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45100000013

第13章 种瓜得豆,种豆得瓜

公元前318年,也就是赵武灵王九年,赵国稳定下来了,赵武灵王已经是二十三岁的热血青年了,他雄姿英发又沉稳老练,他开始关注起外部的事物来,他想抓住机会干一场。

他的周围,齐国,齐威王晚年的称王之举,不但没有成功,却得罪了楚国,遭到南方霸主楚国的记恨,楚国出兵占领徐州,齐国连连战败,国力衰败,被迫乞和。齐宣王即位后,见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他很佩服,也开始了招贤纳士的工作。他曾经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把国家变富强,从而称霸天下。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让他放弃霸道而实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孟子的。

他开始发展文化事业。他广泛接受天下的文学游说士人,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各派文人学士到齐国稷下学宫来,这些学士他都赐给府宅,官拜为上大夫,没担任官职还坚持让他们自由议论时政。齐国稷下的学者逐渐多起来,将近千人,这也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

魏国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遭受重创后,军事实力从根本上被削弱,后来又被秦国乘虚而入,从此以后,渐渐丧失了独霸中原的能力,于是,它开始寻求组建联盟,以共同抗击齐国秦国的两面夹击,开启了合纵连横的时代。

韩国本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他一直想借齐国的力量,想削弱几乎完全包围了自己的魏国,他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魏国虽然衰败了,齐秦楚国却更大强大,使韩国感到了唇亡齿寒,韩国曾攻打秦国,却失利而还。他不得不选择,继续与魏国站在一起,抵御强敌。

这就是当时的情况,那时候五国相王,唯独赵国拒绝参加,赵武灵王认为赵国无其实,不敢贪图王者的名分,而且下令,让他的国人都称他为君上。

现在,他感觉赵国比以前强大了一些,有点机会了,于是一改往日低调的常态,高调加入了六国的合纵队伍里。他全力与齐魏韩燕楚五国联合,来共同抗秦。六国联军在公孙衍的合纵下,一直打到函谷关,眼看胜利在望,魏楚这两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他们吵着要当领导,特别是楚国的军队,见秦军致联军主力与不顾,专门找楚军对敌,楚军退却,结果导致人心涣散,六国伐秦也就跟着失败了。

魏楚两国的外强中干,终于让武灵王冷静下来,他认清了所谓合纵的真面目,合纵说起来好听,看起来很美,但不能当粮食吃,它根本靠不住。所以一切还得靠自己,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失败的联合,赵武灵王懂得了很多,他真正成长了,但还谈不上成熟,他开始践踏实地地做事,他苦苦思索赵国的富强之路。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于赵国前面外交战略的失误,被秦国抓住了把柄,秦军死抓住他不放,次年,赵国的中都和西阳相继落入敌手,接连为秦所攻占,失败的阴影笼罩在赵武灵王的头顶。这也鞭策他锐意改革进取,他思考了很多,胡服骑射的思想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他时刻不忘挽回赵国的颓势,来扫清当前失败的阴霾。

谁也不能一顿吃出个胖子来,他慢慢地积蓄力量,分娩前的阵痛是痛苦的,黎明前的黑暗是难熬的,任何成功注定要经受痛苦的折磨。赵武灵王忍着,他和他的赵国,在悄悄地进步,他在等待破茧的那一刻。

这样过了两年,时间来到公元前316年,也就是武灵王十一年,老天洒下机会来,赵武灵王等的很久了,他终于抓住了这个出头的时机。

这一年,赵国的强邻燕国发生了一场极其荒诞的内乱,就是上一章写的燕王哙,这燕王哙老年痴呆了,所以也不知哪根筋错乱了,把王位禅让给了燕相子之,他自己反而跑去当臣子,五体投地地拜子之为主子。燕国乱了套,虎视眈眈的齐国立刻闻到了血腥的香味,齐军入燕帮忙,他们趁火打劫,大肆抢掠,不过齐宣王过分了,其他诸侯国盯着他已经很久了。诸侯们轻轻地发出怒吼,齐宣王明白这意思,只好束手,但还是不甘心,所以赵武灵王出面了,他不能让齐国得逞,否则他老赵家就要遭殃了,于是,一向低调赵国决定迅速插手干预,赵武灵王联合了魏楚两国,一同伐齐。

齐宣王怕了,也疼了,他不得不丢下嘴里的肉,急忙从燕国撤军,赵武灵王趁机占得先手,他立即派大将乐池入韩,去迎立在韩国做质子的燕国公子职。这里多说几句,这个赵武灵王,哈哈,培养了几个大人物,这个公子职,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几乎把齐国灭种的燕昭王,此后,赵武灵王就让乐池在燕国安顿下来,我不知道赵武灵王悔恨不悔恨,而乐池的侄子乐毅读者应该听说过,不过此时,他还是赵武灵王手下的一员小将,后来呢,也跑到了燕国,使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但赵武灵王假如不知道,那他就是活该。乐毅帮燕王狠狠的教训了齐国,还差点将齐国从地图上抹去。这是后话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五年就被时间消灭了,所以呀,我们要争分夺秒。公元前311年,在赵武灵王的主持和牵头下,诸侯们将公子姬职正式捧上了燕王之位,这就是燕昭王,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是个笨蛋,但笨蛋不伤害人,也给自己的这个儿子积德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送给了他个非常优秀的儿子,至此,折腾了十年多的战乱平息下来,终于宣告结束。

燕昭王上位之后,自然对迎立他的赵武灵王十分感激,因而与赵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他们同声共气,守望相助。其实这不是出于感激,而是出于现实,燕昭王的命真好,他在翅膀不硬的时候,老天给了他一个号靠山,假如这时候,赵国太强大了,也许会灭掉燕国。但是赵国还没有能力对付天下所有的豪强,赵国还没有能力面对战果豪强群起而攻之的后果。那怎么办呢?赵武灵王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可靠的合作者。真是多了这个合作者,赵武灵王才有机会,腾出手来解决中山国的问题,才有机会去胡服骑射。

从此,赵国的北边少一个强大的敌手,自己的对手中山国,也少了一个可以依靠的靠山,赵吞中山的第一个障碍,被彻底清除。然而,赵过东北方的威胁解除了,西方的狮子,强秦还是一如既往地骚扰他,秦军老来捣乱,这让武灵王十分头痛。

赵武灵王十三年,也就是燕昭王继位以前的三年,秦军又攻下了赵国的蔺城,俘虏了将军赵庄。赵国又一次大败,面对奇耻大辱,赵武灵王该怎么办呢?在这样下去,赵国的土地就要被秦国蚕食光了。赵武灵王和他的大臣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赵武灵王已经有一批可靠而得力的文臣武将,但他们在秦国面前,奶腥气还没有褪尽,也就是乳臭未干。

老天总会眷顾,那些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挫折、经得起风雨的人,就在赵国不堪秦扰的时候,哈哈,秦王先生想当个健美冠军,这猛男秦武王,先率军打败韩国,他不得胜回朝,却跑到了周天子的老窝去喧嚣,这次示威好像不对,他也想学当年楚庄王问鼎中原,问完了不过瘾,唉,他还想来个霸王举鼎,秦武王呀,你的眼睛里还有老天吗?俺刘邦可是怕遭天谴的,你说你不怕,结果被周鼎给砸死了,这是周鼎砸的吗?读者呀,这是老天看不过去了,不相信,那就别相信,反正俺刘邦是信了。

这件事儿,被幸灾乐祸的东方诸侯们当做笑柄,这个饼子也太耐吃了,他们吃了很多年,不过他们吃的不小心,掉了一个芝麻,这个芝麻成了他们一千辈子的痛,这个芝麻叫宣太后,这个芝麻还生了一个小芝麻,他叫秦昭襄王,这个小芝麻的小芝麻后来把中原六国打的满地找牙。这是后话。

诸侯们都在看笑话,赵武灵王却从中看出了一个大商机。这时候,中山国已经被赵国打的半死不活,燕国是铁哥们,齐楚忙着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赵武灵王觉得机会又来了,这叫好事成双,他根据插手燕国内政的体会和经验,他决定趁此机会插手秦国内政,狂捞一笔历史资本。

这年赵武灵王三十四岁,秦武王二十三岁,他喜欢战争,每天忙着打仗,结果忘记生育了,哈哈,谁说英雄爱美人的呢?不过也许爱吧,说不来,反正事实是他膝下无子,他稀里糊涂和鼎做了好朋友,没办法,见阎王去了,但秦国可是一个国家呢,千百万的生灵可怎么办?这接班人可就成了大问题。

秦武王名荡,他是秦惠王和惠文后的儿子。他骁勇善战,从小就喜欢在军中生活,秦国的将军们对这位年轻的太子的胆略都很佩服。不过俺刘邦觉得他也许有勇无谋,争强好胜,秦惠王也对太子荡非常满意,他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军中的偶像,这对于任何一个做父亲的都是一种荣誉。

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过人,他非常好战,常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的壮士,都被他提拔为将,陪伴在他左右。他手下有两个力大无穷的人,叫乌获和任鄙,秦武王就破例提拔,并且给予高官厚禄。齐人孟贲也有很大的力气,一个人能制服两头野牛,齐宣王好文,他没有前途,他听说秦武王重用的天下勇士,就西赴咸阳,面见秦武王,也被任用为将。

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继位。他身为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这样卖嘴皮子的,现在她成了秦王,很多大臣就借机在他面前指责张仪,都说张仪为人不讲信用反复无常,像这样以出卖自己的祖国,谋图自己国君的人,如果得到恩宠,再继续任用他,恐怕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秦武王就将张仪、魏章等驱逐到了魏国。

秦武王最出名的是宜阳之战,那是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对心腹大将甘茂说:“寡人有个心愿,想乘车子,过三川郡,去看看周天子的王城。”甘茂心领神会,就对秦武王说:“这不难,大王让我出使魏赵两国,咱们与两国相约去攻打韩国。”秦武王答应了。甘茂奉命先出使两国。甘茂回国后说:“魏国已答应出兵,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韩国。”秦武王问他不攻打韩国的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兵强马壮,现在我军不远千里,出兵攻打,取胜很困难。从前,鲁国有个和曾参同姓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就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正在织布,神情泰然。过了一天,又有人来,对她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仍然织布,脸上的神情不变。不一会,又有一个人,进来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扔下梭子,翻墙就逃跑了。凭着曾参的品德与他母亲的信任,还抗不过三人怀疑,何况是我,怀疑我的决非只有三个人,我害怕大王,也像曾参的母亲一样怀疑我啊。以前魏文侯派乐羊带兵去攻打中山国,结果打了三年,才攻下中山。乐羊得胜回朝论功请赏,魏文侯就把一箱子,告发乐羊的信拿给他看。吓得乐羊浑身发抖,一连两次跪拜不起,这时乐羊才知道魏文侯盯着多大的压力,才知道他的君主有多大的功劳。我在想如果是我刘邦,估计就坚持不到底了,看来忍耐和修养有多么重要,生了可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得到的。俺刘邦从中学到很多很多,读者你呢?秦武王明白了,说:“请让我跟您盟誓。”于是派甘茂率兵攻打宜阳。

果然如乐羊所料,宜阳久攻不下,很多人就来劝说秦武王了。开始秦王不为所动,有大臣献计说:“现在,如果韩楚两国联合,趁我军疲惫之时来进攻,那秦国就很危险。不如大王做个许诺,将汉中郡割让给楚国,来麻痹楚国,不让它救援韩国,这样韩国就会孤立。”秦武王答应了,楚国果然上当。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了,一直不能攻下,很多大臣果然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甘茂说:“我们有盟,大王您可不要忘记。”秦武王犹豫半天,最后决定增兵援助甘茂,继续攻打。宜阳终于被攻克,但在宜阳之战结束后,秦武王背约了,他没有割地给楚国,哈哈。

秦军攻克了宜阳,斩敌首六万。秦武王令秦军乘胜前进,渡过黄河,夺取了武遂并修筑了城,韩襄王被迫派人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讲和。这时,楚国已经派大将景翠趁机进攻秦国,所以秦国见好就收,两家罢兵言和。同年,魏襄王派太子朝见秦武王。至于楚国除了没有要到汉中郡,一气之下与秦兵开战,结果丢失大片领土,秦国夺取了商于之地,又建立了黔中郡。楚国的这次失策,对我刘邦是个深刻的教训,你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承诺,在相信前,一定要搞清楚对方为什么给你承诺,如何才能保证他的承诺兑现,假如没有办法保证,那就最好别相信。

秦武王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耻于和中原六国为伍,他见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就把秦国的相国改称为丞相。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了丞相一词,秦武王在任上设置了丞相官位,设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为丞相兼领上将军,并且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由此可见秦武王对甘茂的欣赏。秦武王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在他攻下洛阳后,意欲未尽,他直奔周氏太庙,去看大禹留下的九鼎。秦武王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他有力气爱游戏,经常和任鄙、乌获、孟说三个大力士比赛,这次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力量,不顾身边的人劝阻,前去举鼎,最后鼎砸在他的右脚上,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伤了脾胃,当晚夜里武王气绝而崩。

这次举鼎比赛是和孟说,结果折断了腿骨。没多久秦武王就去世了,朝臣拿大力士们出气,他们诛杀了孟说全族。

秦武王的母亲是魏女,这是一种政治联姻。它巩固了秦魏联盟,后来秦武王又娶了魏国的女子为王后,但没有儿子,为了继位的问题,秦国的两个太后吵了起来,闹得不可开交。

秦武王的母亲是魏公的公主,也就是惠文后,她嫁给秦惠文王,大家别怀疑,本来她的地位很高,但因为后来魏国和秦国两家时好时坏,所以也直接影响到她。她有点不太关心政治,也许是厌烦了两国的争斗,厌烦了宫廷内部的斗争,也许是疏忽了,特别是在秦惠文王死以后,她的儿子秦武王继位,她一定长舒了口气。秦武王的王后也是魏国人,她也放心,可是人在长舒口气的时候,最容易被攻击。

作为王后是不能过正常人的光景的,这个道理每一个王后都应该明白。看看惠文后的失策,一个是她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她应该上心,这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大家别不相信。她这个儿子虽然很能干,但也太任性,他儿子的第一个任务是生儿子,不是打仗,更不是做其他,作为秦武王的母亲,这件事她必须干涉,除非生出儿子,否则就别上战场。他儿子首先必须为国家的内部稳定负责,国家内部的内部就是內宫。

这时候,秦武王继位,作为太后,她的第一个任务开始转化为考虑以后的继任者,这个事情就应该她来操心,不能听天由命。虽然秦武王二十岁登基,正年富力强,但别人可以这样想,惠文后不能,是绝不能。因为她没有第二个儿子,假如有,那她应该试试关心这个儿子,因为说不定那天他就要上位,这是必须想到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道理谁也懂,何况他儿子还喜欢舞刀弄枪。

另一个是她不该让秦惠文王的小老婆芈八子成为太后,她有一万个理由和机会把这件事做成。八子是什么呢?这个楚女嫁给秦秦惠文王后,被封为八子。秦国的后宫分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可见,当时芈八子在后宫地位并不高。这时候惠文后可以不操她的心,但是芈八子连生下三个儿子,这时候就必须对她操心。这对他丈夫是好事,但对她绝对是坏事,她应该步步小心了,但是她没采取什么有效的办法,来抑制。母凭子贵,这个芈八子的身份自然日益尊贵了,这时候惠文后应该感到危险。后来,芈八子也成了太后,其实这事已经意味着惠文后失败了,当然她还有太多太多的机会翻转,不知道她懂不懂。她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来应对,因为她是太后了,是秦武王的母亲。王的平安交接班,这事每一位太后必须操心的事,这时后宫最大的事。表面上看这件事是王和王的后继者的事,其实不对,读者可以自己想。芈八子成为什么都可以,但她成为太后绝对不可以,假如成了,惠文后就必须动手,这事无关道德。

公子壮不是惠文后所生,他不是惠文后的亲儿子。史书记载:公子壮,嬴姓,是秦惠文王的庶子,庶子是什么?大家应该知道了,秦武王去世时年纪很轻,还没能和后宫妻妾生出儿女来,因此只能是他的弟弟们之一继位了,这是惠文后的错误。

秦武王有八个嫡庶兄弟,这些兄弟与他这个长子,年龄悬殊很大,最小的赢稷尚在少年,最大的次子,赢壮也就是公子壮,已经是二十六岁了。惠文后和惠文后的儿媳两人共同要拥立赢壮,这没有任何问题,谁敢说个不是呢?敢说,说明你很无能了,公子壮绝对不是嫡出,虽然秉性与秦武王十分相似。不多说了,这个惠文后错误太多,所以后来结局很惨。

再说说芈八子,他能得到秦惠文王的喜爱,已经够满足了,如果不满足,惠文后就应该动手。她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这就更满足了,不过这时候她的对手变了,以前也就和几个漂亮的丫头片子做对手,这时候,她的对手变成了惠文后,她很清楚,但惠文后不清楚。她的最大的靠山死了,我不知道她采取了什么高招,总之,她成了太后,她就是宣太后,她几乎要与惠文后平起平坐了,这时候她步步小心,因为惠文后的儿子是王,是秦武王,她一直在私下里物色自己需要的人,一直在物色,但还必须非常小心,任何一点疏忽,她就万劫不复了,这个宣太后很清楚。意外终于发生了,她的机会来了。

惠文后扶持公子壮,公子壮僭立,号季君。宣太后当然不干,她有三个儿子呢,几乎占了秦惠文王儿子的一半,凭什么呢?假如公子壮是嫡出,那宣太后也就认命了,她没有理由来为自己的儿子们来争。重复一遍,宣太后是楚国人,后来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

宣太后想立自己的大儿子公子芾,这样两个太后就产生了矛盾,二人互不相让,结果大打出手。秦国顿时陷入内战的泥潭,三年的战争,宣太后取得了胜利,他准备立公子芾,并得大臣们的支持。

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虎不说话,你当俺是病猫呢。赵武灵王灵机一动,他出面了,他派大臣赵固带兵赴燕国,找到了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赵武灵王将秦国公子稷要了过来,赵武灵王还认作小弟弟,并把他护送到秦国,赵武灵王一定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宣太后屈从于赵国的压力,不过她还是开心的,公子稷不也是从俺宣太后肚子里跑出来的吗?最后立公子嬴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为了感谢大哥哥赵武灵王,就将前几年秦国夺取赵国的蔺城、离石等地,很多领土一起打包,还给了赵国,赵武灵王欣然笑纳。这下子天下可太平了,赵武灵王也该打个盹了,秦燕两个万乘之国的君主,那可都是俺赵雍立的。你说这能让人不得意?赵武灵王可以呼风唤雨了,现在是他的天下了,他打个喷嚏,人间就会下雨,这资本,足够赵国享受几十年了吧。

赵武灵王称心如意了,不过他称心如意了不足十年,然后是一万年的事与愿违。他要知道以后有个长平之战,那赵武灵王就是自杀也要处理掉自己相中的这个秦昭襄王了。这位嬴稷小兄弟,奠定了秦统一的基石。

下面简略说说秦昭襄王的妈,就是诸侯们吃饼时候掉到地上的那个小芝麻,她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后,宣太后。这个宣太后真的厉害吗?当然厉害了,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统一华夏的大秦。不相信吧,那么宣太后,到底有多厉害呢?这个宣太后不仅把持秦政四十一年。她生了五个儿子,其中三个是秦惠文王的,其他两个的父亲不明。

宣太后提出兄位弟及,并且她把这个关于国家存亡的继承问题,在秦国还立法了,成为了基本国策。从公元前306年她儿子秦昭襄王继位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65年宣太后死亡,整整四十一年,在秦国,无论事情大小,几乎都是宣太后说了算。在秦国如此惊人的女权执政,这在以前的历史上,可以是绝无仅有。宣太后被称为芈八子,这不是宣太后的名字,她的名字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这只是一个代号,芈姓是楚国王室的姓,所以也许宣太后与楚国王室有联系,这个问题读者要有兴趣,就自己去研究。而八子只是后宫地位的排序,这说明,芈八子并不是名字,而是一个在秦国后宫里,地位极其低下的妃子而已,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却成功逆袭,她的败了所有的秦人,最后一举成为执政的后,从中足见其手腕的高超,她也许是天生的政治家。

政治家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然后才能争取,才能妥协,才能平衡各种矛盾,才能找到达到目标的路径。宣太后最喜欢的儿子,并不是嬴稷而是公子芾和公子悝,所以她的目标是让其中的一个上位,不过这是她目标的一个前提,而不是目标本身,当初她想要立为国君的,不是嬴稷,而是这两个人。但是来自赵国和燕国的压力,使宣太后做出改变,她的目标并没有变,变的是她实现目标的前提。她被逼着,立了还在燕国为人质的嬴稷为秦王。真是逼的吗?还是一种妥协。赵武灵王满意了,她宣太后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嬴稷也是她儿子,她的目标还能实现,她估计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多亏生的儿子多,哈哈,否则赵武灵王那个无赖,硬塞个其他人来做秦王,不是坏大事了吗?

作为楚国来的外籍人士,宣太后无时无刻不想着,把秦国的江山变成自己的,她做到了,他儿子的江山,就是她自己的江山。活着很重要,活着才能够改变命运,哪怕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如果死了,那就什么也白搭,就像秦武王一样。只要活着,一切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也许真会发生。虽然权力这东西,随着自己的死去,早晚也会烟消云散。但是,人就这样,只要活着,就要活出个样子来,这就是宣太后。

宣太后的异父同母的长弟魏冉,他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了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等,并且将秦武王后驱逐到魏国,同时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从这次事件中,能看出宣太后的能力,她胜利后,首先要处理掉惠文后,看到了吗?然后她放过了惠文后的儿媳,因为她连儿子也没有一个,大臣也没有一个是她的心腹,可怜这王后当的,哈哈,还好正因为没有这些后台,她保住了一条命,不过,对于王后们,她们的生命不是生命,她们的生命是权力。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內宫稳定这个权力。如果没有了,那也就无所谓什么王后了。当时,因秦昭襄王年幼,秦国就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这里加注一个信息:秦惠文王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惠文王与惠文后生嬴荡,即秦武王;惠文王与芈八子(即宣太后)生嬴稷,即秦昭襄王惠文王与其他妃子生赢通,即公子通,生嬴恽,即公子恽,惠文王与宣太后生嬴悝,即公子悝(高陵君)惠文王与宣太后生嬴芾,即公子芾(泾阳君)惠文王与其他妃子生嬴雍,即公子雍,惠文王与其他妃子生嬴壮,即公子壮惠文王与其他妃子生女儿:易王后,名失考,为燕文公太子妃,后来时易王后。

宣太后把魏冉封为相,独揽朝政大权。同时又封同父弟芈戎为华阳君,封一个亲儿子王子芾为泾阳君,封另一子王子悝为高陵君。这样,宣太后形成了党亲专政的格局。

在秦昭王执政期间,由于秦王年幼,宣太后就亲自主政,邻国义渠虎视眈眈,甚至明目张胆的侵扰边民,蚕食边土,这让宣太后烦透了,一次义渠王来朝贺,宣太后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与义渠王私通。而且还生下两个私生子。这要冒多大的风险呢?后来秦国强大了,宣太后首先发作,趁着义渠王沉溺于温柔乡的时候,招人在甘泉宫将义渠王杀死,然后秦军趁义渠国乱攻破它,宣太后同时也杀死了她与义渠王的两个儿子。读者看到了吗?虎毒不食子,但老虎没有王后的责任,所以不懂王后的心,俺刘邦见不得这样残毒的人,但也许这就是人生,唉,不说了。这也是宣太后独具胆识之处,她以其强有力的政治手腕,维护了国家统治的稳定。经过宣太后的一番整治,秦国稳定下来。

赵武灵王春风得意,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韩国是赵国的亲密盟友,对于赵国干涉秦国立君这件事韩国没有意见,其实就是有意见,又能怎么办?秦燕也不会再给赵国找麻烦了,现在看看齐楚魏,这三个超级诸侯在干什么,它们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难道就任由赵国做大?连骚扰一下赵国也没有?还真没有,它们居然都在冬季的残酷战争中哆嗦,却任由赵国自己过和平的春天,这就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呢?齐楚魏忙着陪宋康王玩呢,这个宋康王也叫宋王偃,又叫宋献王。他的称号真多,不过比起他办的奇葩事情来,那就太少了。下一章先写这个能力不大、胆子不小的射天的宋康王。

同类推荐
  • 乱世红尘:穿越皇帝暴爱
  • 商殇

    商殇

    纣王说:我不是一个昏君。妲己说:我只是一个可怜的小女人。姬发说:贤王?那是我的子孙给我吹出来的。比干说:不是纣王要杀我,而是我自己想杀了自己。闻仲说:打仗嘛,还得看我的!姜尚说:我是一个好丞相。主角说:我将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赵翊故作神秘道:“此物是用来加工酒水的,加工过后的酒香气扑鼻,醇馥幽郁,香气浓烈,而且清澈如水,比之你如今喝的水酒好上数倍不止”
  • 我真不想当房遗爱

    我真不想当房遗爱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这是描写盛唐的诗,重生在大唐的现代搬砖员,决定不负韶华,用自己的双手,推动大唐这个庞大的机器,不断的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走!只因为他那不屈的灵魂在肆意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书友群2-8-9-9-9-4-6-4-8,欢迎加群给作者寄刀片
  • 离人仇

    离人仇

    离人愁,离人仇。他说他不喜欢皇位。可是。他在离国舞权弄势覆,掌人生死。他只人灭两圣屠一国,无敌天下。他搅得天下风云变幻,人人谈之色变。当一切因果揭开……
热门推荐
  • EXO之兴有柠犀

    EXO之兴有柠犀

    陌上,踏一地月光,回望前尘,任往事放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乙方乙方

    乙方乙方

    转型期顶流爱豆,而立之年遇上广告行业职场小萌新。感谢互联网,感谢广告,让不相干的人突破“次元壁”,在茫茫人海相遇;让自带话题的符号褪掉了商业包装,不过就是个大龄男青年!
  • 暖东暖西

    暖东暖西

    初相见时,你还是你,再相见时,奈何命运捉弄,你竟变成了他,到底是一段孽缘,还是对你我相爱的试探,最终能否走到一起,或许,缘定胜天……
  • 夫人说的都对

    夫人说的都对

    或许,你需要一个俊美无双又贴心的小尾巴吗?可以用来炫耀的那种。莫之初本以为佛过了一世,也就回去了,可是谁能告诉她,她为什么又回来了!而且还有一个前世俊美无双、寡言少语的贤亲王跟在身后。春:“初儿,春寒料峭,夜里记得盖好被子。”“哦……”夏:“初儿,你今日已经吃了一碗冰葡萄了,天气虽热,不可贪凉。”“哦……”秋:“初儿,今日恐天气有变,你还是再添件衣裳,莫要着凉。”“哦……”冬:“初儿,冬日寒冷,不妨来我怀里暖暖?”“……”这话她没法接。等等,说好的寡言少语呢?这个絮絮叨叨的老婆子到底是谁?!貌美王爷跟在身边,时刻撩得她腿软,请问需要退货吗?不,她舍不得了。她说,“我不和你好了!”“好。初儿不愿和我好了,便不和我好了吧。”“……”“只要我和初儿好就行了。”因为一句话,美貌王爷就成了莫之初的跟屁虫。而好到最后,他将圣旨摊在她面前,他说:“皇上将我许配给你了,这圣旨,你接不接?”【1.背景架空,请勿考据!】【2.男女双强,1v1,诚不欺我!】
  • 九天剑魔

    九天剑魔

    机缘拜进了天剑宗,聂枫获得了一把人阶的神兵阎皇破军,谁知在阎皇破军之内,却有一个又暴力又可爱的小女孩剑灵,在剑灵的调教之下,聂枫渐渐的踏上了强者的道路,为那童年的记忆讨回公道!远古传承的九黎血脉,九把撕天动地的魂剑,修天玄剑录,斩天妖灭魔神,神魔大陆唯我独尊。
  • 天道当尽

    天道当尽

    “这是另一个体系的文明,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出现在这里,人类的秩序将会湮灭,将会迎来...一个...血腥黑暗的纪元。”......“组建太空远征军,用超级核弹去毁掉这个星辰,毁灭这个文明...”
  • 一吻终身

    一吻终身

    她从小就喜欢他,他也喜欢她,在小时候他们就有了娃娃亲,长大后也在一起,反正就是一切顺利。作者是初中生可能更新超慢对不起啦,不想看的话也没事,我一直以来都想些一个超宠的宠文所以大家快来看呀
  • 神兽之墟

    神兽之墟

    作品讲述了“我”无意中知道了自己异人族的身份,并窥探到这世界上隐藏于人类平静生活之外的神族与兽族之争,稀里糊涂地被强行改变了生活轨迹,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和纷争之中,并且遇上了自己的天意,从而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之旅。
  • 总裁,别追我!

    总裁,别追我!

    她的名字叫甄无情,而她这个人也绝对对得起她的名字,无情。何止无情,还无欲无求,软硬不吃!她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搞的女人了!拒绝了‘好心’亲人的照顾,毅然决然的带着足够她吃喝几辈子的遗产辗转到了外地!她是个小富婆,可是她却从不买名牌,从不吃饭店,几个贱男人被她迷的神魂颠倒之后,她却拍拍屁股走人!她说,‘老子最讨厌占有欲强、爱吃醋的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