小父母离异,找个后爸还带刻薄的。婚礼上闺蜜竟然抱了她的男人,睡她的婚床。更可恶的是,她的好丈夫哪儿去了?慕大总裁吗?拜托,那根本就是个不要脸的臭土豪、赖皮货……“慕司辰你能不能不要那么无赖,睡都睡了,我不是有付你钱吗,还想要怎么样?”顾浅在办公室怒嚎。“我不要钱,要负责。”某男欺身上前,“乖,再睡一次算扯平。”“不是说好一次吗?”“抱歉,刚才太投入……为了公平起见我再辛苦一次!”说着翻身把人压在身下。被折腾累了,顾浅终于忍不住发飙:“慕司辰你有完没完!”“没完,现在是赠品时间。”“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