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每次出省去排戏,我心头也是活甩甩的。这些剧种跟我们的剧种究竟有啥子区别?其实我原来都晓得,因为我喜欢看一些外省剧种的戏。但是自己要去排演了,这是两码事。对这个戏,要把我脑筋头川剧概念的一些东西变成汉剧,它有一个过程。应该说通过这个戏我摸索了这个过程,摸索了它这个规律,这规律就是三性指导:区域性、程式性、综合性。每个戏曲剧种都会受到这三性的制约,它如果不受这个三性的制约,它就不称其为戏曲。
区域性
我是川剧出身的,别的剧种它毕竟不是川剧。所以,第一我每到一个地方排戏,先要与音乐唱腔设计沟通,我十分强调,它们一定是本剧种的特色,不能把自己的特色都搞掉了。现在有些改革,比如,我们川剧有些个别的唱腔设计,他又不懂好多川剧的音乐,就知道那么一两支曲牌,但是他在里头整,一整就乱整,整来离题万里,鬼才晓得它叫川剧。很可怕呀!我就希望引起上头的重视。各个层面的人都有高手,真的,都有高手,打击乐的有,作曲的有,设计唱腔的有,如果这些人你不重视,那么里头的这些人又不努力,你的剧种都要变味。这是豫剧啊,我咋听不出这个是豫剧了?如果你把它这个戏曲的味道、剧种的味道弄变了,你首先得罪的是地方剧种的本地观众。没有地方特色的声腔,外省的观众也不会欣赏,对你这个剧种也会越来越疏远。
程式性
就像现在一些话剧导演,在排练的时候老是喊演员出来吧,你出来,你出来。演员就很为难,请问我咋个出来?传统戏它有一个锣鼓,你是慢的,你是出来耍的,那你就必须有身段,这就是程式性,演员都习惯了的。任何剧种都要受到这个制约。演员是严格受到这个制约,你是急上,还是慢上,你是犹豫上,还是沉闷上,它有不同的锣鼓。现在,加上一些新的好的音乐来配合,它也要综合进去。戏曲导演和话剧导演首先在程式上就发生了一些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处理。所以有些话剧导演喊“出来”,闹得演员实在难受。我懂啊,它就是受三性制约。
综合性
所以,我在跟各剧种的同行们交流的时候,到哪里就要唱哪里的戏。第一,一定是本腔本土。在这个基础上,你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结构可以做变化,我们都是追求这个。也不是说一成不变,像我们的干唱加上音乐,音乐当中又加上其他的曲牌转换,也是在变,在做这个工作。但是你万变不离其宗,绝对不能失掉你本剧种音乐、声腔特色。如果失掉了这个特色,那这个剧种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就是很注意这个问题,每到一个地方,第一,音乐尺度宽一些,有些时候选择是传统的,有的时候选择是新颖的,尤其少数民族的戏,就有地域特色的问题,这是一个我比较重视的、注意的问题,所以很少犯错误。第二,我比较重视我排这个戏在这个剧种中有没有传统,如果它有这个传统戏,它在表演上有什么特色,要看,要研究,仔细研究。像《百里奚》是广东汉剧比较出名的,传统里的这个《百里奚》,它就肯定有些表演。我排昆曲《景阳钟》,也是一定要保留传统表演,我喊演员做给我看,这场戏你们老演员是咋个演的。导演一定要把握这个,不能丢掉它本剧种很好的传统的表演精华。综合性是在区域性基础上的综合性,所以必须要看深、看透你要接手这个剧种的传统精华。
把握好了三性两点,我认为,我到现在排了这么多剧种的戏,基本没有犯过错误。我每一次下来都会问他们,像不像你们这个剧种?像排京剧《华子良》,就融入很多新的元素,与传统京剧相比似乎变化比较大,天津的观众又很“扯”,你如果说整得四不像,他会当场造反。我举个例子,在天津京剧院演出传统京剧时,如果你在舞台上耍“把子”,掉了,观众会喊,哥们,捡起来,再来一回。他可以原谅你。你第二回,又耍来掉了,就会轰你,走,快走。如果你第二回捡起来再耍,完成了,好样的,鼓掌。演出当中,他们就敢这样。当然现在这种现象很少出现,这说明天津的戏迷是门道的内行,很爱京剧,你不能出现问题。《华子良》内部排完以后,我第一个是问王平、杨乃彭、邓沐玮,我说,你们说这是不是京剧,说真话。他们说,这就是京剧。其实我在里面加进了些川江号子,那毕竟发生在长江流域上游的重庆嘛。我说你们说行就行了。首场彩排,来了很多观众,我提心吊胆地看完,看完了以后来了几个大汉,找导演。我想肯定找导演算账来了,结果不是算账,是找导演签名,我的心一下就落下去了,就知道他们认可了。
首先是剧种的特色,按这个规律办,我接受排一个外剧种的戏,一定要有这些程序。不管有没有观众来问你,我觉得首先对它本剧种的发展都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