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60900000005

第5章 薛侃录

七八

原文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功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功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功夫上又发病。”

译文

薛侃问:“坚持志向好比心痛,一心在痛上,哪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说:“刚开始学习时这样下功夫也好,但是要让自己明白心灵的神明原本就是‘出入没有固定的时间,不知道它要到哪里去’,这样功夫才有着落。如果只死死守着志向,恐怕又在下功夫上出差错。”

七九

原文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

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注释

[1]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

薛侃问:“专注涵养天性而不讲求仔细研究,如果把私欲当作天理,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人必须知道学习,研究也就是涵养,不研究只是涵养天性的志向不够坚定。”

薛侃说:“怎样才是知道学习?”

先生说:“你姑且说说为何学习,学习什么?”

薛侃说:“曾经听先生讲过,学习就是学习存养天理;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体察认识天理,只要自己的内心没有私念。”

先生说:“如果这样,则只需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就是了,还愁什么不明白天理、私欲呢?”

薛侃说:“正是害怕认不清这些私欲。”

先生说:“还是志向不坚定。志向坚定,眼睛看、耳朵听都集中在天理上,哪里会有认不清私欲的道理!辨别对错的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到心外去寻求。研究学问也只是体察自己的本心所见,不必再去心外另寻他见。”

八〇

原文

先生问在坐之友:“比来功夫何似?”

一友举虚明意思[1]。先生曰:“此是说光景。”

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

二友惘然,请是。

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2],方是真切功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功夫。”

注释

[1]虚明意思:由静坐而产生的超觉体验,恍若海市蜃楼,故曰“光景”。[2]见善即迁,有过即改:语出《易经·益卦》“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

先生问在座的朋友:“近来功夫有何进展?”

一个朋友说自己寂静而有超觉。先生说:“这只是讲表面现象。”

一位朋友讲述了过去和现在的异同。先生说:“这是做功夫的效果。”

两位朋友茫然不解,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们现在用功,就是要使为善的心更加真切。这个心真切,看见善就会向往,有过就会改正,这才是真切的功夫。如此一来,私欲才会日渐消亡,天理也就会日益光明。如果只在那里寻求表面情况、说效果,这样反倒助长了向外界寻求天理的弊端,再不是真切功夫了。”

八一

原文

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

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1]之分,不得不辨。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注释

[1]毫厘千里:语出《论语·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译文

朋友们在一起看书,常常批评、议论朱熹。

先生说:“这样故意吹毛求疵,是不对的。我的主张和朱熹是有不同,主要是在学问的入门功夫上有毫厘千里之别,不能不分辨清楚。然而,我的心和朱熹的心是相同的。就像朱熹对文义解释的清晰精确之处,我又怎能改动一个字呢!”

八二

原文

希渊[1]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2],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3]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功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4],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时曰仁在旁,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

先生又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注释

[1]希渊:蔡宗兖,字希渊,号我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守仁的得意弟子。[2]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为二十四两。[3]“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出《孟子·告子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4]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语出《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

蔡希渊问:“人固然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圣人。但是,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才智上终究有所不同,孟子把他们同称为圣人,原因何在?”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们的心纯为天理而没有掺杂丝毫人欲;犹如纯金之所以为纯金,是因它的成色充足而没有掺杂铜、铅等杂质。人心纯是天理才为圣人,金到成色充足时才为纯金。然而,圣人的才智也有大小之分;正如金的分量有轻重。尧、舜好比万镒的纯金,文王、孔子好比九千镒,禹、汤、武王有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则为四五千镒。他们的才智虽然各不相同,但在纯为天理方面是相同的,都可以称为圣人;仿佛金的分量不同,而只要成色十足,都可称为纯金。把重五千镒的纯金熔入重万镒的纯金之中,成色相同,把伯夷、伊尹和尧、舜、孔子放在一块,他们的心都纯为天理。之所以为纯金,在于成色足,而不在分量的轻重,之所以为圣人,在于纯乎天理而不在才智大小。因此,即使是普通人只要肯学习,使自己的心纯正为天理,同样可成为圣人,比如重一两的金子,和重万镒的金子相比,分量的确相差很远,但就其成色十足而言,则是毫不逊色。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根据就在于此。学者学习圣人,只不过是去除私欲而存养天理罢了,好比炼金求成色充足。金的成色离足赤相差不大时,功夫可节省很多,容易成为纯金,成色越差,冶炼就越难。人的气质有清纯浊杂之分,有中等以上、中等以下的区别,对于圣道来说,有生来就知道并且能自然去实践的人,有通过学习才知道并能顺利实践的人,资质低下的人,必须是别人用一分力,自己需用百分力,别人用十分力,自己需用千分力,最后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同的。后世之人不理解圣人的根本在于心体纯是天理,只想在知识才能上力求做圣人,认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会。我只需把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一一学会就可以了。因此,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功夫,白白浪费精力,从书本上钻研,名物上考究,从形迹上推理。这样,知识越渊博而私欲就越滋长,才能越高而天理越被蒙蔽。正如同看见别人有万镒纯金,却不肯在成色上冶炼自己的金子,以求无逊于别人的金子,而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的万镒,把锡、铅、铜、铁都掺杂进去,如此分量是增加了,但成色却越低下,炼到最后,不再是金子了。”

这时徐爱在一旁说道:“先生这个比喻,足以击破世儒造成的支离破碎的困惑,对后来的学者大有裨益。”

先生又说:“我们用功,只求每天减少,不求每天增加。减去一分私欲,便是恢复一分天理,这样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捷易行啊!”

八三

原文

士德[1]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2]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

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着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误’,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又谓‘此与守书籍,泥言语,全无交涉’[3],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

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一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

注释

[1]士德:杨骥,字士德,王守仁的学生。[2]文公:朱熹死后谥“文”,故称。[3]“向来定本之误”句、“虽读得书”句、“此与守书籍”句:均出自《朱子晚年定论》中所录朱熹强调内心觉悟的书信。

译文

杨骥问:“‘格物’的学说,就像先生所教的一样,简单明了,人人都能理解;朱熹先生绝世聪明,对格物的学问反而没有弄明白,这是为什么?”

先生说:“朱熹先生的精神气魄宏大,早年他就下决心要继往开来,所以一直在考索和著述上下功夫,如果他先认真修养天性,自然就不能考索和著述了。等到德行很高时,果真担忧大道不行于世。如果像孔子那样退而删述《六经》,去繁就简,启发后学,也就不用费那么多功夫去考索了。朱熹早年就写了许多书,晚年才悔悟,原来是功夫做颠倒了。”

杨骥说:“朱熹晚年的悔悟,就像他说‘当初确定根本的错误’,又说‘虽然读了那么多书,但对我的事业有何益处’,还说‘这与死守书本,拘泥于语言,完全没有关系’,这正说明他到这时候才悔悟自己以前用的功夫白费了,才真正开始修养天性。”

先生说:“是的。这是朱熹高于别人的地方。他才高智广,一旦悔悟就马上能转到正道上来。只可惜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过去的许多错误,都没来得及改正。”

八四

原文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曰:“然则无善无恶[1]乎?”

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曰:“佛氏亦无善无恶,何以异?”

曰:“佛氏著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2],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3]。”

曰:“草既非恶,即草不宜去矣。”

曰“如此却是佛、老意见。草若是碍,何妨汝去!”

曰:“如此又是作好、作恶。”

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

曰:“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

曰:“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曰:“然则善恶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曰:“毕竟物无善恶?”

曰:“在心如此,在物亦然。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终日驰求于外,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身行不著,习不察。”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如何?”

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作好恶。”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

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故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伯生[4]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缘何又是躯壳起念?”

曰:“此须汝心自体当,汝要去草,是甚么心?周茂叔[5]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

注释

[1]无善无恶:语出《坛经·行由第一》“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应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2]“无有作好”等句:语出《尚书·洪范》。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意为没有自私的好恶。遵王之道,意为遵行王道、公道。会其有极,意为会归于法度、准则。[3]裁成辅相:语出《周易·泰卦·象传》。裁成,意为剪裁成适用的样子。辅相,意为辅助、帮助。[4]伯生:孟源,字伯生,王阳明弟子。[5]周茂叔: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湖南道州营道(今道县)人。

译文

薛侃在清除花间的杂草时,顺便问:“天地间为何善难以培养,而恶难以除尽呢?”

先生说:“这是因为人们没有去培养善去除恶。”过了一会儿,又说:“这样看善恶,都是从表面上去思考,容易出错。”

薛侃不理解。

先生说:“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像花草一样,哪里会有善恶之分?你想赏花,就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果你需要用草时,就又会以草为善。这样的善恶区别,都是因为你心中的好恶而产生的。所以是错误的。”

薛侃说:“那么就没有善恶的分别了吗?”

先生说:“没有善没有恶,是天理处在静止状态;有善有恶,是因为有感情发出来。思想感情没有发出来,就没有善和恶之分了,这就是最高的善。”

薛侃说:“佛教也不讲求善恶之分,这与先生的主张有何异同?”

先生说:“佛教只在无善无恶上下功夫,其他的一切都不管了,这样就不能够治理天下。圣人讲的无善无恶,只是‘不要从自身私欲出发从而产生好恶之心’,不要随感情的发出而动了本心。然而‘遵循王道’,‘归到准则上来’,就自然会遵循天理,如同《易经》中说的那样‘裁成天地之道,辅助天地之宜’。”

薛侃说:“既然草不是恶的,那么就不用将草除掉了。”

先生说:“这样说就是佛、道的主张了。草如果碍事的话,你除掉它又有何妨呢?”

薛侃说:“这样又是在为善为恶。”

先生说:“不从私欲上产生好恶之心,并非完全没有好恶之分,如果那样的话就成没有知觉的人了。所谓不从私欲上产生,是指人的好恶要遵循天理,不另外夹杂丝毫私心杂念,这样,就像不曾有好恶一样。”

薛侃说:“除草时怎样才能做到遵循天理,而不夹杂私欲呢?”

先生说:“草妨碍到你了,按照天理应当除去,那就除去得了。偶尔有些没有除去,也不要记在心上。如果心中有一分在意,那么心体就会被它所累,便会有许多地方被意气所动。”

薛侃说:“那么善恶全然与事物无关了?”

先生说:“善恶只在你的心里。遵循天理就是善,感情发出来就是恶。”

薛侃说:“那么事物本身终究是没有善恶的?”

先生说:“在心是这样,在物也是如此。后世儒生独独不知道这个道理,才会舍弃本心的存养而去心外追求事物,是他们把‘格物’的学问搞错了,整天在心外寻求,最终只是做得个‘义袭而取’,终生做事开始时不知道其然,习惯后又不知其所以然。”

薛侃说:“对于喜欢美色,厌恶恶臭,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这正是遵循天理的结果,天理本应当如此,天理本来就是不因私欲为善为恶。”

薛侃说:“像喜好美色,厌恶恶臭,怎么能说没有私欲呢?”

先生说:“这是诚意,不是私欲。诚意就是遵循天理,尽管遵循天理去做事,也不能掺杂丝毫私欲。因此有一丝激愤、怨恨、喜欢、高兴,那么心就不能保持中正平和,必须豁然公正,才是心的本体。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孟源说:“先生说‘草妨碍到你了,按理应当拔掉’。为何又说这是从外表上产生的私念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自己在心里体会,你要除掉草,是什么心思?周敦颐不拔掉窗前的草,又是什么心思?”

八五

原文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译文

先生对学生说:“做学问必须有个目标,这样下功夫才有方向。即使不能无间断,也应该像船有舵一样,关键时刻一提便明白。否则,虽然是做学问,但也只是‘义袭而取’罢了,只能行而不明,习而不察,这并非学习的大本、达道。”

先生又说:“有了目标,不管怎样说都正确。如果这里明白了,别处又不懂,只是因为没有目标。”

八六

原文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1],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注释

[1]惟患夺志:程颐语,语出《河南程氏外书》“故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意为不怕科学耽误、妨碍学习,只怕因科举丧失了为学的志向。

译文

有人问:“为了父母而做学问,难免被科举所累。”

先生说:“为了父母的原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妨碍学习,那么,为了侍奉父母而种田,也妨碍学习吗?程颐先生认为‘只害怕丧失了志向’,只是担心做学问的志向不够坚定。”

八七

原文

崇一[1]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2]。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注释

[1]崇一:欧阳德(公元1495-1554年),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守仁的弟子。[2]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语出宋范浚《香溪集》。

译文

欧阳崇一问:“平时意念思想很忙乱,有事时固然会忙,无事时也忙乱,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天地间万物的变化,本来就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变化时就会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而主宰却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生存,如果人的主宰恒定不变,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却也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不动,百体遵令而行’。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八八

原文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1],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2]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3],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4]安肯以此望人!”

注释

[1]疾没世而名不称: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此句有二解,一为,到去世时名字不为人称道,君子引以为憾;二为,到去世时名声与自己的实际不相符,君子引以为憾。王阳明从第二种解释。[2]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意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君子以此为耻。[3]四十五十而无闻:语出《论语·子罕》。[4]是闻也,非达也:语出《论语·颜渊》。意为是有名声,而不是有作为。

译文

先生说:“做学问最大的毛病就是沽名钓誉。”

薛侃说:“从去年起,我自己觉得我这个毛病已经减轻了许多,但是最近仔细体察,才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难道我一直喜好虚名吗,只要是听到赞誉就高兴,听到诋毁就郁闷,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的表现。”

先生说:“十分正确。好名与务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如果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饿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哪有时间追逐名利?”

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读四声,也就是‘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感到羞耻’的意思。实际和名声不相符合,活着还可以补救,死了就没办法再改了。‘四十五十而无闻’中的‘闻’是没有闻道,并非没有名声。孔子说:‘这是有名声,而不是有作为。’他哪里会以是否有名气来看人呢?”

八九

原文

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

薛侃经常悔悟反省。

先生说:“悔悟是治病良药,然而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滞在心里,则又会因药而生病了。”

九〇

原文

德章[1]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功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2],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3]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什么,可哀也已。”

注释

[1]德章:姓刘,王阳明的学生。[2]具足:佛教名词,指佛教比丘和比丘尼所受戒律,与沙弥和沙弥尼所受十介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这里是完备的意思。[3]良知良能: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译文

德章说:“听先生用纯金比喻圣人,以金的分量比喻圣人才智的大小,用金的锻造提炼比喻学者的修养功夫,最为深刻贴切。只是把尧、舜比作万镒重的金子,而把孔子比作九千镒的金子,我怀疑不太妥当。”

先生说:“这又是从表面形式上去考虑的,所以会替孔子争分量。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把尧、舜比作万镒也不算多,把孔子比作九千镒也不算少,尧、舜的万镒也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是尧、舜的,原本就没有什么你我之分。之所以称为圣人,只看心体是否‘精一’,而不论才智的大小,只要心体至纯至精为天理,就都可以称为圣人,如果论及他们的才智气魄,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世儒生只知道在才能大小上计较,所以会沦落到只追求功利;如果去掉了比较才能的私心,每个人尽自己所能,只在存养天理上下功夫,那么人人都会有成就,个个都会功德圆满,即便是能力大做出大的成就,能力小做出小的成就,不需要凭借外力,没有不完美纯粹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修身养性的事情。后世儒生不明白圣人的学说,不知道从自己心体的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追求认识自己所不能认识的事情,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一味地好高骛远,爱慕虚荣,不知道自己是桀、纣的心体,却动不动就想做尧、舜的事业,这怎么能做到?一年到头碌碌无为,直到终老死去,究竟不知道有什么成就,真是悲哀呀!”

九一

原文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译文

薛侃问:“先儒认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应用,这样讲对吗?”

先生说:“心不可以用动静来区分本体和应用,动静只是就时间而言的。就本体而言,应用在本体之中;就应用而言,本体也寓于在应用之中,这就是‘体、用一源’。倘若说静时可以看见心的本体,动时可以看见心的作用,倒也无妨。”

九二

原文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1]?”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问“子夏门人问交”[2]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3]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注释

[1]上智、下愚,不可移:语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般认为孔子所说的“不移”是不可移。[2]子夏门人问交:语出《论语·子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晋国人,孔子的弟子。[3]子张:姓颛孙,名师,春秋时陈国阳城人,孔子的弟子。

译文

薛侃问:“聪明和愚笨,为什么不能改变呢?”

先生说:“不是不能改变,只是不肯改变罢了。”

薛侃向先生请教“子夏门人问交”这一章。

先生说:“子夏说的是小孩子之间的交往,子张说的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善于应用它们,也都可以称得上是正确的。”

九三

原文

子仁[1]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3],如何?”

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功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时习’者,‘坐如尸’,非专习坐也,坐时习此心也;‘立如斋’[4],非专习立也,立时习此心也。‘说’是理义之说我心[5]之说,人心本自说理义,如目本说色,耳本说声,惟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说。今人欲日去,则理义日洽浃,安得不说!”

注释

[1]子仁:冯恩,字子仁,号南江,今上海松江人,王守仁的弟子。[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语出《论语·学而》。[3]效先觉之所为:语出朱熹《论语·集注》“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4]坐如尸、立如斋:语出《礼记·曲礼》。坐如尸,意为像祭礼中受祭者一样端正地坐;立如斋,指谦恭地站立。[5]理义之说我心:语出《孟子·告子上》“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意为天理使我高兴。

译文

子仁问:“孔子说‘学习并经常复习,这不是愉快的事吗?’朱熹则认为学习是效法先觉者的行为,这样说对吗?”

先生说:“学的意思是学习去除私欲、存养天理。如果经常在去除私欲、存养天理上下功夫,那么自然能效法先觉者,考证先贤的训言,自觉地在问辨、思考、存养、克制上下很多功夫。然而这不过是去除私欲、存养天理的功夫罢了。如果说是‘效法先觉者的行为’,那么只说了学习中的一件事,好像是专门在心外探求。‘时习’就像‘坐如尸’,不是专门学习端坐,而是为了在端坐时修身养性;‘立如斋’,不是专门学习站立,而是要在站立时学习存养天性。‘说’是‘理义之说我心’中的‘说’,人心原本就愉悦于天理,就像眼睛喜欢颜色,耳朵喜欢声音一样,只因为被私欲所蒙蔽所牵累,才开始有不愉悦。现在人们如果一天天地去除私欲,那么天理就会一天天增加滋养人的身心,怎么会不高兴呢?”

九四

原文

国英[1]问:“曾子三省[2]虽切,恐是未闻一贯[3]时功夫?”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注释

[1]国英:姓陈,名桀,字国英,福建莆田人,王阳明的学生。[2]三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即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3]一贯:即一以贯之。语出《论语·里仁》。

译文

国英问:“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虽然真切,恐怕他还没有理解一以贯之的功夫?”

先生说:“一以贯之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掌握用功的要领,所以才告诉他的。学者果真能在忠、恕上下功夫,难道不是一以贯之吗?‘一’如同树的根,‘贯’如同树的枝叶。没有种根,哪有枝叶?体和用同源,体没有立存,用从哪来?朱熹说‘曾参对于心的运用,已经可以在事情上精确体察并付诸实践了,只是他还不知道心的本体和运用是同源的’。这样说恐怕不全面吧。”

九五

原文

黄诚甫[1]问“汝与回也孰愈”[2]章。

先生曰:“子贡[3]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4],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注释

[1]黄诚甫:名宗贤,字诚甫,号致斋,宁波人,王阳明的学生。[2]汝与回也,孰愈:语出《论语·公冶长》。[3]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亦作子赣,春秋卫国人,孔子的弟子。能言善辩,长于经商。[4]颜子“不迁怒,不贰过”:语出《论语·雍也》。意为颜回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

译文

黄诚甫向先生请教《论语》中“汝与回也,孰愈”这一章。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经常在见闻上下功夫,颜回则在存养心性上下功夫,所以孔子问子贡以便启发他。但是子贡的回答只停留在知识见闻上,所以孔子慨叹、惋惜,并非赞许他。”

先生说:“颜回‘做错事不会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这也是有了‘未发之中’的功夫才能做到的。”

九六

原文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功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译文

先生说:“种树必须先培育树根,培养德性必须先存养心性。想要让树长高,必须在刚开始生长时修剪掉它的多余的树枝;要想让德行兴盛,必须在刚开始学习时就去除外在的喜好。比如喜好诗文,那么精神就会渐渐转移到诗文上面来;凡是喜好都是这样。”

先生接着说:“我这样谈论学问,是无中生有的功夫。你们一定要相信的话,就必须立志。学习的人有行善立志的念头,就像种树,只要不揠苗助长,也不忘记它,只管去培植它,任由它自由生长,自然会昼夜生长,一天比一天更有生机,枝叶也会越来越茂盛。树木刚开始生长时,发出来的乱枝,必须修剪掉,然后树干才能高大粗壮。刚开始学习时也是这样,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在谈论先生的弟子时,谈到某人是在修养身心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只在修养上用功,每天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在知识见闻上用功,每天都会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发现不足的人,德行将会一天天提高。每天感到自己知识越来越多的人,德行将会一天天下降。”

九七

原文

梁日孚[1]问:“居敬、穷理是两事[2],先生以为一事,何如?”

先生曰:“天地间只有此一事,安有两事?若论万殊,礼仪三百,威仪三千[3],又何止两?公且道居敬是如何,穷理是如何?”

曰:“居敬是存养功夫,穷理是穷事物之理。”曰:“存养个甚?”

曰:“是存养此心之天理。”

曰:“如此,亦只是穷理矣。”

曰:“且道如何穷事物之理?”

曰:“如事亲便要穷孝之理,事君便要穷忠之理。”

曰:“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且道如何是敬?”

曰:“只是主一。”

曰:“如何是主一?”

曰:“如读书便一心在读书上,接事便一心在接事上。”

曰:“如此则饮酒便一心在饮酒上,好色便一心在好色上,却是逐物,成甚居敬功夫!”

日孚请问。

曰:“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即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就居敬精密处说,便谓之穷理,却不是居敬了别有个心穷理,穷理时别有个心居敬;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4],敬即是无事时义,义即是有事时敬。两句合说一件。如孔子言‘修己以敬’[5],即不须言义。孟子言‘集义’,即不须言敬。会得时,横说竖说,功夫总是一般;若泥文逐句,不识本领,即支离决裂,功夫都无下落。”

问:“穷理何以即是尽性?”

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穷仁之理真要仁极仁,穷义之理真要义极义。仁、义只是吾性,故穷理即是尽性,如孟子说充其恻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这便是穷理功夫。”

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

先生曰:“夫我则不暇[6]。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日孚悚然有悟。

注释

[1]梁日孚:梁焯,字日孚,南海人。王阳明的弟子。[2]居敬、穷理是两事:语出朱熹《朱子语类》“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居敬,居心恭敬;穷理,通晓事物之理。[3]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语出《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4]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意为内心恭敬而正直,待人接物则要行为合乎正义。语出《周易·坤卦·文言》。[5]修己以敬:意为以恭敬的心情修养身性。语出《论语·宪问》。

[6]夫我则不暇:意为没有时间做与修道无关的事情。语出《论语·宪问》。

译文

梁日孚问:“程朱学派认为居敬与穷理是两码事,而先生为什么认为是一件事,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天地间只有一件事,怎么会有两件事?至于说到事物的千差万别,那么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件?你姑且先说一下什么是居敬?什么是穷理?”

梁日孚说:“居敬是存养功夫,穷理是推究事物的道理。”

先生说:“存养什么?”

梁日孚说:“存养己心中的天理。”

先生说:“这样解释,居敬也就是穷理了。”

先生接着说:“你暂且谈一下怎样推究事物的道理?”

梁日孚说:“如果侍奉父母就要推究尽孝的道理,辅佐国君就要推究尽忠的道理。”

先生说:“忠和孝的道理,是在国君、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上?如果在自己心上,也就是要穷尽此心的道理了。你再谈一下什么是居敬?”

梁日孚说:“居敬,就是主一。”

先生问:“怎样才算是主一?”

梁日孚说:“例如读书就专心在读书上,做事就专心在做事上。”

先生说:“这样一来,饮酒就专心在饮酒上,好色就专心在好色上,这是追逐外在物欲,怎么能称为居敬功夫呢!”

梁日孚请教先生怎样才能做到主一。

先生说:“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懂得主一,却不明白它就是天理,那么有事时就是向外追逐物欲,无事时就是凭空幻想。只有不管有事无事,都一心在天理上下功夫,才是真正的主一,这样居敬也就是穷理。就穷理的专一而言,穷理就是居敬;就居敬的精密上来说,居敬就是穷理,并非居敬同时还有一个心去穷理,穷理的同时还有一个心去居敬,两者名称虽然不同,功夫却就像《易经》中说的‘内心恭敬而正直,待人接物则要行为合乎正义’。这里敬就是无事时的义,义就是有事时的敬。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个事物。正如孔子说‘恭恭敬敬地修养身性’时,就不需要说义。孟子说‘积累善德而行为合乎正义’时,也不需要说敬。体悟了这些后,横说直说,功夫总是一样的;如果局限于文句,不了解根本,只会把完整的东西弄得支离破碎,功夫就没有着落。”

梁日孚问:“为什么说穷理就是尽性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就是天性,天性就是天理。穷尽仁的道理,就是使仁成为至仁,穷尽义的道理,就是使义成为至义。仁与义只是我们的天性,因此,穷理就是尽性。孟子所说的扩充恻隐之心,到仁的程度就会取之不尽,这就是穷理的功夫。”

梁日孚说:“程颐先生说的一草一木亦皆有天理,不能不仔细考察,这句话是否正确?”

先生说:“对于我来说,且没有那份闲工夫。你姑且先去修养自己的身性,只有穷尽了人之本性,然后才能穷尽事物的道理。”

梁日孚因此忽然警醒并有所感悟。

九八

原文

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

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1],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注释

[1]“孩提”三句:语出《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孩提,指儿童。

译文

惟乾问:“知为什么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天理的奇妙之处,从它的主宰处来说就是心,从它的先天禀赋来说就是性。儿童没有不知道热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长的,只是这个灵性不被私欲所遮蔽阻隔;能完全发挥出来,这就完完全全是心的本体,德行就与天地合而为一了。在圣人之下普通人不能不被私欲蒙蔽,所以必须通过格物来求得良知。”

九九

原文

守衡问:“《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功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守衡再三请。

曰:“为学功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功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1],这便是‘未发之中’。”

注释

[1]鉴空衡平:语出朱熹《大学或问》“人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鉴,镜子。衡,秤杆。此语以镜之空、秤之平比喻心体的清明中正。

译文

守衡问:“《大学》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只一个诚意就可以包括完了,可是《大学》中还有正心的功夫,说‘心中有怨愤喜乐,那么就会失去心的中正’,这又是为什么?”

先生说:“这要自己思考体会才能领悟。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了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守衡再三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有深有浅,刚开始时若不肯专心致志去好善、憎恶,又怎么可以为善、除恶呢?这里的专心致志就是诚意。然而经过一阵学习后,如果还不懂得心的本体原本没有一物,始终执着地去好善、憎恶,就又多了这份有意为善、憎恶的意思,心的本体就不会再恢弘阔大中正平和了。《尚书》中所说的‘不有意为善、作恶’,才是心的本体。所以《大学》中说‘有所忿懥、好乐,心就不能中正’。正心就是从诚意功夫上体认自己的心体,使它经常像镜子一样明亮,像秤杆一样平稳,这就是‘未发之中’。”

一〇〇

原文

正之[1]问曰:“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功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功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2]。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功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功夫便支离,亦有间断。既戒惧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

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

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注释

[1]正之:黄弘纲(公元1492-1561年),字正之,号洛村,江西人,官至刑部主事,王守仁的学生。[2]见君子而后厌然:意为见到君子后掩饰自己的恶行。语出《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译文

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下的功夫,慎独是自己独处时所下的功夫,这样说对吗?”

先生说:“两者只不过是一个功夫,没有事时固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们如果不知道在独知的地方用功,只在人人都知道的地方用功,这就是做假,就是‘见到君子后掩饰自己的罪行’。这里独知的地方就是诚意萌芽的地方,这里不论善念、恶念,没有一点虚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所谓的王道霸道、义和利、真诚和虚伪、善和恶的界限。在这里坚定志向,就是正本清源,就是坚定诚意。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全都在这里了,真正是不见不显,无时无处,无始无终,只是这一个功夫。现在如果又把戒惧说成是自己不知道时的功夫,那就是把功夫离散开来了,中间就有阻隔。既然戒惧就是自己知道知的功夫,自己如果不知道,那是谁在戒惧?这样的见解,就会沦落为佛教所批评的断灭禅定。”

正之说:“无论善念恶念,毫无虚假,那么,自己独处时就没有无所思虑的时候了吗?”

先生说:“戒惧也是意念,戒惧的意念从来不会间断。如果戒惧的意念稍有放松,人不是昏聩糊涂,就是被恶念侵袭。从早到晚,从小到老,如果没有意念,那就是自己没有知觉,这种情形,如果不是昏睡,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了。”

一〇一

原文

志道[1]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2],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功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3],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4],此便见圣贤大公之心。”

注释

[1]志道:姓管,字登之,号东溟,江苏太仓人。王阳明门人耿定的弟子。[2]养心莫善于诚:意为养心最好的办法是思诚。语出《荀子·不苟》。[3]以诚敬存之: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4]孟子有取于阳虎:指孟子在谈话中引用阳虎的话。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春秋晚期鲁国人,正卿季氏的家臣,曾挟持季氏专政鲁国,后因失败而流亡。

译文

志道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是思诚’,程颐先生认为不正确,这是为什么?”

先生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天理的功夫上来理解。诚意是心的本体,求得恢复心体的功夫,就是思诚的功夫。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道理。《大学》中说:‘要端正人的心体,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荀子的话固然有很多毛病,然而也不能一概否定。凡是看待别人的学说,如果事先就有偏见,就会有不公平的地方。‘为富不仁’这句话,就是孟子引用阳虎的话,由此可见圣贤的阔大公正的心。”

一〇二

原文

萧惠[1]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2]。”又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萧惠曰:“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

先生曰:“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

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

先生曰:“真己何曾离着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

惠曰:“正是为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

先生曰:“‘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3]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4],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才是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汝今终日向外驰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着躯壳外面的物事。汝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岂是汝之耳、目、口、鼻、四肢自能勿视、听、言、动?须由汝心。这视、听、言、动皆是汝心,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四肢。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力能克己。汝今正是认贼作子,缘何却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

注释

[1]萧惠:王阳明的弟子,生平不详。[2]“替汝克”据《景德传灯录》记载:禅宗二祖神光师从达摩老祖之初,曾对达摩说“我心未安,请师安心”。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3]“美色令人目盲”四句:语出《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意为过度的感官享受有损人的健康。爽,败坏,在此指味觉有失误。[4]非礼勿视听言动:语出《论语·颜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

萧惠问:“自己的私欲不容易克去,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把你的私欲拿来,让我替你克去,”接着说,“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去私欲;能够克去私欲,才能成就自己。”

萧惠说:“我也颇有为自己着想的心,但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能克去私欲?”

先生说:“你不妨先谈谈你为自己的心是怎样的?”

萧惠沉思良久,说:“我也一心要做好人,就自我感觉很有一些为自己的心。现在想来,也只是为一个空躯壳的自己,并非为真正的自己。”

先生说:“真正的自己什么时候离开过躯体?恐怕你连只有躯壳的自己也不曾为过。你所说的躯壳的自己,难道不是指耳、目、口、鼻、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为了这些。眼睛要看美色,耳朵要听美声,嘴巴要吃美味,四肢要享受安逸,因此不能克制私欲。”

先生说:“‘美色使人眼瞎,美声使人耳聋,美味使人口味败坏,骑马狩猎使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都有损害,怎么是满足耳、目、口、鼻和四肢的需求呢?如果真的是为了耳、目、口、鼻和四肢,就需要考虑耳朵怎么听,眼睛怎么看,嘴巴吃什么,四肢怎么运动。只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才能实现耳、目、口、鼻和四肢的功能,这才真正是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和四肢。你现在每天只知道向外寻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了心外的私欲。你如果只是为了耳、目、口、鼻和四肢,就要不看、不听、不说、不做违背礼的事情,难道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会自动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吗?这必须是你的心在起作用。这看、听、说、做就是你的心在运动,你的心通过眼睛去看,通过耳朵去听,通过嘴巴去说,通过四肢去运动。如果你的心不存在,就没有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的活动。所谓你的心,也不单是那一团血肉。如果只指那一团血肉,现在已经死去的人,他的那一团血肉还在,为何不能看、听、说、动呢?因此你的心,就是那个能使你看、听、说、动的心,这个就是天性,也就是天理。有了这个性,才能产生这性的生理,也就是仁。人性的生理,表现在眼睛上就是能看,表现在耳朵上就是能听,表现在嘴巴上就是能说,表现在四肢上就是能运动,这些都是天理在起作用,因为天理主宰着人的身体,所以又叫心。这心的本体,原本只是一个天理,原本不存在违背天理的地方,这就是你真实的自己。这个真己是人的躯体的主宰,如果没有真己,也就没有躯体,有了真己人就有生命,没有真己人就会死去。你如果真为了那个躯体的自己,必须依靠这个真己,就需要时刻存养这个真己的本体。在一个人待着时警诫自己,在别人听不到时也恐慌畏惧,生怕对这个真己的本体有一丝损伤。稍有丝毫的违背礼的意念萌生,犹如刀剜针刺,不堪忍受,必须扔了刀,拔掉针,这样才是有为己之心,才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你现在正是认贼为子,反而说什么有为自己的心,却不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呢!”

一〇三

原文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萧惠好仙、释。

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1]。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2]耳。”

惠请问二氏之妙。

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

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

先生曰:“汝今只是了人事问。待汝辨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来与汝说。”

惠再三请。

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注释

[1]“始自叹悔”句:据《王阳明年谱》,正德九年五月,王阳明曾告诫王嘉秀、萧惠曰:“吾幼时求圣学不得,亦尝笃志二氏。其后居夷三载,始见圣人端绪,悔错用功三十年。”[2]鸱鸮窃腐鼠:语出《庄子·秋水》。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

译文

有一个学者眼睛有病,很是担忧,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而轻视本心。”

萧惠喜好佛、道两家的主张。

先生提醒他说:“我也从小坚定志向在佛、道上,自以为有所收获,认为儒家学说不值得学习。后来我在贵州龙场待了三年,领略了圣人的学说是如此的微言大义,于是开始感慨后悔自己枉花了三十年的工夫。一般说来,佛道两家的学说,其精华处与圣人的学说差别非常小。你现在所学的,只不过是佛、道两家的糟粕,就自我感觉良好到这种地步,真像猫头鹰捉住了一只腐鼠一样。”

萧惠向先生请教佛、道两家的精华部分。

先生说:“刚刚给你说过圣人的学说微言大义,你却不问我所领悟的,只问我所悔悟的。”

萧惠惭愧地向先生表示歉意,请他告诉自己圣人的学说。

先生说:“你今天只是为了敷衍我才问的,等你明辨是非真有要做圣人的心时,我再告诉你。”

萧惠又再三请求先生。

先生说:“已经用一句话告诉过你了,你还是不明白。”

一〇四

原文

刘观时[1]问:“‘未发之中’是如何?”

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观时请略示气象。

先生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时曰仁在傍,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

一时在座诸友皆有省。

注释

[1]刘观时:湖南常德人,王阳明的弟子。

译文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样的?”

先生说:“你只要做到在独处时谨慎警戒,不为外物扰乱,面对恐惧好像没有听到,存养本心至纯至精为天理,便自然会领会到。”

刘观时请先生大概介绍一下“未发之中”的表象。

先生说:“这就像哑巴吃苦瓜,没法跟你说。你要想体味其中的苦味,还必须你亲自尝一尝。”

这时徐爱在旁边说:“这才是真正的认识,也就是实践。”

一时间在座的学生都有所省悟。

一〇五

原文

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问昼、夜之道。

曰:“知昼则知夜。”

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1],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2],更有甚么死、生!”

注释

[1]息有养,瞬有存:意为瞬息之间都不要间断存养的功夫。语出张载《张子全书》。[2]“通乎”句:意为通晓了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就会明白天地宇宙的运动规律。语出《易经·系辞上》。

译文

萧惠向先生请教生、死的道理。

先生说:“知道了昼、夜变化,就能知道了生、死。”

萧惠又请教昼、夜的道理。

先生说:“知道了白天,就知道了黑夜。”

萧惠说:“白天还有不知道的吗?”

先生说:“你能知道白天?懵懵懂懂起床,胡嚼乱咽地吃饭,开始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习惯后还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成天浑浑噩噩,这只是在做白日梦。只有时刻存养自己的本心,使它清彻明亮,天理没有片刻中断,才能知道是白天。这个就是天理,就是明白了昼夜交替的道理,还有什么生死的问题弄不明白呢!”

一〇六

原文

马子莘[1]问:“‘修道之教’,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2],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此意如何?”

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功夫?却是圣人之教敢为虚设矣。”

子莘请问。

先生曰:“子思性、道、教皆从本原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3]也。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4]‘风雨霜露,无非教也’[5]之‘教’同。‘修道’字与‘修道以仁’[6]同。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下面‘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功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7],‘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注释

[1]马子莘: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王阳明的弟子。[2]“旧说”句:指朱熹对“修道之教”的解释。语出朱熹《中庸集注》“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品节之,按素质而加以评价,并规定什么是人应该做的。[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意为由于天生具有道德觉悟而有道德认识,这是圣人本性所固有的,是尽心知性;由于有了道德认识而产生道德觉悟,是贤人受教化的结果,是存心养性。语出《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4]天道至教:意为天道就是至高无上的教化。语出《礼记·礼器》“天道至教,圣人至德”。[5]风雨霜露,无非教也:意为天象的变化都是教化。语出《礼记·孔子闲居》。[6]修道以仁:意为修养道德要依靠仁。语出《中庸》。[7]“穷理”句:意为《周易》可以穷究推理、通晓人性、渗透天命。语出《易经·说卦传》。

译文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朱熹说是圣人评价和规定我们人性中应有的道,作为世人遵循的法则,像礼、乐、刑、政之类。这样解释对吗?”

先生说:“道就是人性,就是天命,原本是完完整整的,不需要增减,也不需要修饰。怎么会需要圣人来评价、规定呢?只有不完整的东西才需要评价、规定。礼、乐、刑、政是治理天下的法则,固然也可以称之为教化,但不是子思所说的教的原意。如果按照朱熹先生的说法,资质偏下的人通过教化才能领悟圣道,为何舍弃圣人的礼乐刑政的教化,而另外说出一段戒慎恐惧的功夫来?这是把圣人的教化当作摆设了。”

子莘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子思所说的性、道、教都是从本质上说的,天命在人,那么命就是性。按照人性去实践,那么性就是道。为修养圣道而去学习,那么道就是教。按照人性去实践,是心体符合天道的人所能做的事,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自诚明,谓之性’。为修养圣道而学习,是那些希望能遵循天道的人所能做的事,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自明诚,谓之教’。圣人按自己的天性而行,就是修养圣道。圣人以下的普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天性而行,对于圣道难免有过分或不及的地方,所以必须修养圣道。修养圣道使贤明的人不至于做过了头,才智愚钝的人就不至于出现欠缺的地方,而会遵循圣道,这里圣道便有教化的意思。这个‘教’字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中的‘教’字相同。‘修道’两个字也与‘修道以仁’中的字相同。人能修养圣道,而后能不违背圣道,恢复其天性的本体,那么也就和圣人按照天性行道一样了。《中庸》后面所说的‘戒慎恐惧’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便是恢复天性的本体。正如《易经》中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就是充分发挥天性,完全遵循天命行事。”

一〇七

原文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1]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2],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要放郑声,远佞人。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许多功夫,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注释

[1]孔子告颜渊为邦:典出《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朱熹认为,孔子所言,是从先王之礼中总结出来的万世常行之道。[2]万世常行之道:朱熹《论语集注》引程颐言“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

译文

黄诚甫问:“朱熹认为孔子回答颜回关于治国的问题,是为后代万世确立了治国的根本原则,这样说对吗?”

先生说:“颜回基本上具备了圣人的条件,他对治国兴邦的大计方针都已悉数掌握。孔子平时就很了解他,在此就没有必要再说那么多,只就典章制度上说了说,当然这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必须加进去这些才算完善。也不要以为自己的本领足以胜任治国兴邦的重任了,就在防范克制上疏忽了,必须‘禁止郑国那样的靡靡之音,远离阿谀逢迎的小人’。大概颜回是个严于律己、性格内向、注重德行的人,孔子生怕他在外面制度上的细枝末节有所疏忽,所以就他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如果对于其他人,孔子一定会告诉他‘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以及‘诚身’等许多功夫,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以上那些才是子孙万代常行的治国准则,要不然只去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商朝的辂车,穿上周朝的服饰,听了《韶》《舞》那样的音乐,天下就能治理好吗?后世的人只知道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又问了个如何治国安邦的道理,便把孔子有针对性的回答当作治国的准则了。”

一〇八

原文

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功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1]。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

先生曰:“《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功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功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注释

[1]“《大学》新本”三句:朱熹所著《大学章句》中,“诚意”在“格物致知”之后。

译文

蔡希渊问:“朱熹先生修改过的《大学》中,先有‘格物’‘致知’,后有‘诚意’功夫,似乎和《大学》第一章的内容次序相吻合。如果就像先生遵循旧本的学说,那么‘诚意’反而在‘格物’‘致知’之前,对此我尚不太明白。”

先生说:“《大学》中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诚意为主,去下‘格物’‘致知’的功夫,功夫才有着落,就是说行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功夫。如果像新本中朱熹先生说的那样,先去推究事物的道理,那么功夫就会茫茫荡荡,没有边际,都没有落脚的地方,必须添加一个‘敬’字,才能把功夫牵扯到身心上来,然而这终究缺乏根基。如果必须添加一个‘敬’字,为何孔子的门生倒把一个最关键的字给遗漏了,而要等到千年以后要别人来补出来呢?这正好说明是以‘诚意’为根本的,不需要添加‘敬’字。之所以要提出一个‘诚意’来,正是做学问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点上弄不明白,就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大抵上说来,《中庸》中讲的功夫就是‘诚身’,‘诚身’的最高境界就是‘至诚’;《大学》中讲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善’。它们所讲的功夫都是一样的。现在如果在这里加上个‘敬’字,那里添个‘诚’字,未免显得画蛇添足了。”

同类推荐
  • 老子新读

    老子新读

    本书在历代前辈方家《老子》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文一些具体字句进行了有别于前人的全新考据与校订。在注释上更加注重联系上下文,追溯关键字句在《老子》成书时代的原义,并对每章进行了题解与阐释,尽可能还原《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与观点。
  •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立德修身的恒言警句为学立业的至理名言《小窗幽记》为陈眉公所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条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又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修养的佳作。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庄子渴望平静的生活,主张人不要为利而忙碌,呼唤人性的复归。本书对庄子哲学中心态的研究,以告诫人们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热门推荐
  • 综漫之古明地幽

    综漫之古明地幽

    一个古明地的读心妖怪(人类?)的世界之旅
  • 造化仙田

    造化仙田

    少年田风,修为被废,受尽屈辱。一日觉醒,东山复起,种九天仙果,走上惊天逆袭之路。美女是我的,功法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全都是我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看他如何夺造化,踏天骄,威震诸天!
  • 我的分身是玉帝

    我的分身是玉帝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你获得【度日如年】:一天的成果,相当于一年的成果;九五之尊,金玉之体,你获得【金口玉言】:在自然几率下,说什么,就会发生什么。你领取工资4000,触发【度日如年】,实际获得金额4000*365=146万;你获得支付宝转账1万,触发【度日如年】,实际获得金额10000*365=365万;你学习一天,触发【度日如年】,你获得四级英语资格证;你健身一天,触发【度日如年】,你获得六块腹肌;你种下一棵果树,触发【度日如年】,你获得一片果园;你开发一个楼盘,建好一间样板房,触发【度日如年】,你获得一栋楼;你说,等下会下雪,触发【金口玉言】,一分钟后,大雪纷飞;你说,那栋楼会被雷劈,触发【金口玉言】,一分钟后,天雷滚滚,将那栋楼劈成废墟;你说,坏人会吃屎,触发【金口玉言】,一分钟后,坏人掉进了粪坑里;你说,手术会成功,触发【金口玉言】,千分之一概率的手术,成功了;这是一个拥有玉帝分身,出口成真、说到做到的故事。
  • 仙界大明星

    仙界大明星

    一个社会上的二流歌手因对手的报复,遇害身亡,魂穿空间来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只会唱歌的他会把这天地搅和成什么模样呢?
  • 怯者修真

    怯者修真

    :胆小.懦弱.恐惧.自卑的李天,出身武林世家。却因懦弱性格而被流放异国。得上天怜悯,偶得机缘入修真,练胆魄,弃懦弱。修性情,得大道。
  • 武斗万古

    武斗万古

    武之一途,与天斗,与地斗,斗战苍生!唯本心依旧,方能成就万古至尊之位!少年萧晨乃炎阳镇萧家百年不遇之天才,确因神秘星辰入体从此天才变废物,看其如何在这精彩的世界中鱼跃龙门,成就不败神话!这是墨洁写的第一本小说,不好之处还望见谅,也希望书友们不吝赐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心无忌

    我心无忌

    一场无声的大雪,一次诡异的重生,一张奇怪的卷轴,一次辉煌的人生。
  • 最后一滴雨

    最后一滴雨

    他们的相遇,本就是一场错误。但是在这场错误面前,谁都不愿意放手。按照他所说:“既然已经到最后了,为什么不能再坚持一下。”'坚持?有用吗?项冥,你太天真了,我们是注定不能在一起。只不过这是时间的问题。早点结束,对每个人都好。''他们在所有人面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在这场美好的祝福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答案无人知晓。在这场阴谋后面,他们是不是各自的Mr.right。
  • 重生之梦界之行

    重生之梦界之行

    天地四大至尊老天爷掌长生法则阎王爷掌生死法则财神爷掌气运法则、土地爷掌德厚法则天地轮回.命运破法.众生无德.天地灭杀.生生不息