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部分动手能力强、专业理论基础好的高年级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参加《电子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工作,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这样也有利于调动高年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促进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增添设计性实践教学内容,给定相关原理、技术指标等,让学生自行完成产品从设计、仿真到实际制作、调整、测试的全过程。这就从实质上增强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5)对于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把《电子工程实践》教学课件挂在网上,让学生充分准备好实践所涉及的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实习场地把课件滚动播出,并针对常见的故障建立一个查询系统,定期将实践教学片、相关知识讲座、相关学科的新技术动态、相关实验演示、各相关学科的前沿和市场动态等,通过网络播放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取知识,还能了解社会需求,为进一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7)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成立科技创新小组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结合专业在课外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更好地完善《电子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以上思路是我们在从事多年《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得出的,我们希望通过以上改进,达到我们培养出更多的新型人才的目的。
五、结束语
实践教学改革的任务重、责任大,因为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相比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国内外实践教学的状况,吸收国内外各大高校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高瞻远瞩,使我们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输出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以适应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探索毕业设计管理新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丁杰雄付丽凌王代明
【摘要】毕业设计在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归纳、分析了当前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些典型问题,介绍了笔者所在学院从选题、答辩两方面的管理措施上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管理
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学生需完成的最后一个教学训练环节,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完成具体的课题,学习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研究程序和方法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有关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既是对大学阶段所学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系统的检查,更是培养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关键性实践环节,在时间安排上长达一学期,占到整个大学教育的八分之一,远远超过任何一门课程或其他实践训练环节,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毕业设计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培养学生不辞辛劳、刻苦钻研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人才所必需的创新人格,同时,通过从表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解决问题过程和论文的条理性、系统性、严谨性、完整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模式。在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毕业设计被单列为教学效果一级指标下的一项二级评估指标,就充分反映了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分量与地位。事实上,毕业设计的要求与管理,也正是我国本科教育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的最大之处。
毕业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已在工科学生培养过程中经历长期运行,从选题、辅导、论文到答辩考核都已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毕业设计管理中除因其分散性、独立性造成的固有困难外,又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我院结合形势,针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探索了毕业设计管理的几项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做些简单介绍。
一、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
1.学生精力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给毕业设计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首先,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就业范围趋于多元化,而不再限于专业领域,部分学生因就业和个人兴趣可能对所安排课题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参与积极性,只是为了文凭应付了事,从而严重影响毕业设计的训练效果。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重点高校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和推荐免试生也大幅增加,研究生复试实行的淘汰制使初试上线的学生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准备,持续时间占到整个毕业设计时间的一半以上。另外,有部分学生要参加补考特别是英语四级考试,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精力,影响学生在毕业设计方面的投入。此外,就业没有落实的学生还得抓紧时间找工作。这样,诸多方面的干扰就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消极情绪,认为毕业设计无所谓、不重要。因为中国特色的严进宽出教育模式,要保证大部分学生正常毕业,事实上就严重削弱了论文评阅和答辩过程应有的质量把关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这一思潮的依据。随着这种消极情绪的蔓延,部分学生即使没有这些任务,认为毕业设计成绩既不影响就业,也不影响深造,也就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毕业设计上。
2.指导教师精力被分散
毕业设计作为实践环节,由于其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给学院的过程管理和考核都带来了困难,只能更多地依赖于指导教师的个人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科研任务都给教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势必分散指导教师的精力,加上规模发展导致的指导学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学生获得的指导机会还会被打折扣。由于毕业设计课题的多样性,工作地点分散,时间不统一,缺乏直接评价指导教师、课题质量、指导方法、指导态度、指导效果的有效手段,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管理空白,重课堂轻毕业设计的现象非常普遍,仅凭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等个人素质来缓解这一矛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只有简单的寥寥二三十字,有的课题脱离工程背景,有的辅导流于形式甚至与学生见不上几面,完全放任自流,学生也乐得自在。
3.经费和物质条件的短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本科生数量大幅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是急剧膨胀,有限的教育资源更是捉襟见肘,研究生在与本科生争夺仪器设备和工作空间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本科毕业设计的工作条件日见匮乏,绝大部分学生没条件参加实际科研工作,在毕业设计期间大多没有稳定的工作场地,更难配备计算机等基本工作条件,当然也就难以要求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日常工作完全依靠学生的自律能力来维持,缺乏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基本手段。另外,毕业设计经费的增幅远远跟不上社会消费水平和物价的增长速度,无力支持足够的实习和实验,毕业设计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纸上谈兵,只能更加依赖于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与探讨。物质条件的匮乏给学生思想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比物质困难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拖累更甚,使部分学生更加忽视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