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张府注定不凡,原本热闹的婚礼,转瞬间变成严肃的政治协商。
蔡邕登台,搅黄了婚礼,撇清了自己,他并不是自私的,反而是……铺垫的很好。
大家按套路出牌,彼此有很好的沟通,现在到了张器表演的时间,他虽然看不见,也不能行走,却在舞台上无比投入。
他掏啊掏,让大家傻眼的,又是密旨,先帝给的。
有完没完?皇帝是不是喜欢涂鸦,一起玩的小朋友每人一张?
出于尊重,大家还是要微微趴伏,屁股翘起一小半,低着头。
张器也不会读,因为他看不见。
即便看得见,密旨就是密旨,哪会当众宣读?
通过黑衣仆人的传递,首先把它交给了选部尚书卢植。卢植看过后,不置可否,又递给北军中候刘表。然后是张温,终于传到了宦官手里,张让、赵忠都看了,似乎很满意。
宦官们满意,轮到何苗,他竟也点了下头。莫非,外戚也满意?
不可能啊,双方意见相悖,怎会同时认可?
袁家兄弟是这样想的,急于知道上面到底写什么,难不成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能让宦官与外戚真正的把酒言欢?
可偏偏一时半会密旨传不来,袁绍还好,袁术有些急了。
“哪来的密诏?莫不是伪作?”
张器坐在轮椅上,面对袁术的质疑,不慌不忙的说:“诸位有所耳闻,先帝驾崩前有三封密诏传出,一封在蹇常侍手中,第二封大家刚看过,蔡公带来的。那第三封,恰是给了区区在下。”
袁术鼻孔一抖,翘起来老高,那意思说,你谁啊?皇帝给你下密诏?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吧?
张器好整以暇,毫不在乎他的无礼,让身边仆人拿出样东西。
绶带,印章,交给选部尚书卢植。
卢志的职责是官员考核与任免,相当于后世的吏部尚书、人事部长,对印绶最为熟悉。
卢植也是第一次见,此物的交接并不经过尚书省,但还是有所耳闻。有好奇之人凑过来看,惊呼道:“青龙卫都督!”
都督的官职不常设,但只要出现,通常不是小官。
像大将军何进,他的职务后面写着,都督天下诸军事,也有“都督”二字。
青衣卫是一支神秘的武装,除了很多人以为的武林高手之外,他们的组成很是复杂,市场上摆摊的、贩马的,街头打更的、挑水的,大户人家铺床的、种花的,都可能是他们的成员。
说白了,这是一支间谍组织,而且不归哪个部门管,直接隶属于皇帝。
正因为这个属性,前任皇帝死得匆忙,又没有合适的接班之人,青龙卫相当于失去了上层领导,他们只听张器的。
袁术还是不服,你们能断定他是青衣卫都督?光凭印绶吗?谁不知道张孟卓豢养侠客,这些人是江洋大盗,还是青衣卫,恐怕未必。
张器并不急着解释,而是问道:“诸位家中近来发生什么,我多半知晓一二,不信可以发问。”
除了袁术,没人出声。
张器随便说几个吧!
“洛阳令王大人,府内的歌女相当不错,昨日演奏佳人曲等十一首,在场饮宴七人,其中五人在朝为官,一人有爵位在身,用不用我说下他们的名字?”
王允没敢搭腔,自然是不愿意的。
张器又道:“选部尚书卢大人,他昨晚挑灯夜读到子时,书房墙壁挂一口宝剑,睡前曾亲手擦拭,对否?”
卢植吓一跳,一举一动你都知道?青龙卫这么可怕?
“北军中候刘大人,新纳妾室一名,却陪同客人饮酒通宵达旦,直到快天亮客人方才离去。”
“互乡侯张侯爷,昨日午间与人对弈时三次悔棋……”
没等张器说完,老侯爷张温怒极,直接爆了粗口,中心思想是:青龙卫缺大德了!
还好,张器没有说下去,老侯爷夜宿婢女房间的事,没有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张器还要继续说,大家异口同声,信了,信了,都信了!你就是青龙卫都督,谁再怀疑谁孙子。
别人可以免了,但袁术的事一定说,否则他还叽叽歪歪。
“咱们的袁中郎,昨晚酒后失礼,骂的人还不少。有我三弟张致远,说他小兔崽子,活不久。有洛阳令王大人,说他是捡来的野狗,喂不熟。有他的一个属下姓纪的,说他是豆腐垫矮榻,不顶事。还有他的堂兄袁本初,说……”
“住口!”
袁术气得脸都绿了,他最气的,不是张器说谎,而是他……全说对了。
老子的家,堂堂太傅府,住着朝中重臣好几个,你敢安插眼线?你敢打探消息?
最可恨的,你揭我老底,骂张轩没什么,骂王允也还好,你还破坏我与属下的关系,又挑拨我与袁绍的矛盾。
前面几个人,袁术承认都骂了。但最后一个,袁术虽然讨厌袁绍,但昨晚骂的人当中,没有他。
你是故意挑事?
张器诡计得逞,要的就是你及时制止,真要是让我说下去,效果反而不好。现在呢,我说你骂他,袁绍一定想知道具体骂什么,你又不让说,那就成了你们兄弟俩之间的刺,自行解决去吧!
现场开始变得安静,大家感受到一股阴冷的恐惧,绝对没有人想到,青衣卫竟然如此变态。也就是说,先帝健在之时,他几乎掌握家家户户的情况,怪不得每次的打击那么精确,怪不得每家每户的关系往来他了如指掌。
没有人再怀疑张器的身份,他是青龙卫都督,一个让人又怕又恨的角色。
那边,袁术终于看到密诏。
什么?立嫡长子刘辩为帝,皇后何氏为皇太后?
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宦官蹇硕共同辅政?
朝廷旨意必须经皇帝玉玺及皇太后印章方可奏效?
别人看的时候默读,大家只能通过表情判断。轮到袁术可好了,他相当于一台复读机,嘎吱嘎吱全给说出来。
没人阻止他,反正迟早传的人尽皆知,无所谓了。
外戚何氏为什么会同意?因为旨意对他们有利,何家的外甥当了新任皇帝,何家的女儿成了皇太后,而且对所有朝廷旨意盖章把关,对于躲入城外军营的何进来说,结果不可能更好,应该知足了。
宦官张让、赵忠两人都没有反对,因为旨意让中常侍蹇硕辅政,这可是大汉近四百年来独一份。而且,立了何家外甥为帝,貌似权力在何家手里,但宦官仍然控制着洛阳城皇宫内外的守卫,也就控制住皇宫。
有了皇宫内的绝对优势地位,皇帝、皇太后名义上地位尊崇,实际上还不是宦官的傀儡?软硬皆施之下,还怕他们不依计行事?而何家呢,大将军何进一年敢进几次宫?
双方出于不同考虑,觉得密旨上写得不错。
因此,哪怕看出密旨是假的,也不会有人揭穿。
这是当前情况下,唯一妥协的可能。
两个皇子当中,只可能立嫡长子刘辩,否则何家不会答应。而他们不答应的后果,便是发挥何进都督天下军事的作用,恐怕大汉朝从此永无宁日。
其次,既然你立了刘辩,那就必须得给宦官们补偿。唯一的可能是,洛阳城内还是你说的算,何进官职再大,不敢进宫甚至不敢进城,又能做什么呢?但是在洛阳之外,那是何进的广阔天地,双方力量达成一种均衡,从而起到彼此制约的作用。
袁绍看过后,心中暗呼:“高啊!”
唯有此法,才能让宦官与外戚快速达成一致,双方势力在新帝登基后仍然处于均衡状态。至于以后如何争斗,双方孰胜孰负,看他们各自的本领和造化。
对袁家而言,也不是没有说活,太傅袁隗辅政,得到朝政大事的实权。
该看的人都看了,张器开始总结陈词,“请诸位顾全大局,以军国大政为重,以社稷苍生为本!”
说完,轮椅上的张器努力鞠躬,态度很是诚恳。
袁术不理会身边袁绍的劝阻,气得站起身来,也从怀中掏出一物。
众人很担心,不会又是一份先帝密旨吧?今晚上跪拜的次数够多,难道每人都掏出一份密旨吗?皇帝死之前是群发的?
袁术手里的不是先帝密旨,而是先帝他妈的。
不是骂人,是先帝的母亲董太后签发。
“董太后懿旨,捉拿东平张家张轩!”
现场一片哗然,张器也颇为意外,怎么个意思,朝局已经够乱的了,怎么先帝他妈也掺和进来?
捉拿,那你就捉拿,张轩不在此处,你发的哪门子狠?
袁术抓张轩是假,招呼他的虎贲军进来才是真。
虎贲军没进,抓捕的目标却进来了。
张轩的状态比刚才好了很多,至少走路不捂肚子,看东西不晃脑袋了。
“正是他,抓住!”
袁术突然悲哀的发现,他不停的喊叫,却……没人理他。
虎贲呢,不是说好一喊就进屋?有人进来控制场面,有人去打开院门放外面人支援,有人借机去抓张家的主要人物。
张轩刚进来,一头雾水的问:“谁要抓我?”
他越走越近,突然指着袁术,“是你要抓我?”
见张轩近前,袁术急着大喊:“虎贲军何在?纪灵何在?”
虎贲军集体喂药,不会来了。至于纪灵,人倒是带来了,不过还在昏睡中,不太容易叫醒。
“你,你,你们……”
袁术有些语无伦次,见张轩越靠越近,他连忙去拔腰间的佩剑。
没时间了,张轩一把握住他的手腕,低声说道:“袁太傅成为三辅政之一,袁家地位超然。而鹬蚌之争仍在继续,你们大可继续做那只黄雀,有何不好呢?”
见袁术犹豫,张轩加把劲,劝道:“网在,还有鱼。若鱼死网破,将一无所获。”
袁绍拉了下袁术的宽袖,速速坐下,别丢人了!
张轩自己斟了樽酒,举起向袁家兄弟敬道:“两位叔父,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