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的时候,乔有想,要想达到冶铁的高温,需得造出一个鼓风炉来提供风力。
这样才能把温度最大限度的提高。
第二天一早,乔有来到之前烧制木炭的地方,找了个适合制作冶铁炉的地方。
在规划的冶铁炉前边开始建造一个鼓风炉。
昨晚在预想中,乔有准备引用这溪水为动力,来提供足够的风力。
但是今早来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利用溪水作动力不足以提供充足的风力。
这一个本想省去人力的风炉计划就泡汤了。
只有建造一个靠人力驱动的风炉。
乔有先在看好的建风炉的位置左右各插上一个树杈,这两个树杈是用来支撑风扇轴的。
风扇叶最难制作,倒不是技术问题。
主要是没有铁质刀具,不能很快的把竹子刨成薄片。
因为要用薄的竹片编织制作风扇叶。薄竹片编制风扇叶既轻便,又能很好的产生风力。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利用石头刀子和石斧从一大堆被搞得七零八落的碎竹堆中找到足够制作四片风扇叶的均匀的薄竹片。
拿着那一捆薄竹片子,乔有看看伤痕累累的手,摇摇头叹息到。
哎,真不容易啊,制作铁质刀具势在必行啊。制作个竹片就花了这么长时间,铁质刀具真的效率极低。
乔有看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仅制作了一点点竹子薄片。
确实勤劳的付出了,但是收获并不像原来所期望的那样。
花了这么长的时间,用了这么多的忍耐力。这样的锻炼对乔有也是极有好处的。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忍耐力,你将会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接近终点。
而一个人的忍耐力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磨砺出来的,并非与生俱来。
乔有把那一捆薄薄的竹片分别编制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状的风扇叶,一共是四片。
然后把四片风扇叶固定在直径两厘米左右的光滑的笔直的四十厘米左右长的木棍上。
这根光滑的木棍就是轴,它将被放在之前打入地上的两个树杈上。
制作好轴和风扇叶后。
乔有把他们放到两个树杈上。树杈与轴接触的地方用树林里的坚韧树藤绑着,为了防止风扇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脱落。
但是也不是固定死,还是可以灵活的转动。
绑好轴后,在树杈周围,顺着风扇叶的高度和宽度开始制造风炉的炉壁。
乔有准备用粘性好的黏土做这个风炉的墙壁。为了让炉壁能很好的塑形。
在制作的过程中乔有适当的混入树枝条。这可以增加韧性也可以增加牢固性。
鼓风炉的前端架风扇叶和轴的部分高达五六十厘米。
为了防止漏风和提高风力,鼓风炉的炉壁几乎和风扇叶贴在一起。
前端留有开口,用于把空气送去鼓风炉,待转动风扇叶的时候把空气通过鼓风炉加速送入冶铁炉中。
这样就可以达到鼓风的效果。
鼓风炉的后半部分越来越细小,通入冶铁炉的出风口部分仅有成年人拳头般大小。
而出风口只是个直径两厘米左右的圆孔。
这样前端的进风口粗大,后边的出风口细小,足以提供冶铁的风力。
待鼓风炉的炉壁都干的差不多的时候把顶封上,不漏一点风。
只差最后一步这个鼓风炉算是完工了。
那就是如何带动轴转动。
这个比制作竹薄片简单多了,树林里找一个“Z”字形的树还是很容易的。
这个“Z”字形的树用来制作手柄,也就是它的一端和开好口的轴连接在一起,一端手动摇动。
只要摇动这个“Z”字形的手臂就能带动炉里边的轴,轴上的四片风扇叶就把空气加速送入后端。
如此一来,整个风扇系统就算完成了。
虽然简易,但乔有试一试落成的鼓风炉,风力十足,提供的风力足够冶铁之用。
完成后的整个鼓风炉看上去像一条躺在地上的鲶鱼,前大后小。
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这风炉终于完成了。
乔有心里想着,仅仅制作个鼓风炉以及花费了这么长时间和这么多精力。
后边的冶铁看来更加辛苦啊。
但这一切和现实生活中的糟糕比起来不算什么。这些事情无形中慢慢的磨砺着乔有的心性和耐力。
制作完风炉后,乔有再接再厉。俗语云:趁热打铁。
他休息好了以后在风炉的出风口处,也就是事先看好的地方开始着手建起冶铁用的火炉来。
这冶铁炉是个高温的地方。既要让鼓风炉的风能进来,又要防止大量的热量丢失。
否则铁没炼成不说,自己还得累得半死不活。
乔有心中早已谋划好了,这冶铁炉制作成圆筒状,上边开口放材料,下边开一小口留做鼓风炉的入口和掏炉灰用。
乔有在溪边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来回搬运粘性极好的泥土。这些泥土用来制作这个大冶铁炉子。
炉子中间得有炉条啊,这个炉条要耐高温才行,否则自己的炉子支撑不了多久就可能跨了。
可是这个炉条用什么制作好呢。
有了,乔有找来六条细长的十几厘米长的石头。
有人或许会说,这个石头也容易在高温的灼烧下断裂啊,能用?
确实是如此。
但是乔有把找来的六条石条分别用这粘性极好的泥巴裹上一层。再把这裹上黏土的石条晒干后加入火中先一遍又一遍的炙烤。
直到这石条表面的黏土敲上去发出瓷器的声响,这才把它们拿来做炉条。
炉条摆放在冶铁炉的下半部分,最下边是鼓风炉送风和冶铁炉在冶铁过程中掏烧尽的炉灰的炉口。
炉条摆放间隙均匀,既能保证上边的木炭和铁矿石不下落,又能保证炉灰掉下和鼓风炉的风进来。
冶铁炉的上边炉壁也是用泥巴制作而成,但是这个炉壁比鼓风炉的炉壁厚很多,而且其中除了塑形用的树枝还有很多石头。
冶铁炉壁厚十几厘米,这是为了更好的保温和防止冶铁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导致炉壁开裂。
冶铁炉下大上小。上边留有直径20厘米左右的口,用来在冶铁过程中不断加入木炭和放入铁矿石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