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起“朔方”,人们就常常跟宁夏联系起来。其实在西周时,朔方却是周人对今宁夏及内蒙古河套、陕西和山西北部的区域性称谓。到了汉代时,在“河南地”设置朔方郡,不过郡治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唐朝初期,为防御北方突厥、回纥的骚扰,在关内道(唐分全国为十道,今宁夏地区属关内道)的北部以及河套地区常年用兵。在用兵时,一般以灵州为指挥中心,其军队由灵州境北出,称为“朔方军”。其统帅由大将任之,称朔方军大总管或朔方行军大总管,大总管府设在灵州“,朔方”这一称谓才真正归属宁夏。唐代名将张仁愿曾任朔方行军大总管。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本名仁亶,因避唐睿宗李旦(亶)名讳改仁愿。史称其“有文武才”。
张仁愿任朔方行军大总管,与东突厥后汗国兴起并寇掠鸣沙等地有关。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灭亡,其部众大部分归附了唐朝,朝廷把他们安置在漠南(今内蒙古)靠近长城的地方驻牧。漠南比漠北(今蒙古国)气候温暖,水草丰美,他们又学习汉族的农耕技术,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农牧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生活很快安定下来。但是唐王朝经常役使突厥人东征西讨,致使其不堪忍受,多次反叛唐朝。特别是东突厥贵族更不甘心受唐朝的控制,他们在灭亡了50多年以后,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发动叛乱,其首领阿史那骨咄禄占领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又招集亡散的突厥人进入总材山,势力渐强,再占漠北乌德鞬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北),重建东突厥后汗国,史称“后突厥”。后突厥骑兵不断南下到中原和今宁夏地区掳掠。尤其是每当秋冬之际,突厥的马群经过夏秋牧放,膘肥体壮。而这时候,原可以阻挡突厥骑兵南下的天堑黄河(此指河套地区的黄河)已到冰冻期,于是突厥可汗就率领几万甚至十几万骑兵突然踏冰过河,在唐北部和西北一带横冲直撞,烧杀掠夺。突厥骑兵往往一人带二三匹马,轮换乘骑,一昼夜可行350多公里。唐朝虽有几十万大军,但多为步兵,又分布在北方的万里边防线上,对突厥骑兵的迅猛突袭往往束手无策。武后垂拱三年(687年),阿史那骨咄禄死,子幼不得立,由其弟默啜继为可汗。其时突厥已拥兵40万,据地万里,对唐抄暴益勤。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九日,突厥默啜可汗率领数万骑兵攻掠灵州鸣沙县,灵武行军大总管沙吒忠义领兵抵御,双方激战多时,最后唐军大败,死6000余人。十一日,突厥又趁势南下,入寇原州、会州(今甘肃会宁)等地,掠劫陇右牧马万余匹而去。唐朝廷只得将鸣沙县治迁往丰安城(今中宁县石空东),沙吒忠义也被免官。
次年十月,朝廷以左屯卫大将军摄御史大夫张仁愿代为朔方军大总管,驻节灵州,抗击突厥。张仁愿驻节灵州后,突厥已饱掠而去,遂率兵跟踪追击。一天晚上,张仁愿指挥朔方军夜袭突厥宿营地,大破之,将突厥兵赶到黄河之北。黄河北岸有个拂云堆,堆上建有拂云祠,突厥每欲南下入寇灵州、原州等地时,必先到祠中祈祷,请求神灵保佑,然后秣马厉兵渡河南侵。景龙元年(707年),突厥默啜可汗率领本部人马,向西到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攻打与唐通好的西突厥别支突骑施。张仁愿请求乘黄河北面突厥力量空虚之机,先夺取漠南地,然后在河北岸抢筑3座受降城,使之东西相应,断绝突厥南进之路,即所谓“拒敌于国门之外”。但太子少师唐休璟认为“两汉以来,皆北阻大河;今筑城寇境,恐劳民费力,终为虏所有”,不主张筑城。仁愿固请不已,中宗允准。景龙二年(708年)初兴工,历时两个月3座受降城竣工。
这3座受降城以拂云祠所在地为中城,向南直达朔方,即灵州;西城在五原郡永丰北(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向南直达灵武(今宁夏永宁县西南);东城在榆林郡黄河北岸(今内蒙古托克托以南),向南直达榆林。3座城之间相距各200公里,其北均是大沙漠。张仁愿又置烽火台、土堡1800所。另外在牛头山、朝那山(均在今宁夏境)北也置烽堠1300所。自此,向北拓地150公里“,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一带遭受突厥攻掠的现象也少了,同时削减镇兵数万人。是年,张仁愿被拜为右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卒,封韩国公。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受降城为其立祠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