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杰出诗人、画家王维曾奉旨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凉州河西节度使慰问打了胜仗的将士,来过宁夏一带。并留下一首千古绝唱———《使至塞上》诗。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唐玄宗开元初年,河西节度副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崔希逸与吐蕃边将乞力徐杀白狗为盟,双方撤去边界守军,让百姓自由放牧牛羊,双方相安数年。
后来,吐蕃西击唐属国勃律(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勃律向唐朝告急,唐玄宗命吐蕃罢兵,但吐蕃不理睬,遂破勃律,玄宗非常生气。这时,恰巧崔希逸的属官孙诲入朝奏事,当唐玄宗问及吐蕃情况时,孙诲说吐蕃没有任何防备,如果进袭,必定大获全胜。玄宗命内给事越惠琮随同孙诲前往河西,察访这方面的情况后再作定夺。谁知两人到河西后,假托君命,令崔希逸率军攻打吐蕃乞力徐部。崔希逸不得已(因有“白狗之盟”)于开元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从凉州发兵进入吐蕃10余公里,在青海西与吐蕃作战,大破吐蕃,斩杀2000余人,乞力徐脱身逃走。自然是吐蕃复绝朝贡。这场唐军虽胜但并不光彩(因唐方失信)的战争,令唐玄宗高兴不已,于是在这年秋天决定派使节到凉州去慰劳打了胜仗的将士。时任丞相的李林甫推荐王维为监察御史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李林甫是唐朝有名的奸相,他为什么举荐王维呢?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初为太乐丞,因令人舞黄狮子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相,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王维也遭冷遇。恰在这时,凉州报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的战报,于是李林甫借机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时年36岁的王维在离开京城长安的时候,心情是激愤而抑郁的。他出使塞上途经今宁夏地区,便写下了《使至塞上》这首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有人曾将这首诗译成白话诗:我一人单车将要出使到边塞,经过往日的居延属国。像蓬草一样行旅漂泊,出了汉时的边界;像一只回归的大雁,飞入胡人的云天。茫茫沙漠上孤烟直直升起,浩浩长河上落日滚圆滚圆。在萧关遇见骑马的侦察兵,传来都护已占领敌人燕然山的喜讯(最后一句的翻译有待商榷)。这首诗集中描写了出使塞上的沿途所见,刻画了塞外的壮丽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诗中的名句。请看那景色是何等的壮丽:极目大漠,不见村落,只见一线孤烟,冲霄上腾,显得格外笔直;遥望长河,不见树木,只见一轮落日在河面浮动,显得格外浑圆。这一联以苍莽辽阔的画面,表现出塞上黄昏之时大漠和长河构成的特有的奇景和诗人由此触发的悲壮情怀。近代学者王国维有“千古壮观”之评,不谬也。可以这样说,在用白描的手法状摹塞上自然景观的诗歌中,这两句诗无疑是最耀眼的。它曾经倾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也令无数的后来者心驰神往和苦苦追寻。
那么,诗人描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色到底在什么地方?近年来,国内有些地方出现了为争古人“户口”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而矛盾不断,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甘肃的文人认为,这是诗人到河西时在靖远县东北石门附近渡黄河时写的,因为那里既有“大漠”又有“长河”。固原的文人认为,这里的“长河”就是萧关古道上的清水河,因为清水河在唐代的水量要比现在大得多,称它为“长河”亦不为过。中宁县的文人则认为,王维是从唐代丰安(治在今中宁县石空附近)渡过黄河的。理由是:诗中的“萧关”,是指唐代的萧关县(在今海原县李旺堡一带),而不是汉萧关。其次“,燕然”既不是指今蒙古国的杭爱山(汉代称燕然山),也不是指唐代的燕然都护府(治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而是指唐代的燕然州。燕然州即燕然羁縻州,唐时六胡州之一,在回乐县境内,今中宁、中卫两县黄河以北全部土地都属于回乐县辖。另外,他们还认为,隋唐之际,人们从凉州取道腾格里沙漠回关中,有两条大道:一条是从胜金关内的丰安渡过黄河,走平凉—固原大道;另一条是翻越贺兰山经灵州,走环县—庆阳大道。中卫县的文人则更是早把这一景观锁定在沙坡头旅游区,请看他们的旅游广告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如诗如画的景色;浓酒飘香,歌声绕耳,如醉如痴的旅程,都从这里开始。”也有文人认为,这两句诗多半出于诗人的艺术联想,理由是,在萧关,诗人是无法看到黄河的,更何言大漠!不过笔者认为,如果诗人没有看见塞上黄昏之时的“大漠”和“长河”,那么诗人的悲壮情怀在没有和现场景物的遇合下,是很难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来。窃以为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观具体的地点到底在哪里,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它十分形象准确的描绘了塞上的“千古壮观”,使其形成了数千年来流传的“千古绝唱!”
王维在凉州完成了宣慰使命后,在节度幕府兼任判官。后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军陷长安后曾受伪职,叛乱平息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