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9700000024

第24章 军队(1)

55、走向海洋

主战派的对立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主和派。在对外决策上,和后人被误导的历史记忆恰恰相反,慈禧一直是激进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还是懿贵妃的慈禧一度代咸丰批阅奏章。她严饬统兵大臣与敌决战,并晓谕中外,悬赏杀敌,无论军民,明码标价:

斩杀一黑夷,赏银五十两;

斩杀一白夷,赏银一百两(种族歧视);

击毁夷船一艘,赏银五千两。

慈禧的问题在于,其激进总是慷他人之慨,而像天皇那样用私帑买军舰的行为在她这儿基本不用指望。

慈禧刚刚说完“今天(六十大寿)让我不高兴的人,我要让他一辈子都高兴不了”,蕞尔日本就直不愣登地跑来挑事,简直活得不耐烦了,不迅速灭之,都没心情吹蜡烛。

其实,建立这种自信的基础并不牢靠。

年初时李鸿章检阅海军,发现问题一箩筐。

第一,航速普遍比日舰慢;

第二,没有快炮。快炮和慢炮的区别在于快炮的发射火药是无烟火药,相比于慢炮的黑火药,发射后没有呛人的烟雾,无须等待硝烟散尽即可进行填装;

第三,整体技术落后,十年不添一船一炮。N年前购自英国、严重老化、基本没有装甲防护、船速一快海水就倒灌炮房的超勇和扬威号还编在主力序列。而日方军舰则基本是1890年以后的产物。

阅军归来,李鸿章向朝廷盛赞北洋水师“技艺纯熟”、“行阵整齐”—这份水分严重的报告不是军事报告,而是政治报告。1894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慈禧的大寿,不管海军实情如何,作为献礼,报告必须只能是报喜不报忧。

在错误信息的引导下,紫禁城已不可能对胜负作出客观的判断。

然而,战争的主体是人。硬件再好软件跟不上,动车也会出轨。李鸿章聊以自慰的只剩下“千舰易买,一将难求”了。

位于福州的马尾船校是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上一手创办的。

当年,李鸿章因海防问题和秉持塞防的左宗棠吵翻天时,绝想不到自己的老对头为建设海防留下了一颗弥足珍贵的种子。

马尾一期的佼佼者当属严复(1854—1921)和刘步蟾(1852—1895)。

开船在学贯中西的严复看来是雕虫小技,不屑为之,但对刘步蟾来说却是终生的追求。

《清史稿》曰:华人明海战之术,步蟾为最先。

留英三年,学业猛进,时年二十,英姿勃发。回国后即上《西洋兵船炮台操法大略》,提出加强海防、建设海军的可行方案,深得李鸿章赏识。

采购定远、镇远时,刘步蟾率十多个船工赴德监造。船成后奉命接舰返国,出任旗舰定远的管带,官居总兵,仅次于提督丁汝昌。

当然,中间还隔着一个副提督琅威理。

但在有留洋背景的新左派刘步蟾看来,琅顾问不过是个摆设。

1890年,定远号访问香港。丁汝昌因公离舰,刘步蟾乃降下提督旗,改升总兵旗,以示主权在我。琅威理不服,觉得有他在船,提督旗不能降。

官司打到北洋,李鸿章支持刘步蟾,直接把琅威理气回了英国。

1891年,北洋水师访日。焕然一新的日本海军强烈地刺激了刘步蟾,回国即面见李鸿章,要求添购战舰。

李鸿章未置可否,刘步蟾慷慨直言:“平时不备,一旦偾事,咎将谁属?”

史称“四座悚然不已”。

清末的海军是最时髦的兵种。威海和旅顺的海军俱乐部里,酒吧舞厅应有尽有,刘步蟾本人的生活习惯也很洋派,这要换了翁同龢,估计早就摇头大骂“斯文扫地”了。

斯文没有拿来扫地。从《北洋海军章程》到海战的法规号令,无一不出自刘步蟾之手。

当然,也离不开李鸿章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

除刘步蟾外,马尾船校还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的海军专才。铁甲舰镇远号管带林泰曾(正二品总兵),巡洋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从二品副将)、来远号管带邱宝仁(副将)、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副将)、靖远号管带叶祖珪(副将)以及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副将)。

1877年,一批青年才俊登上了去往格林威治海军学校的邮轮。

海鸥翩跹,浪花滚滚,青年们在临别词中写道: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十八年后,1894年7月25日的黎明,当方伯谦站在济远舰主桅的望台上,携带国产舰广乙号护送运兵船赴朝增援时,不知是否还能忆起当初的誓言?

济远是和定、镇二舰同批订购的德产巡洋舰,吨位2300,航速15节(1节=1852米/小时),炮20尊,编制200人。

福州造船厂出品的广乙则要小得多,只有1000吨,配备三门德国名炮克虏伯,编制120人。

广乙和她姐姐广甲、妹妹广丙同属广东水师。

彼时的四大水师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基本按当年薛福成的建议分布,福建水师中法战争时被张佩纶败光了,南洋水师常年疲软,只有北洋和广东尚能一看。

论财力,广东水师当然拼不过北洋,所以人走的是技术流。

当年5月,“广氏三姐妹”参加北洋水师的会操,因身形灵活,命中率高,广丙舰管带程壁光(正四品都司)又毛遂自荐,三舰便被编入北洋效力。

此刻,见陆军已登岸完毕,二船准备返航。刚开出汉江口,迎面驶来三艘日舰。

丰岛之战打响。

56、喋血丰岛,黄鼠狼落跑

敌舰的吨位告诉读者这将是一场恶仗:吉野4100、浪速3600、秋津洲3100。

果然,一上来济远就中弹了。大副沈寿昌脑浆迸裂,溅了方伯谦一身,二副柯建章胸口被洞穿,当场毙命。

真人版《电锯惊魂》吓傻了方管带,他定了定神,见甲板上水兵死伤无数,当场打算逃跑。

广乙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矫健,迅速超过济远,直扑日军先导吉野。

广乙管带林国祥十年前参加过坑爹的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惨剧犹在眼前。于是,一朝被蛇咬的他此番出发前专门跑去问丁汝昌:如果日舰中途截击,该当如何?

丁汝昌告以四个字:纵兵回击。

有您这句话就放心了。

当然,这个问题由林国祥而不是护航总指挥方伯谦问出,还是比较耐人寻味的。

广乙的吨位不足吉野的四分之一。16节的航速虽不低,但跟号称世界第一快的吉野(23节)比还是黯然失色。

果然,吉野一个急转舵,画了个大圆弧,避开了广乙。

广乙不跟“韦一笑”比轻功,直咬航速较低的秋津洲。双方在近距离猛烈开炮,海面黑雾障天,难分敌我。秋津洲赶紧拉响汽笛,以免和后方的浪速相撞。

广乙趁机将鱼雷管瞄准了秋津洲,刚发出预备口令,敌舰的一发炮弹乱拳打死老师傅,正中广乙舰首的鱼雷舱。

当硝烟散尽,秋津洲茫然地发现,广乙不见了。

而浪速的舰长东乡平八郎则惊恐地发现,广乙竟鬼魅般地出现在自己尾后,相距不过300米。

离一艘鱼雷舰这么近,东乡平八郎分明感觉到了死神的气息。

要不是广乙的鱼雷发射器被打坏,东乡就是一生俯首拜上帝也难逃一死。

浪速横过身子,舷炮齐发,秋津洲也赶来助阵。两舰快炮,短时间内倾泻了六百发炮弹,广乙官兵伤亡七十多人,力不能支,航速明显下降,转舵朝浅水区退避。

日军欢声雷动,结果“班哉”还没喊完,广乙还击的炮弹即命中浪速,摧毁了船上的备用锚。

愤怒的东乡准备追击,却接到吉野要求转向合围济远的信号。

被水手亲切地称为“黄鼠狼”的方伯谦,最大的优点是圆滑和惜命。以至于济远的逃跑也充满了黄鼠狼的风格—边跑边打。

愤怒的水手王国成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在舰尾操控150毫米炮接连命中吉野,打得坪井航三(吉野舰长)放慢了航速,向浪速和秋津洲求援。

正好怡和洋行(英)的商轮高升号载着一千淮勇,带着木船操江号,往汉江驶去。

高升挂着英国国旗。用这种方法运兵的确掩人耳目,但挡不住侵略者的如狼似虎。

擦肩而过的同时,济远升起了日本国旗。很多人据此认为黄鼠狼想投降倭寇,这一点确属冤枉,人是为了示警。怕死归怕死,却不一定要当汉奸,毕竟妻儿老小还在故乡,田产家当尚在岸上。

高升立刻转向,却因跑不过“韦一笑”被吉野拦下。

日军强迫英籍船长离舰,英籍船长不从。吉野发炮恫吓,英国船员见交涉无果,只好随日军上了吉野。

了却了后顾之忧,吉野当场击沉高升。淮勇遍浮海上,泅遁无所,日军竟以机枪扫射,一时间白浪皆赤,流血漂橹。

济远跑得比兔子还快,已然消失在海平线。广乙开到浅水区,日舰吨位大吃水深,追过去铁定搁浅,只好鸣金收兵。

由于失火严重,上岸后,林国祥命人摧毁广乙以免资敌,并在朝鲜官员的帮助下撤往平壤。

丰岛之败传到北京,主战派又激动了,抛出一条挑战人类智商极限的方案:征集全国拖网渔船,堵塞长崎港口,困死日本海军。

在翁同龢的煽动下,恨不得抡袖子御驾亲征的光绪罢了丁汝昌的官。李鸿章泣血上奏,慈禧出面干预,才改为留职察看,戴罪立功。

天天被人骂“怯懦避战,纵敌养寇”,丁汝昌极其憋屈,多次向李鸿章请战。

李鸿章一面安抚下属,一面上书光绪,说海军停购船炮久矣,技术落后,同倭舰驰逐于海上,胜负实未可知。与其负气一掷,不若令之游弋于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防守震慑。

没有人比李鸿章更了解眼下的局势。

中日即将展开较量的战场,从朝鲜半岛始,经辽东半岛、直隶平原,至山东半岛终,环绕渤海与黄海。其东端是双方争夺的目标朝鲜;西端是清廷的心脏北京。南北两端则分布着北洋水师的基地旅顺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和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威海)。

两相比较,清廷的劣势非常明显。

比如交通。朝鲜一里铁路都没有,清朝全境也只有400公里,这还得算上刘铭传在台湾修的100公里。往朝鲜方向的铁路只通到山海关,出了关,清军必须步行开往战场,辎重转运全靠畜力。

日本的铁路则早已超过3000公里,加上海运,行军速度远超清军。

当然,中方也可以海运,在威海上船,横穿黄海,直抵朝鲜半岛西岸,但这样做的结果丰岛之战已经告诉读者。

日军的优势在于既可以利用快船骚扰朝鲜半岛西海岸,又能在北洋水师作战半径之外的东海岸登陆,对驻朝清军实施南北包抄。

更糟的是货币。中国用银,朝鲜用铜钱。战火一起,银铜比价大跌,银子在朝鲜的购买力仅相当于国内的一半。李鸿章不得不一边部署军事,一边从国内运铜去朝鲜就地铸钱、平衡物价。

其实,清军并非毫无胜算。

李鸿章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北洋水师,而是倾二十五年之力,苦心打造的北洋海防系统。

除了旅顺港和威海卫,还有天津的塘沽口。三大要冲,互为犄角;固若金汤,拱卫京师。

依托这套完善的海防工事,李鸿章的方略明白无误:战略上取守势,战术上派北洋舰队巡游渤海、黄海,威慑日军,使其不敢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发动奇袭和登陆。

这样一来,不管日本在朝鲜半岛东海岸卸了多少兵,也只有正面推进,从鸭绿江打进中国。

而只要拖上四五个月,冬季到来,渤海湾就会封冻,鸭绿江两岸气温也将骤降到零下二十多度,耗死日军并非难事。

控而不发、保船制敌的根本目的是将日军拖入持久战的泥潭,毕竟日本的经济实力有限,还因连年扩军负债累累。李鸿章又落井下石地命各海关停止进口日货,这对主要以中国为商品输出国的日本而言可谓釜底抽薪。

日本利在速战,但对血气上涌的光绪来说,宣战已刻不容缓。慈禧觉得日本人连英国人(怡和洋行)都敢惹,基本属于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也力主开战。

57、死战平壤,左宝贵断肠

8月1日,清廷对日宣战。

日本大喜过望,亦于当日宣战。

战火,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由袁世凯引燃的。

虽说神也无法阻挡日本并吞朝鲜的脚步,但没有袁世凯信誓旦旦的保证,李鸿章也不会下定决心派兵。而清军不入朝鲜,日本就打不成《天津条约》这张牌。在俄国眼皮底下悍然侵朝?天皇还得掂量掂量。

当然,大头也是受害者。所谓“天朝尽管戡乱,日方绝不插手”的假消息是日本间谍放出的,为了制造和谐的出兵借口,倭寇确实绞尽脑汁。

因此,对跑回天津的袁世凯,李鸿章嘴上不说什么,心里究竟不爽。

正好时任直隶按察使的周馥负责前线的军需转运,人手不够,向李鸿章要人,他便命袁世凯去给周馥当副手。

刚从鬼门关逃回来,又要去朝鲜?大头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

其实,他更希望以另外一种方式杀回朝鲜。

袁世凯曾委托在中央部委任员外郎的堂弟袁世勋帮忙运作。

袁世勋是袁保恒的长子,利用父亲的人脉,他搭上了翁同龢。

翁师傅向来不喜欢替人请托,却为了满足素未谋面的袁世凯率领数营上前线的“班超之志”专门入奏,可见其主战立场之坚定。

然而,用兵任将的大权仍操诸北洋,为免令出多门,慈禧否决了翁同龢的提案。

袁世凯只好打点行装上路。

事实上,李鸿章安排淮军老人周馥去前线有给叶志超压阵的意思。而周馥本人,早就看穿了清廷的外强中干,料定胜算渺茫,暗示李鸿章最好急流勇退,保全名节(当思曲终奏雅)。

但这显然不符合李鸿章一挺到底的性格。周馥也不再多劝,而是选择和幕主同舟共济。

东北前线,周馥与袁世凯配合默契。虽条件极为艰苦,却仍出色地完成了清军的粮草供应。

淮军之弊,袁世凯洞若观火。

在给盛宣怀的电报中,他犀利地指出:

洋人用兵,队形分为四排,第一排散开开火,败则退至第四排后整备,第二排前进接应,轮流不断。并且,部队后方十里驻兵设防,遏止退兵,整编残卒,即使败退也不至于溃散。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哥白尼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哥白尼

    在波兰首都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他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那里。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曾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十字骑士团的统治下。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伎女,是歌舞卖笑侑酒酬对的风尘女子。伎女,是幸与不幸的混血儿。其才艺丽质,使多少荡子骚客叹服倾倒;其青楼生涯,遭多少正人君子唾骂嘲笑。可以说,她们是人间沃土绽开的一束艳丽的罂粟花。伎女,是历史的畸型儿,在她们身上交织着封建政治和文化的痕迹。研究历史,不能不涉及她们;撰写历史人物评传不能不给她们以入资格。本书描写评述了从南朝至民国初年1500多年历代的十名伎女,她们是:苏小小,赛金花,小凤仙。她们是女子中的精灵,或才情高卓,名震文坛,如薛涛,董小宛,柳如是:或艺技超群,声满梨园,如李老师,李香君,董小宛,或有胆有谋,参与政治,如陈圆圆,赛金花,小凤仙。
  • 读懂陈独秀

    读懂陈独秀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陈独秀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陈独秀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倾世美人:夫君心机太深

    倾世美人:夫君心机太深

    她本是21世纪的特工队长,无情无欲,只是个杀人工具。不料被闺蜜联手队员杀害自己。一朝穿越,情殇而退。多年后,倾世大陆的格局日益诡谲,她俯视他们,笑得云淡风轻。她邪魅的笑笑:明明都说好了要甘苦与共的,凭什么她都在地狱里日日绝望挣扎了,而他们依旧可以在人间安好呢?呵呵,我偏不让他们如意。他是倾世大陆第一公子,俊美如神祗,却偏偏冷漠如冰。年少时,他喜欢她的天真无邪。长大后,他倾心于她,一步步的靠近,直至万劫不复。为了她,他甚至....她眼底有一丝动容:你为何要这般傻?为我,值得么?他凄惨的笑笑,说:对于你,我不后悔。她哭了,泪染衣衫:我也不后悔.....她如同含苞待放的彼岸花,虽毒,却依旧有爱.
  • 黄泉灯火

    黄泉灯火

    一抹倩影,火海红衣,落日晚霞,剑指苍穹,誓约此生再也不见,断情脉,冰封心。那年他说:“汝可知,吾化万物为聘,博汝一笑,汝却毁之,恨之,厌之,恶之,也罢,若万物不足惜,吾伴你长久可否?”时光荏苒,万千世界,你爱的终不是我,你终是食言了。
  • 龙咒

    龙咒

    龙之咒,封印了多少龙魂大陆的强者,让他们永远没有与龙分争高下的资格。然而当一名亡国逃犯在步出逃亡路的那一刻,便开始重新谱写这万年不变的法则,解除了被那至高龙族所设的禁咒,成为了继万年之后第一名让龙族心生忌惮的强者。
  • 我的灵异事件簿

    我的灵异事件簿

    生意失败冒充相师骗钱的寒冰,反而被雇主所骗,原来他竟是风水师用来对付鬼邪的九世阳男!一次次阴谋和陷阱,让他经历了一次次离奇诡异的灵异事件。令人毛骨悚然的冤魂孕育出九世阴蛊,入侵宿主化为行尸!诡秘惊悚的白山岛千尸洞中人头山,以及神秘的黑山神殿下,难以预料的危机……
  • 80边儿

    80边儿

    这是一个80后,人近不惑的经历与感受,其实也是70后和90后共有的过去,有往事的历历在目也有对现实的疑惑、感慨与不解。童年似梦,少年如歌,中年刚好是一本小说,辛酸苦辣百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来!浊酒一杯不吐不快。
  • 七星苍茫

    七星苍茫

    传说,在那遥远的远古时期,人族羸弱,但是人世间却有七股守护着人族的力量…每当人族遭到了灭顶之灾的时候,这些力量便会以各种形式显化出来,从而守护人族…但是,在远古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战争中,这七股力量为了护佑人族,不得不选择陨落…多少年过去了,人族早已不复当年的羸弱,反而强者辈出…但是,人们却无法忘记那七股为人族的自由与尊严而不懈战斗的力量…于是,在人族发展的最巅峰时期,人族的强者聚集在一起,集聚所有力量,人为地创造出了七颗永恒的星星,永不坠落的悬挂在天际…
  • 穿越之红颜毒

    穿越之红颜毒

    自古红颜多薄命,我白念羅偏要与天同寿!天要我亡,我便与天斗到底1自古儿郎多薄情,我白念羅便杀尽天下薄情郎!
  • 茶花式的爱

    茶花式的爱

    不是总裁小宠文,但是绝对温馨!【白烛你能不能不要再折磨我了!】【温茶,这辈子我就和你在一起了,如果你想放开我可以,我会把你一起拉入地狱。】
  • 冰冷的爱之腹黑王子

    冰冷的爱之腹黑王子

    “炫,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我就走”白恩娜忍着心碎的疼痛看着眼前,风流倜傥万人迷的奈可儿名副其实的霸道总裁,可如今在她眼里他就是铁石心肠,阴险狡诈卑鄙小人,“你说”他淡淡的从口中说出,挽着他未婚妻明玉。“你,你还爱我吗!!”她知道现在这样问就是在犯贱,可是她还是说了,他一震,深邃的眼神透着冰霜般锋利的瞪着她,一字一句的回答“不爱了!!”便转身不再去看她,知道吗!她在他说出之后整个都像陷入深渊,看着他甩身就走,她好害怕,好害怕,当初是他答应过会爱她,会娶她可如今呢!看着他即将离去的背影她忍不住了嘶吼“南宫炫翊,我怀孕了!!!”他猛然转身,却早已血丝布满眼眶,她知道他也是很无奈的。
  • 锦食

    锦食

    人人都说,北京城里辜七爷心如古井,波澜不起;有天,他开始对个小姑娘想入非非。任胭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被这么漂亮的人儿抱在怀里,多年之后都觉得人生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