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廷彩,清镶白旗汉军人,曾任宁夏知府和分巡宁夏道。他在宁夏任职期间,主持重修了汉延、大清、惠农、昌润、七星诸渠,为宁夏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他创建的七星渠红柳沟环洞飞槽,既避山洪,又畅渠流,为当地治洪治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七星渠是卫宁平原黄河南岸中宁县(清时属中卫县管辖)的干渠,始凿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渠口原在泉眼山下黄河岸边,因其地有泉七眼,朗若明星,故以渠名。清代,七星渠延长70公里,渠梢至张恩堡入河,共浇灌田地64900亩。七星渠靠近南山坡,山中有很多山洪沟,与渠堤直交,山洪出山后首先与渠身相撞,对七星渠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宁南山有名字的山洪沟约34条,其中红柳沟、冯城阴沟(即双阴洞沟)、山河(即清水河)对七星渠的威胁最大。
红柳沟,位于七星渠中下段的鸣沙州东南,源出同心螺山(罗山),向北穿过七星渠流入黄河。红柳沟全长106公里,集水面积1064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年降水量265毫米,年径流量620万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41倍。常年流量0.3立方米/秒,雨季洪峰时可达300~400立方米/秒。当然,这些数据都是现代水利工作者测得的,但在二三百年前绝对大于这个数字,因为当时的雨水比现在多。每当山洪暴发时,水流浑浊而流势凶猛,破坏性极大。山水通过七星渠时,原建有涵洞以通山洪,上架飞槽,以渡七星渠水。自明朝末年以来,红柳沟涵洞与渡槽被山洪冲决,致使七星渠中断上百年,下游百姓无法引水灌溉,只好流徙他方,白马滩成了荒滩旷野。虽然鸣沙等堡居民也曾多次试图建木槽以渡七星渠水,但终因民力有限而未果。
雍正十二年(1734年)春,时任宁夏道台的钮廷彩挂念百姓生计,亲率属员到红柳沟渡槽废址勘察。他观测地形,计算工料,建议在沟中修建石质环洞,以通山水;环洞上建飞槽,以渡渠水。这个方案提出来后,很多人认为这项工程艰巨,很难成功,但钮廷彩力排众议,决心治理红柳沟山水。他上奏朝廷,请求拨国库银修建红柳沟环洞飞槽。朝廷允准后,于这年六月,他带领属员亲自指挥施工。在那栉风沐雨的日子里,他“暑不张伞,劳不乘舆”,整天奔波忙碌,为工程操劳。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到九月间工程已就,次年复加修葺。总计建造石质环洞5孔、飞槽一道,长66.6米,费国库银10040两。工竣通水,水过飞槽,势如建瓴,浇灌白马滩至张恩堡田地30856亩。自此,撂荒百年的白马滩地,又成了肥田沃地,流徙他乡的民户陆续迁回,农舍星罗棋布,鸡犬之声相闻,春种秋收,安居乐业。
七星渠口逼近山河,多碱,每遇山洪暴发,洪水溢入渠内,致使宁安、威武(今恩和)等地渠道,变成蔓草荒滩,淤泥堵塞,流水不畅,鸣沙地区得水艰难。钮廷彩根据地形,在沙草滩下建正闸1座,逼近黄河急流,既逼山水,又畅渠流,开垦新田,大家受益。
上述工程,历时3载,钮廷彩殚精竭虑,须发皆白。当地绅民聚而谋之曰:“今之渠流洋洋,灌溉不竭者,孰疏导之?长桥卧虹,飞槽而渡者,孰区划而疆理之?皆吾公之所赐也。公之德在吾宁(宁夏),尤在吾卫(中卫),食我农人(使我农人有饭吃)以及子若孙,将何以仰报吾公哉?盍建祠以祀诸。”众人一致同意建生祠,并在祠内塑钮廷彩肖像。钮廷彩得知此事后,表示不同意,众乡民跪请,还是不允许,乡民只好暗中为之。乾隆四年(1739年),钮廷彩生祠在红柳沟东金龙王寺旁落成。
生祠建成后,院内立碑,上刻“宁夏道钮公生祠碑记”,其中碑记中的颂词是这样写的:
大河之东,沃野高隆。引水凿渠,阡陌以通。孰疆理之?厥惟我公。匀匀原隰,禹甸之功。于铄钦工,千夫畚锸。渠流洋洋,堤崇巀嶪(jié yè)庐井田禾,万民乐业。公德不磨,青铜之峡。膏腴万顷,粒我蒸民。公像在堂,公德感人。望之俨然,蔼而可亲。永莅吾土,八千为春。食我农人,谷我士女。翼翼田畴,芃芃(pénɡ)禾黍。崇德报功,在河之浒。登公之堂,愿随公处。
这段颂词虽多过誉之辞,但它说明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对当地人民做过一些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钮廷彩的生祠碑,据说现在仍立在红柳沟渡槽西头,这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