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06000000007

第7章 更多模块

依恋只是构成人格的众多模块之一。在这章中,我们将快速回顾安全关系,然后继续讨论其他有助于促进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和成年人的有些不同——虽然正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都希望和对自己最重要的人联系、接触,当炸弹在空中飞舞时,我们会紧紧抓住最爱的人。

对幼儿来说,安全就是身处一个同调、关爱的环境中。它不是门上的锁,而是“妈妈会注意我,会记挂我。我对她来说很珍贵,她不会忘记我的”。如果妈妈消沉、心不在焉或生气,不提供这种环境,孩子就会感觉不那么安全。当你依赖别人时,安全感就是觉得你所依靠的人靠得住。

要想理解依赖的脆弱性,可以想象你在一架只有一个飞行员的飞机上,发现飞行员喝醉了,或者你去做手术,发现外科大夫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孩子来说,在母亲这里存在情感缺失,就像一个人发现船长只是一个人体模型,而不是真正的人类一样。

孩子的安全感源于很多方面——感受到母亲有能力,感觉母亲和自己同调,以及感觉自己被拥抱。一位女性在日记里从内在小孩的角度写道:

我想要全身上下都被包裹在粉色的毯子里,想要感受到安全的拥抱、安全包容。安全。这似乎是种新的感受。被包裹在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保护无处不在……如果我被安全地包容,就不需要自己抱紧自己了。

考虑到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的说法,最后这句话很有意思。温尼科特说,母亲“把孩子的各个部分抱在一起”。她是孩子的黏合剂和容器。当母亲真的在场,怀着爱意抱着孩子,孩子就有了可以抓住的东西。归根结底,那是母亲的心。

值得重申的是,这种由关系提供的安全感,这种安全基地,使得孩子能安全地探索这个世界。如果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回来,我们就能离开;同样,如果我们被安全地拥抱,就不需要紧紧抓住什么。研究表明,安全(依恋)的婴儿在感到安全时会进行探索,在感到不安全时寻求联结。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程序。

另一方面,无法感到安全就会让焦虑占据上风。心理健康领域的许多学者都把焦虑看作不健康防御的基础和精神病的根源,而焦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缘于在我们无法独自应对的情境中产生的孤独和无助感,缘于和不提供帮助、不给予回应的照顾者的关系。[47]

幸福的家

对孩子来说,和母亲的安全关系是他成长的第一级容器,而幸福的家是更大的第二级容器。这就像把一盆室内植物栽在良好的土壤里,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适合的房间里。

幸福的家是让人待着会感觉良好的地方。人们彼此友好,内心平静。家庭成员认识到家是一个合作单位,每个人的需求和满足都很重要,而作为孩子,你会觉得自己的需求最受重视。知道这一点,你就有了一席之地,它为拥有需求、成为自己提供了支持。

在幸福的家里,没有持续不断的危机需要你去解决,你也不会因为太小,什么都解决不了而要想着怎么熬过去。大家不会陷入权力斗争,没有冷战,也没有热战。在幸福的家里,你完全不需要屏住呼吸,你可以放松,做你自己。

幸福的家可能有一位居于次席的家长(不一定是另一性别),但并不是必需的。如果母亲得到其他重要成年人的支持,她会很高兴。如果这些关系中存在持续的摩擦,就没什么帮助了。在幸福的家里,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孩子,可能有宠物,也可能没有。在一个充满压力和匮乏感的家里,照顾更多生命会让母亲感到精疲力竭;但在一个幸福的家里,母亲似乎有足够的东西去满足每个人而不产生怨恨。她好像喜欢付出!(那些没经历过的人可能会对此感到震惊。)

感觉妈妈是快乐的,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福气。想象一下母亲面带笑容的快照。她很高兴在这里,她对你和照片中的其他人都很满意,那一刻,她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她很放松!当妈妈放松、微笑时,我们会觉得她的世界是最好的。而如果她的世界是最好的,我们的世界也就是最好的了。

但是,如果妈妈心不在焉、忧愁、抑郁,我们就得不到这样的支持,很难放松下来,全然待在当下。当妈妈沉默寡言、疲惫不堪时,健谈、富有表现力会让人觉得不合时宜,在哪儿也不能开心,除非我们装出开心的样子好让母亲振作起来。如果母亲快乐,我们就不会有这些负担,只要表达真实的自己就行了。

出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一个幸福、健康的家并非没有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而不是被隐藏起来,集结成大问题。冲突会得到化解,成年人有能力应对各种需求。

这在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孩子需要明白,愤怒和争吵都会发生,但这些破裂可以得到修复。在第1章里,我描述了足够好的妈妈如何经常偏离目标,而一次又一次地修复关系中的裂痕可以巩固联结、增强适应性,母子关系、咨访关系、伴侣关系和其他任何重要的关系都是如此。我们需要知道,对方可以处理这种破裂带来的不安,并不会就此走开,而且我们可以一起修复它。

这一点只能通过体验来明白。我还记得自己接受心理治疗时受到了多大冲击,我的沮丧和愤怒终于冲着治疗师爆发——下一个想法就是我可能要告别这段关系了。显然,当时我以为,如果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就会永远摧毁我们之间的联结。而事实上,这段关系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更加牢固。但之前没有任何参照和过往经验告诉我这种事是可能发生的。我从来不敢对家人表达愤怒,我在这种破裂和修复的过程中明显缺乏经验。

知道裂痕可以修复是安全依恋的另一个方面,能增强孩子的适应性。

归属感

影响孩子归属感的因素很多,一些是明显的外在因素,比如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家、和家人有相似之处——眼睛、鼻子或嘴巴看起来是一样的。

安全依恋会建立深刻的归属感,它给你一个停泊的地方,让你在生活的网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地方比任何关系都重要,与我们建立第一段关系的母亲为此奠定了基础。之后,我们在团队、部落、邻里、俱乐部、社区、国家、社会运动中,或者通过拥有孩子和伴侣来找到归属感。当我们在其中一些层面有归属感时,就会感觉被纳入其间,是它们的一部分。

感觉有价值和被理解也是归属感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家庭声称你属于他们,但你并不觉得他们真的理解你、懂你,你就会在自己家里感觉像个局外人。

自我的萌芽

婴儿正在形成的自我高度敏感。好妈妈会知道这一点,以极大的关心和尊重对待它,就像对待他们之间日益加深的联结一样。他们之间的互动就像来回穿梭的纱线,在心与心之间编织。

这些互动对于塑造自我意识至关重要。婴儿的自我意识还没有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出现,而是浸透在与他人关系的感受中——在当前的语境下,就是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孩子发展自我的推动者,她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正在形成的特质来说必不可少。孩子的“真实自体”要有机会立足,就需要被看见。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看见的唯一途径,是别人能镜映他的情感和体验,认可它们,为它们欢欣鼓舞。如果孩子的独特品质没有得到镜映或支持,它们就无法成为孩子的根基。于是,孩子没有以自己的天性为根基,而是适应了他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形成了虚假自体。有些人的这种虚假自体(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遮蔽了其他一切,成了自己唯一能看到的东西。

成长环境

想要有机会发展真实的自我,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成长为自己的环境,它提供我们充分发展所需的各种原料。正如土壤中矿物质不足会使植物长得矮小并改变其性状,早年环境中滋养不足也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除了前面讨论过的镜映和同调回应,这些滋养还包括无条件的接纳(“我接纳你,如你所是”)、尊重和珍视。你需要因真实的自己受到重视,且仅仅因为真实的自己而受到重视。如果感受不到这一点,你就会觉得别扭,好像没有归属感,这会让人很难拥抱生活。

在家庭中,受到尊重和珍视的是那些得到强化的东西。这里有一个练习可以来探索这个问题。

● 看看下表中哪些是你的家庭看重的。

智力

优势和成就

甜美

天真

娇柔

敏感

坚韧

幽默和搞笑

强硬

慈爱

需要别人

自信,有时“心里只有自己”

感受自己的存在,享受和世界的接触

有吸引力

助人行为

表达情感

想象力和创造力

● 注意哪些特质被忽视了,就好像它们不存在一样。还有哪些被嘲笑、贬低了?你能从中看出什么?那些在你成长过程中没被重视的特质后来怎么样了?

通过深入地想象,我们可以获得新的体验。先选择一个不受支持的特质,然后想象一个对你很重要的人,他看到了你身上的这一特质,真心为它欢欣鼓舞。想象他说这是他最喜欢你的地方之一。注意你的感受,把这种感受一路带进身体里去体验。

我们往往需要克服自己对这些不受重视的特质的排斥,并努力争取拥有这些特质和行为方式的权力。

支持孩子做孩子

想想孩子之为孩子会有哪些特点,比如:

● 依赖

● 需求很多

● 对挫折的容忍度有限,需要事物恰到好处

● 天真无邪

● 还没发展好,做事不熟练

● 非常直接、真实地表达情感

● 寻求亲密和爱

● 娇柔而甜美

如果没有受到责备,这些特征不是会普遍存在在所有文化和环境下的孩子身上吗?

一个更有说服力的问题是,这些特质难道不正是我们家庭中常常忽视或拒绝的部分吗?在某种程度上,别人不认为我们作为孩子是有价值的,而认为当我们不再是孩子时才有价值。

当然,我们需要父母的鼓励,需要他们重视我们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和控制力,但那些缺乏母爱的孩子在发展成就上得到的支持往往比在孩子天性上得到的支持更多。比起满足孩子的需求,成年人常常更想看到孩子摆脱了这些需求。

父母拒绝这些比较柔软的特质可能出于很多原因。他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不得不尽快跳过这个阶段。比如,如果女性儿时的甜美特质没有得到支持,就会很难接受自己孩子的甜美——它会摩擦自己的伤口。依赖、敏感和其他柔软的特质也是如此。或许母亲的纯真被早年的苦难或虐待摧毁了,她责怪自己的开放和不设防。她会将这种情况视作危险,当她的孩子看起来脆弱时,她就会感到不舒服。

有时,过度的压力和困难会影响母亲滋养这些柔软特质的能力,但罪魁祸首往往是她自己的童年经历。此外,如果她曾被期望快速成长,把童年需求和限制抛在脑后,她往往就会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正是这些母亲经常变得易怒、爱动粗。

● 再看一下幼儿的天性,你认为你父母支持的有哪些?

● 你认为是什么让你母亲难以接受这些柔软的特质?

要想自然地发展,需要按自己的步调来。事实上,被逼迫的成长、在压力下的成长,往往都是扭曲的成长。为了最终跨越童年,首先需要支持孩子的天性。

触摸

充满滋养和关爱的触摸,不仅是发展自我意识也是发展自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非常基本的需求,得不到触摸的婴儿经常会死亡。

你可能听说过生长发育迟滞(FTT),这是多年前在孤儿院发现的。尽管所有婴儿都得到了喂养,但是婴儿床靠后的婴儿发育不良和死亡率远高于靠前的婴儿。研究人员发现,差别在于那些离得远的婴儿没被抱起来过,得到的关注也比其他婴儿少,采取补救措施后,这种综合征就大大减少了。

有滋养的触摸会带来许多生理上的益处,包括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刺激免疫系统、降低应激激素水平等。而在情感和心理上,有滋养的触摸能让我们感受到爱、安抚和保护。

适当的触摸也有助于我们在身体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未被触摸的孩子可能会和自己的身体疏远,体验到不真实的感觉。[48]扎根在身体中才能产生真实感,而触摸就是扎根于身体的一种方式。缺乏触摸或虐待性触摸也可能导致分离,即心灵和身体的分离。

说起来近乎怪论,但缺乏触摸也会导致一种被禁锢在身体里的感觉。在《触摸:皮肤对人性的意义》一书中,阿什利·蒙塔古写道:“在很大程度上,触摸皮肤产生的刺激,让孩子的自我能从自己的皮肤里浮现出来。”蒙塔古解释了一个没得到充分触摸的孩子是怎样被锁在自己的皮肤里,从而把正常的接触体验为威胁的。[49]这叫作“触觉防御”。这种防御可表现为对触摸麻痹或过敏,或者回避触摸。

没有得到足够正向触摸的孩子往往(无意识地)抗拒身体接触,好像自己出了什么严重问题。负面的触摸经常以粗暴、惩戒性或有敌意的形式出现,其中没有一丁点对孩子的重视。幼儿还没发展出认知来理解父母的不当行为和失败跟自己没有关系。一般来说,触摸剥夺发生得越早,其破坏性越大。

母亲对触摸孩子感觉不自在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她们自己没有得到足够有滋养的触摸,就可能产生触觉防御,或很难充分待在身体感受中。有滋养的触摸对她们来说可能很陌生,超出了她们的想象。虐待等因素会让她们对自己和别人(包括她们的孩子)的身体感到不自在。一个对自己身体感到羞耻的母亲往往会把这种感觉传给下一代。

以下问题可以帮你探索这一议题:

● 你小时候能得到什么样的触摸?(你可能会想到不同年龄段的自己。)

● 如果你母亲看起来不喜欢触摸,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 如果你感觉没得到足够的触摸,这对你有什么影响?你会不会渴望接触,甚至不惜冒一些风险来得到它?你对不同种类的触摸都感到自在吗?

● 如果得到的触摸比较少,你会怎么理解这样的经历?抗拒触摸的感觉会引起你的共鸣吗?

爱是媒介,是信息

我们可以说触摸是媒介,爱是它传达的信息,但爱也是一种媒介,因为它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土壤。每颗心都是被爱滋养的,当它接收到爱时,便会打开。被爱让人更能去爱。爱还有助于提高适应性。

能传达爱的不仅有触摸,还有音调、面部表情、反应、语言和照顾的质量。孩子能感觉到爱的深浅。

当爱存在时,它会联络其他的母性行为,比如保护、鼓励、支持、指导,并让它们更好地被接收到。爱的缺失则会让这些行为被体验为伤害,而不是帮助。比如,没有爱的时候,保护性的限制会被体验为束缚和不公;如果设下限制时没有带着爱意,孩子可能会把这些限制视为炫耀权力;如果给予鼓励时没有带着爱意,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逼迫而不是支持;孩子甚至会觉得父母希望他成功是为了自己的荣耀。因此,没有爱,什么都不对劲;有了爱,最笨拙的养育方式也能得到原谅。

既然已经讨论了好妈妈提供的模块和基本功能,下面就来谈谈当这些缺失时会发生什么。

同类推荐
  •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这一点必须明确。为人父母要多给孩子些自信,多些鼓励,少些埋怨;要多些倾听,少些攀比;要多些身教,少些言传;要多些沟通,少些诋毁。每个孩子都是骄傲,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愿天下父母共同努力,满怀爱心、信心、耐心与智慧之心,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而优秀的孩子吧!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斯托夫人的教育

    斯托夫人的教育

    斯托夫人的教育思想深受卡尔·威特的影响,她不仅强调早期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巨大作用,而且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孩子,在适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斯托夫人对女儿的“自然教育”非常成功,她的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创作;9岁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10岁能运用13种不同语言熟练交谈……斯托夫人在书中通过生动的事实详细地记述了女儿的成长过程。斯托夫人对女儿的成功教育,是教育史上一个极具意义的典范。该书因此成为一本影响亿万家庭的伟大读物,它的家教经验和方法让无数孩子通过自然之路走向美好的未来。
  •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一年五十二周,周周都是爱。这本书适合所有准父母、父母、祖父母和孩童教育者,它是您的育儿方法的源泉。我希望您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当然最后的分析和决定都取决于您,只有您自己才能决定为您的家庭使用何种育儿方法。请自由地从书中选择您觉得适合自己的模块,正如一位家长说的那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余则忽略。”
  • 好妈妈会说话:养育好孩子的智慧

    好妈妈会说话:养育好孩子的智慧

    一个好妈妈,影响三代人。孩子是天使,让妈妈开心。孩子是魔鬼,让妈妈焦虑。如何让魔鬼变成天使,做妈妈的,好好说话。我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分享我和妻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是和孩子交流的技巧,或许可以给焦虑中的妈妈一些启发。梭罗1845年一个人在瓦尔登湖。他说,屋子里有三把椅子,独处时用一把,交友时用两把,社交时用三把。独处时,通过沉思和冥想来发现自我。交友时,通过谈话来建立连接。我把梭罗的话做了一个延伸,即亲密关系的椅子隐喻,把家里的对话分解在不同的场景之中。一把椅子,单身或独处,自我觉察。二把椅子,成家,夫妻关系。三把椅子,有了孩子,亲子关系。四把椅子,二孩战争,三世同堂,家校沟通。养育好孩子,已经是很多父母的共识。言传身教,是捷径。好好说话,是神通。
热门推荐
  • 抱歉我又成鲸了

    抱歉我又成鲸了

    鲸分前,池鲸鲸叼着烟,叮嘱池诺。“你爹是霸总,按照套路,等你成了天才,妈咪就可以和他挖心挖肺,虐恋情深了。”鲸分后,池诺叼着棒棒糖,叮嘱霸总。“看到小爷,你心里没点b数吗?DNA自己验,女人自己管,还有事,走了。”霸总:???*简而言之……她一心想当海王,却进了霸总心房、睡了霸总婚床。他一心想当野王,却进了娇妻鱼塘、捉了海王本王。【野王碰海王,谁狠谁是王】*重生回到5岁,小包子亲自为爹妈炒cp,也是操碎了心。妖鲸女主x逆天萌娃x大佬男主=鲸鱼cp。又名《老婆是个磨人的小妖鲸》、《儿子你马甲又掉了》~*即便我是天煞孤星,也只愿为你亮晶晶。
  • 诡秘时空传奇

    诡秘时空传奇

    一个平凡少年,通过思维能力不断的变换,认识到了时空的根源,形成了人生当中长生不老的起点经验,得到了生命幸福的体验。
  • 凉色倾世—执手天下

    凉色倾世—执手天下

    他为他倾尽天下,他为他散尽年华.在没有遇到他之前,夏凉的人生或许只是完成母亲的遗愿而已。
  • 倾城西顾——钰玉珏

    倾城西顾——钰玉珏

    冯龙珏是一个笑傲白道的雇佣兵,一次意外雷击,让她的灵魂来到了女尊国,的一直小狗身上。陪伴了一个少年七年,后来终于娶了他,宠他一世。
  • 修真界的机械革命

    修真界的机械革命

    七观穿越而来觉醒了机械天赋系统,杀人术、玄机术、炼器术阵法无不精通,偏偏还不用修炼。一边坐着品味香茗,一边与人战斗,左手指挥万兽,右手指挥傀儡,身后一群机甲,脚下千般阵法,真是何等的惬意!
  • 都市邪皇王枫

    都市邪皇王枫

    四大古武家族之一的王家家族嫡子确因为遭人暗算成为了一个武功尽失的废物,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一本强大的修真功法,在这个修真者断绝的时代,且看他如何猎艳都市,废柴崛起,成就一方霸主。
  • 总裁的毁容前妻

    总裁的毁容前妻

    她是他们家的养女,寄人篱下。他是她的金主,也是她的老公。只是他不爱她,却要将她锁在自己的视线里。她冷淡,从不把爱挂嘴边,但却愿意每天夜里看着他到天明。她知道,在他的世界,不止她这一个女人。她也知道,他爱着那个他一直想保护的女人。但她不知道,爱情不是付出就有结果。她也不知道,日夜的等待,换来的也只是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和情人将硫酸泼洒在脸上的疼痛……她该多谢他的绝情,让她学会了死心。
  • 武动之武祖再临

    武动之武祖再临

    林动:“我为武祖,当镇压一世,横推万古!”
  • 剑神破空

    剑神破空

    一剑一白袍,一人一灵兽,少年的前世今生,又将是怎样的扑朔迷离,断剑重铸之时,便是我屠尽天下之日!本群号码:542996835
  • 明末匹夫

    明末匹夫

    历史上从没有一个王朝如大明王朝一般始终被宿命缠绕:其起于农民起义,成于驱除鞑虏,而其又亡于农民起义,灭于鞑虏入侵;其开国之初文臣武将群星璀璨,惩腐肃贪冠绝历朝,而王朝末期竟无一良臣能将可撑起待倾大厦,官员的集体贪腐和对下政策的残酷,更是导致整个长江以北区域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亲人相食!历史上也从没有一个王朝如大明王朝一般,在毁灭之时,诸臣死节者寥寥,而叛敌投附者竟如过江之卿,前赴后继,士子气节沦丧至尽!终至满清竟以十数万之武力而陷百万之师,以百万之蛮夷而统亿万华夏之灵;文明倒退,国土沦丧,华夏一族陷于众国奴役之下,历百年屈辱巨变!悲哉!痛哉!这是一部穿越小说,更是一部民族苦难史,和民族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