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据说是孔子所著。孔子他老人家一辈子热衷仕途,想当大官、做大事,却到哪儿都被领导翻白眼,到老时,他编了一部鲁国的史书,在书中,他针砭时事、人物,融入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和政治主张,这就是《春秋》。
这是和领导唱反调的搞法,和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很容易遭到跨省追捕、惹祸上身,因此,很是危险。
孔子不愧是绝世智者,他保身有术,自有对策。
对策一,他的《春秋》全由自己口述,学生记录,自己不著一字(著了也及时销毁),你整我的材料,无根无据,我死不认帐。
对策二,俺在叙述中,用字简炼,字斟句酌,字意含糊深邃,一段话读下来,基本上让你搞不懂俺是在夸你还是骂你。这种笔法,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又叫“微言大义”。
办法是不错,孔子讲完了、安全了、快活了,但也为后世弟子学习领悟他老人家的精神实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一是学生们记录的讲义内容各有偏差,流传的版本各不相同;二是孔子的言外之意因为太过隐晦,弟子们社会阅历、智力商数又各有差异,在理解上各不相同,甚至互相抵触。
这么几百年搞下来,《春秋》学就逐步分成了五个流派。
分别是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公羊高的“公羊春秋” 、榖梁赤的“榖梁春秋”以及“邹氏春秋”、“夹氏春秋”。
后来,“邹氏春秋”和“夹氏春秋”后继无人,先后失传;“左氏春秋”偏重于叙事,而当今天下,文辞优美,义理丰富;门下弟子粉丝较多的则是“榖梁春秋”和“公羊春秋”,这两家旗鼓相当,同门而异途,如同《笑傲江湖》中“华山剑派”的“气宗”和“剑宗”,时常论战,互不相服。
现在,“公羊派”掌门人,绝顶高手董仲舒已经横空出世,他要的是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儒道之争(三)
年轻的帝王刘彻上台创新,董掌门的机会来了。
做足了功课的董仲舒对皇帝的三次策问,见招拆招,用自己的见解主张征服了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帝王。
关于刘彻和董仲舒的策问、对答内容,班固先生不辞辛苦,在《汉书·董仲舒传》里作全文收录,我数了一下,大约有近万字之多。为了大家读来不至于太累,我受累归纳整理了一下,还是那句话:绝不权威、谢绝抬杠。
因为文章是从“天人感应”这种形而上的神秘话题谈起,所以董仲舒的这三篇《答皇帝问》,被后世称为“天人三策”。
而其中最核心的、令皇帝刘彻一见倾心的是“君权天授”理论。
据董师傅讲,经过自己几十年来研究《春秋》的心得,分别参考过去的天象变化与政治的优劣,发现一个神秘现象:天象和人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感应,这种关系,极其值得敬畏。
根据天人感应学说,你们刘氏当皇帝,你能坐上君位,完全是上天的安排,既是老天安排的,老天必定会罩着你,如果你做了错事、政治有失,老天会有提示警告,这种提示警告的方式不是打电话、发传真,而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其实就是老天对人君的包容和警告,只要人君能从自然灾害中受到警示、提高学识修养、修明政治,就是给天面子,天一定开心,自然天人和谐、国运昌盛。
董仲舒的核心观点,刘彻是闻所未闻,感到十分新奇,反复品味之后是大喜过望。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皇帝最大,却都说不清皇帝为啥最大。
曾祖父刘邦以秦帝国一个小小亭长的身份造反,三搞两搞,打下了江山,搞出了一个帝国,当了皇帝,可是刘邦那一帮人的理论水平着实有限,除了“马上得天下”、“善于用人”之外,完全总结不出一个更具有说服力、高档次的必然理由。
那么,万一又来了一个不知那儿冒出的家伙,也克隆刘邦的英雄事迹,来个“马上得天下”,怎么办?
而现在,董仲舒横空出世,他通过研究古代经典文献而提出的崭新理论,解决了一切问题。
照董仲舒的方式再深入解释,自己的刘家起家虽然低微,其实自有后台,这后台就是“天”。我们刘氏就是“天”经过反复考察选中的下界代理人。这岗位不是打下来的、不是人力争取的,而是“天”授的,因此,谁跟我叫板,就是和“天”对着干,注定没有好下场。
刘彻当即决定,对董仲舒的研究成果,必须要推而广之,让大家接受认可。相应的,对于创造这种理论的儒家,也一定要推之重之。
眼见自己的观点打动了刘彻,董仲舒继续扩大战果,他建议:国家要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学说,用孔子的思想构建帝国的意识形态结构。具体的做法是,但凡不精通孔子所编著的《礼》、《乐》、《诗》、《书》、《易》、《春秋》六部经典的人,让他读了白读,毕业等于失业,有官都不给他做(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此即所谓“抑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了保障儒家学术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大放异彩,国家应当设立专门传授儒家经典文献的“太学”,聘请儒家大师们来开班授课,统一天下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常考试,以使学生能各展所长,把他们培养成出类拔萃的治国人才(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既光大自家门派,又剿灭其它学说,照董掌门的建议,自家的发展空间是拓宽了,天下其它的学术门派都成了邪教兼反动会道门,只有苟且偷生乃至死路一条。
儒道之争(四)
刘彻已全盘接受了董仲舒的观点。
奇怪的是,在心仪儒术的同时,对于新时代的儒家掌门董仲舒,刘彻却并未加以重用。稍后,刘彻把他踢出中央,委任他为江都国(国都江陵,今扬州)宰相。
江都国王名叫刘非,是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性格很像当年的刘长,为人残暴骄奢,也喜欢养有暴力倾向的社会闲杂人员,是十足的恶棍坏胚(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
刘彻何以如此安置董仲舒?以我分析,刘彻通过和董老师的接触,发现这位董先生是理论型人才,却不是应用型人才,放在身边也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既然如此,给董老师安排个差生带带,看看以董老师的道德文章,能不能把刘非这块烂泥扶上墙,让他改邪归正。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刘彻认为,董仲舒的理论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董仲舒在声明“君权天授”的同时,也指出“天”有制约君王的手段,这手段就是自然灾害。天灾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到时谁来充当“天”的翻译,负责揭示天灾的深刻内涵呢,自然是 “天人感应”理论的缔造者董仲舒。
刘彻的顾虑是:万一到时侯董仲舒随便拿一次天灾做文章,长篇大论、叽叽歪歪、小题大做、胡乱引申,将会让人十分头疼,既然如此,倒不如未雨绸缪,让他远离中央,省得到时听他借题发挥、聒噪不止。
问:青春痘长在哪里才不会影响你的心情?
答:别人脸上。
现在,董仲舒就是刘彻眼中那颗倒霉的青春痘。
“贤良对策”考试之后,政府中有一位高级公务员向皇帝上奏:这次人才选拔中,但凡是研究申不害、韩非、苏秦、张仪等除儒家之外的其它学派的学者,都是胡言乱语、扰乱国政之辈,请皇帝一律将他们扫地出门,驱赶回家(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
这条建议很对刘彻的思路,于是立即获得批准。
这条建议其实是董仲舒“抑黜百家,独尊儒术”对策的现实升级版,没啥新意。
令人跌破眼镜的是,提出这建议的人,竟是几十年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得罪一个人的老好人卫绾。
卫绾何以现在转了性,剑拔弩张、露出锋芒?
唯一的解释是,卫绾揣摩刘彻心意,知道新皇帝要改弦更张,推重儒术,而自己修练的“装厚道、耍太极”等成名绝技早已过时,显然并不符合年轻领导的需求。
这一次,卫绾全身心投入、倾情出演、重整旗鼓、重树形象,他自认为认清了形势,要和年轻皇帝保持一致,不站错队、打错旗。
遗憾的是,老奸巨滑的卫绾这一次还是认错了形势,八个月后,卫绾被免去帝国丞相职务,黯然离去。
儒道之争(五)
让卫绾下课的人并不是刘彻,而是刘彻的奶奶窦太皇太后。
窦老太之所以坚持要卫绾下课,首先是对卫绾这种当墙头草、打顺风旗的做法大为不满,对老滑头的人品至为鄙夷;更重要的是,窦太后是“黄老之术”的超级粉丝,是“以道家制国”方略的坚定捍卫者。
想当初,窦老太以贫苦人家女儿的身份被选入皇宫充作宫女,因为家境太过贫困,亲弟弟也被卖给别人为奴。
现在,窦老太虽然因生病眼瞎,但她心里清楚地知道,这个帝国在她的丈夫刘恒、儿子刘启两代帝王的治理下,坚持以道家治国,轻徭役、不扰民,现在国库充盈、民众富庶。
她认为,“黄老之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最优秀的治国方略,她要誓死捍卫。
在修理卫绾之前,窦老太还曾盛大修理过一个叫辕固生的著名儒生。
当时刘启还在世在位,某天,刘启心血来潮,想搞一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于是请当时名头最响的儒生辕固生进宫讲学。
虽然对儿子此举不以为然,但皇帝的面子窦老太还是给了, 甚至,窦太后降尊,向上门的辕老师请教:您博学多才,那么,您认为《老子》是一部怎么样的书呢?
这道题很好回答,全天下人都知道窦太后尊崇道家,只要投其所好,高度评价一下道家的经典著作《老子》,对此书下些不着边际的褒义评语即可皆大欢喜、轻松过关。
偏偏辕固生是个驴脾气,也可能读书时被驴踢坏了脑袋。
他仰着头朗声作答:《老子》这书很是平常,上不得台面,不过是老百姓的大白话(此是家人言耳)。
辕固生这么回答并不客观,十分扯淡。
老子其人,思想深邃,在后来的唐代被捧上神坛,尊为“太上老君”;《老子》其文,博大精深,首创“道”的概念,用以解释万物运行规律,可称充满智慧。
即使是儒家学派的开山老祖孔子,当年也曾经给老子递过门生贴子,认为老子其人高深莫测、行踪如神龙般见首不见尾,于是给他“其犹龙耶”的高度评价。
辕固生如此说法,是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十分过分。
盛怒难耐的窦老太立即给予反击:道家的经书原本稀松平常,哪能比得上你们儒家那些刑法律令呢(安得司空城旦书乎)?
窦老太认为,辕固生实在不可理喻,只配和猪交流沟通。于是,心中灵光一闪,命人把他关入猪圈。
这下,差点儿要了辕老师的老命。
在猪圈里,被辕固生侵犯了生存空间的猪先生很是愤怒,咆哮着把手无寸铁的辕固生撵得抱头鼠窜,咬得遍体鳞伤。
在外围观战的皇帝刘启看他们一猪一人闹得太过不堪,也怕一代大儒辕固生就此被猪咬死,传出去太过难听,于是趁老娘不注意,在猪圈外偷偷给辕固生传递夹带——给了他一把锋利的小刀。
被猪咬出潜能的辕固生利刃在手,终于将猪刺死,猪口脱险。
儒道之争(六)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刘彻虽然是皇帝,其实只是名义上的老大,真正操控政局拿大主意的,是太皇太后窦氏。
窦老太认为以道术治国不可变更,她修理辕固生、罢黜卫绾是向外界展示她的决心:谁敢改弦更张,就让他灭亡。
卫绾卷铺盖回家了,宰相的岗位还得有人来干,后备时间最长、最有背景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外戚,我们的老熟人窦婴,封魏其侯,现任职务太尉。他是窦老太的本家侄儿。
另一个也是外戚,这个盛大登场的人物姓田名蚡,他是刘彻的老娘皇太后王娡同母异父的弟弟,也就是刘彻的舅舅,受封武安侯。
通常,我不主张在人物刚出场的时候就给他定性,一棍子打死,好恶要交由您去评判。但对于田蚡,我违规破例一次:这是个十足的小人。
孔子曾经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样的话,意思是不能以人的相貌去判断他的道德、能力。
这话对田蚡不适用,他的外形容貌和内在素质十分对等和谐:田蚡五短身材,是个极丑陋的人。
想当初,田蚡的姐姐王娡还没当上皇后时,田蚡不过任政府低级办事员(诸郎)。此时的小把戏、小角色田蚡最大的乐趣就是结交、巴结权贵。
他最愿意结交、最倾心巴结的人恰恰就是窦婴。
那段时日,田蚡只要一下班就往窦婴家跑,但凡窦婴家请客或举办盛大宴会,田蚡必到无疑。田蚡是个很识相的人,在窦婴家他不是当座上宾,而是做义工。端茶陪酒,插科打诨,迎送宾客,忙前忙后,好不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