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中我们对发觉能力进行了详细论述,但大家都知道,发现问题后不去思考如何解决它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毫无疑问,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可以把思考问题的能力称为分析能力。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在发现问题后,利用身边所有可用信息、资源去思考的过程。这些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地说,信息在描绘梦想、实现梦想、自身获得发展等每一个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当然,信息需要经过选择后才能加以利用。我认为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你的分析能力,因为收集、筛选、整理、归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已收集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信息收集能力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有一次,与M公司的A先生见面,我们边吃小吃边聊了两个小时,谈话的话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一直到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以及当今社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等等。通过彼此的give&take,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与A先生聊天过程中说到的能立刻拿来活用的事例很多,同时这些几乎都是很具体且简单易懂的。据说A先生一年会读140本书。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坦率、充满人格魅力的人。
后来,我又遇到了同一家公司的B先生。他在听了我的话以后,只会说“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完全有同感”……
之后,我不禁思考起来,A先生和B先生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这两人的差别在哪里呢?是学习量的不足吗?是地位(部门与职位)之间的不同吗?想了很多后发现,主要还是“所掌握的信息之间的差别”。
这里说的不是看报纸看新闻就能够得到的信息,而是“只有这个人才能得到的信息”,“对对方说有魅力的信息”,“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然后总结起来,把它传达给必要的人”。所掌握的信息之间的差别造成了人的差别,也表现在成果与成绩的差别上。如果说知道的东西和不知道的东西之间具有10∶0的差别,加上智慧之后就会变成100∶0甚至更大的差别了。
那么,现在的你是A先生还是B先生呢?平日的你,在与人交谈时,会因为没有“谈资”而苦恼不已吗?
我在出席类似结婚典礼等仪式时,偶尔会看到一些与此截然相反的人,他们十分善于演讲,有时候甚至让人联想到专业演说家。他们说话有引子,内容本身也有趣,并有一个利索的结尾。这些人一般都引用妙语。因为能够把这些妙语与自己的逸事结合起来,演说就饱含真情实感。
成为这样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可以通过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谈资”,进而取得进步。
也就是说,话题并不是我们真正要寻求的东西,需要寻求的是,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转变为话题的方法。
那究竟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
不遗余力地多读书
在学校给学生做企业招聘说明时,当说到“在包中有三本书的人将会被我们公司录用”的时候,很多学生突然没有了精神。学生们都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手提包。有很多学生说“平时带的,今天偶然没带”、“只有两本书可以吗”等等这样的话。我很久都没有见到包里总是带着三本书这样勤奋用功爱读书的学生了。
我认为,“包里装三本书”这样的标准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因为读书这个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分年龄、职业的。
就像我们公司里的优秀员工,包里一般都装着三本左右的书。在历史小说、专业书、商务书等供选择的书中,喜欢的书尽量反复读三遍。的确,无论是多么难的专业书,若能反复读三遍,一般都能理解其内容及作者的意图。
另外,我要单独拿出来强调的一点是,这里我所说的是“读书”,而不是看书。
仔细想想,我们常说的是“看电视”、“看杂志”,但是一般不说看书,“看”和“读”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看资料和读资料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我曾经把同一份资料分别给了一名员工和一位客户,非常可惜的是这个员工只是看资料,而客户却是在认真地读资料。
所谓看,就是不加思考地轻松浏览一遍,人每天都看很多东西,数也数不清,记也记不住。而读是指带着思考去看文字和图片,加上思考、比较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是需要同时用到眼睛和头脑的。
读了资料的那位客人,为了活用这些资料可能会去思考种种办法,制定计划,准备实施。通过一份资料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相反地,那位只是看了资料的员工就只会说“啊,有资料啊”。这使我感到失望。
以书为例,有不看书的人、看书的人、读书的人,各种各样。一点点小小的差别就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在某些时候对某些内容的书籍采取轻松看的方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在重要和基本的事情上,我认为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首先,在信息收集方面,读书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学习方法。
读书分为扩大知识面的泛读与针对某一专业的精读这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增加我们的信息量。将读书获得的信息比作抽屉的话,如果每周定下一个主题去读书学习的话,一年就可以拥有50个抽屉,持续两年就是100个抽屉。将100个抽屉相乘,就会产生10000个点子。
同时,书也是锻炼分析能力的最好教材。
我二十来岁时,曾在静冈市待了四年,帮助文化遗产中心对重要文化遗产及天然纪念物等物品进行鉴定。但事实上,我当时只是一个年仅二十、毫无经验的人而已,不了解重要文化遗产的价值,人云亦云,别人说是真品就是真品,说是赝品就是赝品。结果到最后,我也没能准确地判断出文物的真假来。
除我之外的其他委员会成员都是年长者,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想,他们也只是抱着“让杉山学习一下”的想法来用我的。尽管作为外行的我不懂是很正常的,但由于只有我一个人不能辨别真假,所以还是感到懊恼。
那时我就问委员会的权威A先生:“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区别真品和赝品呢?”A先生说:“除了与真品接触,并磨炼自己的感觉之外,别无他法。”
如果总接触真品,就能够看穿赝品。如果只接触赝品,就会变得看什么都像是赝品,从而区分不出真假来。画也好,茶碗也好,刀也好,都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A先生还说:“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有人看起来十分精明,却永远不会付诸行动,并毫无内涵;也有人沉默寡言,却对自己要走的路了如指掌,并在拼命努力。请和后者这样的人交流吧。
话说回来,能够看出“这才是真品”的人是十分罕见的。
因此,我建议要多去看书。
在历史人物中,有很多胸怀大志并努力拼搏、令人感动不已的伟人。通过看书,我们不仅可以积累到很多“谈资”,还能够从伟人的生活态度中学到东西。这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觉悟。
那么,在脱离印刷文字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你一个月读几本书呢?
读书不仅可以获得从电视中无法得到的全面的、深层的知识,还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因为书与其他媒体不同,你可以自主选择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最重要的一点是,读书还可以提高洞察力。实际上,这就是读书与看电视的根本区别。
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刻录成录像或CD,看完了也就完了,人就会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但是与电视不同的是,书可以反复阅读,所以读者是主动的。通过这样的反复阅读,可以在记忆信息的同时对大脑进行良性刺激。在看书过程中试着模拟体验故事主人公或历史人物的经历,也可以起到培养想象力的作用。因此,读书有很多电视和网络所没有的益处。
总而言之,要想对某些事物有深刻的了解,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公司为了鼓励职员读书,实行“BOOK购买制度”:员工买了想读的书,只要凭发票,公司就会报销全部费用。除了漫画以外,无论什么类型的书都可以,哪怕是推理小说,只要有合理的理由我都会批准。
也许这些书的内容和工作并不直接相关,但我认为,只要他们养成持续读书的习惯,这就够了。
话说回来,也经常会有人以“读书需要充裕的时间”为借口而根本不想读书。这只不过是借口罢了,这样的人恐怕就是有时间也是不会去读书的吧。
在没时间看书时,也会有相应的读书方法。比如,只浏览目录和引言,以后再看详细内容。等有时间了再从头开始读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前阅读时不能理解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了。因为通过重读,最初凭片段理解的东西这次就能做到从整体上把握了。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比最初阅读时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了。
不要吝啬时间和金钱,坚持读书吧。
不要忘记看报
当然,除了读书以外,很多人也会通过电视或网络来了解最新消息,但当被问到这些信息的背景时就会哑口无言。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应该认真地去阅读报纸。
最近几年,因为网络普及的缘故,加快了年轻人脱离报纸的脚步。听说有六成的年轻人没有看报的习惯。那是因为他们把报纸和网络混淆了。实际上,我们应该清楚报纸与网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
虽然网络可以说是即时性媒体的代表,但它只是信息的罗列,并没有连贯性,因此会经常出现错误。相反,因为报纸有发行的时间间隔,所以会加入记者的意见和分析。也就是说,报纸上刊登的是被查实了的观点。
想及时知道目前发生了什么的话,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是,当你希望知道这件事的背景时,还是看报最合适。
另外,看报时,我建议尽量同时看两种以上的报纸。因为报纸包含着采访记者的意见和分析,报道不同其主张及观点也会出现差异。所以,应该试着看两三份,而不只是一份。这样,就能明白其中的差异了。
查看报纸的构成及使用情况,就可以知道社会关注的焦点。连刊登的广告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报纸之所以方便,是因为可以在必要时把它剪下来。即使不能剪下来,做上记号,需要查找时也很方便。把这些报纸整理后保管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份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资料。
报纸拥有网络所不具备的功效。
我们要认真地去阅读报纸,而不要只是随便地浏览一下。如果做到这一点,自我分析能力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
此外,大家还必须要注意的是,从报纸杂志上引用文字时,如果连自己都没有好好琢磨消化的话,是不能运用自如的。有时,你会感觉用起来有点别扭,那是因为你没有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应该试着将喜欢的词语转换成自己的。
珍惜现场的第一手信息
毫无疑问,在当今这个时代,大家都会积极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工具去收集信息。
但是,请不要忘记,这些谁都可以得到的信息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组数据。对生意人来说,需要全面考虑并认真辨别从网络及报纸上收集到的信息,最重要的还是到现场去倾听最直接的声音并思考自己如何才能灵活运用这些信息。
比如报纸上刊登了一份关于三十岁女性减肥的民意调查报告。仔细一看,可以发现做调查的时间是三个月以前,即开始调查的时间到现在已有明显的时间间隔了。也就是说,这个数据早就过时了,把它作为基础方案来制定策略是完全没意义的。因为数据都有时效性,所以至多可以把它作为参考资料。因此,这就需要亲临现场,怀着质疑的态度亲自去体验去证实。
这并不是宣传某一部电影的广告词,但毫无疑问:“事件并不是在桌子上发生的,而是在现场发生的。”
现场是最有价值的信息宝库。我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回到现场。带着问题意识仔细看看现场,会发现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头绪随处可见。
在特意前往现场时,应该事先查阅一下已刊登出来的相关消息,但也不要盲目轻信报纸、杂志上写的东西。应该先假设,如果是自己的话会怎么考虑。通过假设,萌生出其他观点,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了解事物了。
实际上,在这之后,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信息的收集,这样收集的信息最后才能成为自己的原创信息。
总而言之,现场是最有价值的地方。与从他人那儿听来的信息不同,通过去现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会收集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资料。
将所有东西都变为获得话题的媒介
简而言之,不仅仅是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获得话题的媒介。
例如,我前天去牙科医院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我看到医院人很多,便问:“今天怎么了?怎么这么忙啊?”院长并没有使用“忙”这个字眼儿,而是退了一步,开玩笑地说:“顺序没有安排好啊。”能随口说出这样的词语来,就会变成连专业人士也甘拜下风的演说家了。
因为及时把信息输入头脑当中了,所以需要时就能派上用场。
这样的话,就算是从书本上借来的,但由于变成了自己的话,也会变得十分具有说服力。
在应对问题上也是如此。解决问题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很难想出很好的答案。即使是水平很高的厨师,如果冰箱里的材料太少,表演拿手本领的可能性就很小。为了想出各种各样的创想,拥有丰富的思考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被大家公认为“能干”的人大多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在其他各个方面都很精通。他们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在众多领域的“抽屉”里,经常补充丰富的材料。因此就能拥有很多创想,工作也很能干。
无论你做什么,一开始肯定不知道什么对工作有用,什么对工作没用。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没用的东西几乎不存在。
自主思考新想法时,先拉出自己脑子里的抽屉,整理还没成型的丰富的材料,再对其进行组装,最后就产生新的创想了。
有无思考能力就取决于你拥有多少材料。
那么,在什么样的抽屉里装入什么样的材料好呢?那完全是自由的,也就是什么都可以。抽屉里的材料,或者说感兴趣的领域越多越好。音乐、运动、经济、教育或科学,什么都可以。在脑子里准备很多抽屉,接下来只要顺手把材料放进去就行了。
“博采众长”才是重要的。
材料随处都有。材料可以是与人见面聊天时听到的,可以是看书得到的,也可以是通过互联网这样强大的武器得到的。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开始时不要挑挑拣拣,什么材料都行,只要把它装入抽屉就可以。
就如抱有“自己是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只要读经济有关的书就行”这样想法的人,绝对产生不了有趣的创想。正因为材料里有很多的东西,才有可能从中得到有趣的想法。
可能有人会说这意思就是“要加强杂学”,确实如此。但请注意实际上是没有杂学这门学问的。这个社会所有的学问都属于杂学。能学到杂学的也就只限于有观察力、拥有宽阔视野、养成了用自己头脑思考的习惯的人。
现在,人们最希望得到的就是信息。我想如果大家能坚持做到以上几点,就一定能收集到足够分量的信息,与此同时,你也就不必再为缺少“谈资”而焦急苦恼了吧。
但是,掌握着信息却不好好利用,也是没意义的。
因此,不要一个人垄断信息,试着将它透露给公司、同事甚至是贸易合作伙伴,让他们也可以活用。如果能做到这点,我保证你得到的评价会更高。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谈资”,如果你对抬起头环视周围没有抵触情绪的话,那接下来就尝试一下自信地抬起头、接过话题吧。
在之前的章节中也提到过“被动坐等指令的人”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很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总是低着头等待别人来打招呼,所以就没什么话题可聊,而且即使聊天也只聊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一说完,马上就无话可说了。这样,与他交谈的人也觉得“这个人真是无趣”。
但是,一旦抬起头环顾四周,就能提高观察能力,察觉到的东西也会增加。有些人之所以话题丰富、善于交流,就是因为他是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察觉到许多有趣的事。
说句闲话,在公司里业绩优秀的部门,毫无疑问都有强大的“交流能力”,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站在一个经历丰富的管理者角度看,的确如此。
为了能够接过他人的话题,自己必须能提供有趣的话题。以前一直等待别人给你提供有趣的话题,现在要主动地给别人提供话题。不能老是等待别人给你准备美味,而要主动给别人准备佳肴。
要下决心主动和他人招呼、交流,起初可能会缺乏话题,或者对话题缺少观察和深入思考,三言两语就没话可讲了。所以,要先训练一下。
自己要积极地提出话题。只要这样做,你办公桌周围很快就会活跃起来。一旦活跃起来,机会就会不可思议地不请自到。
如果你能够接过话题,你自然而然会去考虑对方的事情,因为聊天这事孤掌难鸣。如此这般,体贴对方、察觉对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你可以把在上班途中、公司里面的所见所闻,不拘一格地融入交流的内容中。顺利进行交流以后,你的观察力会敏锐起来,你给旁人的印象也会从单纯的“学业优等生”转变为“充满智慧的人”、“有心人”。
虽然第一章中讲到过关于“有心人”的问题,但既然再次说到这里,又不禁想再啰唆几句。大部分被公认为“有心”的人,其用心之处在于先人一步察觉到事物,或者说是先人一步“读懂未来”。这并非要求做一个超人。
“读懂未来”,也就意味着能够应付将要发生的事情。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工作中按顺序将与自己有关的事、该做的事一一记录下来。不管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这样并不意味着要马上着手办理,而是先把握好整体,把要做的步骤全写下来,然后总结出优先顺序和注意事项。这样,就可以提高你的办事效率。
比如,你搬家的时候,不要贸然把打好包的纸箱搬入新居,而是应提前想好拆包后会出现的情况,并按照那思路写下放入纸箱的顺序和搬入的位置,这样,工作效率就立竿见影地提高了。一开始,就把搬家时将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大件的行李是否能从大门搬进去?如果搬不进去,该从哪儿把它搬进去?搬入的顺序该如何安排?等等。这样做不仅效率高,而且也不太会出差错,能够顺利搬家。不仅工作如此,家务也要如此,任何事情都要如此,养成写下步骤的习惯。
然后,我们要考虑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把该做的事情一一排序。这样,什么事情要多少精力,怎么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像这样写下步骤,确定先后顺序后,就可以具体地审查所有的工作了。要想先人一步察觉问题的话,把握工作的全局是至关重要的。
附带说一句,公司里大部分工作和以往做过的工作差不多。所以,为了把握全局,必须回顾一下以前做过什么,遇到过什么问题,查看这些记录也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先人一步察觉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为一个“情报员”。像美国通过中央情报局(CIA)这样的组织收集全世界的情报,也只是做到了“先人一步察觉”而已。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情报”。
当然,我无意在信息化时代,再来讨论在哪里才能收集到信息这样的话题。我想说的就是一件事——“信息关键不在于收集,而在于利用”。但事实上,现在很多人仅仅满足于收集信息。
很多经常自诩为情报员的人,只是像收藏物品一样收集情报。如果只是当作一种爱好也就罢了;但如果不是当作爱好的话,那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那就不是“怀宝生霉”[1],而是“怀信息生霉”了。
信息经过收集和选择,被利用了才有意义。光是收集的话,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不要让收集到的信息发霉,而要让它指导你的工作。
在这里推荐大家把收集到的信息写下来看,不管是用手写还是输入电脑都可以,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信息了。然后要把它装在口袋里,需要时就能随时查阅,看了几次以后,如果对这信息失去新鲜感,就可以随手扔掉。
这就像解冻食品的工作一样。冷冻食品冻得硬邦邦的,无法直接烹饪,得先把它解冻。同样,收集到的信息光是拿在手上也是无法“烹饪”的,因此需要通过“写下来”这个工作把它“解冻”。
亲自写信息,可以把信息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和别人谈话时,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倘若把它编辑在电脑里,那么在做文件的时候,可剪切、可粘贴,很简单,也方便发送到自己的网页上登载。这样,通过和别人交谈、文件引用或发送,收集到的信息就可以实实在在被“据为己有”了。
因此,大家一定要做一个“信息簿”,时刻准备把自己喜欢的信息记录下来。
信息不被使用,就会白白腐烂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把也许能用于约会的新开张餐馆、茶馆的信息,从杂志上剪下来夹在笔记本里。但这样做毫无用处,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我选择把这些店铺的信息全部放在钱包里。去店里的时候,笔记本可能没带,但是钱包是肯定带着的。因此,把这些信息放在钱包里的话,就处于“解冻状态”了。当你想记住偶尔去的、自己中意的店铺时,就可以向店里索要一张卡片或装筷子的袋子,将它们装入钱包,就可以随时使用了。我的钱包就是所谓的“信息微波炉”。
#归纳整理能力
这里出现了“整理能力”一词,提到整理,就会给人以类似将东西收纳整齐的印象。但是真正的“整理”指的是“丢弃”。一次全部丢掉就会变得干净利落。
如果丢掉了重要的东西,就会发现它的重要性,那么下次就不会丢弃,反而会小心收藏起来。
如果丢掉的是不需要的东西,正好可以减轻你的包裹,让你更轻松地前行。
正如那句俗话说的——除旧迎新。
你的桌子、脑袋都需要“整理”。
会不会工作,看这个人的整理能力就可以知道。那么,如何检验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整理归纳能力呢?
你的办公桌杂乱不堪吗?
整理能力的好坏体现在哪里呢?我想最直截了当地反映这点的应该就是一个人桌子的情况吧。
桌上杂乱不堪的人找一份文件就要花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工作就会中断,就无法在一件工作上集中精力。
不会工作的人一般都没有一个能马上着手工作的环境,这也是不能好好整理自己大脑的证据。
不会整理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舍不得丢东西,想着可能什么时候会用得着就舍不得丢弃。正是这优柔寡断的行为,使桌子一下子就变成垃圾堆了。但是请试想一下,三个月都没有用过的东西以后还能派得上大用场吗?基本上是没有这样的例子的。
时代瞬息万变。在这种讲求速度的时代,应该断然丢掉这些握在手里三个月都用不上的没有价值的信息。
堆积垃圾和舍不得丢东西的人,都是没有物归原位的习惯的。因此,一旦准备开始工作时,就会陷入“这个没有”、“那个也没有”的慌张中。用完后放归原位——连这件小事都做不到,就会一直浪费时间。
“找不到”不仅是浪费了时间,在精神上也会形成压力。为了消除这种压力,应该养成“东西放在指定位置”的习惯。但是这种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没有相当的意识是改正不了的。所以,每天工作前或者工作后,都要养成利用短暂时间来整理周围物品的习惯,哪怕只是五分钟。
刚开始会觉得无从下手,但有意识地让自己去做,总有一天能掌握整理的能力。大概只要一个月,你就会发现桌子周围焕然一新。
这种行为,还可以帮助整理大脑。
“整理大脑?”也许很多人对此都会疑惑不解,大脑还需要整理吗?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就如同你的办公桌一样,我们的大脑也是需要定期进行整理的。举例给大家说明吧。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那份文件要在开会前准备好。”被上司或同事这么一说,才慌慌张张地说:“糟了!”
文件这东西本来就是这样的,即使整理了,只要稍不留神就会增多,变得很难整理。这样一来就糟糕了。
一边说着:“明明放在那个抽屉的呀,怎么会……”或者“前段日子整理时明明在的呀,怎么会……”把各个抽屉都拉开来找,使自己陷入了慌张。
就像书桌那样,人的头脑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抽屉。头脑中的抽屉也分成了像“工作”、“兴趣”、“家人”等文件夹,如果不整理的话,就连哪里放着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这样使用起来就会很不方便。
因此,头脑中的抽屉,也要每月盘点一次。具体来说,就是将头脑中的东西用图画来描述,试着用图解的形式来整理。这样,就会像“这个抽屉是空的”,或“这个抽屉塞满了”一样有条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现状。
把东西塞进头脑里虽然很方便,但不花点儿心思就会很难整理。在你花时间去寻找一个文件的时候,机会有可能就会悄悄溜走。诸如此类情况时有发生。
相反,善于整理的人都有把存取的内容标注下来、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的习惯。平时注意整理的话,必要的时候就能把与之相应的文件找出来,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为此,平日就要注意培养整理意识,不仅仅是办公桌,头脑中的抽屉也是这样。要每月盘点一次脑中的内容,这样绝对能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你提交的企划书集中在一张A4纸上了吗?
我们公司会给那些提出优秀企划案并得到采用的员工颁发一份叫“本垒打”的奖金。因为不定期地接受企划案,以前每周都会有数不清的企划书送到我手上。但是我不可能一一阅读,于是便安排了三名助手,让他们帮忙筛选这些企划书。只有那些经过筛选的企划书才会送到我这里来。有了这个规定后,过了一个月左右,三人手里的企划书就堆积如山。
但是,交到我这儿来的企划书只允许是一张A4纸。否则无论写得多么出色,我都不会看。因为我觉得所谓企划书,极端点儿来说,是能使人一看就马上理解其中内容的文件。否则,无论怎样添加数据、点缀文章都是不行的。因此,标题变得尤其重要。如果能撰写出一条让人对企划目的一目了然的标题,自然就会让人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欲望。这正是企划有魅力的最好证据。
我这样说,肯定会有人吃惊,“啊?只用一张纸就足够了吗?”实际上将内容集中在一张纸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那里面必须要包含验证及分析等精华部分,自己又要充分了解其中的细节,这就是很大一部分人怎么也做不到将企划汇集在一张纸上的原因。
我建议,写企划书时,试着考虑一下能引人注意的文案。我们可以发现,像广告等短小精悍的文案,只有短短几行字,却包含了大量数据和信息。
不仅是企划书,报告、感想也是一样,需要从读者的立场出发,给出一份简洁明了的文件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简单来说,需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给出答案或者结论;
2.阐述理由,按要点逐条论述,注意简洁,切中要害即可;
3.最后可加上一些自己的感想和意见。
话多的人通常没什么自信,话多是因为想掩饰自己的不足,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撰写公文时,做一份冗长厚实的资料是非常容易的。但反过来这也是不善于整理归纳的证据。大家都应该注意灵活转变,让企划书、报告等变得言简意赅而内容丰富。
工作电话都控制在3分钟之内了吗?
不难发现,有的商务人员会花20甚至30分钟,慢条斯理地进行电话长谈。应该说这些人是不擅长工作的。
一件事情,即使再长我也会在3分钟内把它讲完!
除了打电话之外,还有堆积如山的事不得不处理,如果就一件事打那么久的电话,不经意间,时间就流逝了。不管是什么工作,告诉对方要点,即使是询问对方,3分钟也绰绰有余了。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工作,接电话的人也应该有他的工作。
因为工作的原因,一天里就不得不接打许多电话,那么,如果每次都电话长谈,不用说,就会给工作带来不便。
电话长谈的人有个通病,那就是不善于抓重点。
打电话的时候,是看不到对方的脸的,所以,只能通过声音来判断状况。这时,洞察力是很重要的。也许,有时对方很忙没有空,这时,如果不顾及对方的情况,持续着这不得要领的电话长谈,对方会怎么想呢?
毫无疑问,对方就会认为你是个很自我的人。所谓的打电话就是占用对方的时间,“在您忙的时候打扰您真是对不起!”这样的常用客套话就是个很好的证据。
所以,在打电话的时候,应避免多余的话,尽量直奔主题。首先,请明确地陈述是请求、确认还是商量,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尽量把要点确切地告诉对方。如果能这样,对方也就能很快理解你打电话过来的目的了。
不得要领的电话,会让对方光是在了解事情上就要花一段时间,最后极有可能就会耽误双方的业务。
所以听一个人接打电话,就可以知道那个人的工作能力。因为对于商务人员,接打电话是不可缺少的。
真心地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时间就是金钱。
你的名片都归类吗?
在工作中,商务人员对名片的管理应该是重中之重吧。因此,比起把名字写进通信录,更多的人选择将名片放到文件夹去进行管理。市面上的文件夹一般是按五十音图的顺序来归类的。
但是像我这样一年中和千余人交换名片的人来说,这样是行不通的。试想一下,你要在所有名片当中找出一个只在三年前见过一面的人来,有多么不容易。
将名片归档就是为了能够尽快地从已归类的名片中找出对方的名片来,因此其使用的便利性必须要高。
所以,我不是按五十音图来分,而是根据国别、县别、职业类别来分类的。比如说,按上海、北京等地域来区分,或按银行、传媒、学校等行业来区分。如此一来,即使是在名字记不清的时候,也能大概判断出来,寻找起来也就比较容易。
另外,我一定会在拿到的名片上盖上记有会面当天日期的印章。这也是唤起记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并且,如果想在以后与这个人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在所得名片的空白处添上对方的特征等信息。内容不必太讲究,可以是此人的兴趣及人脉等你所观察到的东西。
实际上,下点小工夫,就有可能找到下次见面的话题,从而为关系的顺利推进打下基础。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如果不想直接在名片上涂写,那么写在复制本上也是可以的。不管怎么样,只要留下能迅速唤起你记忆的那一套关键词即可。
人们会很快忘记名字和数字,但是逸事的话就很容易留在记忆中。它或许会成为某种机会,从而产生商机。
优秀的商人是不会在名片的管理上偷工减料的。
信息和情报对一个人描绘梦想、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等每一个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面对繁多的信息和情报,如何选择才是最明智的?在当今这个信息获得渠道众多、真假信息泛滥难以区别的社会里,通过整理和选择等方式,最高效率地利用信息、锻炼自己的分析力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系列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能力自测表
1.有人找你搭话时,你能很好地接过话题吗?
2.有没有因为缺乏“谈资”而苦于与别人进行交谈呢?
3.演讲、发言时能脱稿做到自由发挥吗?
4.有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吗?
5.坚持计划读书吗?每星期、每月各读多少本书?
6.每月生活开支中,计划买书的钱是多少?
7.能一眼识破“真品”和“赝品”吗?
8.大脑里有多少个“抽屉”?坚持定期整理了吗?
9.有专属自己的“信息簿”吗?
10.办公桌、公文包是否杂乱不堪?
11.是否有过在开会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因找不到资料而忙得焦头烂额的情况?
12.工作完毕后,有物归原位的习惯吗?
13.企划书、工作总结都归纳在一张A4纸上了吗?
14.工作电话控制在3分钟之内了吗?
15.名片都归类放好了吗?
16.随身带上笔记本、纸了吗?有随时记录的习惯吗?
17.使用网络、杂志上的信息时,你都认真进行筛选了吗?
18.有足够的信息为一个问题准备多个答案吗?
19.会去涉猎所学专业之外的知识吗?
20.收集记录的信息,随时可用吗?
注释:
[1]中国有古语曰“怀宝迷邦”,此“怀宝生霉”为日—中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