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87400000003

第3章 婚姻里最重要的功课

1.我懂你

世上最难得的感情并非单纯的爱,而是懂。

——题记

被人理解,已经成了很多现代人最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我真正想要的,不过就是有一个人能懂我的情绪,能在意我的感受,能理解我的种种心理变化,并且无条件地接纳,而不是进行评判,懂得永远比单纯的爱要可贵得多。”这是一个朋友深夜给我发来的微信。她已结婚多年,曾经也活得像她想要的那般模样,可随着时光的流逝,尤其人到中年,生活似乎就变了样子。就像我的这位好友,她丈夫是独生子,两人曾经爱得轰轰烈烈,七年之后终于修成正果,但如今她开始感觉到心力不支。

丈夫呢?他也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人到中年的年龄危机、事业瓶颈让这个男人的自信心下降了,所以他格外需要妻子的肯定和支持,但是自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安抚妻子的情绪。

妻子很辛苦,他不是看不见,但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毫无理由的挑剔和盲目的发泄让两人的生活充满了争吵,丈夫的负能量总会影响到妻子这个最亲近的人。

所以,虽然丈夫并不想伤害妻子,但是在客观上,他已经无意识地对妻子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在她的心上留下了划痕,而这种划痕使妻子越来越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爱的动力。

但是不管怎么样,妻子还是深爱这个家,深爱丈夫和孩子的,所以她尽可能地理解安慰丈夫,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认真带孩子、照顾双方老人,也为丈夫尽早走出事业的困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不是她不想努力付出,而是她在这段婚姻中始终得不到补给,自身能量便逐渐耗竭。

这样的她,不是不想给,而是给不出了。

看到她发的这条信息,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她需要的东西并不是世俗意义上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钱或者至死不渝的爱情,更不是老公能帮她多做些家务、多处理一些杂事的体贴……

她需要的,只是“被看见”“被认同”“高度共情”。

也就是,有一个人懂她。

懂她藏在心里的劳累;懂她不曾放弃的坚持;懂她对于家庭的爱,懂她的脆弱;懂她的酸楚,懂她的不容易。

他能承认这一切并给出回应就好。

这也是很多夫妻的共同问题,即需要的是对方懂你,而不仅是对你好。

这种心理需求对于两个人的关系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这种需求长久得不到满足,就会在心里形成巨大的空洞。随着矛盾的增加,这种空洞会不断扩大,慢慢吞噬掉爱情,抱怨和失望会渐渐多过理解和宽容,那么两人的关系自然便会走向冷漠。

越是要求对方满足自己,对方就越想逃离……恶性循环由此形成。

而后,就会有分离。

朋友经历的婚姻问题,也正是当下很多人共同面对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不愿意付出,只是实在累了,精力不够,无法继续付出了而已。

在生活面前,所有人都不会轻松,而这种不轻松的日子,最需要的并非单纯的爱,而是懂得,因为相互懂得才是两个人灵魂交融的不二法门。婚姻里,最重要的是“我懂你”。

但是,学会懂一个人,是一种能力。

上面的例子中,好友并没有要丈夫像她一样在家照顾孩子、照顾老人,只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肯定和承认。

她想要的是,他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疲惫,他能说一句:“你很不容易了,你做得够多了。”而不是迁怒和挑剔:“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

努力地付出后,任何人都想自己的价值能被人认同,能被人放在心里去珍视,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婚姻里,要做到平静地理解伴侣并心甘情愿地去承认对方的努力和付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练习后才能获得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需要直面自己自私、自我、狭隘等人性弱点。一个男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可以在承认妻子的付出和价值的同时,仍然对自己有十足的自信,不会感到内疚和自卑。

这样的男人可以接受自己的一切好与不好,并且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可以理解和包容妻子的不满,体贴妻子的劳累,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动力去做到更好,为妻子付出更多。男人的自信不是表现在大男子主义或者对妻子的呼来喝去上,而是表现在愿意接受妻子的诉求,并且不以这种诉求为耻,把妻子放在和自己同等高度上去理解她,尝试与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反之,如果一个男人不够成熟,或者表面自信实则自卑,就会把妻子的难过和痛苦,看成是对自己的指责和压迫,会认为这些东西伤害到了自己的自尊,认为妻子是不信任自己,是在怀疑自己的能力。这样的男人采取的措施,往往是懦弱地逃避。在妻子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之后,他不会去和妻子一起面对困难,努力给妻子感情上的共鸣,而会避重就轻,用“我觉得还好啊”这样的回应来敷衍,不愿面对现实。

举个例子,婆媳关系往往是男人最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难题。当妻子向丈夫抱怨这一点的时候,她要的其实并不是丈夫去和婆婆吵一架或者立刻就让婆婆委屈自己成全她,她要的其实是丈夫理解她承受的压力,看到她为了这个家庭做出的忍让,要的是丈夫的感情共鸣:“我是你的老公,我知道你为什么难过,所以你不需要在我面前隐瞒,有什么困难我与你一起承担。”

其实女人在抱怨的时候,并不是要与你争个谁对谁错,而是想要你站在她的立场去理解她、爱护她。

但是在无力改变婆婆的情况下,如果丈夫也不能理解妻子的感受,而是陷入深深的自责和自我怀疑中,则不如直接告诉妻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和妻子一起商量对策,至少这样能让她看到你的真诚和愿意与她产生高度共情的决心。

能够读懂对方的伴侣,才能从容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放得下自己的内疚,然后看到伴侣的付出,认同伴侣的努力和价值,照顾到对方的负面情绪,在聆听中做出回应,既允许对方表达感受,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努力学会读懂对方的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对方暂时无法与你产生高度共情不代表他不爱你或是不理解你,而是因为这件事本来就不简单,需要练习和经验积累,所以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

这是每一对情侣在婚姻中的必修课。

2.选择性看不见

不是看不见,只是不敢去看见。

——题记

电视剧中总会有一些独自带孩子的母亲形象,剧中场景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因为那些场景都太真实、太还原了。

作为一个妈妈,笔者对带孩子过程中会遇到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对于幼儿来说,一刻见不到妈妈,就仿佛被世界抛弃了一样,因此育儿期间的妈妈要独自去洗手间都十分困难。

但是这种辛苦,没有体验过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所以很容易就被他人忽略或者误解,诉苦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的无病呻吟,认为是女人言过其实了。

丈夫在这件事上理应是给妻子最多支持和宽慰的人,但是他们常常会“选择性看不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的付出你总是不能承认?为什么我的难过你总是不能理解?我需要的不是你赚更多钱或者你让自己变得有多成功,而是理解我、明白我。可为什么你就是不懂呢?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婚姻中都是丈夫存在这种不够懂妻子的问题,有很多妻子也存在看不到丈夫的付出的问题。

但是,这都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夫妻双方互相看不见对方的努力和付出,并以此为由相互指责,不断索取,不断争吵,最终导致同床异梦、婚姻破裂。

而走到这一步往往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一开始我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但是你压根不去关注我的心理活动,后来我失望了,就不再期望你的关注,再往后我干脆也不去关注你,我们各走各的独木桥。这个时候,双方就不再有心灵上的交流,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对方。

不过,不能看到对方的付出,学不会认同对方的价值的人不见得就是个坏人。我的朋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在他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关系淡漠,相处并不和谐,因为对伴侣失望,两人都对这个孩子不太上心,母亲很少对他展露笑容,父亲一向严肃苛刻。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童年时缺乏双亲的关爱,始终做不到自信地面对生活,并且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

他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是中年人,但是在心理上,他实际还未真正成年,还需要克服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心理障碍,才能具备爱人的能力。而只有具备了爱人的能力,他才会明白一个成年人真正的责任,才能真正地承担起责任,对自己、对家庭、对家人负责。

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正是因为这种童年阴影造成的心理创伤,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学习理解伴侣,承认伴侣的难处。

除此之外,丈夫在理解妻子、和妻子产生感情共鸣上有困难,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作祟:丈夫认为,如果我率先表示理解你并认同你的付出,那么就显得我低你一等,显得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给你好的生活。

作为一个男人,我让你感受到这么多的难处,我是不是不能照顾好你?是不是没有像自己承诺的那样给你带来幸福?既然这样,那我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是不是也就将不复存在了?我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而这样一个能力不足,让你感受到这么多痛苦和难处的自己,是我不能接受的,所以我宁愿选择看不见你的难处,也不愿意去面对自己没有做好或能力不足的自责。

3.你们真的是性格不合吗

夫妻之间没有性格不合,只有理解不够、接纳不够,或者换句话说:没有不爱,只有不懂。

——题记

现在如果问闹离婚的夫妻离婚的原因,80%以上会说“性格不合”,因为性格不合,所以总是吵闹不停,最终导致离婚。但是事实上,性格不合对于男女关系来说,只是一个分手的借口而已,背后的真实原因应该是了解得不够,所以不能接纳。

性格在人生下来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是注定的,但是随着后天的发展,会渐渐向不同的方向分化,最终在成年之后定型,成为自己的独特属性。性格一旦形成并且定型,就很难再被改变,所以夫妻双方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而化解问题的唯一方法是:真正的理解与爱的接纳!

人都是因为爱在一起的,可是爱只是一种感觉,一种让人仿佛置身蜜罐的甜腻感觉,一种让人仿佛漫步云端的浪漫感觉,这种感觉是很容易消散的。要想把爱定格下来,就必须全心付出,真诚相待,首先在内心深处接纳它的各种不圆满,然后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好好经营它。婚姻生活会把爱情最初的激情消磨殆尽,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日子,而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高雅终究不是生活的常态。

随着爱情逐渐褪色,人们就会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和眼前人在一起并非因为爱,而只是出自性本能。几乎这是每一段婚姻都会经历的纠结期。他是不是已经不爱我了?我们的婚姻还走得下去吗?他怎么是这样一个人?……这是我们面临的种种问题。可是,这个人是你自己选择的,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你们刚认识的时候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只是你没有看到,没有觉察,或者你已经觉察,但所谓“爱情的力量”太伟大,你依然选择和他在一起……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只不过你现在不想再对这种选择负责,因此你说:“我们的性格实在不合,我们生活不下去了!唯有离开,只有离开!”

你真正了解你的伴侣吗?他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所以不论你们一开始见面时他是什么样子,他的本质都一直不曾变。成长历程决定了他的事实存在,现在他的外在是暴躁的,那么他的成长中父母双方或一方肯定脾气暴躁,他内在并不接受,但无形中又习得了这种模式。换句话说,他内在抗拒这种模式,但因为他在这种模式下受到了一定的伤害,而那些伤疤无法平复,于是他采取这种方式来平复。他自己是不知道的,这种暴躁的习得反而是他内在自卑柔弱的反映。

如果现在的他在你看来是懦弱或没有能力的,那么,在他的原生家庭或成长过程中就必然有父母双方或一方比较强势,或者他在成长中没被充分地肯定,于是造成他如今的样子,但是他的内在是一直希望被充分肯定的。因为内心缺乏力量,他才希望被你承认,但你可能给予他更多的是指责和抱怨。然后问题来了,为什么你是一个指责型的人?过多的指责让你们的婚姻充满了火药味,甚至让婚姻濒临破碎。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原生家庭或成长过程中父母双方或一方一直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指责模式,你是原版“习得”,只是你自己都未曾察觉,更没有发现你内心其实并不喜欢,可它切实影响了你的婚姻生活。

一切结果都与自身成长经历有关,你不仅不了解你的伴侣,你甚至未曾真正了解自己。

两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模式来到一起,或多或少会把自己的痛加到对方的身上,这个时候再彼此指责只会让对方和自己更加痛苦,这是毫无意义的。其实,每个人都痛在自己心灵深处,痛在自己的童年记忆中。

席慕蓉的一首《蚌与珠》,讲的就是人的心灵伤痕:无法消除那创痕的存在于是/用温热的泪液/你将昔日层层包裹起来/那记忆却在你怀中日渐/晶莹光耀/每一转侧/都来触到痛处/使回首的你怆然老去/在深深的静默的/海底。

所以,请记住,所有的结果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潜伏在我们心里的童年意向。若在小时候就拥有足够多的爱,长大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拥有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能力,幼年、童年时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认同,长大以后就渴望从伴侣那里获得完整被爱的安全感。这就是索取!

要经营好亲密关系,双方都是有责任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你的伴侣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的想法,反映出你想要的东西。你之所以会被对方吸引,也正是因为对方身上有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来看的话,你害怕和对方太亲密,也就意味着害怕和自己想要的东西太亲密,而这往往是因为你害怕失去。人首先要学会自爱,然后才能爱人,所以只有一个懂得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的人,才能吸引来一个真正重视你、爱护你的配偶。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别人对你付出,就得首先愿意对别人付出,只有给予他人足够的爱的人,才能换回同样珍贵的爱。当然,在恋爱关系上,不应该将自己的感受作为束缚对方的枷锁,要学会让对方自主选择,只有在两人相对自由和独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效沟通。在争吵中,懂得照顾对方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自己不喜欢当被指责的那一个,那么对方肯定也不想。因此,没有必要一定坚持自己是对的,只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就足够了,否则两人迟早会陷入不可调解的窘迫境地。

有研究指出:童年时,父母的爱是否有条件,决定着孩子成年以后是否具备自主性。具体来说就是,如果父母的爱需要用牺牲一些东西来换取的话,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不能完全做到为自己而活,因为父母这种有条件的爱,会让他不自觉地牺牲自我去换取别人的认同。这种心理会让人形成讨好型人格,而且因为丢掉了一部分自我,就很难做到全心全意对别人付出,哪怕是遇到了自己真心爱的人,明知道自己愿意用所有的心思去对他好,但就是做不到。童年阴影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但需要自己做出很多努力,且伴侣的配合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完美的结果是能彻底原谅父母,解开心结,如若做不到这一点,就很容易把自己和伴侣两人中的至少一个人变成父母的样子。

这样看来,问题的本质根本不在于性格是否合得来,而在于双方有没有花心思去了解真实的对方,有没有了解对方的成长过程,能不能在清楚地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之后努力地去付出,去给对方想要的一切帮助和理解。日常生活中很多有问题的夫妻来向我做过咨询,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在家庭中觉得自己很可怜、被对方伤害的人,在了解配偶的原生家庭和成长模式后,都会哭着说:“原来他比我更可怜!”这一刻,他其实才学会了理解和接纳。

所以,夫妻之间没有性格不合,只有理解不够、接纳不够,或者换句话说:没有不爱,只有不懂。有时候,我们根本不懂自己的伴侣,不懂伴侣的过去,不懂伴侣的内心伤痕,从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如果你相信这点,我相信你已经走在了成长的路上,你也已经在悄悄接近幸福了!

4.爱与需要不要混淆

所谓成熟的爱,是在保有个人的完整性及个别性条件下的结合。

——题记

“爱”到底是什么?

回想我们的成长,再反思我们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所学会与了解的爱是有问题的:

父母相濡以沫教会了我们感情是互相依赖的;许多影片和歌曲告诉人们,“只要他还需要我,就表示他还在乎我”“我爱她是因为我无法离开她”……

于是,“爱”与“需要”常常被我们混淆,我们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导致了生活中很多恋人和夫妻之间的出现问题。

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兰兰告诉我,她和她男朋友之间的感情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他上大学的这几年,我既得忍受旁人不理解的眼光,还得努力挣钱供他念书,实在是耗尽了自己的心力,但是我这样做的目的,只不过是证明他需要我,只不过是要让他满足我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兰兰哭着说,“可是我错了,我现在才明白,爱情不是需要,即使我再怎么爱他,我也不该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是爱我的。”

对兰兰来说,“需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这也正是当下很多恋人恋情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爱”很容易被理解成奉献和委屈自己,但这些其实都只不过是你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而已,并非真正的纯粹的爱。

因为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我们头脑里经常会有这样的观念:若我爱他,就应该死心塌地;若他爱我,就应该处处为我着想。

可是我们忽略了,感情不仅需要感性,更需要理性,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能把人带向幸福的工具,更不是自我膨胀下释放不满的手段。

那到底什么是“爱”?什么又是“需要”呢?

这个问题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爱和需要本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它们的区别只在于你行为模式的出发点不同。

有诗说:“如果爱你是错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等于没有你的话/我宁愿错一辈子。”

首先,“需要”是一种基于自我的界定。

在谈恋爱之前,你是否问过自己,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去和这个人谈恋爱的?很多时候,一段感情的开始只是为了满足当事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而已,这也就导致了相爱的人一定彼此需要,但彼此需要的人不见得一定会相爱。

所谓的需要,理性成分远大于感性成分,因为你在选择这个人时,考虑更多的是自身长久以来的习惯,是因为自己比较懒,所以需要有人来和你一起分担本属于你的生活重任,是在自己不追求上进的情况下,错误地认为对方知你冷暖,懂你悲欢,并愿意和你一起面对这人世疾苦。但事实上,这些都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是你为满足一己私欲而找的借口罢了。

有时候习惯的力量实在太过强大,可以改变很多想法。你会觉得你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在这段感情中都已经付出了很多心血,所以宁愿付出更多的心力相互妥协、相互讨厌,也不愿意放弃它,转而去寻找真正的感情。你所重视的东西并不是内心感受,而是你已经付出的一切。

人生是一个很宏大的课题,而我们都太过渺小,生命的孤独感也会裹挟着你,让你将依赖成性当成爱,让你因为贪恋这种依赖而屡屡选择妥协,而不是勇敢地从头再来。

这些状态都是你将需要和爱混淆的表现,需要对方和被对方需要都是恋爱中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它们永远都不是爱,也永远代替不了爱。因为它们没有爱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心灵的契合和想要为对方付出的真心。

大多数人的问题在于,在恋爱中太过依赖对方,希望对方对你百依百顺,并以此作为对方爱你的表现,这其实只是你基于自己欲望的一种需要而已。为了满足对方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这种欲望,他们愿意为伴侣做任何事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方已经变成他们想要攻克的目标,而不是爱人。

一个人倘若对伴侣的依赖性太高,就会失去自我,总想从对方身上获得弥补,这注定是不能被完全满足的。长此以往,当这种不满发展到一个极端,人就会做出种种荒谬行为,到了这个地步,矛盾就很难再被消除。一个人的价值是靠自己来创造的,并不需要靠别人来体现,如果你总想着靠别人的爱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已经偏离了爱的初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就像病人需要麻醉剂来获得短暂的平静放松,但是麻醉剂并不能让病痛消失一样。这种人总想着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却不知道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

在对待恋人时,付出是有条件的,是必须获得回应的,这才是感情中双方应当明白的道理。

分不清爱和需要,带来的后果就是,打着爱的名号,却做着剥夺他人自我意志和自由权利的事。此时,“爱”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了,只不过是操纵与控制对方的理由而已。

明白了这一层道理之后,再来看身边的很多问题情侣,其实都存在着这种操控对方的情况,所谓的爱情名存实亡。

李永人很不错,聪明又活泼,但是恋爱总是不如意,因为当他和一个女生在一起的时候,他每天能打一二十个电话给对方,每天准时去接女生下班,没事就问一下吃没吃饭、穿什么衣服、跟谁出去玩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和他交往的女生一般都会因为受不了这种无处不在的“爱”而选择分手。

大学是恋爱的天堂,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但是在大学生的恋爱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关于大学生恋爱交友的相关讲座中,女生们提问次数最多的问题是:男朋友的性要求究竟该如何处理?是不是一旦拒绝就意味着感情走到尽头了?

其实,不仅是大学生,很多女性都会遇到这种问题,男朋友在提出性要求时的口吻总是:“如果你爱我,就应该满足我。”

这是何等荒谬的言论!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根本算不上爱,只不过是一场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罢了,而且这种道德绑架不过是出于当事人的私欲。

另外,爱情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虽然两个人在一起了,但是在人格上仍然还是相互独立的。对恋人的尊重,表现在尊重其正常的需求和心理感受上,尊重他的想法和考虑,然后再适度地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和帮助。

当然,这是对爱情双方共同的要求。生活中,很多人都明白这些道理。可是我们往往会更容易伤害自己最爱的人,对不那么亲近的人,像同事、朋友之类,反而会更注意他们的感受。这可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的是“三从四德”的伦理纲常,所以强势的一方潜意识里认为弱势的一方就应该屈从,就应该以自己的想法为重,不自觉地忽略了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尊严。这是一种环境造就的“整体无意识”行为。然而,现在的时代是一个自由文明的时代,只有认清自己的这种心理,然后改正,才能获得真正平等自由的爱。

人们之所以会把爱和需要混为一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格发育不健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分不清爱和需要的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其需要过于不近情理,而这种不近情理的需要,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的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因此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自卑脆弱、胆小懦弱,同时极度缺乏安全感。这就导致了他们需要对方用更多的付出来表达对自己的爱,在言语上会表现为:

“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

“你如果不……就是不爱我!”

“我这都是为了你!”

“你为什么感觉不到我的心意呢?”

这些人所说的爱并非真正的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近乎畸形的情感需求而不顾对方感受的索取,而这种索取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其实早已经脱离了爱的初衷,变成了控制别人的工具。所以,当对方需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空间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认为对方是不爱自己了,想要逃离了,自卑心理又会让他们感受到威胁,从而加紧索取,想要对方满足自己更多欲望,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巩固自己的地位。此外,这个时候他们还会因为对方没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感到愤怒和失败,然后就会产生无休止的争吵。事实上,并非爱人让他们失望了,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分清何为爱,何为需要,把爱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束缚。

再次,爱是一种相互的、正向的、自由的行为。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在竭力赞美爱情的伟大,而爱情确实拥有强大的力量。科学研究表明,处于热恋中的情侣,在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会有明显提升,甚至连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因为爱情而不断改变,整个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得到明显改善。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双方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对方,让爱情变成两个人共同进步的最好工具。

但是,人们在初识爱情的时候,还不懂得爱和需要的区别,所以,不论是生活的烦忧还是感情的失败,都会企图在爱情上获得补偿,而不是为维护爱情付出努力。这样一来,爱情就沦为收纳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久而久之一定会不堪重负。

正是因为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人们开始极度地依赖爱情、依赖爱人,超过了正常范围的依赖就会变成病态的索取,一系列的怀疑、不和与相互伤害就会接踵而至。当一个人的身心都需依赖别人时,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就会逐渐消失,最后演变为对爱人的憎恨。

造成这种结果的关键原因,就是爱情双方未把对方当成独立个体去相处,弗洛姆就曾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所谓成熟的爱,是在保有个人的完整性和个别性条件下的结合。”

爱情和婚姻本该是最纯粹的东西,但是我们往往人为地为其加上了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而忽略了自己可能存在的两个动机:第一,借对另一半的依赖来逃避烦恼;第二,用满足自己的苛刻需求来填补内心空虚,消除自卑心理。许多恋人其实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去维系好一段感情,他们选择在一起,不过是希望在彼此身上寻找庇护与安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并非两心交融的爱,而是丢失自我的相互妥协、相互利用,感情的问题往往由此产生。

许多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幸福与人生完全交给另外一个人,结果却常以失望收场。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健康的独立个体,只有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能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分享给别人,给别人带来新的风景。否则,那就不是爱,只是控制和强加的需要而已。

所以,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坚信幸福的存在,相信幸福就在身边,但千万不要混淆了爱与需要的界限。否则,再深的爱也会渐渐消失,再熟悉的身影也会渐渐陌生。

同类推荐
  • 在婚姻中成长

    在婚姻中成长

    生活需要情趣,寡淡如水的日子,只能让人们逃离。生活需要激情,平淡无波的日子,只能让人们敷衍。生活需要惊喜,一成不变的日子,只能让人们厌烦。本书通过解读夫妻双方的心理、疑惑,让夫妻之间怎样才能回归初恋般的激情,对于处在婚姻中的夫妻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 魔鬼约会学

    魔鬼约会学

    《魔鬼约会学》系统地从“两性的秘密”“交流的艺术”“约会的技巧”等多个角度,归纳、分析、总结了关于两性约会的本质、技巧与方法。为读者深入解析如何约会、约会前要注意什么、约会时要注意如何交流等问题,是一本围绕“约会”主题的实用指南。“魔鬼咨询师”阮琦潜心写就的约会宝典,教你从搭讪一步跨越到约会,更带你从约会开始,走向真正的亲密关系。
  • 高情商婚恋术

    高情商婚恋术

    所谓情商高,不仅仅只是会说话。在爱情和婚姻中,除了激情,更需要高情商,需要相处的艺术。芭芭拉?安吉丽思作为全球两性关系专家,无数人曾向她倾诉自己的苦恼。在本书中,芭芭拉从八个角度:爱与亲密、共处、谈婚论嫁、交流与矛盾、亲密接触、忠贞、分手&重新开始、生活&爱情一一列出亲密关系中的典型问题,并给予真实、有用的建议,可以称之为关于爱情婚姻的“百科全书”。当你与爱人吵架时,在感情生活方面因某个问题而为难时,朋友向你询问感情经验时……你可以查看目录,翻到对应的章节,找到问题的答案。
  • 向爱则暖

    向爱则暖

    作为资深婚礼策划,以旁观视角讲述都市中那些或缠绵悱恻、或平淡如水、或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并以此引发一些让读者值得感慨和深入思考的心灵鸡汤式婚姻爱情公式。里面每一个别人的爱情小故事,都是难能可贵的幸福,遇见彼此,皆是小幸运!
  • 渡边淳一 精品套装(全12册)

    渡边淳一 精品套装(全12册)

    洞察两性情感世界,演绎两性人生态度,“渡边式”恋爱必修故事课,文学大师渡边淳一教你读懂他/她:《背叛》、《仁医》、《化妆》、《男人不专注 女人不反省》、《恋川》、《男人是动物 女人是植物》、《女神》、《浮岛》、《留白》、《岁月》、《影绘》、《男人是鲑鱼 女人是鳟鱼》。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各有千秋

    快穿之各有千秋

    【妥妥的虐,神转折,前几个故事可跳看】女主穿梭在三千世界里,为宿主完成心愿,却遗忘了自己是谁,她深爱着,也被深爱着,她辜负着别人,也被辜负着,这个世界那么大,能遇见就很幸运,所以啊,很高兴你能来,也不意外你离开,别谈那么多的海誓山盟了,如有万里路,能不能请你陪我一百步?【文案废,第一个故事练笔,可跳】【欢迎加入千秋堂,群号码:602686864】
  • 来自东方的世外客

    来自东方的世外客

    无可逆转的莫比乌斯环无法拒绝,无法违背的亘古法则前方道路迷茫,身后皆无退路——为什么要来?——因为我想见你。[你呢?你想见我吗]
  • 清穿之与君绝

    清穿之与君绝

    她,一介孤女,他,尊贵皇子,她与他一见钟情,怎奈情路坎坷!上穷碧落下黄泉,他与她生死与共!一段情,一份爱能否打动帝王之心?沧海桑田,再回首,她不再是当初的少女,他亦不是那痴情皇子......一块金牌,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那段情可还经得起暴风雨?她,又当何去何从!
  • 穿越之痴儿泪

    穿越之痴儿泪

    恶俗穿越发现自己是个不受宠的二小姐,还是个被送上门的小妾人选,接触最多的两个男子搞得人糊里糊涂;最终跟着心坦然的接受了爱,却发现自己竟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自始至终自己都是个影子~;悲惨的说:“傻,真傻!”无奈的说:“痴,太痴!”豆花儿说:“贱,真贱!”那滴泪只为自己流,只怪自己太傻,太痴,碰壁不回头。***********************自己回头看,发现前6万字都是废话,我要向已经看了的朋友们道歉,要向还在犹豫要不要点叉的朋友们提个醒,就看看人物关系吧,说不定后面还有惊喜呢!*********************************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吕思道传奇

    吕思道传奇

    一世兄弟,道却不同!究竟谁飞升?谁化龙?一个关于人和龙的故事!
  • 二货总裁老婆我错了

    二货总裁老婆我错了

    “妈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的……”小豆丁。“你最好不要想起我!”江青。“小夜,她真是我老婆?”唐轩铭“boss,你自求多福吧。”夜辰“儿子,你确定你还有命吗?”唐万云“哥,你自求多福吧。”唐轩燃“兄弟,自求多福。”许亦承“轩铭……我怀孕了……”莫笑笑“唐轩燃,我们完了……”夜小晴
  • 猪和棍

    猪和棍

    长安初雨少年行,不破苍穹終不还。一人,一棍,一猪,且看庭前花又落,静听院外水无声。愿你蹉跎半生归来,仍是此间少年。
  • 夏末姜跱,骞墨相思

    夏末姜跱,骞墨相思

    在逝去的岁月中,有没有一个人他曾令你魂牵梦绕,他曾令你牵肠挂肚他或许成为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又或者分道扬镳,从此便是陌路人正如淳淳奶香,馥郁酒香留下的,不过是刻骨铭心罢了……
  • 你是谁的唯一

    你是谁的唯一

    早就猜出了这块美玉的背景和来历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现在听到瘦商人和众人的话之后,并没有感到吃惊,他一直都把目光放在胖商人的身上。
  • 杀手17

    杀手17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含着很多东西,不一样的名字就会有不一样的价钱。人们总是愿意为好的名字出一个好的价钱。而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别人获得好名字的那个人,有多好...........那是无价一个杀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