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施琅率大明中兴军海军东海舰队陆战队攻取朐山燕虏阵地的同时,郑成功的亲卫队由小野太郎率领的太刀队和金明折率领的白马队开始进攻海州城。
这支队伍的前身是郑芝龙收纳的倭寇,也是郑芝龙海盗集团唯一的陆军。海盗不可能永远在海里“做买卖”不上岸,所以这支部队是郑芝龙海盗集团唯一的陆上凭仗。郑芝龙归顺大明中兴帝朱慈炅被封泉州侯,退居二线,这只队伍便跟随了郑成功。
倭人小野太郎率领太刀队每人用持一把野太刀,此刀是倭人从华族刘汉的环首刀和李唐的陌刀变化而来。当年汉武大帝的大军凭借环首刀打得匈奴西遁,唐太宗的大军仗着手中陌刀拓边千里,在这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刀尽显刀之郝郝凶威。
高丽人金明折率领的白马队是高丽人组成的骑兵,清一色的白马银枪,如今再配上大明中兴军的米尼骑枪,更是如虎添翼。
大明中兴军海军东海舰队的舰炮已摧毁了海州城头红衣大炮、床子弩等守城器械,燕虏也被炮火压制在藏兵洞不敢露头,伏波号上的舰载线膛炮炸毁了镇海门,太刀队夺取了城门控制权,白马队跃马扬鞭冲进海州城。
随着东海舰队炮击停止,残存的燕虏从各种掩体中冲了出来,白甲兵挡住了白马队的去路,重甲步兵如林的枪阵正是骑兵的克星。白马队手中的米尼骑枪开火了,燕虏的重甲挡不住米尼骑枪的子弹,许多燕虏载倒尘埃,阵形开始散乱。接着白马队向两翼一分,倭人的太刀队冲入燕虏军阵,太刀翻飞,燕虏人甲俱碎。战场上断没有只有我杀你不许你杀我的道理,燕虏手中沉重的狼牙棒砸得倭人脑浆崩裂。惨叫声、刀枪入肉声、伤兵的呻吟声响彻海州城。野蛮的燕虏终究挡不住配备了新式火器的倭人,严整的军阵开始崩溃。两翼的白马队开始侧击燕虏,没有阵形的步兵只能任骑兵宰割。燕虏成建制的抵抗被打垮,立即凭借各种建筑物和太刀队及白马队巷战,马上遭到手雷的轰炸,经过殊死搏斗,明军占领了海州城。
大明中兴二年(伪燕顺治四年)五月二十日,大明张家口郡侯、大明中兴军右军都督、湖广总督、大将军林虎部十万人;大明中兴帝朱慈炅及护驾的张城部御林军两万人逼近徐州。
徐州城墙以砖石垒砌,周长九里余,高二丈三,顶宽一丈一,底宽二丈三。有城门四座:东曰河清门,西曰通汴门,南曰迎恩门,北曰武宁门,城墙外挖有深、宽各三丈的护城河。
徐州地处汴、泗二水交汇处,山东丘陵余脉南侧。为“北国之锁钥,南国之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古人写诗赞曰:
“山城夜色满危楼,地设雄关控九洲。
明月迴随银汉转,青天倒映黄河流。
已无栩檄来边使,喜见龙标在上游。
猎马不归村巷静,时平端慰圣明忧。”
自古“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大明中兴军占领徐州,进可北胁齐鲁,东取中原;退可固防淮水,屏障南京。
大明张家口郡侯、大明中兴军右军都督、湖广总督、大将军林虎下令先锋官、大明中兴军楚州总兵高一功率领两万人在徐州西门扎营;张城部御林军在徐州东门扎营;大明中兴军徐州总兵徐盛率兵两万在徐州南门扎营;大将军林虎自率中军六万人扎营于徐州北门,将徐州燕虏团团围困于徐州城内。
伪燕徐州守将、贝子富尔康率军两万守徐州,真虏一万五千人,室韦八旗五千人,鉴于徐州为“北国锁钥”,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没用一个“华奸二鞑子”。
五月二十一日辰时,大将军林虎下令大明中兴军四门同时攻城,务必以雷庭万均之势一举夺取徐州。配合陆军进攻的大明中兴军淮河水师舰炮同时炮击徐州四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云霄,城墙上燕虏守城的红衣大炮未发一弹便被摧毁,城防的滚木擂石飞上半空,木制的城门被迅速击毁,大明中兴军驱赶着马拉九二步兵炮车从四门冲入徐州城内,遇见抵抗的燕虏直接炮击,炮弹在燕虏群中不断地爆炸,一时间燕虏血肉横飞;紧随炮车的独轮车载马克泌机关枪,密集的弹雨将燕虏成片成片地打倒在地;接着是跃马扬刀的大明中兴军骑兵,一切敢于顽抗的燕虏皆被砍翻;最后是手执中正式步枪的御林军和手执米尼步枪的湖广总督府步兵,负责清剿躲在各种建筑物中与大明中兴军巷战的鞑虏。
等到大明中兴帝朱慈炅骑着白龙马进入徐州城,徐州燕虏及室韦八旗兵已被斩杀殆尽,守城主将富尔康也被楚州总兵高一功斩下脑袋。
大明张家口郡侯、大明中兴军右军都督、湖广总督、大将军林虏下令在徐州城北二十里用燕虏尸体垒“京观”,以震摄即将到来的伪燕皇父摄政王慕容燕。
大明中兴军在徐州城内救治伤患,出榜安民,修复城防,准备迎战伪燕皇父摄政王慕容燕的三十万大军。
大明中兴二年(伪燕顺治四年)五月十六日,大明银川郡侯、大明中兴军左军都督、两江总督彭明率领十万大军在宿州东门外扎下大营。
宿州城墙始筑于李唐,初为土城,本朝文帝洪兴十年始垒石为城。周围6里30步,共长1115丈,每丈两垛,共有垛2230个。连垛高3丈3尺,厚2丈5尺。辟四门,东门曰“望淮”,西门曰“连汴”,南门曰“阜财”,北门曰“拱辰”。每门上建城楼,外筑月墙(瓮城)。城下挖有周长8里80步,深3丈,宽5丈的护城河。
燕虏守将嗄奈儿率领燕虏一万人,室韦八旗兵三千人,华族“二鞑子”两千人守宿州,接到大明中兴军攻城的战报,立即召集众将议战守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