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黑,坐在树下草丛中的马迁安一边挥手驱赶蚊虫,一边啃着他在SL新试制出来的压缩干粮,凝神细听对岸的动静。对岸还是不急不缓的响着炮声,距离太远听不到枪声,这证明曹亚范还是没有接近这个地段。
马迁安不敢再催促曹亚范或开他的玩笑,这个时候催促曹亚范硬拼很可能真把曹大副司令激火了,谁不着急?都着急!着急也不能不管不顾瞎拼一气。一有了时间,马迁安就开始回忆记忆中的几位抗联将领作战特点,平心静气一想,还真让他回想起不少来。
马迁安在心中拿几位老将作比较,轮番换上主将,推测他们应该如何打这一仗,想的不亦乐乎。首先他想到了不久前把自己解救出来的赵尚志,赵尚志机智、灵活多计,除此之外最有特色的风格是,他很猛!在赵尚志将军的战史上,除突围战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伏击战利用地形地物,巧妙设伏等表现他智计超人外,攻坚战也打得异常坚决,经常攻打县城或重镇,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比如,“三打宾县城”、“二打方正县”、“智取五常堡”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游击战、伏击战,而是典型的攻坚战、阵地战。在敌强我弱简直都不成比例的东北环境中,赵尚志有这样的胆略和战斗精神。
这样说来,若是对面的是赵尚志,估计这位老大会疑兵四出,在敌惶惶然之中,然后凭借强大火力来个短促突击,一举将鬼子挤到黑龙江里去,把他们打散挤走。
而杨靖宇呢,马迁安又回想起自己接触过的资料,比照着最近他亲身经历的事件,做了一个小总结。杨靖宇文武双全,他随身带着《孙子兵法》,作战特点是闪电突击,快速奔袭。像1940年1月9号一天之内,他跑了一百二十里,打了五仗。不是大鱼吃小鱼,是快鱼吃慢鱼。
杨靖宇的山地游击战神出鬼没,日军称他“山林之王”。1939年日寇连续发出3个文件,只为消灭杨靖宇: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同时遭遇杨靖宇和其它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放过其它抗联军。
杨靖宇提出“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战术。
杨靖宇要打这仗,估计要设计示弱,引诱盘踞在兵营里的鬼子盲目出击,先把敌军兵力分散,然后按手头兵力火力配置吃掉其中一股,吃完再去骗出来一股再吃掉,一口一口咬死你。
对面的曹亚范打的什么仗呢?他打的不像是有目的性的战术级别的,更像战略级别的,他在慢慢消耗对方的兵员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