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本指儒家的学说,为孔子所创立。本文所说的儒学,是指元、明、清在府、州、县设立学校,供生员读书之意。清代宁夏的封建文教事业也有所发展,这首先表现在学校建设上。
清雍正二年(1724年),宁夏改卫所为府州县,儒学同时更为府学、州学和县学。宁夏府学在府城北部。雍正十年(1732年),本府官绅捐资将府学整修一新。乾隆三年遇大地震毁坏,次年春奉旨拨款在原址上重建。府学坐北朝南,前有牌坊、棂星门、戟门等建筑,东、西为更衣厅、省牲所,居中为大成殿,殿后为舍,最后有园,园有池。围绕府学还有崇圣祠、名宦祠、明伦堂、尊经堂、讲堂、教授署、训导署、学号和文昌阁、魁星阁等建筑。府学规模宏大,是塞上屈指可数的儒学教育圣地。除府学外,各厅、州、县也都有学,计有灵宁厅学、灵州州学、宁夏县学、宁朔县学、中卫县学、平罗县学。在灵州惠安堡另有商学,始建于明末天启元年(1621年),原专为外籍盐商子弟而设,清初划归宁夏府学管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本籍商人子弟等也冒充外籍盐商子弟应试,故予裁撤,从此所有商学子弟各归本籍入学应试。
各州县基层村堡,又广开社学和义学。社学是明清两代设于乡社间的学校,凡近乡子弟年在12岁~20岁间都可入学。入学者可免差役。乾隆年间,宁夏府共有社学29所。其中宁夏县5所,分布在府城黄公祠、杨和堡、魏信堡、叶升堡和金贵堡;宁朔县4所,分布在府城西门瓮城、张亮堡、唐铎堡和靖益堡;平罗县5所,分布在县城武庙、西河堡、洪广堡、李纲堡和宝丰堡;灵州5所,分布在州城、吴忠堡、大沙井、惠安堡和花马池;中卫县最多,有10所,分布在县城、宣和堡、白马滩、广武堡、镇罗堡、恩和堡、永康堡、鸣沙州、枣园堡和宁安堡,后来又增设镇靖堡义学和石空堡兴文社。除府州县学和社学外,清代宁夏还有一批很好的书院,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当首推银川书院。关于银川书院的情况在另文中述及,下面将其他书院简单介绍一下。
中卫应理书院: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新任宁夏西路同知高士铎(正白旗人)创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知县黄恩锡(云南人)为书院划拨学田110多亩,作为办学专资。书院原在南门内,嘉庆二十年(1815年),前署知县周濂集资购买文昌宫右侧草场吴姓旧宅,改建为书院新址。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郑元吉(江西人)筹资对书院进行维修和改建。咸丰二年(1852年),毁于地震,四年(1854年),知县景岷在原址重建。
平罗兴平书院: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知县宋维孜(正黄旗汉军人)开始筹资建书院,次年因罢官而工止。三十年(1765年),知县李鸣壎(河南人)又对县城西原郎润堂予以维修,权充诸生就学之用。四十九年(1784年),知县王世治(四川人)增建整修旧址,始定名为兴平书院。六十年(1795年),知县张炳(河南人)继续对书院进行维修扩建,渐成规摸。嘉庆以后,因经费无着,旋兴旋废。嘉庆十三年(1808年),知县王楚堂(浙江人)维修屋宇和购置器具,使之焕然一新,遂改名为又新书院。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徐保字(浙江人)等对县城西南隅大公馆进行改建,将其作为新书院,仍名又新书院。同治年间毁于兵乱。光绪三年(1877年),知县任懋修重修之,宁夏府又划拨土地842亩为书院学田。
灵州钟灵书院: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署知州周人杰于城西门外前知州江鲲废公廨创建,取名为钟灵书院,后渐废弃。五十二年(1787年),署知州广玉和知州杨芳灿(江苏人)相继移建于城东南隅文庙旁,并改名曰奎文书院。同治二年(1863年),回民起义时,城破毁于兵乱。光绪二年(1876年),知州孙承弼重建,易名曰灵文书院。
新城满营维新书院:雍正三年(1725年),清廷在宁夏府城东北2.5公里处建筑满营时,同时创建了维新书院,供驻防八旗子弟入学。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旧满城毁,五年改于城西建新满营,书院遂迁。
从以上府、州、县学、社学和书院的创建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不少地方父母官都把兴办学校、发展儒学教育作为自己的政务之一。看来官办教育古已有之。一个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得怎样,与父母官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中卫知县黄恩锡,进士出身,工诗文,政绩卓著,口碑极好。他任中卫知县,“尤以讲学为先”,自己倡捐俸银,发展中卫各堡社学,“旧有者,振其废;本无者,补其缺”,使中卫社学数量一跃成为宁夏府各县之首。由于黄恩锡重视儒学教育,因而中卫城乡读书之风日盛,科第崛起。嘉庆十年(1805年),在科举考试中,中卫县出了一位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